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065篇“ 城市垃圾填埋场“的相关文章
一种城市垃圾填埋场覆盖膜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城市垃圾填埋场覆盖膜固定装置,包括按压板,所述按压板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一圆形槽,所述第一圆形槽的内壁顶部上固定安装有圆形柱,所述圆形柱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钉,所述圆形柱的外侧滑动设置有圆形环,所述圆形...
金骁
城市垃圾填埋场中的臭气收集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城市垃圾填埋场中的臭气收集处理装置,涉及臭气收集领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端设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壳体内部,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设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底端设有活动轴,所述壳体内壁底端开设有两组T形滑槽...
李嫦乐
城市垃圾填埋场中的臭气收集处理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城市垃圾填埋场中的臭气收集处理装置,包括臭气处理装置主体;臭气处理装置主体上安装有集气箱,集气箱内开设有反应腔,反应腔内设有喷雾扩散机构,喷雾扩散机构包括电机,集气箱顶部安装有电机,电机上安装有电机齿盘,集气...
骆一宁 杨春荣 楼军
城市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的风险评价与防治
2024年
提高对于城市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的风险评价精度、地下水污染防治能力,可以有效地为城市垃圾填埋场的运行管理提供支持,减少地下水污染事故的发生。基于此,通过对比AHP法、熵权法,建立AHP-熵权综合赋权法,通过引入污染指数,验证AHP-熵权综合赋权法的适用性,并从渗滤液的产生、收集储存等方面提出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
戴思远高曦张宗文盛月慧
关键词: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
城市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后鸟类多样性变化研究被引量:2
2024年
武汉园博园是对城市垃圾填埋场进行生态修复的一个成功案例。为了检验生态修复成效,对后续生态修复工程改造提升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参考,本研究开展了以鸟类为代表的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从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持续进行了3年多的鸟类动态监测。武汉园博园鸟种数量从修复前的26种,增加至73种。其中,雀形目鸟类种数最多,占69.9%;繁殖鸟占48%,越冬鸟占43%,过路鸟占9%;肉食性鸟占鸟种总数的60.3%,杂食性鸟占27.4%,植食性鸟占12.3%。鸟类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丰富度指数均呈波动性上升趋势,2020年的香农-维纳指数为1.76,2023年为2.59。武汉园博园生态系统得到明显恢复,但仍有提升空间,需要增加禾本科、豆科植物的种类和数量。
张国月雷凯茜樊雅东安玫邓树庆杨栋陈修家
关键词:垃圾填埋场鸟类多样性生态评价
城市垃圾填埋场气体泄漏扩散规律研究
2023年
垃圾填埋场内部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次生物质,其中以甲烷和二氧化碳为主,甲烷发生泄漏扩散引起的火灾爆炸风险极大。为了避免或减少此类安全事故的发生,以北京某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为研究对象,监测泄漏气体点位在覆盖膜下泄漏的实际情况,并建立相应三维模型,采用Fluent软件对填埋气在大气中的泄漏扩散过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在垃圾填埋场中集气汇总处、堆体边坡处最易发生泄漏,在标准状态下爆炸危险区域以泄漏源为中心径向距离0.5 m,纵向距离3.8 m内呈正态分布,且风速与气体扩散的径向距离成正比、纵向距离成反比。这为城市垃圾填埋场气体泄漏事故应急对策的制定及气体监测点的布置提供了理论依据。
李美霖李铁贾海江赵锴悦
关键词:垃圾填埋场甲烷气体数值模拟
城市垃圾填埋场存量垃圾综合整治工艺分析
2023年
本文通过分析垃圾填埋场垃圾成分,确定综合整治工艺,并对就地封、筛分处理(筛上物外运焚烧、筛下物回填)以及整体外运焚烧进行比选,结合实际项目完成设计。结果表明,该工艺设计可以减少填埋场污染风险,改善填埋场周边生态环境。
蔡浩彬
关键词:垃圾填埋场
废弃地重塑:城市垃圾填埋场景观再生设计
2023年
采用文献计量法与可视化知识图谱,梳理国内外相关垃圾填埋场景观再生设计文献共2465篇,对比分析其研究发展过程与主要研究内容。在此基础上综合借鉴国内外设计与治理经验,提出城市垃圾填埋场景观再生建议:一是设计前期注重地空间数据和社会人文数据全面调研,因地制宜构建在地性景观设计策略;二是设计中期强调以跨学科合作方式在生态修复基础上,提升景观艺术吸引力;三是设计实施后积极构建科学系统的地景观再生评价指标体系,为设计结果及项目建成后提供评估依据;四是鼓励多元主体参与地开发治理,协同推进城市垃圾填埋场景观再生设计。
温瑀赵燕芳
关键词:废弃地垃圾填埋场设计过程
城市垃圾填埋场中的湿垃圾回收利用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城市垃圾填埋场中的湿垃圾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堆肥箱体,且所述堆肥箱体的底部中部设有送料管,且所述堆肥箱体的底部设有倾斜向送料管的导向斜坡;所述送料管的端部设有出料管,且所述出料管上设有插板阀;且所述堆肥箱体...
李嫦乐
香港城市垃圾填埋场的发展历程及景观改造策略研究被引量:3
2023年
垃圾填埋场的景观改造是中国香港地区对已开发土地进行综合再利用的重要举措。有别于将封垃圾填埋场作为城郊绿化种植区的常规方式,香港地区已关闭的垃圾填埋场不仅多分布于城区内,而且景观改造的目标多样。首先,回溯了香港地区垃圾填埋场的独特发展历程,揭示不同时期推动填埋场发展的多元动因。其次,从城市发展的视角分析填埋场外部环境的变化对填埋场景观产生的整体性影响。通过梳理填埋场改造三阶段的总体技术路线,以及各阶段的工程策略和前后阶段之间存在的紧密联系,总结香港地区垃圾填埋场景观改造的基本策略与方法,以期为国内其他高密度城市地区垃圾填埋场的景观改造提供思路与方法层面的借鉴。
孙天智刘新宇王晓俊
关键词:风景园林垃圾填埋场景观改造

相关作者

孙洪军
作品数:113被引量:150H指数:6
供职机构:辽宁工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城市垃圾填埋场 土木工程专业 填埋场 复合墙板 垃圾填埋场
赵丽红
作品数:114被引量:324H指数:7
供职机构:辽宁工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白腐真菌 城市垃圾填埋场 漆酶 白腐菌 反应器
邓学晶
作品数:28被引量:161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城市垃圾填埋场 动力分析 FLAC 填埋场 地震响应
刘疆鹰
作品数:13被引量:261H指数:6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
研究主题:城市垃圾填埋场 垃圾填埋场 渗滤液 填埋场 城市垃圾
孔宪京
作品数:290被引量:2,631H指数:28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水利工程学院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面板堆石坝 高土石坝 三轴试验 堆石坝 堆石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