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56篇“ 头胸导联“的相关文章
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右异常q波的鉴别
:应用对常规异常q波进行鉴别. 方法:行冠脉CTA的48例冠心病患者分为A,B两组,前者右冠狭窄程度>75%,后者右冠狭窄程度<50%.所有患者均同步记录常规心电图的V3R到V8R和心电网(...
王伟邓玉
关键词:冠心病头胸导联心电图
与常规心电图对显性旁路定位诊断对比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预激综合征显性旁路定位诊断上的比较。方法选取2008年2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确诊的61例预激综合征显性旁路患者,所有患者均记录常规心电图和心心电图各一份,由同一位有经验的电生理医师在不同时间对旁路做出定位诊断,计算两种定位的准确率,同时计算两种Δ波出现率。结果常规诊断的准确度为86.8%(53/61),诊断的准确度为85.24%(52/61),二者统计学无差异。但是所记录的Δ波比常规更为明显,出现率更高。结论在对预激综合征显性旁路定位诊断方面,和常规一样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且其Δ波出现更为明显。
杨灵杨全德
关键词:常规导联心电图预激综合征
与常规在急性右心室梗死心电图诊断中的临床对比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究与分析与常规在急性右心室梗死心电图诊断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治的急性右心室梗死患者60例,同时给予心电图及常规心电图检查,另选择同时期收治的60例无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诊断右心室梗死的准确率,同时对ST段抬高程度进行对比。结果对右室梗死患者及无心肌梗死患者进行诊断时,采用常规心电图及心电图诊断准确率相比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对于右室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与常规心电图检查时可见ST段抬高程度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相比于常规心电图在诊断右室梗死上更具优势,值得广泛推广与应用。
韩玉兰
关键词:头胸导联常规导联心电图右心室梗死
急性正后壁心肌梗死采用常规心电图定位诊断比较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对急性正后壁心肌梗死的患者及健康人,分别采用常规12对其进行心电图定位诊断的比较。方法选取心内科急性正后壁心肌梗死的患者36例和健康人52例,分别应用常规12心电图进行同步记录,后参照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结果对两份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经计算得出两种的心电图对急性正后壁心肌梗死诊断的确诊率和假阳性率,应用χ2检验作出统计学分析。结果常规12心电图对急性正后壁心肌梗死36例患者中,32例可确诊,确诊率为88.8%;对52例健康人做出了7例假阳性诊断,假阳性率为13.4%;对急性正后壁心肌梗死患者有35例可确诊,确诊率为97.22%,对52例健康人做出了2例假阳性诊断,假阳性率为3.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正后壁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优于常规12,值得临床推广。
胡颖
关键词:急性正后壁心肌梗死常规12导联心电图头胸导联心电图
心电图在右室心肌梗死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在急性右室心肌梗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右室梗死患者56例,同时查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以急性痛,但无心肌梗死的患者56例为对照,观察诊断右心梗死的准确率,并比较ST段抬高的程度。结果:诊断急性右室梗死56例患者中,常规心电图诊断的准确率为68%(38/56);诊断的准确率为90%(50/56)。无右室心肌梗死的56例患者中,常规心电图诊断准确率为61%(34/56),而心电图诊断准确率为98%,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右室急性梗死组,与常规心电图ST段抬高程度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诊断右室梗死优于常规心电图。
张超罗梅王志峰张华
关键词:头胸导联心电图右室梗死
常规心电图与核素显像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诊断的比较
2012年
目的:观察心电图与核素显像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IMI)定位诊断的价值。方法:以90例冠状动脉造影的资料(其中AIMI患者50例,正常人40例)为标准,与同步记录的常规心电图,心电图,和核素显像检测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对AIMI诊断,常规心电图的准确率为84.4%,敏感性为86.0%,特异性为82.5%;心电图的诊断准确率为97.8%、敏感性为96.0%,特异性为100.0%;核素显像的诊断准确率为94.4%、敏感性为92.0%,特异性为97.5%。心电图诊断AIMI的准确率、敏感性和和特异性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且高于核素显像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定位诊断心电图准确率、敏感性和和特异性好于常规心电图,与核素显像无显著差异,但检测方便,有推广价值。
张毓娟
关键词:放射性核素显像
老年下壁异常q波患者心电图表现及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评价心电图对老年患者常规心电图下壁异常q波的鉴别作用。方法常规心电图Ⅲ、aVF同时存在异常q波老年患者55例,根据是否有急性心肌梗死病史分为陈旧心肌梗死组(心肌梗死组)和非陈旧性心肌梗死组(非心肌梗死组)。患者均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检查了解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对比常规心电图下壁Ⅱ、Ⅲ、aVF与之对应的下壁左腋前线、前正中线旁、右腋前线的心电图,对各个q波的出现频率进行比较,并与冠状动脉CTA结果比较,计算各对于心肌梗死诊断的敏感和特异程度。结果心肌梗死组患者22例(100%)右冠状动脉均见重度狭窄,非心肌梗死组10例(30.3%)轻度狭窄,23例(69.7%)中度狭窄。心肌梗死组与常规心电图相对应部位的q波出现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非心肌梗死组左腋前线、Ⅱ、右腋前线、Ⅲ、前正中线旁、aVF无q波而排除陈旧心肌梗死诊断的特异性分别为100%、97.0%(32/33)、97.o%(32/33)、15.2%(5/33)、100%、39.4%(13/33)。结论q波改变与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符合度较高,因此对常规下壁的异常q波的临床意义有一定的鉴别作用。
王伟刘玲刘泽马春艳邓玉江亚文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
与常规之间的内在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研究心电图与常规系统的内在系。方法:以转换的原理,剖析两种系统的内在系,揭示系统的优越性。结果:心电图是一个设计非常巧妙的系统,它选准了参比点,选全了探查点,开放了右室、后壁盲区,实现了心电位场的全方位探查。结论:是很有前途的系统,我们应该广泛开展心电图。
薛文生王红宇景永明
关键词:常规导联
常规对急性右心室梗死心电图诊断的比较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观察在对急性右心室梗死心电图诊断方面,是否具有与常规一样的价值。方法对于正常人和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急性右心室梗死患者,同步记录常规及其右心电图和心电图各一份,由两位不知情的资深电生理医生进行分析诊断。而后由观察者将两种体表心电图的诊断结果与冠脉造影的结果、以及正常人的结果相对照,分别计算出两种系统对急性右心室梗死心电图诊断的准确率和假阳性率,并作卡方检验进行比较。结果本实验包括由全国十二家大医院提供的急性右心室梗死患者42例,和正常人58例。常规对急性右心室梗死的心电图诊断准确率为83.3%(35/42)、假阳性率32.7%(19/58);而的诊断准确率为95.2(40/42)、假阳性率0%(0/58)。诊断急性右心室梗死的准确率高于常规,假阳性率低于常规,两者皆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对急性右心室梗死患者的诊断方面,优于常规
周翔李本富喻德旷
关键词:头胸导联常规导联心电图急性右心室梗死
对急性高侧壁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
2008年
目的观察在对急性高侧壁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方面,是否具有与常规一样的价值。方法对于60例健康人和4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急性高侧壁心肌梗死患者,同步记录并分析常规心电图和心电图。将两种体表心电图的诊断结果与冠脉造影的结果相对照,并计算两种系统对急性高侧壁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的符合率和假阳性率。结果常规心电图对急性高侧壁心肌梗死的诊断符合率为90.0%(36/40)、假阳性率11.6%(7/60);而心电图的诊断符合率为95.0%(38/40)、假阳性率0%(0/60)。诊断急性高侧壁心肌梗死的符合率高于常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假阳性率低于常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高侧壁心肌梗死诊断的准确率与常规相仿,而较低的假阳性率优于常规
李本富周翔喻德旷
关键词:头胸导联常规导联心电图

相关作者

尹炳生
作品数:63被引量:129H指数:6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心电图 头胸导联 仿真 新西兰兔 心电
龚红武
作品数:38被引量:61H指数:4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452医院
研究主题:头胸导联 常规导联 常规导联心电图 心电图 心电描记术
周翔
作品数:29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头胸导联 心电图 电势分布 头胸导联心电图 常规导联
孟素荣
作品数:115被引量:487H指数:13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研究主题:心力衰竭 BRUGADA综合征 心电图 头胸导联 心律失常
李本富
作品数:25被引量:77H指数:5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生物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头胸导联 心电图 头胸导联心电图 常规导联 正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