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053篇“ 城市公共物品“的相关文章
- 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风险治理边界解构及主体职能优化
- 2024年
- 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风险治理边界问题对于理解何为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风险以及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风险治理规模、治理主体各自的职责及相互关系等一系列问题极为重要。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风险治理边界有两个层面,在显性层面体现为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风险治理主体的实际规模与所支配的实体资源,即人员边界、资产边界、技术边界和主体边界;在隐性层面体现为目标边界、权责边界、能力边界和效率边界。4种隐性边界共同界定并且外化为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风险治理的显性边界,从而规范和塑造了城市公共物品安全治理主体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 何继新韩艳秋
- 关键词:城市公共物品
- 城市公共物品的供给对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以广东省广州市为例
- 2023年
- 文章运用2000-2020年广东省广州市公共物品供给的统计数据,从城市教育经费、城市卫生医疗费用、城市基础设施投入、城市科技费用、城市社会保障支出等六个因素对城市公共物品供给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进行计量实证研究。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对公共教育支出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会促进经济增长增加0.37个百分点;对基础设施投资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会促进经济发展增加0.29个百分点;对社会保障支出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会促进经济增长增加0.15个百分点。据此为城市公共物品的供给提供政策建议。
- 彭伟陶叡陈标杨浩楠
- 关键词:城市公共物品经济发展乘数效应
- 城市公共物品韧性功能创新:价值题域和内容结构被引量:2
- 2021年
- 韧性理论的引入不仅能够丰富城市公共物品的功能机理和存在价值,而且为城市公共物品韧性功能的定位及评测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弥补城市公共物品功能结构的不足。与韧性理论相呼应,将韧性治理理念与功能评测融入城市公共物品供给范畴,突出城市公共物品面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储备能力、适应能力与应对能力,以韧性创意和参与主体为基点,构建城市公共物品别具一格的韧性功能内容结构,关注经济应对、目标发展、服务水平和环境保障之间的相互作用,并通过典型案例对城市公共物品韧性功能及其内容结构作出相应解释。
- 何继新荆小莹
- 关键词:城市公共物品
- 城市公共物品韧性功能供给的推展路径被引量:1
- 2020年
- 梳理总结风险治理视角下城市公共物品韧性功能演变历程,剖析需求侧到供给侧的城市公共物品韧性功能属性,并从城市公共物品韧性功能供给的需求系统、运作系统、支撑系统和目标系统四大系统构建分析框架,探索公共物品韧性功能供给的内在机制和综合影响。从理念嵌入、能力型塑、手段多元、管理协同、平台融合、制度保障六个层面提出城市公共物品韧性功能供给的推展路径:以韧性思维嵌入供给链;以风险干预规避能力为目标提升韧性绩效;以立体格局打造软硬复合矩阵;以主体关系整合为中心重构运作模式;以信息综合服务平台推动主体无缝对接;以防灾减灾为核心完善法律制度建设。
- 何继新李露露荆小莹
- 关键词:城市公共物品
- 城市公共物品多维安全风险识别及其结构层次关系
- 2019年
- 城市公共物品作为城市运行的基本要素,识别城市公共物品多维安全风险及其结构层次关系是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风险治理的核心问题。通过文献研究,从内部风险与外部风险两个角度识别8个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风险,分析各种安全风险主要因素与各种风险之间的联系,采用解释结构模型(ISM)的建模方法,构建城市公共物品多维安全风险解释结构模型。根据解释结构模型分级模型的结果,分析导致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风险事故最直接、最根本的风险,并从提高恶劣气候预测技术、加强公众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公共物品维管水平与公共物品质量状况等角度,提出减少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风险事故的对策。
- 何继新邵艳丽韩艳秋
- 关键词:城市公共物品邻接矩阵
- 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风险治理行动逻辑、属性特征与创新思维被引量:1
- 2019年
- 准确把握行动逻辑和本质属性是一切理论研究的根基。以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风险治理的特定背景,提出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风险治理的背景逻辑、认知逻辑、生成逻辑和发展指向逻辑,本质属性在于契合风险的特征属性是遵循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风险演化的基本规律,损失最小化是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风险治理的根本愿景,“以人为本”是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风险治理的本质要求,持续联合互动是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风险治理的必然方式,并表现出隐匿性、动态性、多样性、系统性、人为性等重要特征。新时代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风险治理应当从治理理念、治理方式、治理动力、治理理论等多维度实现创新思维转向。
- 何继新何海清韩艳秋
- 关键词:城市公共物品
- 基于PPP模式的城市公共物品供给机制创新探析
- 公私合作伙伴关系(Public-Private-Partnerships),简称PPP模式,它是政府部门与私人部门为提供优质社会公共服务而建立的一类相互合作,互惠互利的合作模式,是公共部门与营利性企业或者非盈利性企业在平...
- 刘阳晨
- 关键词:PPP模式公共物品
- 文献传递
- 城市公共物品安全治理:问题生成、目标取向和行动原则被引量:4
- 2017年
- 随着城镇化和现代城市建设的快速推进,城市公共物品安全治理呈现出责任缺失、意识淡薄、效能低下、利益受损、应急匮乏、行为无序、关系紊乱等问题。本文认为,城市公共物品安全治理是针对城市公共物品安全而实施的多元主体参与和协同共治的社会性治理,促进城市公共物品安全持续发展。问题生成的原因在于日趋复杂的风险社会情境元素累积、日益严重的社会责任迷失、日渐凸显的脆弱性暴露、渐显不足的治理样态乏力。城市公共物品安全治理应当坚持增强公共物品安全风险情境防控、回归城市公共物品安全治理主体责任本位、建构城市公共物品复合协同治理体系、完善城市公共物品安全治理制度保障的目标取向;行动推展层面则要遵循映显人文关怀、强化预案防控、多元协同联动、强化责任统筹、精细差异化治理的基本行动原则。
- 何继新韩艳秋
- 城市公共物品韧性治理:学理因由、进展经验及推进方略被引量:14
- 2017年
- 城市公共物品韧性治理是有效抵抗风险扰动、快速恢复均衡状态、灵活适应变化压力的重要工具手段,基本模式包括PDCA环的通用模型、技术与社会双重融合、多元参与社会共治、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全空间尺度防御等。韧性城市规划理论、灾害治理理论、风险脆弱性理论、社会资本理论、组织学习理论、经济地理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城市公共物品韧性治理提供了学理依据。我国城市公共物品韧性治理的进展及典型经验与做法,为推进城市公共物品韧性治理积累了实践经验借鉴。推进我国城市公共物品韧性治理的总体目标是以公共物品风险驱动力为导向,以减弱风险易损性和提升风险发生时的自适应性为中心,以韧性治理效能为标准,实现城市公共物品韧性治理的多元化、协同化、制度化、模块化、网络化与智能化,建立多尺度、跨学科、包容性的城市公共物品韧性治理体系,宜从范围方式、过程治理、主体结构、法律规制、监督及能力等四个方面提出推进方略。
- 何继新荆小莹
- 关键词:城市公共物品脆弱性
- PPP模式下的我国城市公共物品供给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在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的过程中,由于受到政府主导因素影响,城市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在价格定价机制、投融资参与体制和内外部监管规范方面都呈现出阶段性困境,随着公共服务市场化的进一步推进和深化,PPP模式为我国城市公共产品和服务创新供给经营模式提供了新的契机。
- 张羽熙
- 关键词:PPP城市公共物品公共物品供给
相关作者
- 史瑞杰

- 作品数:28被引量:103H指数:6
- 供职机构: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 研究主题:公平 城市公共 公平视角 城市公共物品 公平观
- 李乐军

- 作品数:38被引量:49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西科技师范学院
- 研究主题: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供给 市民化 新生代农民工 农民工市民化
- 牟永福

- 作品数:69被引量:197H指数:7
- 供职机构:河北省委党校
- 研究主题:信任 政府信任 京津冀 贫困 异化
- 黄河东

- 作品数:42被引量:102H指数:6
- 供职机构:贺州学院
- 研究主题:城市群 生态环境 广西西江经济带 城市化 协调发展
- 胡蓉

- 作品数:9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
- 研究主题:城市规划 城市公共物品 建筑文化 柯桥实验 校园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