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44篇“ 大尺度环流“的相关文章
一种尺度环流对西边界流流径迟滞效应监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尺度环流对西边界流流径迟滞效应监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水面浮台,水面浮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三角支架,三角支架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箱,连接箱内腔的前端和背端均横向固定连接有...
胡伟陈博杨洋
西南地区冬季低温冰冻雨雪事件异常的尺度环流特征
2024年
本文利用国家气象局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逐日最高、最低气温和日降水数据以及ERA5、NCEP/NCAR再分析资料,主要运用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及合成分析法对西南地区冬季低温冰冻雨雪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异常的尺度环流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 西南地区低温冰冻雨雪事件存在一个“偏多–偏少”的年代际振荡特征,在1994年左右发生突变,从21世纪开始呈现显著下降趋势。2) 事件发生区域主要在川西高原至贵州中部一带,贵州中部一带在1月频次最多,到2月频次减少,同时川西高原发生频次增多。3) 在事件多发年,贝加尔湖到中国江淮地区为异常气旋式环流,我国南海到西南华南地区为异常西伸高压环流系统,沿异常气旋式环流西侧南下的冷空气与异常高压环流西北侧的暖湿空气在西南地区汇合,形成低温雨雪天气。相反,在少发年,环流场的变化特征与多发年呈相反变化态势,不利于低温冰冻雨雪事件的发生。
向楠冉红玲蔡成瑶张李娟周明飞
2018年浙江梅雨降水异常偏少的尺度环流特征及前兆信号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2018年浙江梅雨降水异常偏少,梅雨期平均环流特征欧亚中高纬度为“两槽一脊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西太副高)偏东偏北,东亚高空急流偏北,浙江以南缺少低空急流的支持,不利于形成持续降水。6月上、中旬水汽输送不足、南北气流辐合较弱、东亚高空急流偏南、南海夏季风偏强、印度季风偏弱是梅雨开始偏晚的重要原因。梅汛期主要形成了三次降水过程(过程Ⅰ、过程Ⅱ和过程Ⅲ)和一次降水间歇过程,过程Ⅰ和过程Ⅱ表现为南北气流辐合型降水,过程Ⅲ为台风降水。系统分析了与不同过程相对应的尺度环流及其演变特征,发现由于冷空气活动偏弱、南海夏季风偏强、西南水汽输送偏弱,过程Ⅰ的强度强于过程Ⅱ。在环流分析基础上,进一步挖掘与浙江梅雨有密切关联的海洋、气和陆面信号,发现对该年梅雨异常偏弱有重要指示意义的前兆信号为冬、春季Ni?o关键区海温指数为正异常且北太平洋中部海温呈现负异常、冬季西南印度洋海温为正异常、春季喀拉海-巴伦支海海冰偏少、4-5月南半球环状模指数和北极涛动指数分别处于正位相和负位相。基于浙江梅雨序列,依托相关系数和同号率两个指标筛选出从前冬到春季稳定维持或有所增强的气候信号,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多因子综合判别、联合诊断三种方法分别构造可冬季发布和春季发布的梅雨预测模型,发现线性模型整体上能够较好地预测梅雨降水距平,特别是对降水偏少情形指示意义突出。
马浩陈伯民樊高峰刘学华肖晶晶高大伟殷悦
关键词:降水过程前兆信号
全球变暖背景下陕西省夏季极端降水及其尺度环流特征被引量:1
2024年
基于陕西省99个国家站1979-2021年夏季逐日降水资料和ERA5再分析数据,研究了陕西省夏季极端降水的时空变化以及相应的尺度环流特征,并对全省典型地区进行水汽追踪分析。结果表明,陕西省夏季极端降水总体呈现出南多北少的空间分布,陕北中部、关中中东部极端降水为增加的趋势,通过REOF分析并计算得到陕北、关中极端降水变化趋势分别为0.36 mm·a^(-1),0.35 mm·a^(-1),陕南极端降水变化趋势最小为0.11 mm·a^(-1)。夏季影响陕西省的水汽来源主要有三支路径,北支水汽来自欧亚中高纬地区,东支水汽主要来自内陆的江河流域,南支水汽主要来自南海和孟加拉湾。此外,陕西省夏季极端降水在2005年后增多是气高、中、低层环流共同作用的结果,气高层辐散增强有利于上升运动,气中层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西太副高)西伸北抬造成外围水汽更容易进入内陆,蒙古反气旋南侧的异常东风和低层的异常东南风更有利于水汽进一步向西北地区输送。
杜一博李双双冯典肖贻青陈小婷黄少妮杜莉丽
关键词:极端降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辽宁省干旱尺度环流及2020年夏旱成因分析
2024年
2020年夏季(2020年6月1日至8月10日),辽宁省降水量为163.1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48.7%,出现干旱灾害。本文基于辽宁省61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逐日降水量数据和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美国国家气研究中心(NCEP/NCAR)再分析数据,分析了2020年辽宁省夏季降水实况,研究了历史降水异常年份的尺度环流特征,并从环流异常的角度分析了造成该年夏季干旱的原因。结果表明:夏季干旱年辽宁上空200 hPa西风急流偏强,副热带高压位置偏东偏南,辽宁地区低层为偏北气流控制,动力和水汽条件差,这种高低层环流配置易导致辽宁地区降水偏少。2020年夏季环流与历史干旱年典型环流一致,辽宁省受高压脊控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强且脊线位置偏南,偏南水汽条件差,同时,初夏影响辽宁省的东北冷涡不活跃,且位置异常偏北,以上环流异常是造成2020年夏季辽宁省干旱灾害的主要原因。
李忠娴
关键词:干旱大气环流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水汽条件
机器学习在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前期尺度环流场分型与识别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4年
基于1979~2020年6~11月的热带气旋最佳路径(IBTrACS)和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第五代再分析(ERA5)资料,本文根据以热带气旋(TC)生成位置为中心的850 hPa水平风场特征,采用自组织映射网络(SOM)将西北太平洋TC生成前期的低层尺度环流场分为5型:季风辐合型(MC)、季风涡旋型(MG)、强季风槽型(SMT)、弱季风槽型(WMT)及东风波型(EW)。MC型TC生成于副热带高压南侧辐合带中,占比最高;MG、SMT与WMT三型的TC生成受季风槽相关的气旋性切变或辐合区影响;EW型TC由东风波增幅发展生成,占比最小。在对历史资料分型的基础上,为选取合适的机器学习方法用于TC环流型的自动识别,本文还对比分析了支持向量机(SVM)、k近邻(KNN)及随机森林(RF)三种方法的识别效果,结果表明:SVM的准确率达0.965,对五类环流型识别的召回率和精确率均达到0.94以上,对样本不均衡问题不敏感,并且对样本量的敏感性分析显示其在有限样本量下即可充分学习各型的环流场特征,识别效果明显优于KNN和RF。
赵宇慧陈光华王紫清方荻
关键词:自组织映射网络热带气旋
尺度环流和边界层结构对唐山地区细颗粒物污染的影响
张昕璇
客舱尺度环流影响下乘客传热特性研究
王平
The interannual periodicity of precipitation and its links to the large-scale circulations over the Third Pole
2024年
To understand the spatio-temporal variability of precipitation(P)in the Third Pole region(centered on the Tibetan Plateau-TP),it is necessary to quantify the interannual periodicity of P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large-scale circulations.In this study,Morlet wavelet transform was used to detect significant(p<0.05)periodic characteristics in P data from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in four climate domains in the Third Pole,and to reveal the major large-scale circulations that triggered the variability of periodic P,in addition to bringing large amounts of water vapour.The wavelet transform results were as follows.(1)Significant quasiperiodicity varied from 2 to 11 years.The high-frequency variability mode(2 to 6 years quasi-periods)was universal,and the low-frequency variability mode(7 to 11 years quasi-periods)was rare,occurring mainly in the westerlies and Indian monsoon domains.(2)The majority of periods were base periods(53%),followed by two-base periods.Almost all stations in the Third Pole(95%)showed one or two periods.(3)Periodicity was widely detected in the majority of years(84%).(4)The power spectra of P in the four domains were dominated by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high-frequency oscillations(ie.,with short periodicity).(5)Large-scale circulations directly and indirectly influenced the periodic P variability in the different domains.The mode of P variability in the different domains was influenced by interactions between large-scale circulation features and not only by the dominant circulation and its control of water vapour transport.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will contribute to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ausal mechanisms associated with P variability,which is important for hydrological science and waterresourcemanagement.
LIANG LiqiaoLIU QiangLI Jiuyi
关键词:PRECIPITATION
中国东部夏季长短寿命热浪变化的区域性差异及对应的尺度环流异常
嵇立群

相关作者

陈联寿
作品数:185被引量:3,241H指数:41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热带气旋 台风 登陆台风 登陆热带气旋 暴雨
何金海
作品数:566被引量:7,364H指数:48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研究主题:夏季 大气环流 降水 青藏高原 季风
李英
作品数:158被引量:2,375H指数:26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研究主题:热带气旋 台风 登陆热带气旋 暴雨 青藏高原
黄荣辉
作品数:248被引量:6,256H指数:47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研究主题:年际变化 年代际变化 热带气旋 大气环流 准定常行星波
陈栋
作品数:19被引量:206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
研究主题:大尺度环流背景 川东 相当位温 湿位涡 夏季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