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17篇“ 大跨隧道“的相关文章
- 基于下穿浅埋破碎带的大跨隧道施工截面装置和方法
- 一种基于下穿浅埋破碎带的大跨隧道施工截面装置和方法,包含有用于在浅埋破碎带中形成注浆加固层6的管组装置、设置在大跨隧道中并且用于对管组装置进行支撑的初期支护4,通过管组装置和初期支护4,实现了在浅埋破碎带中内置注浆加固层...
- 孙有良李敬孟贺五四窦松涛
- 一种复杂地质条件大跨隧道扩挖施工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杂地质条件大跨隧道扩挖施工方法,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隧道扩挖施工方法存在施工风险大的问题。本复杂地质条件大跨隧道扩挖施工方法,包括利用既有隧道支护,施作超前支护;分区域开挖,并施作开挖区域...
- 姜波汪伟松曹林卫陶伟明于茂春朱小兵张万斌刘保林周定祥王志勇李爽李海军
- 一种由单线小净距隧道转三线大跨隧道的施工工艺
-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由单线小净距隧道转三线大跨隧道的施工工艺,其步骤为:第一步:施工至小净距单线隧道与三线大跨隧道的交界里程:第二步:由小净距单线隧道渐变扩挖、抬高进入至三线大跨隧道;第三步:扩挖到三线...
- 周嵩廖俊李军成张文明廖旭林杨琨李跃忠易定达罗选红王雨向东秦雪峰朱安民华建刘亚泽刘博周方圆刘方超吴海平曾强
- 上软下硬地层浅埋大跨隧道围岩稳定性快速判别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上软下硬地层浅埋大跨隧道围岩稳定性快速判别方法,涉及隧道工程设计技术领域。根据工程设计图纸,构建物理平面图;通过保角映射函数将物理平面图映射至像平面;根据像平面图中的各个参数和复变函数解析形式,生成与物理...
- 王圣涛刘爱武王好明吕笑笑王克义王勇鲁先雲邱伟李耀飞陈光潘建斌王瑶瑶狄帅张俊儒陈鹏涛陈文尹魏亮
- 一种连拱隧道向大跨隧道转换的施工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拱隧道向大跨隧道转换的施工方法,在主线内,采用外侧外扩的方式,达到大跨的宽度,在大跨内,完成一段的开挖后,然后由大跨内采用反向开挖,开挖剩余的主线和匝道围岩。采用该施工方法能够顺利完成连拱隧道向大跨隧道...
- 马召林吴达牛瑞种玉配金星亮刘计顺王安源卫智成张会阳吴利军陈焕李胡昆昆张凡李龙
- 一种长距离大跨隧道超小净距隧道施工方法
-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长距离大跨隧道超小净距隧道施工方法,先行隧道首先采用控制爆破方法开挖I和Ⅱ部,后采用控制爆破方法开挖Ⅲ和Ⅳ,I和Ⅱ部开挖后可形成爆破临空面,Ⅲ和Ⅳ部分开挖工程中采用加固措施对中夹岩拱...
- 陈万丽李蕾宋晓陈立鹏张明臣张朋付书学
- 大跨隧道二衬施工期力学行为演变特征
- 2024年
- 为研究大跨公路隧道施工期二次衬砌力学行为的演变特征,依托实际工程展开现场监测和数值计算。通过对比分析揭示了施工期隧道二衬内力和衬砌接触压力的分布情况和演化特征,并以此评估现场二衬的荷载分摊比和衬砌施作时机,为公路隧道二衬设计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数值模拟与现场测试结果吻合较好,二次衬砌的荷载分摊比约为0.4,表明现场二衬的施作时机合理;二衬浇注后,水化反应引起的结构体积膨胀对二衬力学行为的影响较大,水化反应的影响在3 d内达到峰值,影响时间约为二衬浇注后的2~3周;现场测试表明,水化反应结束后,二衬拱顶、拱肩和拱脚处的接触压力基本趋于稳定,各部位的接触压力分别在0~20,70~80,5~10 kPa范围,而拱脚接触压力随施工进度呈先减后增的发展趋势,并最终稳定于200 kPa左右;二衬内力随着施工进度不断增长,施工完毕时,二衬拱顶、拱墙、拱腰处的轴向压力分别为450,140,200 kN,各部位的弯矩量值较小,结构安全冗余度充足;数值计算的结果表明,当二衬浇注断面在研究断面15 m以内时,拱脚接触压力的增长速度较快,当二衬浇注断面超过研究断面45 m后,衬砌接触压力和二衬内力趋于稳定。
- 胡学亮南骁聪张文亮朱德保
- 关键词:二次衬砌大跨度隧道施工期
- 梁板式大跨隧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梁板式大跨隧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目前提高大跨隧道承载力采用的措施为提高隧道板式结构的厚度,导致自重增大,对结构受力非常不利,经济性差。本隧道结构包括环梁和衔接板;环梁纵向间隔设置,相邻的环梁之间设置有衔接板...
- 李国良赵晓勇刘建红张景孙长江王煦霖袁晔曹国栋
- 一种大跨隧道分部开挖剩余荷载刚柔组合支撑方法
- 本发明属于隧道支护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大跨隧道分部开挖剩余荷载刚柔组合支撑方法,包括S1、先行导坑超前支护;S2、先行导坑上部开挖;S3、先行导坑上部初期支护;S4、后行导坑超前支护;S5、后行导坑上部开挖;S6、后行导...
- 李波李强李信臻肖了林刘小辉陈奉民陈扬勇张孝伟黄果徐剑刘彦波任彦桥陈学刚胡泉秀
- 大跨隧道穿越接触松散体超前帷幕注浆技术
- 2024年
- 构造密集复杂区隧道施工过程中往往面临诸多岩层接触带,以软弱夹层和层间错动面为主,裂隙水发育,开挖穿越易引起规模较大的岩体滑塌及软弱岩层的塑性变形。以新建铁路成都至兰州线成都至川主寺段站前工程CLZQ-12-02标德胜隧道为研究对象,联合实施多种超前地质预报手段,精准探明前方地质状况,选用超前帷幕注浆方案对隧道开挖轮廓范围外8 m范围区域围岩进行加固,根据岩体破碎程度、成孔难易情况采取前进式分段+后退式袖阀管双注浆工艺,针对注浆实施效果多方面相互验证,有效防治隧道突水、溜塌等地质灾害问题,保证隧道施工安全可控,为后续类似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 李群
- 关键词:大跨隧道
相关作者
- 朱勇

- 作品数:266被引量:177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研究主题:隧道 初期支护结构 二次衬砌 隧道衬砌 衬砌结构
- 杨昌宇

- 作品数:139被引量:342H指数:9
- 供职机构:铁道第二勘察设计院
- 研究主题:隧道 铁路隧道 衬砌结构 拱部 防排水系统
- 卿伟宸

- 作品数:232被引量:246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研究主题:隧道 二次衬砌 初期支护结构 衬砌结构 衬砌
- 吉小明

- 作品数:78被引量:484H指数:14
- 供职机构:广东工业大学
- 研究主题:隧道 隧道开挖 隧道围岩 数值模拟 大跨隧道
- 高扬

- 作品数:35被引量:93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研究主题:衬砌结构 大跨隧道 施工方法 衬砌 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