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959篇“ 局部消融治疗“的相关文章
- 最新肝癌诊疗指南中有关局部消融治疗的更新进展
- 2025年
- 局部消融治疗贯穿肝癌的治疗,《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4年版)》在局部消融治疗方面的主要更新包括消融围术期多模态影像评估、消融治疗适应证范围、冷冻消融模式、消融术后综合辅助治疗等,本文对这些更新进展进行汇总归纳,为临床工作提供实践依据。
- 刘璐吴发宗应希慧赵中伟纪建松
- 关键词:局部消融影像学评估冷冻消融
- 动脉栓塞联合局部消融治疗复发性、难治性胸壁肿瘤
- 2024年
- 目的 初步探讨动脉栓塞联合局部消融治疗复发性、难治性胸壁肿瘤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术后复发、治疗后进展的胸壁肿瘤患者,在原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联合DSA引导下动脉栓塞和CT引导下局部消融治疗,观察患者疼痛缓解情况(VAS评分)和术后并发症,并评价治疗疗效。结果 随访率100%,中位随访时间为18.5个月。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DSA引导下动脉栓塞术,7例患者9个病灶首程行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2例患者复发再次行射频消融治疗。4例患者5个病灶首程行CT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1例患者复发再次行微波消融治疗。根据mRECIST评价标准,6、12、18个月有效率(ORR)分别为72.7%(8/11)、45.5%(5/11)、18.2%(2/11),6、12、18个月总生存率分别为81.8%(9/11)、63.6%(7/11)、27.3%(3/11),中位生存期为13.2个月。术后1、3个月VAS评分分别为(2.42±1.25)分、(1.91±1.24)分,明显低于术前(6.78±1.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例患者术后出现胸腔积液,给予穿刺引流后,胸腔积液消失;2例患者术后发热,对症治疗后发热好转;1例患者治疗后6个月因呼吸衰竭死亡。结论 动脉栓塞联合局部消融可改善胸壁肿瘤患者疼痛症状,延长生存期,而且创伤小、安全性好,可作为复发性、难治性胸壁肿瘤患者一种有效的治疗办法。
- 姚全军胡鸿涛黎海亮郭晨阳赵可赵亚楠夏威利李亚楠
- 关键词:动脉栓塞消融治疗
- 肝癌术后复发患者再次肝切除、局部消融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预后影响因素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观察肝癌复发患者采用再次肝脏切除以及局部消融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3年11月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诊治的肝癌术后出现肝内复发的患者64例,按照复发后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再次肝脏切除组26例,局部消融组38例。记录手术相关指标以及术后的复发、生存情况。结果局部消融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分别为(52.7±16.6)min、(3.9±1.5)mL、(4.3±1.1)d、2.6%,均低于再次肝脏切除组的(146.3±23.5)min、(205.1±12.7)mL、(12.2±3.6)d、19.2%(P<0.05)。再次肝切除组及局部消融组的1、3、5年总存活率(OS)分别为88.4%、69.2%、61.5%和86.8%、73.6%、5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16)。再次肝切除组及局部消融组术后1、2、3年无复发存活率(RFS)分别为76.9%、65.3%、57.6%和73.6%、50%、2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较大(RR=1.6,95%CI:1.1~2.3,P<0.05)、AFP大于400 ng/mL(RR=2.8,95%CI:1.2~4.2,P<0.05)、病灶紧邻大血管(RR=2.9,95%CI:1.1~5.7,P<0.05)是影响OS的危险因素,单发的复发病灶是OS的保护因素(RR值为0.4,95%CI:0.2~0.7,P<0.05)。年龄(RR=1.8,95%CI:1.1~3.1,P<0.05)、复发病灶紧邻大血管(RR=2.6,95%CI:1.2~4.4,P<0.05)是影响RFS的危险因素,单发的复发病灶是RFS的保护因素(RR值为0.5,95%CI:0.2~0.8,P<0.05)。结论当肝癌复发符合Milan标准时,再次肝脏切除术和局部消融治疗均为可行且安全的方法。
- 陈杰许超丽刘洪
- 关键词:肝癌复发总生存率无复发生存率
- 补救性肝移植、再次肝切除和局部消融治疗肝癌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及其预后危险因素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探讨肝癌术后复发患者补救性肝移植(SLT)、再次肝切除(RH)和局部消融(LA)治疗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影响肝癌复发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05年1月至2018年6月在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医院145例肝癌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SLT组25例,RH组44例,LA组76例。随访并统计3组患者术后1、2和3年总体生存率、无复发生存率和并发症。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分析影响肝癌复发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当肝癌复发符合米兰标准时,SLT组、RH组和LA组术后1、2、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100.0%、84.0%、72.0%,95.5%、77.3%、65.9%和90.8%、76.3%、63.2%。SLT和RH比较(P=0.303)、RH和LA比较(P=0.152),总体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SLT和RH比较、RH和LA比较,无复发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46)。SLT和RH比较、RH和LA比较,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17)。年龄>65岁是影响肝癌复发患者总体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65岁及复发时间<24个月是影响肝癌复发患者无复发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当肝癌复发符合米兰标准时,SLT是最佳的治疗方案,在肝源紧缺的情况下,RH和LA是复发性肝癌合适的治疗方案。
- 林鹏游悦楷刘建勇杨芳蔡秋程江艺沈佳佳
- 关键词:肝细胞癌局部消融复发
- 肝癌局部消融治疗后的肝内播散的危险因素分析
- 背景:肝细胞癌(HCC)是世界上第五大最常诊断的癌症,也是第二大癌症死亡原因。目前HCC的治疗方法仍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模式,但最终只有不到15%的HCC患者有机会接受根治性治疗。近些年HCC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如局部消融...
- BASITABDUL(巴西图)
- 关键词:肝细胞癌局部消融治疗射频消融
-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局部消融治疗外科术后复发性肝癌的预后分析被引量:6
- 2022年
- 目的探讨外科术后复发性肝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局部消融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2月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接受TACE联合局部消融治疗的47例外科术后复发性肝癌患者的资料。局部消融治疗后开始随访,评价近期疗效并随访其生存情况。对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作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运用Kaplan-Meier模型及log-rank检验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47例外科术后复发性肝癌患者治疗后3个月,总体有效率(ORR)为89.3%,疾病控制率(DCR)为95.7%;6、12、18、24个月总生存率分别为95.70%、76.40%、63.30%、58.00%。单因素分析及Cox比例风险回归显示:肿瘤边界不规整(RR=3.938,95%CI:1.709~9.073,P=0.005)和肿瘤位置临近危险区域(大血管、空腔脏器等)(RR=3.202,95%CI:1.415~7.245,P=0.001)与患者术后生存相关。结论TACE联合局部消融是治疗外科术后复发性肝癌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治疗方式。肿瘤边界不完整和肿瘤位置临近危险区域(大血管、空腔脏器等)是影响此类患者术后生存的危险因素。
- 冀柏宇郝芬林海江涛张俊生吴向阳金栋卢震辉
- 关键词:消融技术预后
- 补救性肝移植、再次肝切除和局部消融治疗符合米兰标准的复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 目的:探讨对于符合米兰标准的复发性肝癌患者,行补救性肝移植、再次肝切除或局部消融治疗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影响复发性肝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收集200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
- 林鹏
- 关键词:复发性肝癌局部消融
- 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的局部消融治疗被引量:7
- 2021年
- 随着多种治疗方法的综合应用,原发性肝癌患者生存期不断延长。对于合并门静脉高压的早期肝癌患者,局部消融治疗可达到长期生存,并在稳定门静脉压力,保存肝脏功能,减少并发症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此外,局部消融可以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等方法相结合,进一步提高疗效。围手术期客观评价门静脉压力,预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纠正脾功能亢进和防止术后肝衰竭,做好多学科团队协作管理,有助于提升消融后患者的管理效率。
- 罗文帖君
- 关键词:导管消融术
- 超声引导下局部消融治疗危险区域原发性肝癌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局部消融术对危险区域肝癌的治疗效果并评估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9月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79例初次行超声引导下消融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按肿瘤位置不同分为危险区域组(134例)和非危险区域组(45例),均接受消融治疗。术后对患者肿瘤复发、死亡情况进行随访,无复发或死亡者随访至2019年9月。比较危险区域组和非危险区域组患者消融术后并发症、肿瘤完全缓解情况、肿瘤复发或进展及术后生存情况。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肿瘤局部进展率、累积生存率,2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2组患者基线水平无差异。危险区域组和非危险区域组术后轻度、重度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个月甲胎蛋白(AFP)下降率、复常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2.5%vs 51.1%、6.0%vs 2.22%、75.0%vs 80.0%和33.9%vs 26.3%,P值均>0.05);术后1个月完全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1.8%vs 93.3%,P=0.990);危险区域组和非危险区域组术后1、2年肿瘤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60.7%、63.50%和37.1%、55.0%,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18个月和27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73,P=0.449);术后1、2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6.8%、93.3%和90.3%、8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0,P=0.731)。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局部消融术治疗危险区域肝癌可行、安全、有效。
- 王婷王春妍刘建勇周永和陆伟李嘉周莉
- 关键词:导管消融术
- 小肾癌局部消融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1年
- 从泌尿外科医师的角度对于目前肾癌局部消融治疗进行综述,主要关注目前肾癌局部消融治疗方式如射频消融、微波消融、冷冻消融和不可逆电穿孔技术,总结它们各自的安全性和肿瘤学效果以及存在的挑战和不足。帮助泌尿外科医师对于小肾癌的局部消融治疗有一个清晰认识,从而帮助患者选择更加合适治疗方式。
- 董金凯陈立军吴世奎付成伟
- 关键词:肾细胞癌局部消融
相关作者
- 叶胜龙

- 作品数:283被引量:2,472H指数:22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研究主题:肝癌 原发性肝癌 肝细胞 肝细胞癌 肝肿瘤
- 陈敏山

- 作品数:274被引量:1,998H指数:24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 研究主题:肝癌 肝细胞癌 肝肿瘤 射频消融 肝切除术
- 陈敏山

- 作品数:10被引量:566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华医学会
- 研究主题:肝癌 原发性肝癌 局部消融 发病人数 规范化诊治
- 魏红涛

- 作品数:23被引量:79H指数:6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 研究主题:胆道梗阻 胆总管结石 局部消融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 临床诊疗分析
- 李捷

- 作品数:108被引量:301H指数:8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脑死亡 肝移植 肝细胞 下腔静脉 肝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