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0篇“ 基塘系统“的相关文章
于传统生态知识的消落带系统设计研究--以开州汉丰湖及澎溪河为例
三峡水库是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由于其建成后采用了“蓄清排浊”的运行模式,使得原河岸带145~175m高程产生了“冬水夏陆”的周期性变化,形成了落差达30m的消落带。复杂的环境变化使消落带面临着库岸稳定性降低、植被退化...
欧桦杰
关键词:消落带基塘系统植物配置
系统保护的国土空间治理策略——以顺德区为例被引量:3
2021年
以佛山市顺德区作为实证研究案例,采用野外调研、访谈等研究方法,剖析与国土空间的协同发展机制,提出于多功能的国土空间治理策略。结果表明:顺德国土空间治理面临空间破碎化和空间嵌套分布、灾害与生态风险加剧、岭南水乡文化特色日渐流失等问题;协调与不同地域子系统之间的功能耦合关系,发挥对地域系统功能的支撑与协同作用,是实现国土空间协同发展和可持续利用的础;实施功能分区治理,保护集中连片,整合文化资源,推进与村级工业园、村边、村心协同治理等策略,发挥的多功能作用,有助于实现国土空间的安全、高效与可持续利用。
龚蔚霞张虹鸥周晴陈彩霞魏士翔张金林
关键词:基塘系统农业多功能性都市农业珠江三角洲
高原湖泊湖滨带系统设计研究——以云南异龙湖为例被引量:1
2021年
该研究以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对异龙湖湖滨带生态功能策略、社会功能策略、生态位策略分析的础上,提出了异龙湖湖滨带设计中蝶类、两栖、鸟类的设计思路和方法。不同类型的实施,将有效提升异龙湖湖滨带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同时为城市生境中恢复和营造野生生物栖息地提供依据。
李秋洁马国强
关键词:高原湖泊湖滨带基塘系统
韧性视角下传统乡村聚落雨洪管理的生态智慧分析与启示——以堰冲田系统系统为例被引量:7
2021年
雨洪管理是城市发展中的重要议题,面对现有的雨洪问题,传统的管理方式已难以应对。随着韧性理念的发展,提升城市韧性成为解决雨洪问题的有效途径。剖析传统乡村聚落生态智慧中蕴含的韧性思考与理水经验,并将其引入现代雨洪管理实践,对构建健康的社会-生态系统,维护人与自然间的和谐共生关系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于社会-生态韧性视角,通过对堰冲田系统系统进行分析,识别两种不同环境下空间组织模式的演变特征与运行机制,挖掘韧性特征的异同,探究其如何通过对环境的综合适应,实现社会-生态韧性,总结生态智慧,以期得到城市雨洪规划建设的相关启示。
王敏汪方心怡
关键词:乡村聚落韧性雨洪管理生态智慧
珠江三角洲系统演化及生态修复策略——以佛山4村为例被引量:10
2021年
珠江三角洲系统是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其宏观格局变化已广受关注,但微观村落层面的研究还未得到足够重视。本文构建了珠江三角洲系统演化概念性分析框架,以佛山市西桥社区、南金村、青田村、仕版村为例,采用实地调研与半结构式访谈,分析系统的演化过程、特征与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系统已由原有种养结合转为单一高密度养殖,但邻近村居聚落的系统与生活空间紧密结合,形成生态景观、菜等;(2)城镇化、工业化背景下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经济效益至上"的经营管理模式是系统演化的内在动力;(3)转变经营模式,发挥综合效益,合理治理与城乡空间的交错地带,与农业文化遗产及乡村文化保育相结合,是实施系统生态修复的关键。本文结果有助于揭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动态演变规律,可为珠江三角洲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土空间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陈彩霞黄光庆叶玉瑶叶玉瑶金利霞金利霞
关键词:桑基鱼塘生态修复珠江三角洲
珠三角系统研究回顾及展望被引量:12
2020年
系统是中国劳动人民独创的低洼地利用方式和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珠三角系统在历史上曾起到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其面积萎缩、生态功能退化。为了推动珠三角传统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促进区域人地关系协调发展,论文结合文献计量学方法对珠三角系统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和概括,发现在(田)生产力、区域水陆生态农业循环模式规律、社会经济发展与传统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等方面已经展开研究;但是珠三角系统演变机理研究比较薄弱,区域特色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途径探索还鲜见。建议未来加强珠三角系统演变机理、系统重构技术、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价值与途径的研究,以此深化系统理论及实践研究,为协同区域农业生产格局与农业生态系统耦合关系提供支撑。
龚建周蒋超胡月明杨颢
关键词:农业文化遗产
汉丰湖消落带城市系统 非点源污染控制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在城市景观湿地系统础上,通过在中种植多种水生植物进行生物强化处理,探讨了多水湿地系统对城市地表径流氮、磷、COD等污染物的削减能力,分析了城市地表径流氮、磷、COD等污染物浓度沿程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降雨前、降雨后多系统对城市地表径流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面积越大、植被盖度越高的对地表径流污水的处理效果越好;无论是降雨前还是降雨后,经过人工设计的比自然的污染物去除效率更高。总体而言,城市景观湿地系统对地表径流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降雨后相比降雨前具有更高的去除效率,TN、TP、NH+4-N、COD均表现出沿程削减的趋势。
张欣陈雅贤郑雅容肖兴王艳孙荣
关键词:非点源污染三峡水库
系统的珠江三角洲多尺度水敏设计研究被引量:7
2019年
珠江三角洲是位于中国东南部以河流为主导的洪泛平原。由于堤防建设、河流渠化和城市化带来纳水空间的减少,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河流、雨水和海洋所引起的洪水风险增加。为了防范洪水风险,需要采取更具适应性的城市化战略,在考虑多尺度研究视角的同时,重视珠江三角洲传统水利方法(即生态农业),例如利用传统水管理方法的系统。确定于该地区传统水陆混合农业实践的多尺度水敏设计的景观设计原则。顺德地区地处珠江三角洲西江和北江之间洪水易发的低地,这种传统水陆混合农业系统已经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促使其形成了与水共生的传统。通过学习传统的水陆混合农业实践,发现新的设计原则,从而减轻洪水风险,同时促进可持续的城市化。这种新的方法将不仅服务于顺德区,而且包括整个珠江三角洲,以增加对于洪水的适应性。
孙传致
关键词:风景园林基塘系统景观设计原则
于WorldView-2数据的系统遥感分类研究被引量:9
2018年
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低洼地区的系统是一种典型的人工复合农业生态系统。通过水陆交互作用和能量多级利用,系统创造出较高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掌握系统土地利用的类型、面积和比例关系,有助于了解和分析系统的现状及其生态模式和功能。以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西南部为研究区,利用高空间分辨率WorldView-2卫星影像数据,采用结合面向对象分类和于像元的混合分类方法,提取系统中的面和面(面又细分为道路、植被和裸土等);从分类特征组合与分类器两个方面,通过对比分析,筛选出系统遥感影像分类的最优方法;根据最优分类结果,计算出面的面积比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分离的面和的总体精度为82.2%;在于像元进一步对进行分类的过程中,结合8个多光谱波段光谱反射率平均值、影像亮度值和8个红边波段指数特征组合方式的随机森林分类器的分类精度最高,达到85.6%;得到的-面积比例约为4.9∶5.1,植被-面的面积比例约为3.5∶6.5。提出的结合面向对象和于像元的混合分类方法能够对系统进行精细的遥感影像分类,能准确估计系统中各地物的面积和-比例等指标,并为系统生态功能的调查和系统的合理保护与开发提供参考和数据支持。
黎丰收刘凯刘洋唐焕丽柳林彭力恒
关键词:基塘系统面向对象分类遥感分类
于面向对象技术提取的顺德区系统格局分析被引量:11
2018年
进行景观的信息提取及其景观格局分析研究,对于协调城市发展与传统农业景观可持续的关系有着重要意义。于面向对象分类技术使用ENVI中的Feature Extraction拓展模块对顺德区2015年的OLI遥感影像进行信息提取,利用Fragstats 4.0对提取结果进行景观指数分析。结果表明:1、于面向对象技术的分类方法具有较好的分类精度,分类总精度为91.5%,Kappa系数为0.87。2、景观在顺德区空间上分布呈聚集态,主要集中于中部的勒流街道、西南的杏坛镇以及均安镇等;整体景观格局呈现景观类型比较单一,林地和耕地等景观的破碎化严重以及建设用地占主导优势的现象。3、顺德区各镇/街道中,均安镇的景观破碎化最为严重;进行高标准整治后的杏坛镇面积最多,占总面积的30.5%,分布较聚集且每个斑块都具有较大的规模。
赵家敏林媚珍龚建周李天翔
关键词:面向对象技术

相关作者

黎华寿
作品数:275被引量:1,816H指数:23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水稻 化感作用 高氯酸盐 皇竹草 稻田
聂呈荣
作品数:156被引量:1,079H指数:20
供职机构: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花生 镉污染土壤 对花 化感作用 三裂叶蟛蜞菊
温琰茂
作品数:126被引量:2,435H指数:29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网箱养殖 重金属 珠江三角洲 土壤 水产养殖
钟功甫
作品数:12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广州地理研究所
研究主题:基塘系统 沿边开放 水陆 长江三角洲 系统生态
袁兴中
作品数:708被引量:4,678H指数:36
供职机构:湖南大学
研究主题:鼠李糖脂 抗生素废水 消落带 光催化剂 复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