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270篇“ 听力筛查“的相关文章
- 一种听力筛查装置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听力筛查装置,用于对受试者的噪声性听力损失进行筛查,其包括用于初步筛查的测听模块、用于二次筛查的反应测试模块和容纳两者的头盔主体,测听模块用于进行包括标准化纯音测听、噪声下言语测听和扩展高频测听的初步筛查,...
- 薛蓉张昊郭睿张红蕾
- 一种听力筛查装置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听力筛查装置,用于对受试者的噪声性听力损失进行筛查,其包括用于初步筛查的测听模块、用于二次筛查的反应测试模块和容纳两者的头盔主体,测听模块用于进行包括标准化纯音测听、噪声下言语测听和扩展高频测听的初步筛查,...
- 薛蓉张昊郭睿张红蕾
- 听力筛查助早产儿健康成长
- 2024年
- 听力损失在普通新生儿中的患病率为0.1%~0.3%,而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患儿的发病率可达普通新生儿的数十倍,为2%~4%。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广泛实施有利于听力损失患儿的早诊断、早干预、早治疗,对于婴幼儿听力损失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早产儿是指胎龄满28周、不足37周而娩出的新生儿。
- 张平恩晖
- 关键词:听力筛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听力损失早产儿婴幼儿患病率
- 新生儿听力筛查4834例结果分析
- 2024年
- 先天性听力损失是常见的出生缺陷之一,全球的发病率为1‰~2‰^([1])。据估计,我国每年新增听力障碍儿童约3万人^([2]),新生儿听力筛查是先天性耳聋三级防控体系的重要措施之一,早期发现婴儿听力损失并及早给出明确诊断,进行早期精准治疗,能最大限度降低听力损失对患儿产生的负面影响^([3-4])。本文收集慈溪市妇幼保健院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出生的新生儿,分别采用耳声发射(OAE)和听性脑干反应(ABR)开展听力初筛和复筛,分析新生儿听力损失情况,现报道如下。
- 俞烈钟荷卓裘晓燕
- 关键词:新生儿听力筛查听性脑干反应听力损失
- 从听力测试到新生儿听力筛查(第二部分)
- 2024年
- 新生儿听力筛查项目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基本阶段:从马里恩·唐斯(M. P. Downs)等听力学家的个人努力到婴儿听力联合委员会(Joint Committee on Infant Hearing, JCIH), 的联合倡议, 从高危因素清单筛查再到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蔚然成风, 以及新生儿听力筛查项目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逐步推进。
- 张子悦唐文佩
- 关键词:听力测试
-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卫生经济学评价研究
- 2024年
- 对新生儿听力筛查进行成本-效果分析,评价听力筛查的经济性。方法 根据构建新生儿听力筛查诊断决策树模型,对听力筛查及不筛查两种策略进行投入产出分析,评价两种策略的投入成本与健康产出,对其进行增量成本-效果分析,判断新生儿听力筛查策略的经济性。结果 新生儿听力筛查与不筛查策略相比,每多获1个寿命年(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的成本为19036元。结论 根据WHO推荐阈值,在新生儿人群中实施听力筛查是具有成本-效果的,建议在新生儿群体中推广听力筛查。
- 武琼
- 关键词:新生儿听力筛查成本-效果分析决策树模型
- 一种用于协助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固定耳罩
- 本申请涉及听力筛查仪固定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协助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固定耳罩,用于固定用于听力筛查的耳罩,包括耳罩本体、固定环以及弓形件,固定环用于套设在耳罩上,弓形件用于固定在患儿的头部上,固定环设置在弓形件的端部上...
- 鲁玲 叶小丽 王昕 杨丹丹 李娜李晓花 朱晓莉 王美娜
- 465例新生儿听力筛查及早期认知情况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新生儿听力复筛未通过婴幼儿的听力随访情况,并分析其对语言能力发育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20年1月—2020年12月在台州市各医疗机构产科出生的46684例新生儿。对其中465例新生儿听力复筛未通过的婴幼儿使用听性脑干反应(ABR)测试进行听力学诊断,观察患儿听力变化、早期认知及语言发育情况。结果465例婴幼儿,听力正常354例(76.13%,354/465),有听力损失111例(23.87%,111/465),其中单耳听力损失占50.45%(56/111),双耳听力损伤占49.55%(55/111);轻度占48.65%(54/111),中度占14.41%(16/111),重度占11.71%(13/111),极重度占25.23%(28/111)。111例听力损失患儿接受复诊随访100例,失访11例。100例患儿中失访5例,95例复诊随访。轻度听力缺失43例患儿中有41例恢复正常、2例未恢复;中度听力缺失14例中有12例恢复正常,1例好转,1例未恢复;重度听力缺失12例中有1例发生好转,11例无变化;26例极重度听力缺失有1例好转,其余25例无变化。不同程度听力缺失患儿的转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度和重度以上听力损失患儿沟通和个人社会能区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度和重度以上听力损失患儿粗大运动、精细运动、解决问题的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足月与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听力复筛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患儿轻中度和重度以上听力损失转归存在差异,重度以上听力损失的沟通和个人-社会能区受影响。对听力异常儿童要早诊治、定期随访。
- 祝莎莎赵云飞许天友郑新灵
- 关键词:听力筛查听力损失语言发育
- 一种新生儿听力筛查仪比对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一种新生儿听力筛查仪比对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装置包括壳体、声导管、基准音接口、麦克风、信号输出接口,壳体内设置有声耦合腔,声导管和基准音接口分别设置在壳体上并连通至声耦合腔,麦克风设置在声耦合腔中并与信号输出接口电性连接,...
- 章靖宇谢裕民谢焕兰谢美扬黄伟华
- 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调查及假阳性率分析
- 2024年
- 目的调查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识别假阳性的高危因素并分析产生假阳性率的原因。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于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产科分娩的2819例新生儿的临床治疗和听力筛查信息,比较初次筛查未通过者的高危因素差异,分析初次筛查未通过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结果2819例新生儿初次筛查通过者2727例,通过率为96.7%。正常体重儿和超重儿的初筛率通过率高于低体重儿;足月儿的通过率高于早产儿;宫内窘迫儿初筛通过率低于正常新生儿;发生窒息的新生儿通过率低于正常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42 d后92例新生儿接受复筛,通过复筛者89例,通过率为96.7%。最终确诊为先天性听力受损的新生儿为3例,初筛结果假阳性率为3.1%。初筛结果假阳性的原因主要有中耳道内有残积物;新生儿状态不佳如出现感冒、流涕、鼻塞等;探头因素如未正确放置探头、检查时受环境周围声音影响、左右耳听力存在差异等。结论早产、宫内窘迫、低体重、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听力初筛假阳性的高发人群;筛查时需注意新生儿的身体状态,检查前做好新生儿耳道清理和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均有助于提高新生儿听力初次筛查的质量。
- 刘雅琳戴亚端林丽媛石慧陈淑卿
- 关键词:新生儿听力筛查
相关作者
- 黄丽辉

- 作品数:197被引量:945H指数:19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 研究主题:新生儿听力筛查 听力筛查 听力损失 听力学 婴幼儿
- 王秋菊

- 作品数:510被引量:2,398H指数:28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听神经病 基因 突变 耳聋患者 SLC26A4
- 黄治物

- 作品数:230被引量:987H指数:17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耳鸣 干预 听力损失 婴幼儿 老年性聋
- 戚以胜

- 作品数:63被引量:497H指数:14
- 供职机构:北京积水潭医院
- 研究主题:新生儿 听力筛查 听力损失 新生儿听力筛查 耳声发射
- 亓贝尔

- 作品数:101被引量:590H指数:15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 研究主题:人工耳蜗 听力筛查 语后聋 婴幼儿 植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