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000篇“ 土壤酶活性“的相关文章
土壤活性
(苏)哈兹耶夫(Ф.Х.Хазиев)著
关键词:土壤活性
一种便携式土壤活性快速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检测技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土壤活性快速检测装置,包括第一密封盖、反应装置、第二密封盖、过滤装置和收集装置,所述第一密封盖、反应装置、第二密封盖、过滤装置和收集装置由上至下依次排布,且相邻两个结...
丁伟余佳敏王金峰江其朋余祥文林正全李峰董晏伶
不同类型污水污泥施用对土壤活性的影响
2024年
本研究考察了不同类型污水污泥施用对土壤活性的影响。选择了生活污水污泥、工业污水污泥和畜禽养殖污水污泥三种类型污泥,与对照处理(不施用污泥)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三种污泥处理均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土壤、碱性磷酸、蔗糖和过氧化氢活性。其中工业污水污泥处理的抑制作用最大,这可能与其中较高的重金属含量有关。本研究结果有助于评估不同类型污水污泥的土壤修复潜力。
谭琦
关键词:污水污泥土壤酶活性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土壤活性海拔地带性特征被引量:1
2024年
土壤土壤生态系统中具有催化功能的一类蛋白质,由植物根系分泌物、微生物和动植物残体释放到土壤中,参与了土壤中所有的生物化学过程,其活性的大小可以灵敏地反应土壤中生化反应的方向和强度。青藏高原因海拔高和气候寒冷,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脆弱区。全球气候变化使土壤活性受到强烈的影响,这些影响可能使土壤的质量发生改变,进而对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植被生产力产生一定影响。土壤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起着关键作用,其格局、功能和转换过程已被广泛的研究,但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土壤活性的海拔地带性特征还需深入探讨。因此,以青藏高原高寒草地为研究对象,将土壤活性海拔梯度研究从站点尺度拓展到样带尺度,分析了与土壤碳循环密切相关的土壤β-1,4-葡萄糖苷(βG)、与土壤氮循环密切相关的土壤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NAG)、土壤亮氨酸肌肽(LAP)以及与土壤磷循环密切相关的土壤碱性磷酸(ALP)的海拔地带性,进一步明晰其主要驱动因子。结果表明:(1)ALP和βG活性在海拔梯度上,展现出显著分异,在约为3546 m和3364 m出现拐点,且低海拔显著高于高海拔(P<0.01)。而NAG和LAP的活性与海拔无显著关系。(2)高低海拔模式下,ALP活性均与年平均降水量显著相关(P<0.01),而不受年平均温度的影响。高海拔模式下,βG活性受降水的影响;低海拔模式下,气候影响不明显。综合而言,海拔变化引起的温度和降水变化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土壤活性,其中降水是影响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土壤活性的关键因子之一,这种适应性的改变使土壤能够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适应并发挥其功能,从而影响着土壤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过程。研究结果可以评估不同海拔地带土壤的养分转化、有机质分解和循环等生态系统功能,
霍皇煜米琦周天财李洋张建香陈俊合汪亚峰孙建
关键词: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土壤酶活性垂直地带性降水
外来入侵植物对土壤活性的影响研究
2024年
为明确外来植物入侵对土壤活性的影响,该研究通过在辽河干流后施家堡段采集不同外来入侵植物以及本土植物的根际土壤,采用标板荧光分析法对7种土壤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外来入侵植物加拿大蓬、苘麻、瘤突苍耳能够提高土壤碱性磷酸、酸性磷酸、过氧化氢和酸性转化活性,但降低了土壤和蔗糖活性;而三裂叶豚草能够降低土壤酸性转化活性,豚草能够增加土壤和酸性转化活性;与本土植物水蒿相比,苘麻、三裂叶豚草、瘤突苍耳能够提高土壤中性磷酸活性,而加拿大蓬和豚草却对其活性具有抑制作用。该研究为揭示外来入侵植物的入侵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张芷瑞
关键词:外来植物植物入侵土壤酶活性辽河干流
不同花生轮作模式对土壤活性的影响
2024年
通过探究不同花生轮作模式对耕层土壤活性的影响,为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作物生产效率提供科学依据。针对水田和旱地两种起始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设小麦—花生和油菜—花生两种轮作模式,以花生连作为对照,开展3年定位试验,探究不同轮作模式对0~20 cm和20~40 cm土层土壤、过氧化氢、蔗糖和碱性磷酸活性的影响。研究发现,起始田块及种植模式对土壤活性均有极显著影响。在旱地起始田下,与花生连作相比,油菜—花生轮作模式提高了0~20 cm土层土壤过氧化氢(6.5%)和脲(4.7%)活性;在水田起始田,小麦—花生轮作模式土壤碱性磷酸敏感性最低(-17.2%~-6.6%),与花生连作和小麦—花生轮作相比,油菜—花生轮作提高了0~20 cm土层土壤过氧化氢活性(4.7%~4.8%);相同种植模式相同土层深度下,四种土壤活性均表现为水田高于旱地,而同一起始田相同种植模式,土壤活性表现为0~20 cm土层高于20~40 cm土层,且以水田起始田,花生连作下碱性磷酸活性的表现最为明显(129.6%);除0~20 cm土层过氧化氢活性外,土壤、蔗糖和碱性磷酸活性均表现为花生连作>油菜—花生轮作>小麦—花生轮作。综上,起始田块类型和种植模式均可显著改变土壤活性,花生连作更有利于土壤活性的提高,这可能与其休闲期较高的杂草生物量和多样性有关。
张广彩李菁梁兆君杨力剑纪欢欢张甜司彤于晓娜杜金哲邹晓霞
关键词:轮作花生土壤酶活性水田旱地
土壤处理对连作党参土壤活性及生长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索党参连作障碍的高效缓解措施。方法克克宝和菌益多对连作党参土壤进行处理,测定其根际土壤活性、生长指标、产量品质,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克克宝+菌益多联用处理的连作党参根际土壤活性、生长指标、产量品质均为最高,并且三者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克克宝+菌益多联用相比单独使用其中一种能更有效地缓解党参连作障碍。
邱黛玉宋世杰
关键词:党参连作土壤处理土壤酶活性
春季冻融过程对河滨带湿地土壤活性的影响
2024年
土壤活性土壤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重要参与者,其活性大小对土壤养分和生化反应过程有明显指示作用。北方高纬度湿地经常受到冻融作用的影响,由于土壤温度的变化,土壤活性会发生变化。然而,春季冻融对土壤活性的影响机制仍不清楚。为探讨春季冻融过程对河滨带湿地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活性的影响,以及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活性间的关系,选取锡林河河滨带分布最广泛的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和灰脉苔草(Carex appendiculata)这2种典型湿地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分析春季冻融期间土壤、蔗糖、过氧化氢活性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在冻结期,河滨带湿地土壤活性均保持较高活性,土壤和蔗糖活性在冻融期均出现迅速增高而后降低的趋势,并在土壤融化期又升高,然而土壤过氧化氢对冻融作用的响应较小。在冻融过程中,芦苇覆盖下土壤蔗糖和过氧化氢活性显著高于灰脉苔草群落且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春季冻融期河滨带湿地土壤活性土壤温度、总碳、总氮显著正相关,土壤蔗糖与总碳、总氮呈显著正相关;过氧化氢活性除与土壤温度没有显著相关性,与其他理化因子均有显著相关性。冻融期不同植物群落下土壤活性与河滨带湿地碳、氮含量密切相关,频繁的冻融对土壤活性以及河滨带湿地土壤物质循环产生重要影响。该研究探讨了3种土壤活性对春季冻融过程的响应及在植物群落间的差异,为河滨带湿地生态系统碳、氮等营养物质的循环提供理论依据。
曹晓霭张睿温云浩王建徐智超田雅婷王立新刘华民
关键词:冻融交替土壤酶活性通径分析
城乡梯度3种林分类型土壤活性及影响因素
2024年
以广州市城区、近郊和乡村森林土壤为研究对象,探讨马尾松林、针阔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土壤活性特征及其与理化性质和重金属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马尾松林土壤酸性磷酸(AP)、脲(URE)活性以及针阔混交林土壤过氧化氢(CAT)、URE、脱氢(DH)活性均为近郊>乡村>城区,而常绿阔叶林土壤AP、URE、DH活性为近郊>城区>乡村。城区、近郊针阔混交林土壤pH值、砂粒含量均显著高于马尾松林和常绿阔叶林(P<0.05);土壤有机质(SOM)、总氮(TN)、总磷(TP)含量均为马尾松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乡村针阔混交林土壤SOM含量、阳离子交换量(CEC)、黏粒含量、粉粒含量、含水率在3种林分中均最低。城区马尾松林土壤重金属铜(Cu)、锌(Zn)、铅(Pb)含量在3种林分间均最低,而镉(Cd)含量在3种林分间相同;近郊、乡村常绿阔叶林土壤重金属Zn、Pb含量在3种林分中均最高。土壤含水率、SOM含量、pH值、CEC、Cu含量、黏粒含量、TN含量是土壤活性的主要影响因子。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SOM、TN含量与土壤CAT、AP活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土壤TP含量与土壤AP、URE活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土壤含水率与土壤DH活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土壤Cu含量与URE活性呈显著负相关(P<0.05)。
杨紫浓肖以华马海宾马海宾李明付志高
关键词:林分类型土壤酶活性土壤理化性质重金属
库布齐沙漠不同林龄沙柳林对土壤活性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揭示库布齐沙漠灌木林营造对沙区土壤作用的生物机制,为建立合理有效的沙漠防护林体系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不同林龄(6,12和15 a)沙柳为研究对象,于2023年7月初采集库布齐沙漠沙柳林下0—10,10—20,20—30 cm土层深度土壤,对土壤主要理化性质及活性进行分析,分析该区植被恢复对土壤的作用机制。[结果](1)随着林龄的增加,与对照相比,细颗粒含量逐渐增多,土壤容重和pH值呈降低趋势。(2)土壤养分和活性在垂直方向上呈现较明显的表聚现象;土壤养分和活性在不同沙柳林龄下差异显著(p<0.05),12 a沙柳林下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碱性磷酸、过氧化氢分别为裸沙的316.4%,420.3%,134.6%,164.5%和94.8%,15 a沙柳林下的有机碳、脲、蔗糖较对照增长了186.2%,145.3%,2703.4%。(3)土壤活性与不同林龄恢复阶段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碳密切相关。[结论]库布齐沙漠沙柳防护林营建后,对土壤养分和活性具有显著的改良作用。
安花蒙仲举李浩年徐志明
关键词:库布齐沙漠沙柳土壤酶活性土壤理化性质

相关作者

王友保
作品数:270被引量:1,840H指数:24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研究主题:天线 土壤酶活性 铜 土壤酶 铜尾矿
和文祥
作品数:136被引量:2,720H指数:29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研究主题:土壤酶 土壤脲酶 土壤酶活性 土壤 汞
杨殿林
作品数:246被引量:2,219H指数:27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研究主题:黄顶菊 贝加尔针茅草原 土壤酶活性 入侵植物 土壤微生物
刘景辉
作品数:416被引量:3,331H指数:28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
研究主题:燕麦 土壤酶活性 免耕 马铃薯 盐碱地
安韶山
作品数:161被引量:2,950H指数:34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黄土高原 黄土丘陵区 植被恢复 土壤团聚体 土壤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