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4694篇“ 开放经济“的相关文章
- 数字贸易与开放经济学
- 2024年
- 数字革命对国际贸易的挑战已远远超越数字贸易的范畴。数字贸易不仅无法全面捕捉数字技术对国际贸易的全面影响,而且还会误导人们对数字经济时代开放经济学的理解。本文的核心观点是:第一,开放性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本质特征,需要从开放经济学的视角来看待数字经济。第二,在学科体系方面,数字技术革命不仅会带来数字交付和数字订购这两种形式的数字贸易,而且会带来新的产品、生产要素和生产技术,从而重塑国际分工模式、动力机制和利益分配效应。第三,在研究方法方面,对于多数研究者而言,大数据时代并不意味着“数据的海洋”,而是“数据的荒漠”;面对来自科技、经济和社会转型过程中涌现的丰富案例,应强化经济学理论思维能力,而不是盲目“一刀切”式地学习大数据分析方法。
- 王永进
- 关键词:数字经济开放经济学
- 嵌入金融支柱的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研究前沿综述
- 2024年
- 在我国着力推进高水平金融开放的进程中,迫切需要利用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研究范式,解决开放条件下的经济金融问题,夯实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根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向纵深发展。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将金融支柱嵌入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是国际金融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早期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考虑的“金融元素”仅体现为与金融相关的核心变量(如利率、汇率等)动态,而建立在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基础上的NOEM-DSGE模型将封闭经济刻画的金融摩擦、金融中介、金融冲击等金融元素推广到开放经济,不仅对国际金融领域一直关注的基础性研究课题作出了新的回应,还对金融危机后涌现的现实经济金融问题给出了更加合理的解释。本文认为,从模型设定、模型解法、模型匹配微观数据以及跨学科方法的融合等方面进行突破,是未来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向。
- 江振龙
- 关键词:金融摩擦金融中介金融冲击
- 开放经济社会再生产视角下经济循环与经济增长研究
- 2024年
- 经济循环是资本循环和商品流通的交错,经济循环畅通要求预付到流通中的货币流回到它的起点、国家-部类×国家-部类维度的再生产平衡公式成立。资本主义生产的内在规律和竞争的强制规律使循环畅通的条件难以满足,技术进步单纯作为价值增殖手段的资本积累引起四大部类相继出现产能过剩。产能过剩导致经济循环受阻,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收缩、预付资本增殖能力降低,经济增速因此下降,这可从纳入产能利用率的经济增长公式得到反映。国际国内经验数据表明,产能利用率、经济循环速度、经济增长速度呈相似走势,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上升,危机爆发时大幅下降,经历“V型”反转后趋于下降。我国的产能利用率下降、循环不畅、增速放慢的原因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本质区别。为实现我国经济在风云变幻的世界经济中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畅通“大循环”和“双循环”。统筹提高供给质量和扩大国内需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关键举措。
- 王智强程恩富
- 关键词:开放经济经济循环经济增长社会再生产
- 优化城市营商环境促进南北经济均衡发展——限制经济秩序向开放经济秩序的演进被引量:10
- 2024年
- 南北地区因初始经济禀赋的微小差异,政商互动分别演化出“开放经济秩序”和“限制经济秩序”的营商环境。不同类型营商环境培育出南方“小企业铺天盖地”和北方“大企业顶天立地”的经济景观。“开放经济秩序”的营商环境以低制度成本优势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实现经济高水平集聚;以技术创新优势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实现南方地区数量扩张和质量提升的高质量发展道路。而“限制经济秩序”的营商环境则带来北方部分地区经济增长的失速。本文采用南北城市经济发展和营商环境指标“两两捉对”回归的实证策略,直接识别营商环境差异对南北均衡发展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营商环境差异对南北经济差距的解释能力在5.8%~14.2%,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工具变量估计均佐证研究结论的稳健性。本文的研究强调,实现南北经济均衡发展和区域高质量发展,需要持续优化地区营商环境,推进城市营商环境从“限制经济秩序”向“开放经济秩序”演进。
- 丁从明王聪陈昊
- 关键词:营商环境
- 开放经济体的投入产出表和模型:基于进出口内生化的视角
- 2024年
- “双碳”目标的提出和对全球价值链的关注,使投入产出技术再次被广泛应用。传统投入产出表及模型起源于计划经济的物质产品平衡表,基本遵循封闭经济体的传统假设,无法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碳排放国际化等现实发展情况。文章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原理为指导,将进口和出口内生化,提出了开放经济体下的投入产出表和投入产出模型。研究表明:由于加入了国外部门,因此投入产出技术更加系统、更加全面,更能准确地反映经济体自身的属性。开放经济体投入产出表及模型为拓展投入产出技术提供了新思路,为投入产出技术的更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
- 袁永科
- 关键词:投入产出表
- 开放经济环境下应用经济学研究方法探析
- 2024年
- 随着我国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新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变化对应用经济学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开放经济环境下应用经济学研究方法发生了一定的转变。深刻洞察国内国际发展大势,强调做强做优做大经济,推动应用经济研究可持续发展,以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因此,本文以“应用经济学研究方法转变”为研究点,结合我国经济的实际情况,应用科学理论的语境原理,鉴于依存的学科语境发生重要改变,找到适合的计量技术应用,进一步探析应用经济学研究的方法转变和研究体系建立的对策,从而引领大家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 王天琛
- 关键词:应用经济学
- 中国开放经济统计研究的两项新成果值得关注
- 2024年
- 官方公布的1950-1981年国际收支平衡表统计数据和学术界估算的1550-1948年国际收支平衡表数据填补了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国际收支统计空白,为研究更长历史周期的中国开放经济提供了基础数据。国际收支统计是系统记录一国(或地区)对外经济活动最为全面和规范的国际标准。
- 马昀
- 关键词: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收支统计对外经济活动基础数据
- 开放经济下研发资本对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溢出渠道检验
- 2024年
- 于开放经济体而言,技术进步不仅来自内部自主创新,也来自国内资源与全球市场融通过程中吸纳的国际知识溢出效应。本文立足宏观视角,着眼于国际贸易、外商投资、信息通信、专利引用与人才流动渠道,选择研发资本占OECD国家份额超80%的G7国家测度国外研发资本存量,基于我国30个省份2009~2020年数据,研究国外研发资本对中国技术进步的溢出效应。结果表明,自主研发和信息通信渠道显著促进了我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国际贸易、外商投资、专利引用、人才流动渠道的溢出效应存在显著的地区异质性。
- 谢媛陈守东
- 关键词:国际知识溢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发资本
- 开放经济条件下三类农业补贴政策的影响效应研究——基于农业开放DSGE模型
- 2024年
- 随着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持续推进和农产品国际贸易环境的日趋复杂,厘清开放经济条件下农业补贴政策的影响效应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农业开放DSGE模型,比较分析了开放经济条件下农业固定资本补贴政策、农业短期资本补贴政策和农地流转补贴政策的影响效应,并进一步阐释了“三量齐增”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农业固定资本补贴政策和农业短期资本补贴政策是激发农业生产潜力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持政策。然而,这两类补贴投入的持续增加也会引起农业生产成本的不断攀升和农产品比较优势的持续削弱,从而引起农产品进出口的结构失衡和“三量齐增”问题的进一步加剧。农地流转补贴政策能够有效促进农地流转,通过推动农业经营规模化,实现对农业生产要素资源配置结构的优化,是缓解农业生产成本上升压力和提高农产品比较优势的重要引导政策。因此,合理搭配使用各类农业补贴政策,构建以优化农业生产要素配置结构为目标的农业补贴政策体系是农业农村现代化顺利实现的关键政策保障。
- 范帅邦彭诗淳
- 关键词:农业补贴政策农业生产成本农产品价格
- 以“一带一路”构建双循环格局的向西开放经济发展对策——以甘肃省为例
- 2024年
- 基于双循环格局,以“一带一路”国际商贸环境开放为研究对象,构建核心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以甘肃省向西开放国际商务环境为论点,通过对其SWOT分析得出甘肃省向西开放国际商务环境的现状,实证分析得出甘肃省向西开放国际商务环境的变化,针对性提出对策建议。为西部省市更高效融入双循环格局、优化向西开放国际商务环境、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提供理论支撑。
- 李莹
- 关键词:一带一路向西开放资源评价
相关作者
- 赖明勇

- 作品数:351被引量:5,066H指数:37
- 供职机构:湖南省政协
- 研究主题:经济增长 实证研究 外商直接投资 出口贸易 实证分析
- 梅新育

- 作品数:859被引量:650H指数:9
- 供职机构: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 研究主题:政治性风险 中国经济 对外直接投资 贸易顺差 贸易伙伴
- 祝树金

- 作品数:138被引量:1,717H指数:22
- 供职机构: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 研究主题:经济增长 实证研究 出口产品质量 人力资本 融资约束
- 赵瑞彰

- 作品数:33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 研究主题:开放经济 对外经济开放 经济增长率 经济系统 经济成长
- 张幼文

- 作品数:201被引量:1,181H指数:20
- 供职机构: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
- 研究主题:经济全球化 新开放观 国际分工 全球化经济 W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