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91篇“ 国家所有制“的相关文章
社会主义公有国家所有制的几个理论问题
2024年
社会主义公有国家所有制涉及几个基础理论问题:(1)如何结合社会主义实践正确认识马克思的未来社会公有;(2)怎样概括社会主义公有区别于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历史特征;(3)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何以采取国家所有制形式;(4)政治经济学应当如何理解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资本存在的原因,国有资本产生的条件等。马克思关于在生产资料共同占有基础上“重建个人所有制”的设想与现实社会主义的公有具有实质性的差异,不能混为一谈;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过渡时期”所有制理论却与社会主义实践相吻合,这里所谓“过渡时期”应当理解为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整个历史时期。文章概括了社会主义公有的两个历史特征:一是生产条件分配的二重规定性,即生产资料公有与劳动力个人所有制并存,两种生产条件的占有关系具有对内的排他性;二是社会主义公有嵌入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市场环境中,社会主义公有对外与其他所有制经济具有相互的排他性。由于旧式分工、市场经济、“资产阶级权利”等原因,劳动者在全社会范围内组织“自由人联合体”的条件尚不具备,因此,国家还不会消亡,全民所有制只能采取国有的形式。股份公司改革使得国有资产转化为国有资本形态,公有的内在矛盾是公有资本存在的根源,国有经济所有者与从业者相分离则是国有资本产生的条件。
荣兆梓
关键词:社会主义公有制市场经济国家所有制所有制实现形式公有资本
正确认识国家所有制中集体性产权的双重作用
2024年
改革开放40多年来,国家国家所有制的产权结构进行合理调整。企业内部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所有者代表、管理人员和广大职工合理分工、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各承其责,在企业发展的条件下获得更多的福利和报酬。于是,原来产权高度集中的国家所有制内部形成了一种过去没有的、由企业分别拥有和实施的财产权利。它存在于国家所有制之中,不是独立的如集体所有制之类的所有制形式,但不同国有企业作为一个集体在拥有份额上各有不同,亦即蕴含着集体性特征。国有企业分别拥有的这种有集体性差别的财产权利,可以称为国家所有制中的集体性产权。
吴宣恭娄澜
关键词:国家所有制产权结构财产权利所有制形式
公共数据国家所有制的理论和立法研究
2024年
公共数据是履行公共管理职责与提供公共服务的国家及代表国家的组织依法履职过程中所收集或伴随产生的各类数据的统称,公共数据权属明确是其规的基础.类比自然资源,公共数据在公共利益相关度、可利用价值高、不当使用风险等方面具有相似性,可在我国宪法框架下考虑适用国家所有制.在实践层面,国家所有制也是相对妥善的方案,并在多重动因下可有效促进公共数据良性发展.在立法方面,地方已有一定实践,未来发展方向应为中央统一立法,应在国家所有制前提下细化数据产权结构性分置度.此外,可构建公共数据分类分级与安全保护的度前提、确权的基础度、共享开放和授权运营的利用度.对公共数据国家所有制的研究从法理上相对厘清了公共数据权属构建路径,提供了一条可能的进路,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具体可行的度设想.
黄一川
关键词:公共数据国家所有制
国家所有制中的集体性产权:形成、特征与优化被引量:1
2023年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国家所有制内部产权结构的调整,我国国有企业逐步转变为拥有国家赋予自主经营权利、承担应尽责任、获得相应局部经济利益的产权主体。由此,在原来产权高度集中的国家所有制内部,就形成了一种过去没有的、由企业分别拥有和实施的财产权利。它存在于国家所有制之中,且不同于集体所有制之类的独立所有制形式,但不同国有企业作为一个集体在拥有份额上各有不同。国有企业内部形成的有集体差别的这种财产权利,可以称为国家所有制中的集体性产权。这种产权的存在没有改变企业全民所有的基本属性,其形成和运作过程具有附着性、有限性、排他性、可分解性、行为性和可变动性等特征。这种集体性产权的形成与发展对国有企业改革成效和国有企业全民属性发挥的影响利弊共存,必须在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防止其过度扩大。因此,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规范集体性产权关系中基本当事人的行为,以坚守企业全民所有制属性为底线,把握好集体性产权的合理界限。
吴宣恭娄澜
关键词:国家所有制国有企业产权结构调整
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所有制中的集体性产权被引量:4
2021年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在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内部实行产权结构的合理调整,赋予国有企业一部分集体性产权,这是国家所有制在改革后出现的最突出的特点。它导致了国有经济一系列关系的变化,消除了旧体的一些弊病,激发了国有企业的活力,提高了经济效率,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但是,集体性产权的存在和增大也助长了企业追求自身利益的倾向,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和矛盾,不利于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优越性及其在社会经济中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必须在肯定改革积极成果的前提下,明确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的任务,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注意掌握集权与分权适当的"度",更准确地发挥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监督机构的作用,从国有经济整体和国有企业层次完善治理结构。
吴宣恭
关键词:国家所有制产权结构调整国有资本
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所有制中的集体性产权——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70年发展经验探析
40多年来,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革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改善所有制的社会结构,在确定公有主体地位的前提下,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和私有经济发展,形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度。二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内部实行产权结构...
吴宣恭
文献传递
城市土地国家所有制背景下的正义城市实现路径被引量:3
2019年
我国房地产的市场化改革,打破了单位的空间结构,在大城市形成了空间不平等现象。高比例封闭小区的居住排斥、城市流入非户籍人口的居住贫困与排斥、保障性住房空间分布的集中性与边缘性等现象不仅与土地使用权市场化带来的排他性有关,而且与宪法第10条建立的城市土地国家所有制密切相关。以美国为例,土地私有下的空间分异主要由排他性区划所导致,大城市和郊区的"业主选民"度进一步阻碍混居。美国的区划度改革、司法赋予政府公平负担义务尽管一定程度改善居住隔离,但规划决策机的系统性难题、诉讼的有限性等方面仍面临困局。对比两国在物权度、城乡规划度、地方政府组织形态及中央地方关系等方面的异同,我国应当在城市土地国家所有制下发挥城市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形成公益的行政职权,在度建设上剥离其土地所有权人代表的身份,完善城市居民均衡参与规划决策的程序,克服财产权的排他性,进而发展纳入混合居住规划的有效机
凌维慈
关键词:城乡规划居住分异
继续按市场经济要求改革国家所有制
2019年
中国今天可以走和应该走的路,仍然是20世纪90年代初选择的那条路,即按市场经济的要求继续改革国家所有制。这条路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改革的主动权基本上在政府自己手里,关键是决心.
张春霖
关键词:市场经济要求国家所有制主动权
城市土地国家所有制度性保障说被引量:7
2016年
对于城市土地国家所有之我国宪法上的条款,既有的名义所有权说等诸多解释方案,均秉持国家所有权研究范式,此种研究范式对该条款的价值目标认知存在偏差,理应抛弃。该条款政策性强于规范性,属于不完全法条,唯有结合其他宪法条款才能发挥其规范旨意。对该条款的功能性质应当作度性保障解释。该解释方案涉及立法、执法和司法三个层面。立法者应该据此条款建立完备的城市土地法律度体系,以保障城市土地得到合理利用,并保护国民的城市土地权益。该法律度的重要内容是规范政府城市土地规划管权和征收权,防范此等权力性行为侵犯国民的城市土地权益。一旦政府公权力致使国民的城市土地权益受到损害,国民就可以通过司法诉讼寻求救济。
刘练军
关键词:城市土地制度性保障土地使用权宪法解释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及其后果--20世纪70年代以来被引量:1
2014年
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信息革命影响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有制结构经历了一轮"信息化"重组,形成了垄断大资本所有制与中小资本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结构,相应地工人阶级就业的企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结构变化表现为中小企业的增多和在中小企业就业工人的增加,而这意味着工人总体生活水平的下降。
孙寿涛
关键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有制结构中小企业

相关作者

周昱今
作品数:17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东北财经大学
研究主题:国家所有制 资产所有权 所有制改革 资产所有者 商品经济
何伟
作品数:219被引量:394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环境政策与环境规划研究所
研究主题:社会主义 国有企业改革 市场经济 股份制 国有企业
宫希魁
作品数:198被引量:355H指数:8
供职机构:大连市委党校
研究主题:三农问题 城市建设 中国三农问题 国有经济 农民
汪海波
作品数:166被引量:377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经济发展 周年 社会主义 新中国 经济体制改革
吴宣恭
作品数:117被引量:756H指数:16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研究主题:所有制 政治经济学 产权 经济规律 产权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