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08篇“ 形象权“的相关文章
- 论我国形象权的立法构建
- 在“注意力经济”迅速崛起的背景下,自然人形象所附载的道德评价从精神价值形态转变为兼具精神和财产价值双重形态。该种财产价值被严重侵害的社会现实对形象价值保护提出了新需求。然而,现行《民法典》对形象价值保护的规定相对较为保守...
- 李景牧
- 关键词:形象权人格权
- 虚拟主播角色形象权制度构建
- 近年来,一种新的直播方式在各大网络平台出现,这种直播并没有真人主播出镜,而是代之以一个虚拟的角色形象,主播通过技术措施,使虚拟形象能够实时反应扮演者的面部表情和动作,这就是虚拟主播。虚拟主播最早于2016年出现在日本,随...
- 柴新放
- 关键词:虚拟角色形象权商品化权
- 涉形象权作品转换性使用规则研究
- 2023年
- 在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未经许可擅自在自己的作品中使用他人形象的侵权现象频发。形象权保护个人形象不被他人盗用,但是过度保护又会导致形象权与创作自由之间的冲突。因此,法官应引用转换性使用规则来平衡两者。文章通过分析涉形象权作品侵权案件,阐明在涉形象权作品中适用转换性使用规则的可行性和适用标准。
- 董筱
- 关键词:形象权
- 美国对运动员隐私权、名誉权与形象权的法律保护
- 2022年
- 对运动员的隐私权、名誉权与形象权的法律保护,在美国主要是通过各州法律实现的,且各州法律内容还不完全相同。形象权在美国判例法中的发展一直伴随着不确定性。美国一些州已经尝试通过制定单行成文立法,纠正相互冲突的关于形象权的司法判例。“表达性作品”可以合理使用某运动员的形象而无需授权。倘若未经授权就把运动员的姓名或形象等身份标志用于产品标志或广告宣传,导致消费者误认为运动员与产品促销有关,在实质上起到了商标的作用时,运动员可以依据美国联邦《兰汉姆(商标)法》的规定,提起商标侵权民事诉讼。对运动员隐私权、名誉权与形象权的保护,可能受到美国联邦宪法第一修正案保护表达和资讯传播自由的限制,新闻媒体的报道通常会享有侵权责任的豁免。判断被诉侵权的作品是否属于宪法第一修正案的保护对象,属于法院自由裁量的范围。
- 郭树理
- 关键词:隐私权名誉权形象权商标言论自由
- 同步赞助中我国运动员个人形象权冲突的思考
- 2022年
- 在竞技体育快速发展的商业化背景下,我国运动员个人与集体赞助商中有关形象权的问题冲突频发.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冲突之源,并从国家体育总局政策与现行法律存在的矛盾和运动员的培养体制、运动员形象权自主利益的公平为出发点进行分析,通过借鉴国外运动员形象权纠纷处理经验,切入本土化视角,提出对我国运动员个人与集体赞助商形象权法律保护的三点建议:从法律上明确侵犯运动员个人形象权的构成要件;借鉴欧美国家对运动员形象权的管理制度;新媒体时代,完善网络舆论相关法案.
- 张埜翁飚王永杰
- 关键词:赞助商法律形象权运动员
- 浅析国内个人虚拟形象权的法律保护问题
- 2022年
-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虚拟形象应用扩展到个人领域,个人虚拟形象权的法律保护问题伴随而来。通过对相关案例的研究和对受众需求的分析可以发现,个人虚拟形象权是同时具有财产权和人格权的全新独立权益。由于目前法律保护尚未跟进,使用者容易遭受来自盗冒用者、视觉效果创作者、投资者的实际侵权却维权困难。在短期内,可根据现行法规对权属人进行复合保护,从长远看来,可参考商标法等相关法律,为该种全新的权益制定或适用相关法律法规。
- 李兴衡
- 我国运动员形象权保护问题研究
- 在建设体育强国,依法治体背景下研究运动员形象权保护,对维护运动员正当与合法权益具有现实意义。当前我国没有形象权制度,已有的法律规定也拘泥于调整范围不能提供全面的保护,利用无限制产生归属不明、收益分配不平等问题。因运动员形...
- 张佳灿
- 关键词:法律性质
- 知识产权视角下运动员形象权研究
-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体育产业蓬勃展开,运动员知名度提高,逐渐成为大众明星受到广大人民的追捧,一方面知名运动员身上良好的公众形象和号召力被商家看中,邀请其为自己的产品代言,另一方面运动员发挥自己的主动权,将自身的...
- 张仙亚
- 关键词:人格权知识产权
- 涉形象权作品的转换性使用问题探析
- 随着网络技术与自媒体平台的发展,使用他人形象制作虚拟人物角色和表情包等现象愈来愈普遍,名人的形象要素的经济价值不断增加。对于人物形象的商业性利用这一现象,美国法曾经发展出形象权这一概念,指个人对其姓名、声音、肖像等形象元...
- 侯文燕
- 关键词:形象权版权合理使用
- 文献传递
- 形象权转换性使用规则研究被引量:2
- 2020年
- 未经许可借用他人形象制作虚拟人物角色和动漫表情包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应该完全保护个人的肖像权还是为公众自由创作虚拟人物形象和表情包留出空间值得思考。形象权制度下的一系列判例借用版权合理使用制度中的转换性使用规则平衡形象权保护和公众的表达自由,能为如何平衡个人的肖像保护和公众的参与创作和表达带来借鉴。本文通过分析转换性使用规则在形象权案例中的运用,提出应调整转换性使用规则以增强适用该规则判定形象权案例的稳定性。
- 华劼
- 关键词:形象权版权合理使用
相关作者
- 姜新东

- 作品数:15被引量:75H指数:5
- 供职机构:济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研究主题:人格权 形象权 人格 知识产权 美国法
- 马法超

- 作品数:37被引量:226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央财经大学
- 研究主题:法律保护 知识产权 奥林匹克标志 运动员 形象权
- 杨辉军

- 作品数:4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湘潭大学
- 研究主题:形象权 法律保护 法律体系 权益保护 侵权形式
- 钱矛锐

- 作品数:52被引量:215H指数:8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医疗纠纷 知识产权 卫生法 法律属性 形象权
- 陈红洁

- 作品数:3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
- 研究主题:形象权 知识产权 知名 隐私权 法定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