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9160篇“ 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相关文章
- 2型糖尿病伴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
- 2025年
-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伴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left ventricular diastolic dysfunction,LVDD)患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T2DM伴LVDD患者109例,根据血清25-(OH)D水平分为两组:G1组(不足或缺乏)[25-(OH)D<20 ng/mL,n=64]和G2组(正常)[25-(OH)D≥20 ng/mL,n=45]。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生化指标,并分析25-(OH)D水平与其他指标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tic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的关联性。结果G1组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A/C)水平显著高于G2组,G1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显著低于G2组(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25-(OH)D与病程、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1c)、TC、TG、LDL-C、HOMA-IR呈负相关,而与HDL-C、eGFR呈正相关。T2DM患者25-(OH)D水平与HOMA-IR的关联性为负相关(P<0.01)。结论25-(OH)D水平与T2DM伴LVDD患者的HOMA-IR具有相关性,通过适量补充外源性维生素D能改善这类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程度。
- 孙楠苏钢
- 关键词:2型糖尿病25-羟维生素D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胰岛素抵抗
- 心脏磁共振四维血流成像评价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早期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的可行性研究
- 2025年
- 目的应用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四维血流(four-dimensional flow,4D Flow)技术测量高血压性心脏病(hypertensive heart disease,HHD)患者左心室内的血流,旨在探讨使用左心室血流动力学参数在早期诊断HHD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54例HHD患者,根据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将其分为HHD LVEF减低组(34例,LVEF<50%)以及HHD LVEF保留组(20例,LVEF≥50%),同期纳入4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三组人群采用3.0 T磁共振稳态自由进动序列及CMR 4D Flow序列扫描。采用CVI42软件进行图像后处理分析,包括左心功能参数、舒张早期及晚期二尖瓣血流速度参数。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检验对三组受试者临床资料及影像学参数进行比较;并对二尖瓣峰值速度比率(ratio of mitral peak velocity,E/A)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volume index,LVEDVI)、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volume index,LVESVI)以及LVEF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HHD LVEF保留组和HHD LVEF减低组二尖瓣区舒张早期峰值血流速度(early diastolic peak velocity,E)和E/A低于对照组[HHD LVEF保留组vs.HHD LVEF减低组vs.健康对照组:E峰,60.10(46.25,83.45)cm/svs.61.50(51.80,92.50)cm/svs.91.42(88.06,98.74)cm/s;E/A,(1.15±0.36)vs.(1.00±0.35)vs.(1.78±0.22)](P<0.05)。舒张晚期峰值血流速度(late diastolic peak velocity,A)高于对照组[HHD LVEF保留组vs.HHD LVEF减低组vs.健康对照组:59.45(54.10,76.65)cm/s vs.68.85(53.10,94.20)cm/s vs.53.37(49.06,56.40)cm/s](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E/A与LVEDVI(r=-0.306,P=0.024)、LVESVI(r=-0.357,P=0.008)呈负相关,E/A与LVEF(r=0.353,P=0.009)呈正相关。结论采用CMR 4D Flow技术可定量评估HHD患者的左心室舒张功能,即使在左心室收缩功能未改变的情况下,也能检测到舒张功能的早期变化,在HHD的早期诊断中具�
- 木郁马丽媛郑琰王霈李文玲孙潇朱力
- 关键词:高血压性心脏病左心室舒张功能心脏磁共振
- 心肌纤维化在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中的作用及其作为治疗靶点的潜力
- 2024年
- 心肌纤维化(Myocardial fibrosis,MF)是由缺血、缺氧等因素导致的心肌结构和功能改变,是多种心脏疾病进展过程中的重要病理变化。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Left ventricular diastolic dysfunction,LVDD)是多种复杂病理变化过程的综合结果,最终进展为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寿命。本文就MF在LVDD过程中的作用作一综述,并讨论目前的治疗研究进展。
- 缪丽珠高一群张树龙
- 关键词:心内膜心肌纤维化症
- 血压节律与水平和左心室舒张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 2024年
-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不同血压水平与左室舒张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纳入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心内科2022年1月~2023年4月收治的678例原发性高血压住院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ABPM)和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血压昼夜节律分为杓型血压组(n=46)、非杓型组(n=451)、反杓型组(n=181)。采用左房容积指数(left atrial volume index, LAVI)、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二尖瓣环处侧壁和间隔舒张早期速度的平均值(E/e′)、二尖瓣环处侧壁和间隔舒张早期速度的平均值(e′)评估3组患者左室舒张功能。采用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诊室血压、24 h收缩压平均值(24 h-mSBP)、24 h舒张压平均值(24 h-mDBP)、日间收缩压平均值(D-mSBP)、日间舒张压平均值(D-mDBP)、夜间收缩压平均值(N-mSBP)、夜间舒张压平均值(N-mDBP)、24 h收缩压变异性(24-SBPV)、24 h舒张压变异性(24-DBPV)、日间收缩压变异性(D-SBPV),日间舒张压变异性(D-DBPV),夜间收缩压变异性(N-SBPV),夜间舒张压变异性(N-DBPV)与左室舒张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 反杓型血压组的LAVI明显高于杓型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的结果显示,24 h-SBP、D-mSBP和N-mSBP与LAVI独立相关(B=0.06,P<0.05);24 h-mSBP、D-mSBP、N-mSBP、诊室收缩压、24-SBPV、24-DBPV、D-SBPV和D-DBPV与E/e′独立相关(B=0.03、0.03、0.02、0.01、0.09、0.10、0.05、0.07,P<0.05);24 h-mSBP、24 h-mDBP、N-mDBP和诊室舒张压与e′独立相关(B=-0.01、-0.02、-0.02、-0.01,P<0.05)。结论 反杓型血压节律和收缩压平均值(mSBP)与左房扩大相关。mSBP及诊室收缩压均与左室舒张功能相关,且mSBP与左室舒张功能的相关性强于诊室血压。ABPM可用于早期识别高血压患者中左房扩大和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的高风险人群。
- 高维阳秦继黄淘克傅猛刘宏斌
- 关键词:动态血压监测高血压血压昼夜节律左室舒张功能
- 通络养心方联合降压药治疗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通络养心方联合降压药治疗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疗效以及对心功能和心室重构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江苏省中医院收治的60例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给予西药降压联合中药汤剂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降压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脏超声心室重构指标和左心室舒张指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中医证候总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后壁厚度(LVPW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组间、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舒张早期峰值血流速度与舒张晚期峰值血流速度比值(E/A)、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与二尖瓣环侧壁及室间隔的舒张早期峰值速度的比值(E/e′)、E峰减速时间(EDT)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3%,对照组为2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压药基础上加用通络养心方可改善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疗效,且不影响心室重构指标。
- 唐园园李华
- 关键词:高血压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临床疗效
- 环泊酚对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老年患者麻醉诱导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3
- 2024年
- 目的观察环泊酚对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麻醉诱导后至切皮前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非心脏手术的老年患者82例,男42例,女40例,年龄65~90岁,BMI 18.5~30.0 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环泊酚组(C组)和丙泊酚组(P组),每组41例。麻醉诱导:C组采用环泊酚0.3 mg/kg,P组采用丙泊酚1.5 mg/kg。记录麻醉诱导后至切皮前发生低血压的例数。记录麻醉诱导前(T_(0))、诱导后3 min(T_(1))、气管插管后即刻(T_(2))、插管后3 min(T_(3))、插管后5 min(T_(4))和插管后10 min(T_(5))时的HR、SBP、DBP和心脏指数(CI)。记录麻醉诱导后至切皮前血管活性药物使用例数,注射痛、呛咳、术中体动和心动过缓的发生例数。记录苏醒期躁动和术后48 h内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例数。结果与P组比较,C组麻醉诱导后至切皮前低血压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与T_(0)时比较,T_(1)-T_(5)时两组HR明显减慢(P<0.05),SBP、DBP和CI明显降低(P<0.05)。与P组比较,T_(5)时C组CI明显升高(P<0.05),注射痛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不同时点HR、SBP和D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麻黄碱、去氧肾上腺素和阿托品使用率,呛咳、术中体动、心动过缓、苏醒期躁动和术后48 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环泊酚对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更小,可安全用于老年患者非心脏手术的麻醉诱导。
- 章炜王亮黄秋婵纪木火尹宁
- 关键词:丙泊酚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血流动力学低血压
- 血流向量成像技术评估卵巢癌术后化疗后左心室舒张功能
- 2024年
- 目的观察血流向量成像(VFM)技术评估卵巢癌(OC)术后化学治疗(简称化疗)后左心室舒张功能改变的价值。方法前瞻性以37例OC术后接受化疗患者为化疗组,以同期40名健康成人为对照组。对化疗组分别于化疗前、化疗3及6个周期后,对照组于入组时行常规超声心动图及VFM检查,比较化疗前组间及化疗组内不同时间点资料,分析化疗组VFM与血红蛋白及常规超声心动图结果的相关性。结果化疗组年龄、体质量、体表面积(BSA),化疗前血红蛋白水平、常规超声心动图及VFM结果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化疗组内,随化疗周期增加,血红蛋白水平渐次降低、等容舒张期(IR)及心房收缩期(AS)左心室内压力差(IVPD)及压力差梯度(IVPG)逐渐增大(校正P均<0.05);而常规超声心动图仅化疗6个周期后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及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平均运动峰值速度(E/e’)较化疗前升高(校正P均<0.05)。化疗组舒张期各时相VFM结果均与血红蛋白水平呈强相关(|r|=0.718~0.836,P均<0.05),与LAVI呈弱至中度相关(|r|=0.375~0.525,P均<0.05),与E/e’呈中度相关(|r|=0.424~0.537,P均<0.05)。结论OC术后化疗早期即可出现左心室舒张功能受损。VFM可较常规超声心动图更敏感地检出左心室舒张早期功能轻微改变。
- 陈春翠秦文娟田芮萌陈若茜周诣斐黄磊郭雪婷芦桂林
- 关键词:卵巢肿瘤超声心动描记术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left ventricular diastolic dysfunction,LVDD)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纳入北京市顺义区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100例患者,根据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结果,记录心尖四腔切面室间隔侧二尖瓣环处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arly diastolic flow-velocity peak,Ve)及舒张晚期峰值速度(late diastolic flow-velocity peak,Va),计算Ve与Va的比值(Ve/Va)。以Ve/Va<1作为判断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的标准,将患者分为LVDD组和无LVDD组;收集2组患者一般资料和生化指标,比较2组间上述各指标的差异性,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LVDD的危险因素结果 (1)MHD患者LVDD组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发生率高于左心室舒张功能正常组(χ^(2)=4.332,P=0.024)。(2)与左心室舒张功能正常组相比,LVDD组收缩压、钙磷乘积、C-反应蛋白(CRP)水平显著增高(t=6.443、5.419、5.107,P=0.033、0.043、0.036),而血浆白蛋白(Alb)水平显著降低(t=6.759,P=0.008)。(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升高可能是MHD患者LVD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245,95%CI:0.987~1.008,P=0.001),而血浆白蛋白是其保护性因素(OR=2.061,95%CI:0.091~1.239,P=0.037)。结论 糖尿病肾病、收缩压、营养不良、钙磷乘积升高、CRP升高与MHD患者LVDD发生有关,且收缩压升高、白蛋白降低可能是其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需要引起临床重视。
- 余丹霞黄红邱强
- 关键词:血液透析左心室舒张功能
- 柠檬苦素在制备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药物中的应用
-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柠檬苦素在制备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药物中的应用。所述柠檬苦素的CAS号为180‑71‑8,分子式为C<Sub>26</Sub>H<Sub>30</Sub>O<Sub>8</Sub>,所述...
- 郭淑贞高阔李芳赫王伟魏小棋范昕怡蒋峰崔伶雯
- 高血压病患者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相关性研究
- 吕梦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