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338篇“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相关文章
-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受益归宿分析
- 2024年
- 我国于2021年4月发布了关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为了探究此次改革的具体受益情况,在赋予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账户资金私人属性的基础上,采用模拟分析的方法,对不同收入阶层、参保群体在改革前后的自费负担和自费负担变化幅度进行测算。研究表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增加了患病参保群体的受益程度,减轻了自费负担;在不同报销金额、起付线和报销比例的条件下,收入越低的参保群体,其受益增加程度越大;同一假设条件下的在职职工与退休人员,后者在改革中的受益略高于前者。基于结论提出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缴费、报销环节设计、进一步扩大个账使用范围以及简化家庭共济流程等相关建议。
- 金双华张晖晔霍雅倩
- 关键词: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受益归宿
- 通辽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运行问题研究
- 我国自1998年实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简称职工医保)以来,已基本完成了“低水平、广覆盖”的初级目标。医疗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旨在为人民提供基本医疗保障,减轻因医疗费用过高而带来的经济负担。习近平...
- 张君妍
- 关键词:基本医疗保险
-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与城镇职工资产结构动态演进
- 2024年
- 家庭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其收入、消费以及资产配置行为会对社会经济活动产生深远影响,因此社会医疗保险如何影响家庭资产结构就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首先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建立包含健康风险与健康保险的理论模型,研究工作阶段与退休阶段健康风险以及城职保对个体收入序列、消费序列及资产序列的影响,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发现损失概率、损失程度、免赔率以及城职保运行成本会降低个体收入和消费,增加工作阶段资产并降低退休阶段资产;企业承担比例会促进收入、消费增加,降低工作阶段资产并增加退休阶段资产。其次,运用2015—2019年的CHFS数据进行检验,基准回归证实了健康风险会降低家庭的收入、消费,提高工作阶段资产水平并降低退休阶段资产水平,城职保则会对收入和消费的下降进行弥补,但会降低工作阶段资产水平并提高退休阶段资产水平,上述关系会伴随时间发生变化,但总体影响方向不变。联立方程回归则发现家庭当期资产与当期收入呈现正相关,与当期消费负相关,从而健康风险与城职保可以促进家庭资产结构的动态演进。最后,本文提出要促进基本医疗保险进一步整合,进一步完善基本医疗保险的保障规范,可以对不同的参保人群设置有针对性的保障措施。
- 邵全权刘宇
- 关键词:社会医疗保险
- 广西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运行现况及优化路径研究
- 2024年
- 文章分析了广西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运行现状及实施效果。结果表明,2018—2022年广西城镇职工医保基金运行整体向好,职工医保参保人数、基金收入和支出均保持稳定增长趋势,年均增长率分别为5.60%、13.44%和12.92%,医保待遇享受人次逐步回升,次均住院费用保持稳中有降,且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分级诊疗导向日益明显。需着力优化职工医保参保结构,扩大筹资来源,推进门诊共济保障制度稳步实施,提高基金使用效率,建立健全常态化监管机制,推动广西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平稳、可持续运行。
- 杨梦喆杜洁袁瑜琳胡陈圆任琴
- 2020—2021年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运行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
- 2024年
- 目的:效率是医疗保障制度持久运行的关键因素。通过测算2020—2021年我国31个省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运行的效率现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为提高制度运行效率提供参考建议。方法:运用基于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测算我国31个省份职工医保的静态效率、动态效率,并采用Tobit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2020—2021年全国职工医保运行整体综合效率均值分别为0.826、0.827,东部地区职工医保运行效率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超过60%的省份职工医保运行效率值小于1。职工医保运行的全要素生产率整体有所下降,技术进步效率的下降是制约的主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对职工医保运行效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对其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我国职工医保运行效率仍有待提升,不同区域间存在明显效率差距,因此,应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重视和投入,努力弥合区域差距,促进医保公平发展;应不断加大制度改革力度,实现生产前沿面前移;此外,还应重视经济发展对于职工医保运行效率的驱动作用,制定积极的人口老龄化应对政策。
- 张礼亮田佳帅张婧怡代珊珊蔡心雨高广颖
- 关键词: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运行效率影响因素
-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对农民工健康公平的影响研究
-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民涌入城镇务工。由于从事的工作大多强度大、待遇保障差等,农民工的健康水平整体较城镇居民差,并且健康公平感低。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农民工的健康公平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2022年...
- 杨蕙萍
- 关键词: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有序PROBIT模型
- 省级统筹能提高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累计结余率吗?——基于2002-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 2024年
- 受人口老龄化加剧影响,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支出压力不断增大,给各地区医疗保险事业发展带来一定挑战,尤其是很多地区医疗保险还没有实现省级统筹,医疗保险基金面临严峻的形势,为此,国家多次出台相关文件,鼓励社会医疗保险实现省级统筹。在鼓励推进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的政策背景下,本文通过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基于2002-202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省级统筹对职工医保基金累计结余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省级统筹对职工医保基金累计结余率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实行省级统筹省份的职工医保基金累计结余率提升幅度高于尚未实现省级统筹的省份,基金抗风险能力强。这一研究结论为推动职工医保省级统筹提供了理论和现实依据。
- 王云多李婷月
- 关键词: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层次
-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收支预测——基于E市证据的多方案模拟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基本医疗保险是检视城镇职工福利政策执行的重要民生福祉,统筹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稳健发展是制度可持续运行的保证。本文以结余较高的基金统筹区E市为例,基于现行筹资、待遇政策,构建职工医保统筹基金收支预测模型,结合职工门诊共济保障改革方向设置无政策干预、实施门诊共济保障改革、2035年取消个人账户并提高待遇水平三种模拟情形,分别预测其2022年至2050年统筹基金收支情况。结果显示,无政策干预下E市职工医保统筹基金将于2022年、2034年分别出现当期、累计结余赤字;门诊共济保障改革实施后当期、累计结余赤字发生时间分别延后20年、8年;若2035年取消个人账户则于2049年出现基金缺口,同步提高普通门诊、门诊慢特病及住院保障水平在2050年以前不会导致累计结余归零。据此,应通过渐进式取消个人账户,实现医保战略性购买,强化多层次医疗保障的效能,增强医保统筹基金可持续性。
- 毛宗福侯宜坦
- 关键词:职工医保统筹基金
-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管理初探
- 2023年
- 本文主要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管理作为研究论点,先分析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管理的重要性,然后对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的实施策略进行详细论述,主要包括确立基本筹资标准和保障待遇、推进签约就诊管理和分级诊疗制度、降低门诊大病保障门槛、加大风险防范力度、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结余基金用于门诊统筹、扩大个人账户使用范围,最后对典型城市城镇职工门诊统筹试点方案进行相应的总结,以此来使我国社会医疗保险体系建设得到进一步完善,确保职工社会医疗保险水平的稳步提升,从而将门诊统筹管理的应用价值充分地展现。
- 李娜
-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
- 2023年
- 陈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