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7篇“ 废弃采石场“的相关文章
- 废弃采石场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及其治理技术研究
- 2025年
- 随着人类对矿山资源的持续开采,矿山废弃地问题日益严重,其中废弃采石场问题尤为突出。文章以废弃采石场为对象,通过对采石场矿山地质环境现状的深度研究,揭示了废弃采石场对周边环境及生态造成的常见问题,如地质灾害、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为解决这些问题,文章在深入研究废弃采石场的特征和成因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的治理技术,包括回填技术、植被覆盖技术和防水治理技术等,旨在通过这些治理技术,实现废弃采石场的生态修复和环境改善。研究结果显示,这些治理技术能有效改善废弃采石场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为矿山废弃地的综合治理提供了重要参考。
- 王波
- 关键词:废弃采石场矿山地质环境环境治理技术生态修复环境改善
- “双碳”背景下废弃采石场生态修复及综合利用技术研究
- 2025年
-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我国面临着更大的生态修复和对废弃采石场的综合利用的挑战。本研究以废弃采石场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在“双碳”背景下如何进行废弃采石场的生态修复及综合利用。首先,针对采石场地质特性及生态环境等复杂的现场条件,提出了一种基于生态化设计原则的修复策略。后续,通过进行现场生态修复试验,证明了该策略能够有效改善废弃采石场的生态环境,实现土地的合理利用。再次,通过对废弃采石场进行综合利用技术研究,我们发现,通过改良土壤,种植土壤改良植物,开展生态旅游等方法能够有效地使废弃的采石场得到综合利用,同时带动经济发展。结果 表明,上述生态修复及综合利用的过程和技术不仅符合“双碳”目标,更可以为废弃采石场和其他类似的复垦工程提供可参操作性的技术方法和思路。
- 彭辉平
- 关键词:废弃采石场生态修复综合利用土地利用
- 五台山区废弃采石场植被修复技术
- 2024年
- 废弃采石场植被修复存在立地条件差、地形破碎、恢复难度大等难题。分析了废弃采石场的危害性,结合五台山区实际情况,介绍了五台山区废弃采石场不同功能区的植被修复技术。
- 张立
- 关键词:废弃采石场植被修复
- 废弃采石场的边坡治理与景观设计探讨
- 2024年
- 为提高废弃采石场的边坡稳定性,修复矿山生态环境,文章以实际工程为研究对象,探索了废弃采石场的边坡治理及景观设计要点。该废弃采石场在经过长时间的开采后,现场存在严重的坍塌、水土流失、环境破坏等问题,开采留下的边坡稳定性很差,采用挂网喷播的方式除了能提高边坡稳定性外,还能营造良好的景观,具有较高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蔡潮欢
- 关键词:废弃采石场边坡治理景观设计
- 互助县某废弃采石场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 2024年
- 采石场因缺乏表土覆盖,营养物质匮乏,水分难以储存,其周围生态系统薄弱,一旦破坏原有平衡,就会使生态修复困难。文章以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县某废弃采石场为研究对象,在地质环境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工程治理必要性,并提出相应的生态修复措施及生态修复技术,可对具备类似生态地质特点的采石场进行生态修复提供相应参考。
- 石小荣李英钧黄强贵柏玉林
- 关键词:采石场生态修复格宾挡墙
- 张家口市某废弃采石场地质环境问题及生态修复方案
- 2024年
- 【目的】为张家口市某废弃采石场提出地质环境治理及生态修复方案,解决该区域因长期开采造成的地质破坏和生态失衡问题。【方法】系统分析该废弃采石场的地质环境现状和问题,制定出了科学合理的治理方案。【结果】基于该废弃采石场存在地质地貌破坏、水土流失问题、地质灾害隐患、水文地质结构破坏、生态系统退化等5方面的问题,提出了渣石堆治理、掌子面治理、采矿平台治理、渣坡与采坑治理、浮石清理、绿化种植、砌筑工程等7项治理措施,并给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结论】该方案可为该地区的其他废弃矿山的治理与恢复提供参考和借鉴。
- 赵晋
- 关键词:废弃采石场地质灾害可持续发展
- “双碳”背景下漓江流域废弃采石场生态修复及综合利用技术研究
- 2024年
- 生态系统碳汇功能提升是“双碳”背景下废弃采石场生态修复的重要方向。以兴安县川江、斧子口水利枢纽工程采石场生态修复工程为例,探讨该工程的生态修复工程及其碳汇和增汇管理措施。结果表明:采用边坡生态修复、土壤配制、植物选配、养护管理等多方面措施可以提高废弃采石场土壤碳汇量并促进林草植被的高效生长,减少区域水土流失;加强土壤修复可以减少碳汇损失。减少生态修复过程可计量碳汇量提升、生态修复及后期管理中碳损失,可以实现废弃采石场生态修复的碳汇提升最大化。
- 谢廷勇郭尚其陶悦廖建雄王新伟周洁军
- 关键词:生态修复综合利用废弃采石场
- 基于FAHP的废弃采石场矿山边坡生态治理方案优选研究
- 崔秀红
- 废弃采石场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及其治理技术被引量:1
- 2023年
- 为了有效改善治理区地质环境条件,使得治理区地形地貌景观得到恢复,地质灾害隐患得到消除,分析了治理区地质环境现状,治理区立面危岩体遍布,存在采坑4处,坑内存在积水,治理区内多处碎石堆积。基于此,针对4处采坑,采取坡顶设置护栏、立面危岩清理消除治理区内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采用渣石回填等项目改善地质环境条件,并在治理区内整平覆土,恢复耕地。研究使得治理区的生态环境也会明显改善,自然面貌将有较大改观。
- 陈彦
- 关键词:废弃采石场矿山地质环境
- 不同复合菌剂对废弃采石场土壤的改良效应研究被引量:2
- 2023年
- 历史遗留采石场土壤存在养分不足和生物活性低的问题.为加快矿区土壤生态重建,明确复合菌剂对土壤的改良效果,丰富受损裸地的生态修复理论.本研究选择以有机肥和天然稻壳为基肥,以胶质芽孢杆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BM)、细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microflavus,SM)和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TR)作为土壤改良菌剂,设置T0(基肥)、T1(基肥+BM+SM)、T2(基肥+BM+TR)、T3(基肥+SM+TR)和T4(基肥+BM+SM+TR)等5种配施方案,以采石场原状土为对照(CK),进行室内土壤培养试验,测定试验土壤pH、电导率、有机质、速效养分、酶活性以及微生物数量等14个指标,采用综合指数法(Soil Quality Index, SQI)对土壤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以探讨不同处理对采石场土壤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1)经基肥和复合菌剂处理后,土壤酸性减弱,电导率提高了24.07%~64.50%,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提升了52.96%~82.48%、761.67%~846.10%、1211.81%~2115.67%和69.73%~111.14%;土壤微生物总量是对照的1.99~36.87倍,土壤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2)不同处理SQI大小顺序为T4>T2>T3>T1>T0>CK,T4处理的土壤质量综合指数最高,为0.854,土壤改良效果最佳.基肥、复合菌剂能降低土壤酸性,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和生物活性,改善土壤质量,为植被生长提供保障,且基肥和复合菌剂的混合施用较单施基肥的土壤改良效应更加明显.
- 王子焕王敏姚剑泽李超楠吴龙峰陈三雄
- 关键词:废弃采石场复合菌剂土壤微生物土壤养分酶活性
相关作者
- 王琼

- 作品数:101被引量:389H指数:12
-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 研究主题:生态恢复 废弃采石场 堆场 生态修复 双向土工格栅
- 辜再元

- 作品数:38被引量:277H指数:10
- 供职机构: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 研究主题:生态恢复 废弃采石场 边坡生态 边坡 边坡绿化
- 韩烈保

- 作品数:502被引量:3,231H指数:26
-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草坪研究所
- 研究主题:草坪草 草坪 草地早熟禾 高尔夫球场 结缕草
- 宋百敏

- 作品数:13被引量:100H指数:6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废弃采石场 生态恢复 自然恢复 遥感 盐地碱蓬
- 常智慧

- 作品数:112被引量:425H指数:12
-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
- 研究主题:草坪 高尔夫球场 再生水 草坪草 污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