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58篇“ 存疑“的相关文章
- 中国古代司法中的“存疑有利于被告”
- 2025年
- “存疑有利于被告”原则有深厚的法史渊源,其核心理念在中国古代司法典籍中体现为“罪疑惟轻”与“功疑惟重”,而在司法实践中主要体现为“罪疑惟轻”。中国古代“罪疑惟轻”的实施主要依赖于“疑狱奏谳”制度,其司法适用应综合考虑案件事实的证明程度、特定时期的刑事政策以及司法官个人意志等多元因素。该原则适用存在例外情形,包括法律隐藏的例外、基于社会发展需求考量的例外以及基于个案公正考量的例外。从功能定位与价值基础的角度看,“罪疑惟轻”作为一种法定的疑罪处理方式,不仅能有效弥补中国古代司法证据收集能力之不足,还能发挥维护社会秩序之功能,其背后蕴含着中国古代法律文化中的审慎司法与客观真实之理念“。罪疑惟轻”与“功疑惟重”二者联系紧密。通过探究它们在中国古代的司法适用问题,可以为中国现代司法通过“存疑有利于被告”原则解决疑案问题提供镜鉴。
- 叶翔宇
- 关键词:存疑有利于被告司法适用
- 宽容原则之上:法律解释与存疑有利于被告
- 2025年
- 传统刑法解释学预设唯一且正确的解释结论是可欲的,但该预设无论从逻辑抑或实践都站不住脚。如果真正坚持罪刑法定原则和事前法裁判原则,就很可能出现“解释僵局”,即任一解释方案均欠缺合理性比较优势,进而产生存疑有利于被告原则在法律解释领域的适用余地。于英美法,盖因宽容原则之存在,此点并无疑义。由严格解释原则发展出的宽容原则,要求法律解释的疑点利益归于被告,不仅在方法论上革新传统刑法解释学,为解释僵局提供化解方法,还在价值论上贯彻罪刑法定原则,推进罪刑法定原则的司法化。考虑到当前我国积极刑法观的立法实践,承认刑法解释亦可适用存疑有利于被告原则对防止过度犯罪化不可或缺。
- 郭烁
- 关键词:存疑有利于被告宽容原则法律适用
- 《荆轲传》中的存疑探究
- 2024年
- 《荆轲传》在《刺客列传》中占的篇幅约为五分之三,荆轲是太史公着墨最多的刺客,从其出身到被引荐,到深受太子丹礼遇,再到易水永别,结局行刺失败身死,每一言都可谓字字珠玑。正是由于太史公在笔走龙蛇当中留下了太多疑念,致使后人对荆轲的形象分析层出不穷,本文则试图参考众家的观点,结合笔者思考,探究《荆轲传》中的存疑之处,聊备一说。
- 鲁智勇
- 关键词:《史记·刺客列传》存疑太史公
- 存疑案件追诉时效之司法适用
- 2024年
- 追诉时效已超越犯罪范畴而进入刑罚视野,其适用应以犯罪为前提。犯罪是实体法上的概念,即符合犯罪成立条件,且有确实、充分的证据支撑。存疑案件不符合这一前提,因而不能适用追诉时效。案件事实存疑时,追诉期限有多种可能性,存疑案件仅系选择其中一种可能性,势必建立在假设之上而带来滥权风险。超过追诉期限对终止刑事诉讼程序不具有绝对意义,存疑案件适用追诉时效亦非更有利于行为人。
- 马如意
- 关键词:追诉时效存疑案件
- 存疑有利于被告原则及司法适用被引量:10
- 2024年
- 存疑有利于被告原则有深厚的中外法史渊源及比较法上的根据,体现无罪推定,彰显司法人权保障,是证明责任及证明标准规范的应有之义,在我国现行法中有充分依据。适用该原则应秉持无罪推定理念,同时维系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的平衡。该原则的适用以穷尽取证手段为前提,事实存疑是指证明未达到证据确实、充分程度,控诉性事实因存在合理怀疑而应作出有利被告的认定,疑案除“疑罪从无”等基本处理方式外,在限制条件下可适用协商性司法方式。辩护性事实即使因证明不足而存疑点,但只要达到优势证明标准,亦应适用有利被告原则予以认定。就存在利益冲突的“对合性犯罪”、“多个致害行为一个危害后果但具体因果关系不清的案件”,以及某些程序法事实等,亦可有条件地适用有利被告原则。该原则的适用存在例外情形,包括“纯正例外”与“非纯正例外”。为指导司法操作,对司法实践中有争议问题应作出更为明确的司法解释及判例指导,同时该原则应被确认为我国刑事诉讼法及刑事证据法的基本原则。
- 龙宗智
- 关键词:存疑有利于被告有利被告无罪推定司法适用
- 存疑有利于被告原则的刑法适用规则被引量:2
- 2024年
- 存疑有利于被告原则要求构建刑事实体法上分层次、体系性的判断与适用规则。首先,要准确把握定罪的事实性前提存疑的法律效果。影响定罪的事实存疑,没有轻罪可以选择适用的,被告无罪;存疑事实被评价为不重要时,可以得出被告有罪的结论。其次,进一步认真研判存疑且涉及罪名选择适用的情形。事实存疑的效果并非被告一概无罪,重罪事实存疑,但与其他犯罪存在层级关系的,可以选择适用轻罪或基本犯。轻罪、重罪都存疑时的“择一判定”损害法的安定性,应当被否定。再次,在解决定罪问题之后,要关注影响量刑的事实存疑的情形,应当肯定存疑有利于被告。最后,还要审查是否存在存疑有利于被告原则被排斥适用的情形。在法律拟制、法条含义不明等场合,均不能适用存疑有利于被告原则。从刑法角度构建的存疑有利于被告原则的适用规则,突显了体系性思考的重要性,同时兼顾了问题性思考,在方法论上具有优越性。
- 周光权
- 关键词:存疑有利于被告罪刑法定
- 黄廖本《现代汉语》(增订六版)存疑例说
- 2024年
- 在研习教材、展开教学的过程中,发现黄廖本《现代汉语》(增订六版)存在一些逻辑不周密、知识错误、内容突兀、表述不当等问题,而这些问题给具体教学造成了一些困扰。
- 蒋艳
- 关键词:黄廖本存疑
- 存疑时有利于被告原则的理解与适用
- 2024年
- 存疑时有利于被告原则是体现我国刑事诉讼法保障人权与惩罚犯罪相统一的一项原则,是对古代法思想所包含的“民本”思想的演变与发展,其以保障人权、控辩双方平等武装进行审判的公平游戏以及国家提出的相关政策作为理论依据;其与相关刑事原则存在一定的联系但是又有所区别,不当的适用扩大了该原则的适用范围。此外,作为保障犯罪人权的一项原则,其应平衡被害人基本权益与被告人基本人权,不得不当扩大其适用范围,应对其适用范围加以合理限制。
- 吕娟
- 关键词:存疑有利于被告无罪推定合理怀疑保障人权
- 须知月色撩人恨——《荷塘月色》教学中的质疑与存疑
- 2024年
- 在学生了解课文的基础上,以四个问题引领学生对《荷塘月色》的思辨性思考。通过温故质疑、知新解惑、破旧存疑三大环节,逐步引入参考资料支架,帮助学生对常规性问题进行质疑、思考,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获得思维能力的训练和提升。
- 武健
- 关键词:存疑思维教育《荷塘月色》
- 存疑不起诉中适用“排除合理怀疑”的实践样态及其程序控制
- 2024年
- “排除合理怀疑”是我国刑事法定证明标准的构成条件之一,就审查起诉阶段而言,存疑不起诉是适用这一构成要件的典型场域。根据对实践中存疑不起诉案件的实证考察,检察官适用排除合理怀疑呈现出以下特征:在适用条件上,以全案形成一定的证据体系为基本前提;在适用逻辑上,由单个或多个证据产生“怀疑”,进而基于法律人理性判断“怀疑”的合理性;在适用样态上,重间接表达,突出实践理性,但轻法条援引与理论阐释;在适用环节上,集中体现在撰写“审查报告”、适用听证程序和撰写“不起诉决定书”。“排除合理怀疑”的适用强化了审查起诉阶段的证据推理和人权保障,但是检察官的“认知偏差”和缺乏外部监督的程序设计使之存在被误用、滥用的风险,亟待理论层面的认真对待。完善“排除合理怀疑”在存疑不起诉中的适用,一方面要强化程序控制,优化听证程序,加强“不起诉决定书”的证据说理,另一方面应调整考核方式与问责机制,降低为规避风险而滥用“排除合理怀疑”的可能。
- 胡雨晴
- 关键词:存疑不起诉排除合理怀疑证明标准
相关作者
- 崔延强

- 作品数:102被引量:1,056H指数:16
-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研究主题:独断论 文科 怀疑主义 学科 逻辑与
- 宋滟泓

- 作品数:202被引量:60H指数:3
- 供职机构:《IT时代周刊》编辑部
- 研究主题:谷歌 互联网 电商 苹果 厂商
- 黄龙祥

- 作品数:155被引量:744H指数:16
-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
- 研究主题:针灸学 针灸 经络学说 腧穴主治 腧穴
- 武晓冬

- 作品数:94被引量:534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
- 研究主题:针灸 针灸学 临床实践指南 针灸标准化 腧穴主治
- 许庆

-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安徽省高速公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研究主题:存疑 车辆 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营运管理 稽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