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7篇“ 带虹膜隔“的相关文章
- 一种带虹膜隔人工晶体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虹膜隔人工晶体,属于医疗器械领域。该带虹膜隔人工晶体包括连成一体的中央透明光学区、虹膜隔区和襻;所述中央透明光学区为圆形,所述虹膜隔区为环形,两者同圆心;所述襻位于虹膜隔区的外部,且与虹膜隔区的外缘...
- 熊宇吴雷张倩游志鹏
- 文献传递
- 带虹膜隔人工晶体植入术后10年角膜内皮失代偿1例
- 2019年
- 角膜内皮失代偿是内眼手术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白内障摘出、带虹膜隔人工晶体植入术后10年发生角膜内皮失代偿、大泡性角膜病变者少见。文章阐述一例带虹膜隔人工晶体植入术后10年角膜内皮失代偿的诊治。
- 苗壮鲁静
- 关键词:无虹膜虹膜缺损
- 外伤性无虹膜无晶状体眼带虹膜隔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效果
- 2019年
- 目的评价外伤性无虹膜的无晶状体眼带虹膜隔人工晶状体(BDI)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6月至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外伤性晶状体病变合并虹膜缺失50例(50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接受Ⅱ期带虹膜隔的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随访6~12个月,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术后6个月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t=1.358,P=0.000);术后有3例原有的目眩和畏光症状仍存在,术后6个月基本消失,其余47例术后原有的目眩、流泪及畏光症状术后明显减轻或完全消失。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术后6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18,P=0.127);术前和术后6个月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97, P=0.107)。无眼内炎、角膜失代偿、视网膜脱离或人工晶状体偏位、倾斜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外伤性无虹膜无晶状体眼采用带虹膜隔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安全有效。
- 王晓霞高丰玫钱苗苗
- 关键词:无晶状体
- 带虹膜隔人工晶状体在眼外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分析带虹膜隔人工晶状体在眼外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许昌市第二人民医院外伤性晶体病变并伴虹膜缺失患者17例(17眼),术中均行带虹膜隔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将治疗方法与效果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视力恢复情况:患者术后矫正视力水平值≥0.4患者比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畏光、眩光症状缓解情况:术后畏光、眩光症状消失6例,占35.3%;畏光、眩光症状明显缓解11例,占64.7%。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角膜内皮皱折与葡萄膜炎17例,发生率为100.0%;前房积血3例,发生率为17.6%;一过性高眼压2例,发生率为11.8%。结论将带虹膜隔人工晶状体应用于眼外伤患者治疗中,不仅可重建眼球,还可矫正视力,对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均具有重要作用。
- 孟华锋
- 关键词:带虹膜隔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眼外伤
- 带虹膜隔张力环植入治疗虹膜缺损的手术的护理体会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带虹膜隔张力环植入手术治疗虹膜缺损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所诊治的虹膜缺损患者24例,24例患者均行带虹膜隔张力环植入的手术,针对性的对该手术不同类型的患者加强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所有患者均根据虹膜缺损的范围和程度选择并放置合适型号的带虹膜隔张力环,术后随访3个月,均未发现张力环、人工晶状体偏位、移位,晶状体囊袋损伤及瞳孔阻滞等现象。结论囊袋内植入带人工虹膜的张力环治疗部分或完全虹膜缺损,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开辟了该类疾病治疗的新思路,手术期间应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及术后的密切观察,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从而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
- 和丹杨红云杨忠昆
- 关键词:虹膜缺损护理并发症
- 带虹膜隔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虹膜缺损无晶状体眼
- 2015年
- 目的探讨带虹膜隔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严重外伤性虹膜缺损无晶状体眼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了11例(11眼)因虹膜缺损在我院行带虹膜隔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效果。术后随访时间9—24个月。结果末次随访最佳矫正视力0.02~0.1者1眼,0.15~0.25者3眼,0.3~0.5者6眼,0.8者1眼。除1例后期略有畏光外余畏光症状均消失,无眩光或光晕。1例术后1周发生视网膜脱离进行相应手术而复位,视力达0.2;1例发生玻璃体积血2周内吸收,视力达0.4;2例发生继发青光眼,分别于药物治疗7d,10d内眼压恢复正常。术后未发现人工晶状体脱位者。结论带虹膜隔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严重眼外伤虹膜缺损无晶状体眼效果可靠,安全可行,改善了视力和生活质量。
- 刘鹏飞李跃白领娣刘淑伟张怀强
- 关键词:晶状体带虹膜隔虹膜缺损外伤性
- 视网膜光凝联合Ⅱ期带虹膜隔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无虹膜无晶状体眼疗效观察
- 2014年
- 目的 探讨眼外伤后无晶状体、无虹膜或虹膜大部分缺损患者的有效安全治疗方法.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台州市眼科医院采用视网膜光凝联合Ⅱ期带虹膜隔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20只眼无晶状体、无虹膜或虹膜大部缺损的患者.结果 全部病例带虹膜膈人工晶状体植入成功.术后随访6~12个月,视力均有明显提高,畏光症状减轻或消失,术后观察6~12个月无一例发生视网膜脱离.结论 视网膜光凝联合Ⅱ期带虹膜隔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为治疗外伤性无虹膜无晶状体眼提供了安全有效地方法.
- 伍海建张令洁金玲艳管涛
- 关键词:眼外伤无晶状体无虹膜视网膜光凝
- 带虹膜隔人工晶状体植入对角膜内皮细胞及房角结构影响分析
- 2014年
- 目的通过带虹膜隔人工晶状体植入后对角膜内皮细胞、前房深度及房角结构变化的研究,认为带虹膜隔人工晶状体植入是目前治疗外伤性虹膜缺损效果好且副反应小的方法。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五官科就诊的20例外伤性虹膜缺损患者,均行玻璃体切割术3个月后再行睫状沟缝线固定带虹膜隔人工晶状体。患者术前和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均采用角膜内皮显微镜检查角膜内皮细胞密度、UBM检查前房深度及房角。观察术前和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前房深度、房角的变化。结果(1)带虹膜隔人工晶状体植入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降低,术后1周、1个月、3个月与术前比,术后1周、1个月、3个月两两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带虹膜隔人T晶状体植入后前房深度变浅、房角变窄,与正常眼前房深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带虹膜隔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降低,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带虹膜隔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前房变浅,房角变窄,与正常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BM观察前房深度及房角无创伤且能早期发现房角异常,值得推广。
- 马永健王平刘育霞
- 关键词:角膜内皮前房深度房角UBM
- 50-C型带虹膜隔张力环植入治疗先天性完全性虹膜缺损合并白内障临床疗效的观察
- 目的探讨带虹膜隔张力环植入手术治疗完全性虹膜缺损合并白内障的手术技巧、术中术后并发症,并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估。方法先天性完全性虹膜缺损合并白内障虹膜缺损3人(6眼),每只眼均行2枚带虹膜张力环(Morcher Type 5...
- 姜雅琴黄旭东马健利高婧
- 关键词:虹膜缺损并发症
- 文献传递
- 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术后带虹膜隔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评价眼外伤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术后无虹膜者植入带虹膜隔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的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3例(13眼)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术后伴无虹膜及瞳孔极度散大者,行二期带虹膜隔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术后随访3—24个月。结果术后畏光症状均减轻或消失。术后3个月时矫正视力〈0.1者1眼,0.1~0.3者5眼,0.4~0.6者4眼,〉0.6者3眼。术后有5例眼压升高,4眼控制,1眼行引流阀植人术好转。结论带虹膜隔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治疗无虹膜合并无晶状眼的有效方法,但术后并发症不容忽视。
- 李真
- 关键词:晶状体无虹膜
相关作者
- 李娟娟

- 作品数:250被引量:466H指数:9
-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小胶质细胞 荧光素血管造影术 光学相干 光相干断层扫描 脑缺血大鼠
- 胡竹林

- 作品数:298被引量:788H指数:11
- 供职机构: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角膜内皮细胞 羊膜 恒河猴 手术 白内障
- 黎铧

- 作品数:128被引量:236H指数:8
- 供职机构: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荧光素血管造影术 光学相干 光相干断层扫描 眼底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 袁援生

- 作品数:204被引量:552H指数:10
-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青光眼 视网膜 白内障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视功能
- 王筱云

- 作品数:20被引量:58H指数:5
- 供职机构:山东省眼科研究所
- 研究主题:护理 护理配合 眼底血管造影 五官科 护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