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1篇“ 家庭化产房“的相关文章
- 家庭化产房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
- 2024年
- 目的探讨家庭化产房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入住郑州人民医院家庭化产房的孕妇6100例,根据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分为感染组(85例)和非感染组(6015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感染率为1.39%(85/6100),其中呼吸系统感染42例,生殖道感染20例,手术切口感染16例,泌尿系统感染7例。感染组体重指数≥28 kg·m^(-2)、瘢痕子宫、胎膜早破、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白蛋白<35 g·L^(-1)、侵入性检查次数≥3次患者占比高于非感染组,白蛋白≥35 g·L^(-1)、产房定期通风患者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体重指数≥28 kg·m^(-2)、胎膜早破、侵入性检查次数≥3次是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白蛋白≥35 g·L^(-1)是医院感染的保护因素(P<0.05)。模型预测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62,模型预测效能良好。结论家庭化产房产妇发生医院感染主要与体重指数、胎膜早破、侵入性检查次数、白蛋白等有关,logistic预测模型可为临床预测医院感染发生风险提供可靠参考,建议临床提前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减少医院感染发生,进而保证产妇和新生儿安全。
- 王宁宁许晓峰刘伟靓
- 关键词:家庭化产房医院感染
- 家庭化产房联合无痛分娩对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
- 2024年
- 研究分析家庭化服务护理联合无痛分娩对产妇产程,母婴结局及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 研究选取我院2022年1月-12月收治的产妇10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家庭化服务护理联合无痛分娩。分析比较两组产妇不同产程时间、护理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不同产程时间、护理满意度好转,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家庭化服务护理联合无痛分娩对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效果较好,可以缩短自然分娩产妇的产程,减少产后抑郁。
- 王晓红
- 关键词:无痛分娩产妇产程产后抑郁
- 家庭化产房系统在智慧病房建设中的探索和实践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构建家庭化产房系统,方便医护人员实时检查孕产妇状态,满足孕产妇的不同需求,辅助实现现代化、人性化、智能化的产科服务。方法基于B/S架构,采用平台化的后台支撑架构,整合医院已有的多个临床业务系统,从产房设施环境、优质便民服务和产科医护闭环管理3个方面进行信息互联、构建家庭化产房系统。结果建立了涵盖数据采集系统、智能监测系统、实时交互系统和联通其他辅助系统的家庭化产房系统,该系统应用后降低了医院成本,提升了医疗质量和孕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结论家庭化产房系统的建设与应用打通了临床业务系统和智能终端的数据流,为孕产妇及其家属带来了参与监护和决策的新方式,打造了一个现代化的家庭化产房,提升了医疗质量和满意度。
- 薛健辉闵寒张余华
- 关键词:家庭化产房数据流智能监测
- 家庭化产房模式在初产妇无痛分娩中的应用效果
- 2024年
- 目的探讨家庭化产房模式在初产妇无痛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7月—2023年6月晋江市医院收治的120例有阴道试产条件的单胎初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模式,研究组在对照组干预模式基础给予家庭化产房模式。对比两组产程时间、产程疼痛程度以及干预后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弹性。结果研究组不同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同产程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心理状态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心理弹性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化产房模式在初产妇无痛分娩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缩短初产妇的产程时间、减轻产程疼痛、改善心理状态和心理弹性,值得推广使用。
- 陈佩华
- 关键词:初产妇无痛分娩心理状态
- 不同时机行硬膜外镇痛和家庭化产房对初产妇分娩方式及结局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实施硬膜外镇痛和家庭化产房对初产妇分娩方式及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于2019年10月至2022年2月期间,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临产后自愿要求实施硬膜外镇痛分娩的初产妇40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根据初产妇选择产房的意愿及实施硬膜外镇痛时机进行分组,选择家庭化产房且宫颈口扩张<3 cm行硬膜外镇痛的初产妇107例、选择家庭化产房且宫口扩张≥3 cm行硬膜外镇痛的初产妇100例、选择普通产房且宫颈口扩张<3 cm行硬膜外镇痛的初产妇79例和选择普通产房且宫口扩张≥3 cm行硬膜外镇痛的初产妇116例。通过比较四组的一般临床资料、镇痛前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各产程时间、顺转剖宫产率、分娩出血量、侧切率、缩宫素使用率、人工破膜率及新生儿的各项指标情况等来研究不同时机实施硬膜外镇痛对选择家庭化产房和普通病房初产妇分娩方式及结局的影响。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家庭化产房+宫颈口扩张<3 cm组、普通产房+宫颈口扩张<3 cm组总产程均较家庭化产房+宫颈口扩张≥3 cm组延长,普通产房+宫颈口扩张<3 cm组总产程较普通产房+宫颈口扩张≥3 cm组延长,家庭化产房+宫颈口扩张<3 cm组、普通产房+宫颈口扩张<3 cm组第一产程较家庭化产房+宫颈口扩张≥3 cm组延长,普通产房+宫颈口扩张<3 cm组第一产程较普通产房+宫颈口扩张≥3 cm组延长,家庭化产房+宫颈口扩张≥3 cm组第二产程较普通产房+宫颈口扩张≥3 cm组缩短,P<0.05;家庭化产房+宫颈口扩张≥3 cm组侧切率低于普通产房+宫颈口扩张≥3 cm组,P<0.05,普通产房+宫颈口扩张<3 cm组缩宫素使用的百分率大于家庭化产房+宫颈口扩张≥3 cm组,P<0.05;家庭化产房+宫颈口扩张<3 cm组顺转剖宫产率大于家庭化产房+宫颈口扩张≥3 cm组,P<0.05。结论宫颈口扩张<3 cm行实施硬膜外分娩镇痛会一定�
- 王宇威刘超李瑞梁葵香
- 关键词:硬膜外镇痛家庭化产房初产妇
- 家庭化产房在经产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研究
- 2024年
- 综合评估家庭化产房对于经产妇的作用,并分析该护理方式对于产妇的影响和作用。方法 本次研究的分析目标是110例经产妇,所有产妇均在我院分娩。把这些产妇平均分成两个小组。对照组在分娩过程中采用的是普通产房分娩护理干预,而观察组在分娩过程中则应用了家庭化产房分娩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各项指标情况以及对于产妇和胎儿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中的所有产妇在产程中疼痛情况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具体表现为其VAS评分较低(P<0.05);观察组中的所有产妇的分娩情况要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两组新生儿在出生5minApgar评分、新生儿窒息方面的比较中差异不大,而观察组在24h、72h以及出院时间的母乳喂养质量要明显更好(P<0.05)。结论 家庭化产房环境有利于促进经产妇自然分娩,减轻产妇疼痛感知,促进产妇顺利实现母乳喂养。
- 李景会
- 关键词:家庭化产房经产妇
- 数字智能家庭化产房的临床应用
- 2023年
- 目的:探讨数字智能家庭化产房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20年3月1日~6月30日在普通家庭化产房分娩的60例初产妇作为对照组,将2020年7月1日~9月30日在数字智能家庭化产房分娩的60例初产妇作为实验组;比较两组专科质量监测指标、产程时间、孕产妇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满意度、护理记录合格情况。结果:实验组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第一、二产程及总产程均短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分娩知识、母乳喂养、产后护理、饮食营养方面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满意度、护理记录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数字智能家庭化产房的应用提高了专科护理质量和护理工作效率、家庭满意度,助力护理学科发展。
- 张余华李静俞康民刘嘉裘琳
- 关键词:家庭化产房护理
- 家庭化产房护理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探讨家庭化产房护理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4月于该院分娩的300例初产妇的临床资料。将产妇按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140例和观察组1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产科护理,观察组采用家庭化产房护理。比较两组产程、产后出血量、分娩疼痛[疼痛数字评分法(NRS)]、分娩前后不良心理状态[状态焦虑问卷(S-AI)、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以及母婴不良结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第一、第二产程均短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NRS评分及分娩后S-AI评分、EP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乳腺炎、新生儿窒息等母婴不良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化产房护理用于初产妇自然分娩中,可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减轻分娩疼痛及产后不良情绪,改善母婴结局,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 白文静
- 关键词:初产妇自然分娩不良心理
- 家庭化产房初产妇产后泌乳启动延迟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讨家庭化产房初产妇产后泌乳启动延迟(DOL)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1—6月入住我院家庭化产房分娩的初产妇300例,根据是否发生DOL分为泌乳正常组(214例)和泌乳延迟组(86例)。收集所有产妇的一般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初产妇DOL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家庭化产房初产妇DOL发生率约为28.67%。年龄≥30岁、合并糖尿病、剖宫产、抑郁、焦虑、添加配方奶粉喂养均是发生DOL的危险因素(OR>1,P<0.05),产后48h内每24h吸吮次数≥6次、家庭化产房护理质量总评分>86分、生产护理评分>18分均为DOL的保护因素(OR<1,P<0.05)。结论:家庭化产房初产妇DOL发生率为28.67%,其中年龄、合并糖尿病、分娩方式、EPDS、SAS、喂养方式、吸吮次数(产后24h/产后24~48h)以及家庭化产房总护理质量均是其的影响因素,应给予足够重视。
- 张蕾李智伟王福珍杜曲晓
- 关键词:家庭化产房初产妇
- 一对一陪产制与家庭化产房对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探讨一对一陪产制与家庭化产房对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在柳州市工人医院分娩的200例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00)和试验组(n=100)。对照组予以常规分娩管理,试验组予以一对一陪产制与家庭化产房管理。比较两组产妇的剖宫产率、产程情况及分娩结局。结果试验组的第二产程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剖宫产率为3%(3/100),低于对照组的12%(12/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不良分娩结局总发生率为4%,低于对照组的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对一陪产制与家庭化产房管理可缩短产程,提高产妇的自然分娩率,有效降低不良分娩结局发生率。
- 李晨陈江鸿
- 关键词:家庭化产房产程
相关作者
- 顾宏梅
- 作品数:45被引量:199H指数:8
-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护理 新生儿 家庭化产房 羊水 母乳喂养
- 朱秀梅
- 作品数:8被引量:41H指数:2
- 供职机构:温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产后尿失禁 盆底肌训练 盆底肌电刺激 家庭化产房 电刺激
- 何璐
- 作品数:3被引量:10H指数:1
- 供职机构:温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家庭化产房 人性化 产房 LDR 健康教育
- 沈美云
- 作品数:95被引量:377H指数:10
-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新生儿 护理 全子宫切除 灌肠 妇产科
- 孙建玲
- 作品数:3被引量:30H指数:1
- 供职机构:泰安市妇幼保健院
- 研究主题:产后抑郁 家庭化产房 护理 无痛分娩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