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3020篇“ 左室射血分数“的相关文章
诺欣妥在分数降低慢性充性心力衰竭中的疗效观察
2024年
以本院表现为分数降低的慢性充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探析治疗期间诺欣妥(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的药用价值。方法 研究抽检入组对象选择本院2021年4月07日-2023年11月07日表现为分数降低的慢性充性心力衰竭患者,抽检入组患者共计100例,经简单随机化法分组处理,对照组、观察组各有50例,对照组患者于治疗期间用药螺内酯、ACEI/ARB类药物、B-受体阻滞剂、呋塞米,观察组患者则用药螺内酯、诺欣妥、B-受体阻滞剂、呋塞米。通过测定患者治疗前后各项心功能水平评价指标,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临床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清肌酐、再住院次数)评估整体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各项心功能水平评价指标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清肌酐测定数值对比,结果 均为(P>0.05);采取相应的药物治疗方案以后,以对照组为参照,观察组心功能水平改善效果更突出(P<0.05);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测定数值分别为6.00%、10.00%,差异为(P>0.05)。治疗后,观察组超敏C反应蛋白、清肌酐降幅均大于对照组,且再住院次数低于对照组,结果 为(P<0.05)。结论 表现为分数降低的慢性充性心力衰竭患者在治疗期间用药诺欣妥可有效改善心功能水平,有利于减轻机体清炎性因子表达,且用药安全性较高,具有较高借鉴价值。
朱东杰王少珠
关键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
老年高压患者脂异常与分数质量指数的相关性
2024年
目的:探讨老年高压患者脂异常与分数(LVEF)及质量指数(LVM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于大同市浑源县人民医院心管内科接受治疗的老年高压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分为脂正常组(48例)、脂边缘升高组(29例)和高脂症组(21例)。比较三组LVEF及LVMI水平,分析老年高压患者LDL-C水平与LVEF、LVMI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脂边缘升高组与脂正常组LVEF及LVM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脂症组LVEF水平低于脂正常组和脂边缘升高组,LVMI水平高于脂正常组和脂边缘升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高压患者LDL-C水平与LVEF水平呈负相关,与LVMI水平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421、0.324,P<0.001)。结论:老年高压患者LDL-C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与LVMI呈正相关,临床在关注患者压变化的同时,也要对其脂代谢加以重视,减少心脏重构和心管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李晶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血脂异常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质量指数
急性心肌梗死中医证型与清炎症因子、分数的相关性研究
2024年
主要研究急性心肌梗死中医证型与清炎症因子、分数的相关性。方法 于2022年4月至2023年10月,选择200例符合条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后完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心脏彩超;严格按照中医四诊摘要,辨证分型;应用统计学方法,探讨急性心肌梗死中医证型与清炎症因子、分数的相关性。结果 200例急性心肌梗死研究病例,其中医证型,气虚瘀15例,痰瘀互结73例,气滞瘀13例,心脉瘀阻99例,心脉瘀阻、痰瘀互结占比最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坏死因子-α升高2例;白介素-6升高121例(占比60.5%),各证型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白介素-6升高>10pg/mL患者中,气虚瘀证型占比最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93例(占比46.5%),各证型之间无统计学差异,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10mg/L患者中,气虚瘀证型占比最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数下降38例(占比19.0%),其中气虚瘀占5例,自身占比33.33%,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茂名地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脉瘀阻、痰瘀互结的证型最多见;气虚瘀患者的白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最明显,且分数下降比例最高。炎症因子中的白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的程度,可作为评估患者病情的参考指标。
陈冠成劳彩光李春兰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中医证型血清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左室射血分数
心率变异性对老年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2024年
探究心率变异性(HRV)对老年慢性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且HRV异常的老年慢性HFpEF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抗心衰和认知功能干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HRV异常针对性治疗。比较两组持续干预12个月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症状、HRV参数、MoCA评分和MCI伴发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干预组干预后不明原因便秘、泌尿系统症状、体温调节障碍、直立性眩晕和(或) 发作性头晕、皮肤改变、心悸和呼吸紧迫感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HRV参数SDNN、RMSSD、LF、HF水平均明显提高(P<0.05)。干预后干预组MoC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MCI进展为中度者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HRV干预有助延缓伴MCI老年慢性HFpEF患者认知功能下降,减少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症状发生。
周茂松李莉冯伟王秀可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心率变异性
心电图QRS波时限、分数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关系及对心功能恶化的预测价值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心电图QRS波时限(QTcd)、分数(LVEF)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关系及对心功能恶化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到2022年1月收治的150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应用NYHA分级进行分组,Ⅰ级26例,Ⅱ级37例,Ⅲ级例54,Ⅳ级33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心电图与心脏超声诊断,对比四组患者QRSd、LVEF水平,并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QRSd、LVEF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相关性。随后对所有患者在出院后维持12个月的随访,将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的终点事件患者和NYHA分级与治疗前相比升高>1级的患者分为心功能恶化组(n=50),将其余患者分为非心功能恶化组(n=100),对比两个亚组患者临床一般情况及QRSd、LVEF表达,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QRSd、LVEF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恶化的预测价值。结果:不同心功能分级老年心力衰竭患者QRSd、LVEF表达对比差异显著,Ⅳ级患者QRSd水平高于Ⅲ级、Ⅱ级和Ⅰ级患者,Ⅳ级患者LVEF水平低于Ⅲ级、Ⅱ级和Ⅰ级患者(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QRSd与心功能程度呈正相关(P<0.05),而LVEF与HBV心功能程度呈负相关(P<0.05);心功能恶化组与非心功能恶化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合并糖尿病、高压、舒张末期内径(l LVEDD)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心功能恶化组与非心功能恶化组患者NYHA分级、合并陈旧性心肌梗死、合并高脂、QT间期(QRSd)、QTcd、氨基末端A型利钠肽(NT-proANP)、C反应蛋白(CPP)、质量指数(LVMI)、LVEF水平对比差异显著(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NYHA分级、合并陈旧性心肌梗死、QRSd、QTcd、NT-proANP、CPP、LVMI、LVEF均为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恶化的独立预测指标(P<0.05)。结论:QRSd、LVEF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具有明显相关性,且临床可以考虑对QRSd升高、LVEF�
任晓敏于万德胡作英顾凯潘昌
关键词:QRS波时限左室射血分数心力衰竭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分数及心电图碎裂QRS波群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良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2024年
目的:探究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分数(LVEF)、心电图碎裂QRS波群(fQRS)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不良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于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AMI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术后6个月是否发生主要心管不良事件进行分组,将预后不良的患者纳入预后不良组,随后在研究队列人群中按照1∶2频数配比纳入预后良好的患者为预后良好组。收集并分析患者的临床信息,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NT-proBNP、LVEF及fQRS与AMI预后不良的相关性。结果:96例AMI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发现预后不良患者19例(19.7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NT-proBNP水平上升、LVEF降低、发生fQRS是AMI患者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NT-proBNP、LVEF、fQRS是AMI患者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在预测心管不良事件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魏苇韦柳江覃宏慧兰菲菲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碎裂QRS波群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左室射血分数心血管不良事件
用环磷腺苷葡胺联合复窦合剂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应用效果及对QRS波时限、分数水平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注用环磷腺苷葡胺联合复窦合剂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应用效果及对QRS波时限、分数水平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3年8月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注用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复窦合剂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分别在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1个月后对其进行18导联心电图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评价其预后情况,最后检测肝肾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QT间期、QRS波时限、QT离散度(QTd)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程度比对照组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分数(LVEF)均增加,且观察组增加比对照组更多,而收缩末期容积(LVESV)、舒张末期容积(LVEDV)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程度比对照组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的碱性磷酸酶(ALP)、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采用注用环磷腺苷葡胺联合复窦合剂治疗可提升其临床疗效,改善心电图相关诊断指标,改善心功能,且对肝肾功能无不良影响。
王斌
关键词:环磷腺苷葡胺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QRS波时限左室射血分数
CF-6、sST2、GDF-15在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水平及与分数的相关性
2024年
目的:探讨线粒体耦联因子-6(CF-6)、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在冠心病(CHD)合并心力衰竭(HF)患者中的水平及与分数(LVEF)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CHD合并HF患者134例为研究组,另随机选择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12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CF-6、sST2、GDF-15表达水平;比较不同心功能分级、不同LVEF患者CF-6、sST2、GDF-15水平及与LVEF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CF-6[(241.35±24.12)ng/L比(523.98±55.23)ng/L]、sST2[(0.23±0.04)μg/L比(1.74±0.19)μg/L]、GDF-15[(401.23±53.26)pg/ml比(1732.32±443.99)pg/ml]水平均显著升高,LVEF[(58.22±8.30)%比(47.40±7.22)%]显著降低(P均=0.001)。与NYHAⅡ级组相比,Ⅲ级、Ⅳ级组sST2、GDF-15水平显著升高,且Ⅳ级组的显著高于Ⅲ级组的(P<0.05或<0.01)。与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组相比,分数中间值心力衰竭(HFmrEF)组、分数减低型心力衰竭(HFrEF)组sST2、GDF-15水平显著升高,且HFrEF组GDF-15水平显著高于HFmrEF组(P均=0.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CF-6、sST2、GDF-15水平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r=-0.659、-0.664、-0.592,P均=0.001)。结论:CF-6、sST2、GDF-15水平在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显著升高,且三者与分数显著负相关,可以用于反映心脏功能。
王韦张政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心力衰竭细胞因子
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患者心形态和舒张功能与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
2024年
目的分析分数(LVEF)正常的心力衰竭患者心形态,舒张功能与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2年7月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绵阳医院收治的40例LVEF正常的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根据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标准又分为Ⅱ级组(14例)、Ⅲ级组(19例)、Ⅳ级组(7例)。比较各组3个心动周期的心房内径(LAD)、舒张末期内径(LVDD)、间隔厚度(IVST)、收缩末期内径(LVDs)。利用多普勒成像程序测定二尖瓣环侧壁部舒张早期峰速度(Elat)、二尖瓣环间隔部舒张早期峰速度(Esep)、E峰减速时间(DT),检测舒张晚期A峰速度、二尖瓣E峰速度、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峰速度(Ea)并计算E/A、E/Ea。采用Spearman相关性检验分析LVEF正常的心力衰竭患者心形态、舒张功能与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LAD、LVDD和LVDs均长于对照组,IVST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Elat、Esep均快于对照组,DT短于对照组,E/A、E/Ea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LAD、LVDD、IVST、LVD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级组、Ⅳ级组LAD、LVDD和LVDs均长于Ⅱ级组,IVST厚于Ⅱ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Ⅳ级组LAD、LVDD和LVDs均长于Ⅲ级组,IVST厚于Ⅲ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Elat、Esep、DT、E/A、E/E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级组、Ⅳ级组Elat、Esep均快于Ⅱ级组,DT短于Ⅱ级组,E/A、E/Ea均高于Ⅱ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Ⅳ级组Elat、Esep均快于Ⅲ级组,DT短于Ⅲ级组,E/A、E/Ea均高于Ⅲ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D、LVDD、IVST、LVDs与LVEF正常的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分级呈明显正相关关系(r=0.712、0.656、0.689、0.693,P<0.001),Elat、Esep、E/A、E/Ea与LVEF正常的心力衰竭�
林芳吴屹熊鹿
关键词:左室舒张功能心功能分级心脏超声
颈总动脉多普勒波形预测分数临床研究
2023年
目的研究经颈总动脉超声多普勒评估的时间(LVET)与超声心动图测量的分数(LVEF)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收集2019年9月—2022年2月在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患者资料,所有入选患者均同时经颈总动脉多普勒超声评估LVET,以及超声心动图测量LVEF。评价LVET与LVEF之间的相关性,并建立线性回归方程。以LVEF<40%为心功能衰竭判断阈值,绘制LVET预测心功能衰竭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最佳截断值和曲线下面积,并评价预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共有238例患者接受检查,86例被排除,152例患者的数据纳入最终分析。总体年龄(65.35±12.27)岁,男性96例(占63.16%),LVEF<40%有66例(占43.42%)。测得LVET(301.28±53.88)ms,LVEF(40.42±16.41)%,二者相关系数为0.70[95%可信区间(CI)0.60~0.77,P<0.001],直线回归方程LVEF=(-23.45+0.21×LVET)×100%(校正R2为0.49,F=143.605,P<0.001)。以LVEF<40%为心功能衰竭判断阈值,LVET预测心功能衰竭的曲线下面积为0.861(95%CI:0.799~0.923),敏感性为62.12%(95%CI:49.3%~73.8%),特异性为97.67%(95%CI:91.90%~99.70%),LVET判断心功能衰竭的最佳截断值是268 ms。结论根据颈总动脉多普勒测量的LVET与超声心动图测量的LVEF密切相关,可用于危重患者心功能的连续监测。
张玲玲杨晓亚郭淑芬邵立业郭伟王金荣
关键词:颈动脉超声心动图左室射血分数

相关作者

黄浙勇
作品数:124被引量:470H指数:12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研究主题: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狭窄 急性心肌梗死
张运
作品数:1,079被引量:5,147H指数:32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研究主题:超声心动图 动脉粥样硬化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室功能 血流动力学
江时森
作品数:469被引量:1,864H指数:18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研究主题:冠状动脉造影 冠心病 高血压 冠状动脉疾病 糖尿病
刘雪玲
作品数:85被引量:437H指数:11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弹性成像 左室射血分数 超声弹性成像 彩色多普勒超声 超声
吴惠玲
作品数:20被引量:82H指数:4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研究主题: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 血浆 左室射血分数 血管内超声 粥样斑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