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005篇“ 心理干预模式“的相关文章
引导式早期心理干预模式在双向情感障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4年
目的:分析引导式早期心理干预模式在双向情感障碍住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22年4月—2023年4月济南市优抚医院护理部收治的95例双向情感障碍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7例及试验组4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引导式早期心理干预措施,两组持续干预4周。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正性负性情绪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抑郁自评量表(SDS)、护理依从度、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NSNS)评分结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正性情绪、负性情绪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正性情绪评分高于干预前,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试验组正性情绪评分高于对照组,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HAMA、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HAMA、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依从性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NSN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导式早期心理干预在双向情感障碍住院患者护理效果显著,可显著改善情绪、心理状态,增加患者满意度及依从性。
李潇
关键词:双向情感障碍心理疏导早期心理干预负性情绪
应激系统理论的心理干预模式干预对子宫肌瘤术后患者自护能力及希望水平的影响
2024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基于应激系统理论的心理干预模式干预在子宫肌瘤术后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某院100例子宫肌瘤术后患者,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应激组(n=50)、对照组(n=50),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应激组在此基础上行基于应激系统理论的心理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自护能力[自我护理能力测定表(ESCA)]、心理状态[抑郁、焦虑自评量表(SDS、SAS)]、希望水平[中文版Herth希望量表(C-HHI)]、生活质量[生活质量量表(GQOL-74)]。结果:应激组排气时间、自主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t=7.343,6.826,12.002;P<0.05);干预后应激组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等ESC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6.031,7.084,4.599,6.514;P<0.05);干预后应激组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7.183,10678;P<0.05);干预后应激组对现实和未来的态度、积极行动、与他人保持亲密关系等C-HH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8.963,8.622,7.058;P<0.05);干预后应激组躯体功能、物质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等GQOL-74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6.342,5.228,8.647,8.407;P<0.05)。结论:对子宫肌瘤术后患者实施基于应激系统理论的心理护理模式干预,能改善心理状态,提高希望水平、自护能力,从而改善术后恢复情况、提高生活质量。
杨秀娟晁蕊停
关键词:心理护理自护能力子宫肌瘤
绘画疗法在创新高职新生心理干预模式的应用研究
2024年
心理普测是新生开启大学生活的重要一环,面对常规心理普测量表的四大弊端以及高职生心理问题的三大特点,鉴于“绘画疗法”的灵活性与多样性、安全性与隐蔽性,本研究将其引入心理普测后续工作中,打造“四个一”心理干预创新模式。令绘画疗法在高职心理普测、心理辅导、课堂教学、朋辈指导中均有所体现,实现心理问题多渠道早期发现、心理干预多层面过程性开展。
张雪莹
关键词:高职院校绘画疗法干预
互联网+医养结合下心理干预模式的可行性及效果
2024年
目的探讨互联网+医养结合下心理干预模式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择取2022年1~12月本地区居家养老老年人共150例纳入研究,依照计算机随机分组的模式分为对照组(常规指导)和干预组(互联网+医养结合心理干预),每组75例。比较2组不良情绪、孤独感、满意度评分。结果干预前,2组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抑郁症状群量表(PHQ-9)、UCLA孤独感量表简版(ULS-8)、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干预组GAD-7、PHQ-9、ULS-8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SWL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人人群采取互联网+医养结合下心理干预模式切实可行,能够明显改善不良情绪,排解生活孤独感,保证较高的服务满意度,值得推广。
张静贾建磊李婷
关键词:互联网心理干预孤独感满意度
结构式心理干预模式用于尿动力学检查患儿对躯体性应激反应及检查效果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结构式心理干预模式在尿动力学检查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无锡市儿童医院收治的142例接受尿动力学检查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71例)和干预组(7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结构性心理护理干预模式。观察两组躯体性应激反应、检查配合度、检查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检查前10 min两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水平均高于检查前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前10 min干预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检查配合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测量时间短于对照组,测量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检查相关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构性心理干预模式能够减轻尿动力学检查患儿的躯体性应激反应,提高患儿检查配合度,有助于缩短测量时间,减少测量次数,并可减少检查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
周婷龚宇龙刁婕
关键词:结构式心理干预尿动力学检查
基于康复治疗师团队的心理干预模式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运动及心理的影响
目的:探讨基于康复治疗师团队的心理干预模式对卒中后抑郁(PSD)患者心理、运动功能、神经缺损情况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江北院区康复医学科70位脑卒中后抑郁患者...
班友长
关键词:康复治疗师心理干预日常生活能力
参与型护理联合心理干预模式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暴力行为、抑郁自杀态度及自我接纳的影响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探讨参与型护理联合心理干预模式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暴力行为、抑郁自杀态度及自我接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12月上海市宝山区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95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干预模式分为常规组44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51例(参与型护理联合心理干预模式)。干预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暴力行为[精神病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评分]、抑郁自杀态度[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自杀态度问卷(QSA)]、自我接纳问卷(SAQ)评分、病情恢复情况[简明双相情感障碍量表(BPRS)、精神护理观察量表(NORS)]。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MOAS评分为(31.22±4.20)分,明显低于常规组的(42.88±5.6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HAMD评分为(10.48±3.05)分,明显低于常规组的(17.11±4.78)分,QSA评分为(15.84±4.02)分,明显高于常规组的(10.27±3.3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自我评价、自我接纳评分分别为(28.05±5.37)分、(26.89±5.06)分,明显高于常规组的(20.68±3.92)分、(19.48±3.6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BPRS评分为(62.06±12.63)分,明显低于常规组的(86.75±20.47)分,NORS评分为(78.22±10.47)分,明显高于常规组的(65.72±8.5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与型护理联合心理干预模式可减少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暴力行为,有效调节患者抑郁自杀态度,且对自我接纳具有积极影响。
石小润李玉华沈敏
关键词:暴力行为抑郁自杀态度自我接纳
基于Snyder希望理论的心理干预模式在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探讨Snyder希望理论的心理干预模式在老年糖尿病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124例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实验组(n=62)、对照组(n=62),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行Snyder希望理论的心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血糖水平[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护理能力测量量表(ESCA)]、心理弹性[Wagnild-Young心理弹性量表(RS-11)]、希望水平[中文版Herth希望量表(C-HHI)]。结果实验组FBG、2hPG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实验组自护能力、自护责任、健康知识水平、自护技能、自我概念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RS-11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P<0.05);干预后实验组RS-11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实验组C-HH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Snyder希望理论的心理干预模式,能提高心理弹性、希望水平、自我管理能力,降低血糖水平。
黄世英刘彦会雷龙涛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肾病自我管理能力心理弹性
PERMA理论下积极心理干预模式在子宫全切患者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探讨PERMA理论下积极心理干预模式在子宫全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1日~2023年6月30日220例子宫全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PERMA理论下积极心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简版心理健康连续体量表(MHC-S)、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PTGI)、中文版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MHC-S、PTGI、EORTC QLQ-C30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ERMA理论下积极心理干预模式可改善子宫全切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提升创伤后成长水平和生活质量。
马梦柯崔鹤曹莉莉
关键词:子宫全切
系统提升人质危机谈判时效性研究——以人质危机谈判的沟通策略与心理干预模式分析为视角
2024年
人质危机事件中,谈判作为一种关键的非暴力解决手段,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有效保护人质生命安全和化解危机局势,科学高效的谈判策略与心理干预模式显得尤为重要。然而,随着近年来危机事件日益复杂化,传统谈判手段已难以应对现代危机管理面临的挑战。因此,本文从多个角度出发,致力于系统提升谈判成效。针对人质危机谈判的独特性,本文提出一系列精准建议,涉及谈判人员的心理素质的强化、专业技能的提升、心理干预模式的持续改进、跨部门协作的加强、情报收集与分析能力的精进,以及谈判后跟踪评估体系的构建。这些综合措施旨在增强谈判者在复杂危机环境中的应对能力,提升沟通与心理干预的效率,以最小化损失,确保人质安全。
黄彩丽
关键词:心理干预信息共享情报分析

相关作者

陈瑶
作品数:87被引量:1,380H指数:16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
研究主题:积雪草 积雪草总苷 抗抑郁 治疗抑郁症 心理干预
兰洁
作品数:3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北海市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心理干预模式 心理干预 护理 焦虑 患者康复
刘晓辉
作品数:65被引量:710H指数:15
供职机构:河南省中医院
研究主题: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患者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交互性教学 疼痛
王大成
作品数:54被引量:224H指数:8
供职机构:北海市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脑梗死 全脑血管造影 帕金森病 造影剂肾病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史小艳
作品数:40被引量:363H指数:12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血液透析 腹膜透析患者 腹膜透析 疾病不确定感 社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