搜索到143篇“ 双角子宫“的相关文章
文献回顾双角子宫对生育结局的影响及其干预措施
2024年
双角子宫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子宫畸形和结构异常,对生育能力和妊娠结局有显著影响。它与不孕症、流产、早产、胎儿畸形、胎盘异常等产科并发症有密切关系。本综述着眼于双角子宫对生育的影响,探讨因双角子宫引起的常见产科并发症,和由其导致的胎儿和新生儿的不良妊娠结局等。尽管子宫重建手术可以改善生育结果,但自然流产和严重的妊娠并发症仍可能发生。本文回顾了相关文献,探讨双角子宫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及其干预措施。
姜婷丁景新
关键词:双角子宫妊娠并发症产科并发症
以糖尿病首发伴双角子宫的17q12微缺失综合征1例
2024年
17q12微缺失综合征是指17号染色体长臂1区2带上部分DNA序列缺失引起的临床综合征,缺失片段通常范围为1.06~2.46 Mb,包括肝细胞核因1β(hepatic nuclear factor 1β,HNF1β)和其他几个邻近基因的缺失,如ZNHIT3、MYO19、ACACA、PIGW、LHX1等,其发生机制与该区域广泛存在的低拷贝重复片段导致非等位基因同源重组相关。
张书琳崔岚巍
关键词:糖尿病
双角子宫对不孕患者行IVF/ICSI治疗妊娠结局的影响
背景:苗勒氏管发育异常(mullerian ducts anomalies,MDA)是妇产科学中一大类女性生殖道的先天性疾病,双角子宫作为其中一种,是由于胚胎时期副中肾管(即苗勒管)的融合障碍所导致的。该种畸形发病率并不...
孔维雅
关键词:双角子宫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双角子宫合并胎盘早剥、横位、早产行古典式剖宫产一例
患者马**:30岁,平素月经规则,5/30,经量中等。LMP:2016-04-20,EDC:2017年01月24日。停经30天,查早孕阳性,停经4月感胎动。孕期有轻度早孕反应,无正规产检,孕期无头昏眼花史。2016-11...
徐申超赵应梅
宫腹腔镜联合完全双角子宫矫形术的生殖预后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完全双角子宫患者行宫腹腔镜联合子宫矫形术对生殖预后的改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2015年1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宫腔镜诊治中心行宫腹腔镜联合子宫矫形术的完全双角子宫患者19例的病例资料,并随访妊娠结局。结果:19例患者随访时间为2~11年,失访4例。随访到的15例患者术后有效避孕1年,妊娠9例,未妊娠6例,术后首次妊娠时间为子宫矫形术后14~46个月。9例妊娠的患者中,术后自然流产率(10.0%vs.90.5%)、足月分娩率(50.0%vs.0)和获活婴率(80.0%vs.0)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9例患者中,共有4例完全双角子宫合并宫颈机能不全患者行孕前腹腔镜经腹子宫颈环扎术,其中2例成功妊娠并分娩获得活婴。结论:有不良妊娠结局史的完全双角子宫患者行宫腹腔镜联合子宫矫形术可改善生殖预后。
刘琳琳黄晓武夏恩兰
关键词:双角子宫子宫矫形外科学手术后期间预后腹腔镜
宫腹腔镜完全双角子宫成形术后宫颈环扎成功分娩一例被引量:2
2016年
双角子宫是一种常见的对称性子宫畸形,其发生率约占子宫畸形的13.6%。40%的双角子宫可引起流产、早产,分娩异常或不孕不育等。孕妇中宫颈机能不全的发生率为0.1%-1%,在子宫畸形患者中,宫颈机能不全的发生率明显增加,为32%-34%。现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1例完全双角子宫行宫腹腔镜双角子宫成形术后足月成功分娩的患者报道如下。
周巧云
关键词:腹腔镜子宫
磁共振成像在先天性双角子宫畸形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先天性双角子宫畸形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磁共振成像诊断为双角子宫畸形的MRI表现及临床资料,比较不同扫描方位对双角子宫畸形的显示情况,并与宫腔镜检查及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MRI诊断结果与宫腔镜检查及手术结果相符12例,MRI诊断先天性双角子宫畸形的准确率为92.3%,其中斜冠状位诊断13例,横轴位诊断8例,矢状位上不能做出明确定性诊断。结论 MRI可以直观显示宫腔结构和宫底外观形态,且能获得精确的量化分析结果,是先天性双角子宫畸形定性和定量诊断的最佳无创性检查方法;MRI对先天性双角子宫畸形诊断准确率高,斜冠状位T2WI像结合轴位T2WI像是最佳检查方位。
李海梅丁宝枝桑春玉柳丽何悦明马国林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2型糖尿病合并中枢性尿崩症、孤立肾和双角子宫一例报告被引量:2
2015年
T2DM患者合并中枢性完全性尿崩症、双角子宫和孤立肾,国内外尚无报道,本文报告1例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病案,这4种相对独立的疾病在发病机制上是否存在关联有待进一步研究。
朱琳安晓飞
关键词:孤立肾双角子宫
宫腹腔镜联合完全双角子宫成形术后成功分娩四例报告及文献复习被引量:6
2015年
双角子宫是1种常见的对称性子宫畸形,其发生率约占子宫畸形的13.6%[1];发生原因为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两个副中肾管(Mullerian duct)融合后,中段未完全吸收,形成1个子宫颈、2个宫腔,宫腔上部及宫底部呈分叉状,未吸收的隔板末端呈钝圆形.40%的双角子宫孕期可引起流产、早产[2],
夏恩兰于丹黄晓武马宁肖豫曲静
关键词:双角子宫文献复习宫腹腔镜分娩术后胚胎发育过程
双角子宫足月妊娠1例
2014年
双角子宫畸形可导致不孕症、复发性流产及早产。初始症状不典型,以致诊断常被延迟,足月妊娠更为罕见。我院1例足月臀位剖宫产中发现双角子宫
王慧君
关键词:双角子宫足月妊娠不孕症

相关作者

夏恩兰
作品数:441被引量:5,318H指数:44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
研究主题:宫腔镜 宫腔镜手术 腹腔镜 宫腔镜检查 宫腔粘连
黄晓武
作品数:102被引量:1,165H指数:20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
研究主题:宫腔镜 腹腔镜 宫腔镜检查 宫腔镜手术 宫腔粘连
马宁
作品数:46被引量:281H指数:11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
研究主题:腹腔镜 宫腔镜 文献复习 生殖预后 不孕
于丹
作品数:46被引量:628H指数:14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
研究主题:宫腔镜 腹腔镜 宫腔镜手术 不孕症 子宫中隔
郭燕
作品数:87被引量:378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MRI X线计算机 体线圈 前列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