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90 篇“ 同化物 “的相关文章
长期定位耕作模式对小麦^(13)C同化 物 分配和籽粒产量形成的影响 2024年 明确长期定位耕作模式对小麦籽粒产量的影响及其生理原因,可为小麦的高产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以济麦22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连续14年旋耕(R)、少免耕(S)和隔两年深松+少免耕(SS)3种耕作模式对小麦植株冠层光截获、同化 物 转运分配和籽粒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叶面积指数在开花后14~28 d表现为SS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开花后21 d, SS处理小麦冠层的上层和中层光合有效辐射截获率和截获量均显著高于R和S处理;开花后同化 物 对籽粒的贡献率和^(13)C同化 物 在籽粒中的分配比例表现为SS处理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且最大灌浆速率和平均灌浆速率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SS处理的千粒重较R和S处理分别提高了8.7%和9.6%,籽粒产量较R和S处理分别提高了14.2%和19.4%。SS处理显著改善了小麦冠层的光能利用,促进了干物 质的积累和转运,提高了籽粒灌浆速率,增加了粒重,获得了最高的籽粒产量,是本试验条件下的最优耕作模式。 王庆源 陈甜 于振文 张振 张永丽 石玉关键词:耕作模式 光截获 籽粒灌浆 籽粒产量 氮磷钾施用量对小麦旗叶^(13)C同化 物 分配、籽粒淀粉积累和肥料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2 2024年 探明节水补灌下华北平原小麦生产中氮磷钾肥的适宜施用量及其生理机制,可为小麦高产高效生产中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设置4个氮(N)磷(P_(2)O_(5))钾(K_(2)O)施用量,分别为:0、0、0 kg・hm^(-2)(F_(0)),180、75、60kg·hm^(-2)(F_(1)),225、120、105 kg·hm^(-2)(F_(2)),270、165、150kg·hm^(-2)(F_(3)),各处理均于小麦拔节期和开花期将0~40cm土层土壤相对含水量补灌至70%,研究小麦旗叶光合能力、^(13)C同化 物 分配、籽粒淀粉积累和肥料利用的差异。结果表明:F_(1)处理的小麦旗叶叶绿素相对含量、光合和叶绿素荧光参数、^(13)C同化 物 在各器官的分配量以及籽粒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淀粉积累量均显著高于F_(0),是其籽粒产量比F_(0)提高20.9%的重要生理基础。F_(2)和F_(3)处理上述指标及产量与F_(1)处理相比无显著增加,但肥料(氮/磷/钾)偏生产力和农学效率分别降低了17.5%~58.4%和12.7%~50.7%。综上,本试验在节水补灌条件下,F能够促进小麦旗叶光合同化 物 生产和籽粒淀粉积累,获得了较高的籽粒产量和肥料利用率。 单晓宇 魏庆薪 于振文 张永丽 石玉关键词:小麦 氮磷钾施用量 淀粉积累 肥料利用 秸秆还田配施磷肥对豫西旱地小麦碳同化 物 积累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 被引量:1 2024年 为明确秸秆还田配施磷肥对豫西旱地小麦碳同化 物 积累特性和产量的影响,2021-2022年度,以洛旱22为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玉米秸秆还田处理,分别为秸秆不还田(S0)、秸秆全量还田(S1),副区为施磷量处理,分别为0 kg·hm^(-2) (P_(0))、75 kg·hm^(-2) (P_(1))、112.5 kg·hm^(-2) (P_(2))、150 kg·hm^(-2) (P_(3))、187.5 kg·hm^(-2) (P_(4)),测定了不同处理下小麦干物 质积累特性和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以及花后旗叶净光合速率、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值),旗叶和籽粒的可溶性糖、蔗糖含量及蔗糖酶活性。结果表明,同一施磷水平下,与秸秆不还田相比,秸秆还田提高了小麦旗叶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增加了旗叶和籽粒中的可溶性糖、蔗糖含量、蔗糖合成酶和磷酸蔗糖合成酶活性,最终使成熟期干物 质积累量和籽粒产量分别显著增加9.25%~14.60%和2.17%~6.31%。同一秸秆处理下,随施磷量的增加,旗叶SPAD值、净光合速率,旗叶和籽粒中的可溶性糖、蔗糖含量、蔗糖合成酶和磷酸蔗糖合成酶及干物 质积累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从互作效应看,S1P_(3)处理下旗叶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旗叶和籽粒中的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蔗糖合成酶和磷酸蔗糖合成酶活性等各指标均最高,从而获得最高产量,较S0P_(0)处理增产35.70%。因此,秸秆还田配施磷150 kg·hm^(-2) 是本试验条件下的最适宜种植方式,可在豫西旱地小麦栽培上推广。 张俊豪 柴雪茹 马嵩科 张冬霞 张静 乔唱唱 李爽 黄明 王贺正关键词:旱地小麦 秸秆还田 磷肥 品种和土壤盐分对甜高粱花后碳同化 物 积累和分配的影响及机理研究 甜高粱(Sorghum bicolor(L.)Moench)作为一种高效的生物 质能源植物 ,其茎秆糖分积累和转化研究备受关注。了解甜高粱花后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Non-Structure Carbonhydrates,NS... 马婷婷关键词:甜高粱 土壤盐分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3个油橄榄品种光合特性与同化 物 分配规律 2024年 为研究油橄榄光合特性及同化 物 分配规律,使用LI-6400XT光合测定系统及13C同位素标记分别测定3个油橄榄品种的光合指标和同化 物 分配。结果表明,3个品种光合日变化均为典型的双峰型,存在“午休”现象。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影响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子是气孔导度和大气CO_(2)浓度。3个油橄榄品种的光饱和点、光补充点均高于一般阳性植物 ,为强阳性树种。不同品种间光合及CO_(2)响应曲线特征参数存在差异,‘佛奥’、‘鄂植8号’光合能力较强,对光和CO_(2)的利用范围及利用率高。用13C同位素法标记72 h后,光合同化 物 主要集中在叶片,分配率为39.52%~49.92%;种仁的光合同化 物 含量最低,分配率仅为6.67%~8.18%。 王瑞文 王瑞文 黄颖 郑京津 姜德志关键词:油橄榄 光合日变化 钾对杏叶片光合同化 物 与果实品质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明钾对杏叶片光合及其同化 物 的影响,为杏钾养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7年生冀早红杏为试材,在果实膨大期用K_(2)O浓度分别为0(CK)、0.5%(T_(1))、1.0%(T_(2))、1.5%(T_(3))、2.0%(T_(4))的钾溶液涂抹果实周围叶片,分析其对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性能、山梨醇、蔗糖、6-磷酸山梨醇脱氢酶(S6PDH)、蔗糖磷酸合酶(SPS)活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与CK相比,不同浓度钾处理可不同程度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蒸腾速率(T_(r))、山梨醇含量、蔗糖含量、S6PDH和SPS活性,且以T_(3)处理各指标值最大,分别为CK的1.59倍、1.20倍、2.25倍、2.24倍、1.23倍、7.08倍、3.34倍和2.04倍,差异均达显著水平。钾肥对杏果实大小无显著影响,但对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 (SSC)和可滴定酸含量影响显著,其中,T_(3)处理的SSC较CK增加1.67百分点,可滴定酸含量增加0.11百分点,效果最显著。【结论】在试验条件下,以1.5%K_(2)O浓度处理效果最佳,有利于提高杏叶片的光合性能,促进光合同化 物 的积累,从而提高果实品质。 王端 刘志琨 景晨娟 陈雪峰 李亚囡 武晓红关键词:叶片 钾 光合作用 果实 镁营养缺乏对油菜叶片同化 物 积累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 廖博补灌条件下施磷量对小麦不同茎蘖^(13)C同化 物 分配及其成穗的影响 2024年 为明确补灌条件下促进小麦分蘖发生成穗和磷肥高效利用的适宜施磷量及其生理机制,以‘济麦22’小麦品种为供试材料,设置低磷(90 kg P_(2)O_(5)·hm^(-2),P_(1))、中磷(135 kg P_(2)O_(5)·hm^(-2),P_(2))和高磷(180 kg P_(2)O_(5)·hm^(-2),P_(3))处理,以不施磷为对照(P_(0)),各处理拔节期和开花期土壤相对含水量均补灌至70%,测定了小麦分蘖节面积和内源激素含量、各蘖位分蘖发生数、光合参数、^(13)C同化 物 在各茎蘖的分配、籽粒产量及磷肥偏生产力。结果表明:与P_(0)和P_(1)相比,P_(2)显著提高了小麦分蘖节面积、反式玉米素(tZ)含量、主茎最上部展开叶光合参数、单株总茎蘖数和^(13)C同化 物 在各茎蘖的分配量,单株成穗数分别增加0.51和0.36个,籽粒产量分别增加40.3%和13.2%;P3处理下,小麦分蘖数增加,但单株成穗数减少,籽粒产量和磷肥偏生产力降低。中磷处理(135 kg·hm^(-2))为本试验补灌条件下小麦高产高效的适宜磷肥用量。 惠凯善 冉庆赏 石玉 张振 于振文 张永丽关键词:小麦 施磷量 分蘖成穗 油柿雌雄花芽同化 物 和重要元素含量比较分析 2024年 探究同化 物 和重要营养元素对柿属植物 性别分化的潜在调控作用,提升柿属植物 性别分化的生理调控研究水平,为人工调控柿花性别、解决柿育种中存在的优良雄性种质缺乏的问题提供理论基础。以二倍体油柿为研究对象,在4月中旬花芽性别分化的形态学关键时期(此时花芽中的雌、雄蕊原基选择性败育,是形成单性花的关键阶段),分别比较雌雄异株和雌雄同株的雌、雄花芽间的同化 物 和重要元素含量差异。结果表明,在油柿的雌雄异株和雌雄同株系统中,雌花芽的果糖、葡萄糖、淀粉含量均显著低于雄花芽;雌花芽的N、K含量均显著低于雄花芽;雌、雄花芽的氨基酸含量虽然差异不显著,但存在雌花芽低于雄花芽的趋势;相比于雌花芽,雄花芽中高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淀粉合成、海藻糖代谢、糖酵解、脂类合成、四吡咯等色素和光合作用途径。在雌雄同株中,雌花芽的P含量显著低于雄花芽。相关性分析发现,花芽中不仅果糖、葡萄糖和淀粉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性,与N、K含量存在显著正相关性,表明N、K等元素对同化 物 合成非常重要。基于同化 物 和重要元素含量的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雌雄异株和雌雄同株系统的雌花芽被聚为一类,雄花芽被聚为另一类,表明在两套系统中,花芽性别分化的生理调控机制几乎一致。相比于雌花芽,雄花芽在发育过程中积累了更多的同化 物 ,并有可能消耗了更多的能量,这可能是油柿单株或枝条生长状况不佳时,通过开雄花的方式集中能量在短期内完成生殖任务(仅需开花散粉)的一种策略。研究结果揭示了油柿雌、雄花芽中同化 物 和重要元素的含量规律,有助于通过控制树体营养来调控柿花性别,从而提高育种效率。 袁稼营 张路 张腾岳 白璐 胡银凤 秦亚楠 孙鹏 王吉民 傅建敏关键词:雌雄异株 雌雄同株 性别分化 异质性光下玉米光合补偿限制与光合同化 物 的关系 2024年 在异质性光环境中,植物 通常会表现出光合补偿现象以增强对光能的利用。而有些植物 的光合补偿会受到明显的限制,但其中所涉及的生物 学特征和机制并不清楚。本研究以光合补偿受限的玉米植株为材料,对比分析了异质性光(HL)和同质性光(FL)下未遮光叶片的解剖结构、气体交换特征、光合同化 物 及关键合成酶含量,探讨光合补偿限制相关的生物 学过程及其机制。结果表明:与FL相比,HL处理下叶片的厚度、相对叶肉细胞面积、相对维管束鞘细胞面积、相对维管束面积和维管束鞘与维管束接触长度较小。同时,HL处理下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较低。此外,HL处理下叶片的淀粉含量较低,蔗糖含量变化不大,而蔗糖磷酸合成酶含量较高。因此,HL处理下光合补偿受限与叶片解剖结构限制及气孔行为相关。光合补偿受限时,未遮光叶片中光合产物 合成减少,但其会更多地向蔗糖合成方向分配。然而,由于叶片解剖结构的限制,叶片蔗糖的输出能力较弱。这些结果为进一步解析植物 适应异质性光环境的特征和机制,以及选育适合间套作等栽培模式的品种提供了基础。 马翠娥 刘宇 邱茜 杜俊波 孙歆关键词:玉米 叶片解剖结构
相关作者
吕金印 作品数:123 被引量:965 H指数:17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小麦 铬 水分胁迫 水分亏缺 保护酶活性 于振文 作品数:412 被引量:8,598 H指数:65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 研究主题:小麦 冬小麦 籽粒产量 施氮量 耗水特性 王振林 作品数:259 被引量:4,431 H指数:41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小麦 冬小麦 小麦籽粒 淀粉粒 小麦品种 张萍 作品数:40 被引量:86 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同化物 玉米 同化物运输 韧皮部 倒伏 于凤义 作品数:38 被引量:95 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 研究主题:玉米 同化物 碳同化物 土壤 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