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455篇“ 天疱疮“的相关文章
寻常型天疱疮的治疗进展
2025年
寻常型天疱疮(pemphigus vulgaris,PV)是天疱疮中最常见的类型。利妥昔单抗在国外指南已推荐为一线治疗,但在我国推荐为中重度PV的二线治疗。随着对PV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发现针对新治疗靶点的药物,如新型的生物制剂、B细胞激活因子和增殖诱导配体抑制剂、T细胞免疫疗法、JAK抑制剂等,本文对上述疗法的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
陈琰张佩莲
关键词:寻常型天疱疮抗CD20单抗B细胞激活因子增殖诱导配体T细胞免疫
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的治疗现状
2025年
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是一种易反复发作的自身免疫性疱病,治疗具有一定的困难,治疗方法包括局部治疗、系统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系统治疗包括口服传统的免疫抑制、维A酸类药物、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等;物理治疗技术如光疗、手术、光动力、激光、射频等;也有探索应用生物制剂如度普利尤单抗和口服小分子药包括JAK抑制剂和PDE-4抑制剂等取得较好疗效的报道。本文就治疗方法进行了综述。
邵泓源田洪青
关键词: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
大疱性类天疱疮伴发疾病的研究进展
2025年
大疱性类天疱疮(bullous pemphigoid,BP)可伴发的疾病主要包括神经系统疾病、自身免疫及炎症性疾病、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疾病、感染及恶性肿瘤,对此类BP患者的治疗更加复杂和困难。其中BP与神经系统疾病的相关性已有报道,本文就除神经系统疾病外的伴发疾病展开阐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潘昱帆牛旭平
关键词:大疱性类天疱疮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
替雷利珠单抗致类天疱疮样扁平苔藓1例
2025年
患者男,33岁,生殖器皮疹伴瘙痒1个月余,泛发全身10 d,因既往患有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于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1年多使用替雷利珠单抗注射液治疗。皮肤科情况:双侧颊黏膜见白色网状条纹,略隆起,唇部覆着鳞屑。躯干和四肢见多发丘疹、斑块及水疱,部分丘疹表面可见一层光亮蜡样薄膜,部分水疱干涸结痂。双手、双足可见大量片状鳞屑剥脱。诊断:类天疱疮样扁平苔藓。治疗上停用替雷利珠单抗注射液,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静滴、枸地氯雷他定片口服、丙酸倍他米松乳膏外用、谷胱甘肽注射液等对症治疗,2周后皮疹基本消退。
李丹姚滔李伟泽林舒余平子杨凡
关键词:类天疱疮样扁平苔藓
阿普米司特治疗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二例并文献复习
2025年
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是一种家族性遗传病,目前尚无统一的治疗方案。阿普米司特是一种口服小分子磷酸二酯酶4(PDE 4)抑制剂,国外有报道显示阿普米司特可显著改善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国内暂无相关报道。本文国内首次报道二例对阿普米司特反应良好的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患者。
刘雯慧陈声利陈声利刘红
关键词:阿维A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PDE4
301例大疱性类天疱疮住院患者临床回顾性分析
2025年
目的总结大疱性类天疱疮(BP)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合并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3年5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在住院301例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301例患者中,男性174例(57.81%),女性127例(42.19%),平均年龄(70.55±12.88)岁;279例(92.69%)皮损为水疱或大疱,260例(86.38%)瘙痒是BP患者的常见症状,52例(17.28%)的患者存在黏膜受累;直接免疫荧光(DIF)的阳性率高于间接免疫荧光(IIF)检查,分别为84.06%和82.31%;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嗜酸性粒细胞升高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黏膜受累与抗BP230抗体有关,黏膜受累患者的抗BP230抗体血清检出率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3例(44.18%)BP合并心血管疾病,78例(25.91%)BP合并神经系统疾病,92例(30.56%)BP合并2型炎症性疾病。结论对于以水肿性红斑、丘疹和结节等不典型特征为初发表现的老年BP需要及早行组织病理学及免疫荧光检查;本研究中部分患者合并特应性疾病,部分伴有总免疫球蛋白E(IgE)及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增高,进一步证明BP的发病机制与2型炎性反应密切相关;BP好发于老年人,合并脑血管疾病者居多,需注意二者的相关性,避免神经系统疾病的危险诱发因素可能会降低BP的患病率。
陈星会穆亚楠张逸李东霞
关键词:大疱性类天疱疮回顾性分析嗜酸性粒细胞
用于使用FCRN拮抗剂治疗大疱性类天疱疮的方法
本文提供使用有效量的人新生儿Fc受体(FcRn)拮抗剂治疗大疱性类天疱疮的方法。本文还提供用于治疗大疱性类天疱疮和用于制造用于治疗大疱性类天疱疮的药物的FcRn拮抗剂。
彼得·维尔希森伊瓦伊洛·斯托伊科夫
护理干预对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2025年
探究护理干预措施是否对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积极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里38位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按随机分配法分为两组,每组各有19位患者。对照组进行正规的诊疗与护理,而实验组则在原先的基础上添加特定的护理干预。周期选定在病人入院后的六月期间。将参考护理前后的焦虑和抑郁评分表,以及自护能力评分表进行评价。结果 经过护理干预的实验组患者,“焦虑”评分从先前的\(55.18 \pm 5.63\)下降至\(42.32 \pm 0.24\),“抑郁”评分从\(57.25 \pm 0.74\)下滑至\(43.61 \pm 0.76\),远胜对照组(P<0.05)。而且患者的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掌握,自我理解和自护的意识等方面显着改良(P<0.01)。结论 护理干预在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的综合治疗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有效降低了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水平,显著提升了患者的自护能力,继而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证明了其在临床护理中的重要价值和应用前景。
李颖
关键词:护理干预大疱性类天疱疮生活质量
广西某三甲医院227例天疱疮合并皮肤感染状况回顾性分析
2025年
目的 分析广西某三甲医院天疱疮患者合并皮肤感染情况、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合并感染对天疱疮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20年1月—2023年4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住院的227例天疱疮患者临床资料,明确皮肤感染发生率、主要病原菌类型,分析感染与基础疾病、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的相关性及合并感染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227例天疱疮患者中,共174例(76.65%)合并皮肤感染。170例糜烂、溃疡处分泌物细菌涂片阳性;157例患者分泌物中培养出病原菌共43种(细菌28种,真菌13种),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及肺炎克雷伯杆菌较多见,培养出念珠菌55例。合并病毒感染3例。合并细菌感染者、多重耐药及合并真菌感染者平均住院日长于未合并感染者。合并感染与患者年龄、低蛋白血症、疾病严重程度及住院时间有关(P<0.05)。227例患者中,125例临床治愈,97例好转,4例复发或加重,1例放弃治疗。结论 广西地区夏季漫长、气候湿热,天疱疮患者合并细菌、真菌感染发生率高,偶见病毒感染。高龄、低蛋白血症、病情偏重、既往长时间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是合并皮肤感染的危险因素。合并感染者住院日增加、影响患者预后。
陆家荣霍瑞玲李秋菊郑文军
关键词:天疱疮皮肤感染多重耐药预后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老年晚期胃癌致大疱性类天疱疮1例
2025年
皮肤不良反应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常见的不良事件,而大疱性类天疱疮是少见类型,发病率<1%。本文介绍1例81岁营养不良的晚期胃癌患者,经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化疗治疗后,营养状态明显改善,肿瘤达到部分缓解。但治疗过程中出现难治性瘙痒、皮疹及大疱样皮损,经多学科会诊后最终诊断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所致的大疱性类天疱疮。经多种方案治疗后在抗肿瘤治疗与皮肤不良反应之间达到平衡,皮损得到良好控制,停止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1年后,肿瘤持续处于稳定中。
姚蓉蓉梁晓华
关键词:晚期胃癌大疱性类天疱疮

相关作者

朱学骏
作品数:498被引量:2,790H指数:26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副肿瘤性天疱疮 天疱疮 基因突变 聚合酶链反应 大疱性类天疱疮
潘萌
作品数:155被引量:357H指数:10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研究主题:天疱疮 寻常型天疱疮 大疱性类天疱疮 银屑病 抗体亚型
郑捷
作品数:528被引量:1,651H指数:18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研究主题:银屑病 皮肌炎 天疱疮 寻常型天疱疮 银屑病患者
陈喜雪
作品数:173被引量:759H指数:11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副肿瘤性天疱疮 大疱性类天疱疮 天疱疮 寻常型天疱疮 CASTLEMAN病
张福仁
作品数:506被引量:1,156H指数:14
供职机构:山东省皮肤病医院
研究主题:麻风 银屑病 单核苷酸多态性 基因型 麻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