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88篇“ 志贺菌属“的相关文章
- 以案例为导向的志贺菌属说课设计
- 2024年
- 说课是教师在内化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以自己的理解向专家或同行讲授某节课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通过听者的评议、说者的答辩,达到互相交流、共同进步的一种教学手段。文章以医学微生物学教材中志贺菌属为例,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设计以及教学反思等5个方面进行说课设计,以期达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 洪静雯陈素云
- 关键词:病原生物学志贺菌说课临床思维情景式教学
- 一种志贺菌属核酸分子的检测方法及试剂盒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志贺菌属核酸分子的检测方法,其包括利用Argonaute蛋白的特性,初级向导ssDNAs介导Argonaute蛋白剪切靶标DNA后,断裂产生的次级向导ssDNA再次被Argonaute蛋白利用去剪切与次级...
- 沈鹤霄李国龙吕永玲张帆任泉方凯
- 一组用于鉴定志贺菌属相关菌种的引物组合、试剂盒及检测方法
- 本发明属于基因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组用于鉴定志贺菌属相关菌种的引物、试剂盒及检测方法。所述的引物组合包括以下核苷酸序列:检测Shigella boydiistr 80的引物对由SEQ ID NO:1和SEQ ID N...
- 吴森王绪敏方向东单广乐
- 文献传递
- 志贺菌属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0年
- 肠科杆菌会引起人和动物以腹泻为主要发病特征的各类包括内源性和外源性的传染病,主要包括大肠杆菌、志贺杆菌等。志贺菌是一种从大肠杆菌逐渐进化分离出来的细菌种属,是临床上常见的细菌型痢疾的致病菌,近年来痢疾的发病率仍然居高不下。[1]在我国常见的志贺菌主要有福氏志贺菌和宋内志贺菌。20世纪80年代初期,人们发现喹诺酮类对腹泻患者表现出强大的杀灭细菌能力。但是,随着喹诺酮的使用,志贺菌对该类药物也产生了耐药性,其中可移动遗传元件包括质粒、转座子、整合子等对志贺菌的耐药性也有很大关联。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会增加用药的成本、影响治疗效果以及新药的开发成本和周期。因此,需要了解并总结志贺菌耐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机制及相关研究进展。
- 王华孙娜杨文
- 关键词:志贺菌耐药性喹诺酮质粒
- 志贺菌属耐药性及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9年
- 志贺菌属易引起细菌性痢疾,可出现爆发和流行,不同国家和地区有所差异。对菌痢的抗生素治疗可减少感染的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但随着抗生素的滥用,导致志贺菌不断变异,且由于志贺菌耐药是快速的、广泛的,继而衍生出多种多重耐药菌株。本文基于志贺菌耐药基因的研究,对临床上应用过的以及正在应用的抗生素进行分析,旨在进一步明确志贺菌的耐药情况,并且将重点讨论志贺菌的耐药特性以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
- 魏亚璇周也琪刘佳琳段思琪丑莉莉李明成
- 关键词:志贺菌耐药基因分子流行病学
- 江西地区儿童志贺菌属感染流行趋势及耐药性变迁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了解儿童志贺菌属感染在江西地区的流行趋势、种群分布和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儿童细菌性痢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及2013年-2016年临床分离的志贺菌属;采用志贺菌诊断血清进行种群分析;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2004年共分离出176株志贺菌属,绝大多数为福氏志贺菌(162/176,92%),其次为宋内志贺菌(14/176,8.0%)。2013年-2016年4年间分离的志贺菌属逐年下降,分别为61、42、21和5株,其中4年间宋内志贺菌与福氏志贺菌比大致为1.7:1。2004年及2014年-2016年分离的志贺菌属对氨苄西林耐药率上升为100.0%,除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下降(4.2%)外其余抗菌药物(氨苄西林/舒巴坦、氨曲南、头孢吡肟、头孢噻肟、头孢他啶、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上升,分别上升的百分点为26.0%、73.8%、32.9%、21.8%、43.8%、41.1%。结论江西省儿童感染志贺菌的发病率逐年下降,十年间感染菌种发生了明显变化,原来腹泻儿童大部分感染福氏志贺菌,现在腹泻儿童大部分感染宋内志贺菌,对常用抗药物耐药率呈逐年增长趋势,感染控制部门仍应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加强耐药性监测。
- 余晓君柯江维黄凯周艳黄超杜琴
- 关键词:志贺菌属耐药率种群变化
- 一种抗志贺菌属包装膜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志贺菌属包装膜,涉及食品包装膜技术领域,其成分包括:高密度聚乙烯、聚乙烯树脂、壳聚糖、葡萄籽油、海藻酸钠、硼砂、柔软剂、芳樟醇、中药液、纳米二氧化钛、熊果苷粉、豆蔻酸锌、苯甲酸苄酯、柠檬酸酯、去离子水。...
- 武道贵
- 文献传递
- 志贺菌属细菌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研究进展
- 志贺菌属是临床上常见的细菌型痢疾的致病菌,近年来痢疾的发病率仍然居高不下.在中国常见的志贺菌主要有福氏志贺菌和宋内志贺菌.80年代初期,人们发现喹诺酮类对腹泻患者表现出强大的杀灭细菌能力,因此喹诺酮成为了志贺菌的首选药....
- 王玮玮张继瑜
- 关键词:志贺菌属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机制
- 改良TT增菌液对沙门菌属和志贺菌属的分离效果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改良硫代硫酸钠碳酸钙(TT)增菌液对肠道感染菌种沙门菌属和志贺菌属的分离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6年9月288例因急性腹泻住院患者的粪便作为研究样本,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44例,采用常规接种法接种于麦康凯琼脂培养基(MAC)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琼脂培养基(SS),另外加种改良TT增菌液进行增菌培养,同时使用改良TT增菌液、革兰阴性(GN)增菌液、亚硒酸盐胱氨酸(SC)增菌液分别对外购的沙门菌属和志贺菌属进行培养,比较不同增菌液对肠道感染菌种沙门菌属和志贺菌属的分离效果。结果对照组采用直接接种培养基的方法检测出沙门菌属15株,志贺菌属4株,检出率分别为10.42%和2.78%;观察组采用改良TT增菌液培养后接种方法检测出沙门菌属43株,志贺菌属12株,检出率分别为29.86%和8.33%;观察组沙门菌属与志贺菌属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改良TT增菌液对沙门菌属的增菌效力与SC增菌液相当,其中对鼠伤寒沙门菌属增菌效果最高达到10-8,优于SC增菌液10-7,改良TT增菌液对志贺菌属的增菌效力与GN增菌液相似,两种志贺菌属的最大增菌效果均达到10-7。结论改良TT增菌液对沙门菌属和志贺菌属的增菌效果与SC、GN增菌液相当,不仅可以有效促进沙门菌属和志贺菌属的增殖,提高病原菌分离效果,还能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实验室工作效率。
- 马新建高立玲郭明杨奉华薛永亮
- 关键词:沙门菌属志贺菌属增菌液分离率
- 海南地区志贺菌属血清型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 2016年
- 目的探究海南地区志贺菌属血清型分布及耐药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7月在海南省中医院接受治疗的69例腹泻疾病患者,收集的69株志贺菌属,检测志贺菌属对多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生化和血清学的方法对血清群进行有效的检查,对耐药性进行详细分析。结果 0~5岁的患者数量比较多,69株志贺菌属感染的患者中5岁以下的患者有53例,构成比为76.8%。氨苄西林、氯霉素的耐药性比较强,耐药率分别为98.5%和94.2%。哌拉西林、拉氧头孢、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敏感率比较高,分别为100.0%、94.2%、86.9%、85.5%。结论海南地区感染志贺菌属的菌群和血清型和患者的年龄存在一定的联系,敏感度和耐药性也随之改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给予有效的指导和预防。
- 王琼珠刘阳桦
- 关键词:志贺菌属菌群血清型耐药性
相关作者
- 曲芬

- 作品数:237被引量:1,212H指数:17
- 供职机构:解放军302医院
- 研究主题:耐药性 腹泻 宋内志贺菌 肝硬化患者 耐药性分析
- 段广才

- 作品数:344被引量:1,283H指数:17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 研究主题:幽门螺杆菌 志贺菌 手足口病 霍乱弧菌 耐药
- 鲍春梅

- 作品数:136被引量:690H指数:16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2医院
- 研究主题:耐药性 腹泻 宋内志贺菌 耐药性分析 腹泻病原菌
- 崔恩博

- 作品数:151被引量:741H指数:16
- 供职机构:解放军302医院
- 研究主题:耐药性 腹泻 肝硬化患者 耐药性分析 宋内志贺菌
- 祁伟

- 作品数:96被引量:400H指数:11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 研究主题:金黄色葡萄球菌 外排泵 多重耐药 整合子 志贺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