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88篇“ 建筑审美“的相关文章
- 福州华林寺的建筑审美与文化影响
- 2024年
- 在中国南方各地建筑中,福建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形制别具特色。福州的华林寺在1958年就被鉴定为长江以南最古老木构建筑物,后虽经历代重修,大殿主要构架还是初建时原物,是研究我国南方木构建筑体系的珍贵实物资料。从华林寺的平面布局、历史脉络、建筑装饰、形制特点入手,寻找华林寺相较于同时期中国木构建筑的异同,分析其中蕴含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最后通过对比典型建筑实例反映出华林寺在南北、中西方建筑文化交流中产生的影响,进一步探讨了建筑与地缘文化的关联。
- 陈欣怡
- 关键词:建筑装饰建筑审美文化影响
- 基于美感经验的中国园林建筑审美特点探究
- 2024年
- 中国古典园林最大的特点便是有意境。在进行园林的营造过程中,建造者总是将其审美意趣、情志一并投入其中,借由美感经验进行艺术创造,同时利用感性的形式给观者带来精神愉悦,美感也由此呈现。因移情作用,物的形象人情化,从而使人的情趣借由物的形象得以返照,同时观者吸收物的姿态丰满心中美的意象,如此往复回流。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利用物象的意,使园林意象群被建筑形式构造成一个整体,让观者在有限的视域内无限地延展美的感悟。以美感经验为依托,探究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对意境呈现的引导。
- 崔晗刘越
- 关键词:园林建筑美感经验意境意象
- 徽派建筑审美意蕴在服装设计中的转化
- 2024年
- 服装与建筑是生活美学的不同形式载体,基于共同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文化,两个领域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文章将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重要代表徽派建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徽派建筑的美学特征,用视觉语言转译的设计方法,探索如何将徽派建筑的审美元素和文化意蕴转化为视觉品质融入服装设计中,用服饰表现语言呈现徽派建筑的设计观念和审美意境。
- 邱丽李凌
- 关键词:徽派建筑服装设计
- 福州长乐区朝元观建筑审美研究
- 福州长乐区朝元观建筑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建筑坐北朝南,依山而建,前有矮墙围合小院,其整体为三落二进,紧靠山,且山有洞穴为祈梦空间,通过对朝元观建筑室内外空间的审美的探究,以构造美、环境美、意境美的三个审美维度,进行深入解...
- 夏慧静
- 外部空间界面的绿色措施对建筑审美的影响研究 ——以办公建筑为例
- 随着生态环境危机的日益加剧,世界范围内对环保低碳的愈加重视,以及建筑技术的不断演进,绿色建筑已经成为了我国建筑的发展重点和趋势。我国当下绿色建筑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发展不平衡、片面强调技术性和数据指标等问题。然而绿色...
- 赵王一男
- 关键词:审美绿色建筑建筑美学
- 侘寂还是数字形态发生——论生态建筑审美趋势
- 2023年
- 审美是个体经验、认知、情感的表达,伴随愉悦过程的发生。先进的文明具备更多样包容的审美观,通过审美,人们表达对周遭事物的态度。生态建筑在推崇光怪陆离的造型,挑战工程奇迹的同时也应强调事物质朴的内在,正如“侘寂”追求能够经历时间考验的本质的美,警惕生态建筑审美陷入形式主义的误区。文章通过对生态建筑审美的探究,颠覆对生态建筑审美的旧有观念,引导人们对生态建筑美学再认识;在梳理生态建筑审美趋势过程中,厘清若干关键问题,在建筑设计美学上提倡设计师独立研判,希望就树立积极生态建筑美学观有所启发。
- 刘念祖
- 关键词:仿生生态建筑审美
- 入华粟特人建筑审美研究--以墓葬图像为中心
- 近年来在我国西部、北部地区相继发掘了数座入华粟特人墓,葬具上丰富多彩的壁画图像对我们研究北朝隋唐文化交流、民族融合等问题提供了宝贵材料。本文以入华粟特人的考古发现为背景,以文献资料为依据,以具有丰富内涵的建筑图像为主要研...
- 周玥聪
- 关键词:建筑美学死亡观
- 新时代交通建筑审美与形态建构的理性思考
- 2022年
- 新时代交通建筑日益引起公众的关注,对社会的影响愈加深刻。交通建筑创作仍然需要以理性思考为主线,在满足基本使用功能的前提下,顺应时代发展,适应多元化趋势。处理好建筑创意与技术理性的辩证关系,做到传承与发展相结合,追求具有和谐美感、文化创意的空间形态设计,满足健康良性的人文诉求和文化内涵。
- 陈东杰
- 关键词:交通建筑审美
- 文以载道——建筑审美的文化特质
- 2022年
- 中国文化的一致性是建立在“文以载道”的基础上,“文”涵盖了伦理、审美、玄学的各个层面,传统建筑作为华夏艺术的一个分支同样展现了“文彩斐然”的特质。中国建筑完整独特的造型和程式语言成就了“建筑”自身的定义。格式塔在意义上完整表现了从思维格式到造型格式的一体化塔式格局。思维模式以语言为基础,汉字的形、象、声、意的复合维度对建筑的型、象、节奏和意境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建筑法式到文脉城镇表现了“文而化之”的东方形韵。
- 魏薇
- 关键词:营造法式格式塔文脉
- 粤北客家传统宗祠的建筑审美探析
- 2022年
- 粤北客家宗祠建筑是岭南客家建筑的代表,在岭南乃至我国传统建筑史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鲜明的建筑特色彰显了独特的文化审美价值。在时代的长河中,粤北客家传统宗祠建筑,不论是基地选址、空间布局还是空间装饰,都生动地体现了自然与淳朴、含蓄与象征、人文与道德的美学思想,而且这些建筑美学思想对现代建筑设计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本文首先概括介绍了粤北客家传统宗祠建筑,其次着重分析了其建筑特色和建筑审美,以期为当代建筑的发展探究提供重要的文化参考价值。
- 蔡泉源赖隽龙
- 关键词:建筑审美
相关作者
- 唐孝祥

- 作品数:184被引量:733H指数:13
-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 研究主题:建筑美学 园林美学 传统村落 风景 岭南建筑
- 王贵祥

- 作品数:132被引量:327H指数:9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 研究主题:建筑 原状 寺院 中国建筑史 明代
- 袁恩培

- 作品数:149被引量:569H指数:11
-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艺术学院
- 研究主题:文化 人性化 土特产 艺术设计 形式美
- 征海粟

-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 研究主题:建筑审美 PC 消费社会 住宅设计 社会环境
- 刘念祖

- 作品数:9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浙江万里学院
- 研究主题:生态建筑 审美趋势 审美 建筑审美 建筑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