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01篇“ 心理态度“的相关文章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后方救援者防疫知识认知、心理态度与行为方式调查分析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了解后方救援者对新型冠状病毒防疫知识的认知、心理态度与行为方式,为进一步提高疫情防控能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研问卷,选取湖南省内各医院的765名后方救援者开展电子问卷调研。[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750份,有效率98%;后方救援者对常规防疫知识较为知晓的比率为92.2%,对新型冠状病毒防疫知识较为知晓的比率92.6%;后方救援者防疫心理态度得分处于中等水平,得分为(3.38±0.53)分,70.1%的救援者认为疫情发生期间很需要进行全程的心理疏导,11.2%的救援者对疫情发生期间的心理调适方法非常了解;73.8%的救援者比较愿意主动参与到新型冠状病毒防疫行动,88.0%的救援者会在下班更换工作服(防护服)后反复洗手,93.5%的后方救援者较愿意将防疫相关理论及技能培训等知识推荐给同事或其他人。[结论]湖南地区后方救援者对常规医院感染防疫知识与新冠肺炎疫情防疫知识知晓率较高,应进一步细化防疫知识的宣传与培训;在防疫期间后方救援者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心理波动,对心理疏导需求较高,应加强防控期间对后方救援者的心理指导与社会支持;同时主动参与疫情防控意愿较强烈,防控期间会主动采取一定的防控行为,应充分发挥其后方救援主体的作用。
陈醒秦月兰陶美伊石泽亚申微李珍陈娜袁平
关键词:心理态度
浅析污染环境罪的主观心理态度
2020年
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的环境污染问题日渐突出。我国面对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相继出台了多种措施加大对污染环境行为的打击力度。本文立足于我国刑法338条、2013年、2016年两个关于审理污染环境罪的司法解释之规定分析梳理环境污染罪立法发展,提出污染环境罪的主观罪过形式应为故意或过失择一之罪过形式。
寇桂君
关键词:主观故意
论作为心理态度的校友情结的形成过程及培育
2017年
本文分析了校友情结形成的心理过程,提出了校友情结的培育方法及措施。认为,在校友情结的培育中,应重视校友身份认同的心理过程,重视校友情结培育的主体性,重视校友情结的多维度心理结构,为校友管理向校友服务转型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王叶刘传军
关键词:校友文化
论犯罪心理态度与刑事责任
“无犯罪意思的行为不成立犯罪”是一句古老格言,它体现了罪过是犯罪人成立犯罪的必要条件。无罪过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无犯罪则无刑事责任,继而无责任则无刑罚。因此,罪过的认定就显得非常重要且必要。罪过是人的主观心理态度,即行为人...
麦碧霞
关键词:意志刑事责任
文献传递
网络学习者心理态度剖析及强化对策被引量:2
2008年
参与网络学习者或多或少存在着心理上的障碍,其障碍主要体现在心理态度的弱化。我们从他们心理健康层面上剖析来看,主要受制于心理需求、心理动机同心理态度的隔膜。为此,我们要积极引导他们自我激励,建立科学有效的运行机制,不断提升他们网络化的学习动力,强化他们保持良好的心理态度
陈海强
关键词:网络学习心理健康心理态度
心理态度形容词被引量:3
2007年
本文尝试从语义出发解释心理态度形容词支配小句作补足语的现象。文中首先提出心理态度形容词的判定格式,然后初步考察其支配的小句补足语的语义性质和结构形式,最后通过对比小句补足语与谓词性词组作形容词补足语的差别进一步揭示前者的本质。
缪俊
关键词:意向性独立性
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态度
2002年
态度是对待任何人、观念或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它包括认知、情感、行为三个部分。一个人的态度,是以渐进的方式在其学习、生活经历中逐渐积累起来的。在心理活动过程中,它处于一种“液流状态”,不易把握。因此,在学校教育中,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积极的心理态度,为他们成才打造心理根基是十分重要。 积极的心理态度即正确的、开放的心理态度具体表现为:能正确认识、调控自我,善于接纳他人,积极面对来自自身和社会的挑战。
张彦平
关键词:心理态度小学生心理活动过程学校教育心理倾向教育活动
法制教育形式对学生心理态度的影响
1999年
一、法律知识教学及其影响奉公守法应是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之一。如果不懂得必要的法律知识和相应的法律规范,不具备较强的法制观念,就不能做好本职工作。目前,职业技术学校都普遍开设了《法律》常识和相关的部门法律课程,如《经济法》、《合同法》和《诉讼法》等。课堂法律知识和法律规范的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普法及法制教育的主要形式。心理学家认为:人类个体的心理态度是通过学习形成的并能影响个体行为选择的内部倾向性或反应性的一种状态。这种内部状态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及与环境相互作用而逐步形成的。
王桃枝
关键词:心理态度法制教育法律规范法律知识法制观念
活出萧洒人生 发展积极的心理态度
李树荫著
关键词:成功心理学
何不潇洒走一回——漫谈发展积极的心理态度
1994年
近年来,"何不潇洒走一回"的歌曲被人们唱得震天价响,"不要太潇洒"的广告词成了许多大人小孩的口头语。"潇洒"这个词儿这么时髦,这么走俏,是因为当人们不再为温饱犯愁时,就特别注重自己的风度以及生活方式、精神面貌,希望自己能落落大方,潇洒自如。但正如歌词所写:"恩恩怨怨,生死白头,几人能看透"。
小蔚
关键词:心理态度心理素质自信意识

相关作者

罗雪琳
作品数:16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研究主题:日语 反语 心理态度 成人教育 中国日语学习者
张小虎
作品数:105被引量:774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刑法 犯罪学 犯罪 刑事法律关系 犯罪原因
陈娜
作品数:14被引量:50H指数:4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疫情防控 本土文化 《爱弥儿》 教育 有感
黄宏军
作品数:21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如皋初级中学
研究主题:初中物理 物理教材 初中物理教学 开放式实验教学 物理教学
袁平
作品数:11被引量:91H指数:5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2型糖尿病患者 自我管理行为 色素 医院-社区-家庭 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