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577篇“ 土壤CD污染“的相关文章
硫酸脲复合肥对黄淮地区农田土壤Cd污染及蔬菜积累Cd的影响
黄淮地区碱性农田土壤和蔬菜中镉(Cd)污染问题突出,对土壤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产生严重的潜在危害。以往的研究发现,硫肥可以抑制Cd在植物中的迁移,并影响土壤中化学及生物反应从而导致了Cd活化与钝化的双重效应,使土壤-蔬菜系...
郭晨
关键词:硫肥土壤-蔬菜黄淮地区
农田土壤Cd污染风险管控-土壤环境质量与修复基准研究
农田土壤镉(Cd)污染已成为当前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据估算,全世界每年排放到环境中的Cd约1.0×10~6 t。2019年全国耕地污染调查显示,全国安全利用类耕地有4434万亩,严格管控类有787万亩;在五大粮食主产...
俞磊
关键词:剂量-效应关系
大气升温、土壤Cd污染和丛枝菌根真菌对紫花苜蓿根系分泌物的影响
根系分泌物在根-土界面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有效调节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且易受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全球升温和土壤镉(Cd)污染都会引起植物产生抗逆性反应,进而影响根系分泌物,丛枝菌根真菌(AMF)可以调控根系...
丁小艺
关键词:土壤CD污染可溶性糖酚酸
改良剂对土壤Cd污染修复及水分运动特征影响研究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迅猛发展,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取得了重大突破的同时,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国内急需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其中,重金属镉(Cd)有着强迁移性和隐蔽性,是尤其需要重点关注的污染元素。而随着土壤改良剂的应用,钝化...
程志龙
关键词:改良剂淋溶试验土壤水分运动
腐殖酸复配凹凸棒石对土壤Cd污染的钝化效果被引量:3
2023年
将凹凸棒石与腐殖酸结合制备新型钝化材料,并测试其对土壤重金属Cd的钝化效果。结果表明,腐殖酸复配凹凸棒石产生了新的活性官能团,增强了其对重金属的吸附作用。腐殖酸和凹凸棒石质量比为1∶5时,能够将土壤pH值和电导率分别提高至7.31和366.00μS/cm。土壤中重金属Cd的酸溶态含量较对照组降低34.10%;重金属Cd的还原态和残渣态较对照组分别升高21.09%和63.13%。不同配比的腐殖酸与凹凸棒石材料均能降低土壤中Cd的环境风险因子和潜在风险指数,其中当腐殖酸与凹凸棒石的质量比为1∶5时,降低效果显著。综合表明,腐殖酸复配凹凸棒石能够作为有效的钝化材料来修复土壤中的重金属Cd污染
任汉儒任珺陶玲汪淼曲自超王若安任学昌
关键词:CD凹凸棒石腐殖酸化学形态环境风险
一种利用AM真菌钝化修复小麦土壤Cd污染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AM真菌钝化修复小麦土壤Cd污染的方法。首先采用高锰酸钾浸泡育苗盆,然后用无菌水冲洗干净;将无菌土壤、无菌沙子和无菌蛭石混匀配制成培养基;将AM真菌菌剂与所得培养基混匀后转移到处理后的育苗盆中;然后在...
王晓冰宋雅迪宋紫阁孙士咏魏景沙郭晖
一种基于硅酸钠改性的蓝藻生物炭及其在修复土壤Cd污染和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硅酸钠改性的蓝藻生物炭及其在修复土壤Cd污染和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中的应用,属于功能材料、土壤修复领域。本发明先采用硅酸钠改性蓝藻生物炭制备得到了硅酸钠改性蓝藻生物炭材料,之后将其用于减缓蔬菜地温室气体排...
郁红艳孙莉霞滕跃宋俊玲郑雷杨慧白雪佳沈博邹路易
六种典型植物对排污口周边河床土壤Cd污染的修复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为了对排污口周边河床土壤Cd污染的植物修复进行研究,以绵阳市涪江边典型区域排污口附近河床土壤Cd浓度为依据,采用盆栽方法,研究龙葵、商陆、肾蕨、金丝草、蜈蚣草、佛甲草6种典型植物种植后对不同污染水平(3 mg/kg、5 mg/kg和8 mg/kg)的土壤中Cd浓度及植物不同部位(根、茎、叶)Cd浓度的影响,探讨不同植物对不同Cd污染程度土壤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土壤Cd浓度为3 mg/kg时,龙葵和佛甲草的Cd富集系数最大,分别为蜈蚣草的18.18倍和20.54倍;且龙葵茎、叶和佛甲草根、茎Cd浓度分别为26.18 mg/kg、40.26 mg/kg和34.38 mg/kg、49.45 mg/kg,可用堆肥法进行资源化再利用,因此推荐栽种龙葵或佛甲草对工业区的居民生活区排污口周边河床Cd污染进行修复.土壤Cd浓度为5 mg/kg时,佛甲草的Cd富集系数最大,为蜈蚣草的39.43倍,且根和茎Cd浓度分别为65.79 mg/kg和108.11 mg/kg,分别可用堆肥法和水热转化法进行资源化再利用;因此推荐栽种佛甲草对轻工业区排污口周边河床Cd污染进行修复.Cd浓度为8 mg/kg时,肾蕨和龙葵的Cd富集系数最大,分别为蜈蚣草的37.10倍和36.26倍,且龙葵茎、肾蕨叶和龙葵叶、肾蕨茎分别可用堆肥法和水热转化法进行资源化再利用;因此推荐栽种肾蕨对重工业区排污口周边河床Cd污染进行修复,混合栽种肾蕨和龙葵对化学工业集中区周边河床Cd污染进行修复.
李静宇熊奉奎党秀丽
关键词:重金属镉植物修复资源化再利用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土壤Cd污染刺槐幼苗根围土壤黄酮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究CO_(2)浓度升高与Cd污染耦合对刺槐幼苗根围土壤黄酮积累的影响,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矿区植被恢复及场地污染修复提供参考。【方法】先将供试土壤用CdSO_(4)·8H_(2)O处理,使土壤中Cd含量分别为0,0.45,4.5 mg/kg,放置暗处平衡5个月后,将Cd处理的土壤装盆,以刺槐幼苗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大气CO_(2)浓度和高浓度CO_(2)处理45,90,135 d后根围土壤及茎干、根系的总黄酮、槲皮素以及茎干和根系C、N、Cd含量,分析根围土壤总黄酮与茎干和根系总黄酮、C、N、Cd含量和C/N的相关性。【结果】当土壤中Cd含量为0 mg/kg时,与大气CO_(2)浓度处理相比,高浓度CO_(2)处理根围土壤槲皮素含量显著增加(P<0.05);总黄酮含量在幼苗生长45 d时显著(P<0.05)增加,而90和135 d时变化不显著。当土壤中Cd含量为0.45 mg/kg时,45 d时土壤总黄酮和槲皮素含量均随CO_(2)浓度升高而显著(P<0.05)增加,90和135 d时土壤总黄酮含量无显著变化,而土壤槲皮素含量则显著(P<0.05)降低。当土壤中Cd含量为4.5 mg/kg时,45和90 d土壤总黄酮和槲皮素含量随CO_(2)浓度升高而显著(P<0.05)降低,而135 d时则显著(P<0.05)升高。无论是在大气CO_(2)浓度下还是在高浓度CO_(2)下,当土壤中Cd含量为0~0.45 mg/kg时刺槐幼苗茎干总黄酮含量随生长时间延长而降低;45 d时幼苗根系总黄酮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而90 d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135 d时总体呈增加趋势;茎干和根系C、N、Cd含量及C/N有明显的变化,但是规律性不明显。相关性分析表明,根围土壤总黄酮含量与茎干总黄酮含量及根系C、Cd、C/N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与茎干和根系N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根围土壤槲皮素与幼苗茎干总黄酮及根系C、槲皮素、Cd含量和C/N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与茎干和根系N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结论】茎干和根系Cd积累对CO_(2)�
曹柯萌贾夏张春燕王璐张宁静高云峰王子威
关键词:刺槐幼苗土壤CD污染总黄酮槲皮素
一种干旱区土壤Cd污染修复剂的应用效果检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干旱区土壤Cd污染修复剂的应用效果检测方法,涉及土壤修复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检测方法不适用干旱区中碱性土壤Cd污染的修复效果检测,难以筛选出效果最佳的改性生物炭的技术问题。该方法包括S100:以棉杆为原料制...
廖娜文方曾琪静王娜姚义强张洁姜雪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陶玲
作品数:164被引量:915H指数:16
供职机构:兰州交通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凹凸棒石 重金属 钝化 坡缕石 CD
杨彦
作品数:165被引量:544H指数:13
供职机构:常州大学
研究主题:复合污染土壤 重金属 太湖流域 健康风险评价 土壤
王璐
作品数:44被引量:75H指数:4
供职机构:长安大学
研究主题:沥青混合料 路用性能 似大地水准面精化 GPS观测值 GPS
成杰民
作品数:138被引量:1,305H指数:20
供职机构:山东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土壤 重金属 蚯蚓 水稻土 植物修复
杨林书
作品数:13被引量:168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生态科学与工程系
研究主题:油菜 作物 镉 水稻 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