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435篇“ 地球流体“的相关文章
一种大型地球流体旋转试验平台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型地球流体旋转试验平台系统,水池底部中心设有转动轴承;水池搭在环形箱梁上,环形箱梁由若干段围成环形的弧形梁组成,各弧形梁与转动轴承之间连接有至少一个拉杆,每个拉杆的两端设有反向螺纹且分别连接有连接座;以...
董昌明张栋柴宏敏
Geophysical fluid dynamics in the hypergravity field
2024年
Hypergravity can be realized by creating a field imposed by centripetal acceleration in a centrifuge apparatus.Such an apparatus is often used to test soil response in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problems.Here we present the potential usage of a centrifuge apparatus to study various topics in hydrodynamics.The scaling law associated with hydrodynamics is first reviewed,and the advantage of controlling the body force is described.One of the perceived disadvantages in such experiments is the unwanted presence of the Coriolis effect in the centrifuge.However,we propose exploiting this effect to our advantage to study geophysical fluid-dynamic problems that occur particularly in the equatorial region.
Harry Yeh
关键词:HYPERGRAVITYSCALINGCENTRIFUGE
基于地球流体有效角动量函数的UT1分段预报
2023年
世界时UT1的变化受到大气、海洋、陆地水圈等多种激发因素的影响,这些激发因素可以由地球流体有效角动量函数EAM(effective angular momentum)描述。基于德国地学研究中心地球系统建模小组ESMGFZ(Earth System Modeling at GeoForschungsZentrum)的有效角动量函数和国际地球自转和参考系服务IERS(International Earth Rotation and Reference Systems Service)的EOP(Earth orientation parameters)数据,使用最小二乘法LS(least square)和自回归模型AR(auto regression)方法,通过一系列实验,参数搜索,最终,针对不同的预报跨度,采用不同的参数对世界时UT1进行预报。在2019年至2021年进行的495次预报实验中,对比IERS的预报结果,在未来第6天,第30天,第90天,平均绝对误差MAE(mean absolute error)分别降低了0.0874 ms,0.4999 ms,1.4764 ms,提升分别为37.43%、14.72%、11.82%;对比传统LS+AR的预报结果,在未来第6天,第30天,第90天,MAE分别降低了0.6315 ms,1.1347 ms,2.3761 ms,提升分别为81.21%、28.15%、17.74%。
杨新宇吴元伟赵鑫杨旭海张首刚
关键词:地球自转
一种大型地球流体旋转试验平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型地球流体旋转试验平台,水池底部中心设有转动轴承;水池搭在环形箱梁上,环形箱梁由若干段弧形梁组成,各弧形梁与转动轴承之间连接有至少一个拉杆,每个拉杆的两端设有反向螺纹分别连接有两个连接座,拉杆两端的连接...
张栋刘加亮
基于地球流体有效角动量函数的UT1--UTC预报
世界时UT1-UTC是地球定向参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际天球参考架和国际地球参考架之间进行转换的关键参数之一,在深空探测、卫星导航等领域,高精度UT1-UTC预报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UT1-UTC的变化受到...
杨新宇
关键词:地球自转地球定向参数
地球流体动力学模型恢复的长短期记忆网络渐进优化方法被引量:1
2021年
地球物理流体动力学的计算模型在数据同化和不确定性量化等任务中的计算代价非常大。有人提出了相应的替代模型以寻求减轻计算负担。研究人员已经开始应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算法,特别是人工神经网络,针对地球物理流体建立数据驱动的替代模型。神经网络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网络结构设计和超参数的选择(调参)。一般情况下,这些神经网络通过手动调参,反复试错,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其计算性能。这通常要求对底层神经网络结构以及特定领域问题有专业知识积累和认知。这一局限性可以通过使用进化算法,自动设计和选择神经网络的最优超参数来解决。本文应用遗传算法进行了有效的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神经网络设计,建立了NOAA海表温度数据集的温度预测模型。
Gary Yen栗波谢胜利
关键词:遗传算法神经网络结构优化
基于交替TVD差分算法的地球流体物质平流输运模拟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交替TVD差分算法的地球流体物质平流输运模拟方法包括构建地球流体物质的平流输送方程,进而对所述平流输送方程进行数值离散,得到地球流体物质输送的离散方程;将地球流体物质输送的离散方程拆解成与其维数相等的...
刘哲林磊
文献传递
地球流体旋转平台在流体力学实验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9年
流体力学实验是流体力学课程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海洋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针对海洋科学的专业特色,将传统的流体力学实验课进行改革,增加了自主设计部分,搭建了实验所需的多种平台。尤其是将旋转平台应用到流体力学实验课程的自主设计实验中,通过模拟地球流体力学的基本现象和运动规律,使得流体力学实验与海洋科学专业结合的更加紧密,提高了学生对科研的兴趣,开发了学生学习的潜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曹勇孟静陈旭
关键词:流体力学实验实验教学地球流体
以变应变 探索不止——中国科学院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8年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成立于1985年,同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1989年晋升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前4任主任曾庆存院士、吴国雄院士、王斌研究员、陆日宇研究员的领导下,LASG成为蜚声国内外的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研究机构,并在1988年、1992年、1996年、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的国家评估中,连续七次获得优秀(其中2005年为免评获优),是地学领域两个获此殊荣的实验室之一。
关键词:大气科学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地球
基于交替TVD差分算法的地球流体物质平流输运模拟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交替TVD差分算法的地球流体物质平流输运模拟方法包括构建地球流体物质的平流输送方程,进而对所述平流输送方程进行数值离散,得到地球流体物质输送的离散方程;将地球流体物质输送的离散方程拆解成与其维数相等的...
刘哲林磊

相关作者

杨联贵
作品数:72被引量:100H指数:7
供职机构:内蒙古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ROSSBY波 地形 非线性ROSSBY波 非线性 CORIOLIS力
侯一筠
作品数:116被引量:668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研究主题:黑潮 海浪 波浪 数值模拟 有效波高
谢强
作品数:11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研究主题:波浪 地球流体 赤道东太平洋 南海海温 概率统计
程明华
作品数:28被引量:301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研究主题:波浪 风暴潮 地球流体 汛期 黑潮
杨学祥
作品数:166被引量:319H指数:13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
研究主题:厄尔尼诺 潮汐 地震 拉尼娜 厄尔尼诺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