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570 篇“ 合并糖尿病 “的相关文章
肺结核合并 糖尿病 的常见问题 2025年 糖尿病 和肺结核是临床的常见病 和多发病 ,两者关系密切,常被称为“姐妹病 ”。一旦这两种疾病 “结伴”出现,会相互影响,使治疗难度增大。本文为大家详细介绍在治疗肺结核合并 糖尿病 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为什么糖尿病 患者更容易患肺结核糖尿病 患者容易患肺结核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血糖水平升高。 刘翠英 刘露露关键词:肺结核合并糖尿病 血糖水平 常见病 多发病 糖尿病患者 IL-22在肺结核合并 糖尿病 疾病 的研究进展 2025年 结核病 的防治是全世界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糖尿病 会增加结核病 的发病 风险,故结核合并 糖尿病 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点问题,近年来,细胞因子与抗结核感染的免疫机制密切相关,其中尤以IL-22与结核病 的免疫联系紧密,IL-22与结核合并 糖尿病 的免疫联系的研究也是值得重点关注的,本文拟从IL-22的来源、结构、信号通路及IL-22在结核中,在结核合并 糖尿病 中的相关机制及作用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从几个方面一同来探讨IL-22对于结核合并 糖尿病 疾病 中的研究意义和价值,讨论IL-22能否成为这一合并 病 的评估疾病 病 情程度及预后的观测指标之一。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tuberculosis is a public health issue of global concern. Diabetes increases the risk of tuberculosis, making the co-occurrence of tuberculosis and diabetes a significant issue worthy of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cytokines have been closely related to the immune mechanisms against tuberculosis infection, particularly IL-22, which has a strong immunological connection with tuberculosis. The research on the immune relationship between IL-22 and tuberculosis complicated by diabetes is also deserving of special focus. This paper aims to provide a review of the research progress on IL-22, including its sources, structure, signaling pathways, and its related mechanisms and roles in tuberculosis and in tuberculosis complicated by diabetes. Several aspects will be explored to discuss the significance and value of IL-22 in the context of tuberculosis and diabetes co-occurrence, as well as to evaluate whether IL-22 could serve as a potential observational indicator for assessing disease severity and prognosis in this comorbidity. 黄莎 谭英征关键词:IL-22 肺结核 细胞因子 肺结核合并 糖尿病 患者临床特征及转归影响因素分析 2025年 分析肺结核合并 糖尿病 患者临床特征及转归影响因素。方法 集取于我院2023年1月-2024年1月接受治疗的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病 历资料,根据是否合并 糖尿病 分成未合并 组(n=257)、合并 组(n=36)。通过单因素分析对两组的流程图进行对比。选择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肺结核合并 糖尿病 患者转归的重要影响因素进行评估。结果 有36例病 患是合并 糖尿病 ,占比为12.29%,经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肺结核合并 糖尿病 患者转归主要和病 原学状况、6个月末转阴、耐药状况、初诊荷菌量、盗汗、空洞、发热、血糖控制状况等影响因素相关(P<0.05)。结论 肺结核合并 糖尿病 病 人伴随糖脂代谢异常,可促使结核分枝杆菌增殖,机体受损具备抵抗结核分枝杆菌的能力,但初诊抗菌量很大、盗汗、血糖控制概况不佳等均可导致痰菌阴转的时长增加,从而对病 人的预后造成影响。若能及早发现有关的因子,对糖尿病 加强防治,及早进行个性化诊疗,有助于痰菌阴转周期减少,减轻病 人和社会的医疗压力。 田度玉 田金华 黄正辉关键词:肺结核 糖尿病 影响因素 吲达帕胺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 糖尿病 价值评价 2025年 观察缬沙坦与吲达帕胺联用治疗高血压合并 糖尿病 的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2023年1月-2024年9月住院的228名高血压伴糖尿病 病 人,按照“数字表格”的方式,将病 人分成两组,各组114人。对照组服用单药缬沙坦,观察组服用吲达帕胺和缬沙坦。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程度(以HOMA-IR、HOMA-β及ISI指标评估)、血压控制状况以及肾功能指标(包括血肌酐、尿素氮、尿微量白蛋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114例病 人胰岛素抵抗程度、血压、肾功能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较于单独使用缬沙坦,吲达帕胺与缬沙坦联合治疗能更有效地减轻高血压合并 糖尿病 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提升血压管理水平,并对肾功能产生保护作用,展现出更优的临床治疗效果。 蔡丽阳 周江红关键词:吲达帕胺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胰岛素 研究介入治疗对肺结核合并 糖尿病 患者大咯血的影响 2025年 探讨肺结核合并 糖尿病 患者大咯血治疗,采取支气管动脉栓塞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 研究时间2023年1月-2023年12月,共60例肺结核合并 糖尿病 大咯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采取常规治疗的对照组,以及常规治疗联合介入治疗的实验组,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在治疗有效率、咳血量、并发症发生率、生存质量方面,实验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大咯血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尤其是对合并 糖尿病 的肺结核患者,接受支气管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可改善疾病 症状,使得咯血量降低,且治疗更为安全,能够避免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高云鹤关键词:肺结核合并糖尿病 大咯血 支气管动脉栓塞 并发症 探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 糖尿病 的疗效 2025年 研究联合用药(氨氯地平+缬沙坦)对高血压合并 糖尿病 患者产生的影响。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01月~2023年01月收治的70例高血压合并 糖尿病 患者划分为对照组(氨氯地平)、观察组(氨氯地平+缬沙坦),35例/组,就两组指标(血压、血糖、疗效、不良反应、生活质量)差异进行分析。结果 经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血压指标、血糖指标偏低,总有效率、生活质量评分偏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小(P>0.05)。结论 高血压合并 糖尿病 令病 情更为复杂,联合用药(氨氯地平+缬沙坦)治疗下可对患者血压与血糖实现有效控制,总体疗效有更大优势,利于稳定病 情、改善生活品质,同时联合用药不良反应少的特征使其治疗安全性有更大保障。 王雪莲关键词:氨氯地平 联合用药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预后 2019-2023年河南省肺结核合并 糖尿病 患者治疗转归影响因素分析 2025年 目的:探究河南省利福平敏感或耐药性未知肺结核合并 糖尿病 (PTB-DM)患者发生不良治疗结局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通过“中国疾病 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结核病 管理信息系统”,按照登记时间收集河南省2019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登记确诊的PTB-DM患者的病 案信息,排除耐药结核病 的患者,以及有严重并发症和合并 症患者,最终纳入735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Kaplan-Meier法计算累积成功治疗率;利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识别可能影响患者成功治疗的危险因素。结果:7354例研究对象中抗结核成功治疗者占86.1%(6329/7354),发生不良治疗结局者占13.9%(1025/7354);采用Kaplan-Meier函数估计累计成功治疗率为80.7%。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表明,治疗2个月末痰检阴性(HR=0.388,95%CI:0.281~0.535)及痰检无结果(HR=0.251,95%CI:0.165~0.380)和采用6个月治疗方案(HR=0.129,95%CI:0.094~0.176)是PTB-DM患者抗结核治疗成功的保护因素;而≥65岁(HR=1.137,95%CI:1.002~1.290)、河南省本地户籍(HR=1.517,95%CI:1.072~2.148)、病 原学阳性(HR=1.277,95%CI:1.105~1.476)和就诊延迟(HR=1.137,95%CI:1.005~1.287)是PTB-DM患者发生抗结核治疗不良治疗结局的危险因素。结论:针对PTB-DM患者优化早期痰菌监测、规范应用6个月短程抗结核治疗方案可明显降低不良治疗结局发生风险;同时,应警惕≥65岁老年患者、病 原学阳性患者、就诊延迟患者及河南省本地患者发生不良治疗结局的风险。 吴璇 张艳秋 徐吉英 孟丹 孙定勇关键词:糖尿病 共病现象 肿瘤合并 糖尿病 患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血糖水平的研究 2025年 目的 分析肿瘤合并 糖尿病 患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血糖水平。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2月莆田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98例肿瘤患者,根据是否合并 糖尿病 分组,其中合并 糖尿病 为研究组,未合并 糖尿病 为对照组,各99例。所有患者均进行了临床化疗,比较两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空腹血糖水平。结果 化疗前,两组空腹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两组空腹血糖水平升高,且研究组空腹血糖水平相较于对照组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化疗前,两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化疗后,两组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均下降,研究组糖类抗原125、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99、糖类抗原15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化疗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降低,血糖水平升高,但合并 糖尿病 对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并不明显。 刘小妹 杨季萍关键词:血清肿瘤标志物 血糖 住院1型糖尿病 患者合并 糖尿病 视网膜病 变的危险因素分析 2025年 评析1型糖尿病 状态下并发糖尿病 视网膜病 变的风险因素。方法 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的模式,统计261名住院病 患,作为研究的主要样本。整理以上病 患的相关资料,并将其分为不同的组别。其一为糖尿病 视网膜病 变组,其二为非病 变组。对比每一个组别的临床特征。另明确诱发糖尿病 视网膜病 变的潜在风险因素,本次实践基于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形式,开展深入剖析。结果 (1)在患者群体中,有13.58%的患有糖尿病 视网膜病 变。统计罹患糖尿病 肾病 的病 患,占比能够达到13.96%。兼具上述两种病 变的患者有55.6%。相较于未患有糖尿病 视网膜病 变的病 人,患有该病 者与其在年龄、病 程等多因素方面存在区别。此部分病 患的收缩压、体质指数(BMI)、腰围等数值也相对更高,且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处于较高的水平;基于对每组冠心病 、脑梗死发生风险的研究,证明风险更高,且在肾功能指标维度,血肌酐、尿白蛋白等,也颇高(P糖尿病视网膜病 变的关键性因素,且疾病 发生的还与病 程时长、体质指数(BMI)、糖尿病 肾病 等有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肌酐水平也属于引起糖尿病 视网膜病 变的独立因素。结论 1型糖尿病 患者并发的糖尿病 视网膜病 变与多种临床风险因素紧密相关。主动调控血压、体重、血肌酐及尿蛋白水平,对于延缓糖尿病 视网膜病 变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 丁文苑关键词:1型糖尿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基于ICCC的居家照护方案在社区老年高血压合并 糖尿病 病 人中的应用 2025年 目的:探究基于慢性病 创新照护框架(ICCC)的居家照护方案在社区老年高血压合并 糖尿病 病 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110例高血压合并 糖尿病 的老年病 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ICCC的居家照护方案进行护理,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病 人的血压、血糖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 人空腹血糖为(7.12±1.15)mmol/L,餐后2 h血糖为(8.89±2.12)mmol/L,收缩压为(132.14±8.84)mmHg,舒张压为(84.46±11.42)mmHg,均低于对照组,且自我管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针对社区老年高血压合并 糖尿病 病 人实施基于ICCC的居家照护方案,可有效改善病 人的血糖和血压水平,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陈瑛 周春霞 章晨关键词:居家照护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生活质量
相关作者
周玉杰 作品数:806 被引量:4,405 H指数:26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研究主题:冠状动脉疾病 冠心病 冠状动脉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 宫剑滨 作品数:267 被引量:1,095 H指数:16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研究主题:冠状动脉造影 冠心病 急性心肌梗死 心电图 冠状动脉疾病 李晓燕 作品数:199 被引量:625 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内皮祖细胞 FIZZ1 大鼠心肌 干预作用 冠心病 江时森 作品数:469 被引量:1,868 H指数:18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研究主题:冠状动脉造影 冠心病 高血压 冠状动脉疾病 糖尿病 程训民 作品数:71 被引量:267 H指数:9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研究主题:糖尿病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造影 睾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