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96篇“ 安置起搏器“的相关文章
瓣膜置换术后患者需要安置起搏器治疗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心脏外科直视下瓣膜置换术后接受永久起搏器植入(PMI)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本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换瓣术后植入起搏器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及回归模型分析其相关预测因子。结果共收集5 320例换瓣患者,其中129例术后植入了起搏器,排除55例换瓣术前具有起搏指征、术后植入心脏再同步化起搏或除颤的患者,并除外12例术前永久或持续性心房颤动术后因长RR间期接受PMI者,剩下62例换瓣术后行PMI患者作为观察组(PMI组),换瓣术后未行PMI患者作为对照组(NPMI组),PMI组平均住院日明显高于NPMI组[(34.5±21.2)d VS(16.8±8.6)d,P<0.01],经多变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单纯主动脉瓣置换术(AVR)(P<0.05,OR 2.24,95%CI 1.20~4.17)、换瓣术合并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P<0.05,OR 6.78,95%CI 1.98~23.19)或合并主动脉根部及大血管手术(P<0.05,OR4.14 95%CI 1.42~12.04)为术后PMI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单纯AVR、换瓣术合并VSD修补术及换瓣合并主动脉根部及大血管手术为换瓣术后PMI的独立危险因素。
宋佳慧韩智红任学军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瓣膜置换术起搏器手术类型
安置起搏器患者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管理实践效果分析
2016年
目的分析安置起搏器妇科患者在进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时的麻醉管理实践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妇科在2012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3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32例患者均安置起搏器,且均行妇科腹腔镜手术。该次研究对所选研究对象进行麻醉管理实践效果分析,总结安置起搏器患者进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时的麻醉管理经验。结果 32例安置起搏器的患者,在进行妇科腹腔镜手术中,采取了科学的麻醉管理,手术得以顺利进行,手术过程中患者的血压动力学以及心率等都较为稳定,13例患者的血压偏低,进行了及时的辅助治疗后血压趋于稳定。术后,仅有2例患者出现了疼痛、恶心呕吐的并发症,患者的术后恢复较好。结论安置起搏器患者在进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时,要科学使用麻醉剂,并且进行有效的麻醉管理,能够保障手术的顺利开展,降低术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的恢复,适合推广应用。
刘宽卢艳萍王金荣
关键词:起搏器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管理
1例独居老年患者安置起搏器术后居家随访的护理被引量:2
2016年
心脏起搏器是一种植入于人体内的电子治疗仪,由脉冲发生和电极组成。应用脉冲发生发放人工脉冲电流,通过电极与心肌相连,刺激心脏使之激动和收缩,以模拟心脏的冲动发生和传导等电生理功能。心脏起搏器作为治疗缓慢心律失常的重要手段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社会人口老年化,在安装起搏器的患者中,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占80%以上。
侯红梅郑丹陈杰
关键词:独居老年患者起搏器术后护理
Ebstein畸形右房室瓣机械瓣置换后安置起搏器1例报告被引量:1
2014年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50岁,2013年4月无明显诱因感乏力、胸闷,伴纳差,症状反复发作,无黑矇、晕厥,夜间可平卧,无心悸、胸痛、恶心、呕吐等.后至当地医院就诊,体检示:颈静脉轻度怒张,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心脏彩色超声提示:Ebstein畸形,右房室瓣重度关闭不全,右房增大;心电图示: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左前分支传导阻滞.排除手术禁忌后于2013年5月行“右房室瓣机械瓣置换术”,术后规律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2周后出院.出院后1周患者因乏力、头晕再次就诊,无黑矇、晕厥等不适,动态心电图检查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最慢心率35/min.
王飞宇白元陈亮许旭东单兴华秦永文
关键词:EBSTEIN畸形右房室瓣心脏瓣膜假体植入人工心脏起搏器
健康教育在安置起搏器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随访健康教育在安置具有家庭监测功能起搏器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3年6月成功安置带有家庭监测功能双腔起搏器患者8例,通过概述家庭监测系统性能、变更随访模式、消除心理疑虑等方面进行健康教育.结果:随访6个月~4年,安置术后切口均愈合良好,未出现感染、无电极脱位,起搏器功能良好.结论:对于安置具有家庭监测功能起搏器的患者,全方位给予指导,提高患者遵医行为的依从性,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李晓彤
关键词:家庭监测起搏器健康教育
安置起搏器患者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管理被引量:3
2013年
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发展和老龄社会的到来,越来越多的携带起搏器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术中电刀应用会对起搏器信号造成干扰从而影响起搏器的功能,人工气腹会对血流动力学造成影响。
范文有
关键词:麻醉管理妇科腹腔镜手术起搏模式手术刺激术中血压
安置起搏器患者胆囊手术的麻醉管理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围术期安置起搏器患者行胆囊手术时的麻醉管理经验。方法对8例安装心脏起搏器后施行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患者未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心律失常,围术期经过顺利。结论安装心脏起搏器可增加患者的手术麻醉安全性。
白栓成王君艳刘志慧
关键词:起搏器胆囊手术麻醉管理
起搏器家庭监测功能对安置起搏器患者监测报警事件的观察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观察家庭监测(HM)功能对安置起搏器患者监测报警事件的应用。方法植入带有HM系统的双腔或三腔起搏器患者28例,随访15.71±9.73个月,记录系统传送的事件及返院随访的情况。结果 17例(61%)患者传送了报警事件。临床心血管事件报警8例,其中心房颤动报警最为多见,较常规随访提早发现32.2±19.0天。起搏系统报警事件14例(34次),其中以P波感知不良报警次数最多,为17次,较常规随访提早发现42.5±25.3天。结论 HM系统可在下一次常规随访前提早发现报警事件,有助于起搏器术后患者的实时监测和随访。
汤娇娇陈东骊刘烈梁远红费洪文陈泗林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起搏
老年患者安置起搏器术前焦虑调查及护理对策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调查安置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的老年患者术前焦虑状况,为制订护理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2004年7月2008年7月收治需安置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的心脏病患者78例,术前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自制一般情况问卷调查了解情况。结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老年患者术前SAS得分高于国内常模(P<0.05)。根据自制调查问卷结果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项目:老年患者随年龄增长焦虑量表评分降低;丧偶者焦虑评分高于有配偶者;完全公费、部分公费、自费的焦虑量表评分依次增高;老年患者对起搏器知识了解程度越少,焦虑评分越高;无家人陪伴者比有家人陪伴者焦虑评分高。而性别、文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植入永久性起搏器的老年患者术前多数存在焦虑情绪,且焦虑与年龄、婚姻、费用支付方式、有无家人陪伴、相关知识等有一定关系,医护人员应针对性地做好患者术前护理,帮助患者面对现实,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手术治疗。
杨雪许丽
关键词:起搏器焦虑老年患者护理
安置起搏器术后感染及其预防使用抗菌药的调查分析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探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调查心脏起搏器术后预防应用抗菌药情况,分析评价用药合理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2005年1月~2009年7月安置永久起搏器患者125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25例患者均使用了抗菌药,预防用药率100%,手术后预防用药时间为1~19 d,其中用药时间≤2 d者26例(20.8%),3~7 d者70例(56%),>7 d者29例(23.2%);发生术后感染11例,其他并发症2例。结论:加深对起搏器感染并发症的了解,合理规范的使用抗菌药,可将并发症减少到最低限。
朱卫江刘金岩迪拉娜蒋玉凤
关键词:起搏器术后感染抗菌药合理用药

相关作者

徐勤蓉
作品数:6被引量:24H指数:2
供职机构:衢州市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安置起搏器 患者术后 民营企业 自我护理指导 术后患者
张庆华
作品数:31被引量:96H指数:5
供职机构:大连市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非体外循环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体外循环 成型术
王毓华
作品数:1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瓣膜置换术 安置起搏器 房室结改良 心房扑动 起博器
单兴华
作品数:12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研究主题:ST段抬高 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减少 高龄 封堵术后
向岚
作品数:30被引量:294H指数:6
供职机构: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
研究主题:护理 护理学 优质护理服务 护理风险 分层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