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4664篇“ 成像研究“的相关文章
- 抽动秽语综合征多模态磁共振成像研究近况与展望
- 2025年
- 抽动秽语综合征(Gilles de la Tourette syndrome,GTS)属于儿童期神经发育障碍类疾病,少数病例延至成年期;GTS典型征象包括不自主运动及发声抽动,多伴随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GTS起病多与皮质-纹状体-丘脑-皮质(cortico-striato-thalamo-cortical,CSTC)环路功能异常关联。目前,基于MRI对GTS发病、先兆冲动、抽动程度及社会认知诸方面的机制研究,已逐渐成为业内热点;结构和功能MRI对GTS感觉、运动、情感、认知等相关脑区的激活及网络改变,能够予以揭示。笔者围绕近年内基于体素形态学分析(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功能MRI(functional MRI,fMRI)、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等不同模态成像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总结,为疾病早期识别及后续的深入探索提供帮助。
- 刘潇郭祥发李晓陵李晓陵高胜兰魏泽宜
- 关键词:抽动秽语综合征磁共振成像弥散张量成像功能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波谱
- 基于液晶偏振光栅的长波红外偏振成像研究
- 2025年
- 采用新型偏振分光元件液晶偏振光栅设计了长波红外偏振成像方案,实现了长波红外液晶偏振光栅的制备,并对该方案进行了实验验证。分析了基于液晶偏振光栅的偏振成像光路中有效成像视场角与所用光栅周期的关系,计算得出在实验光路参数下最大视场角对应的最佳光栅周期。使用Mueller矩阵推导了光路中偏振态的转化,根据偏振态转换矩阵设计了分时偏振成像方案,并针对误差传递控制对成像方案参数进行优化。基于液晶光控取向技术制备液晶波片,使用所制备波片测量了液晶在8.6~12μm波段的双折射率和7.5~12μm波段的透过率。基于测得的液晶材料特性和计算所得最佳光栅周期,选取光栅参数并制备液晶偏振光栅,测量了所制备长波红外液晶偏振光栅在8.6~12μm波段的衍射效率,在10μm附近达到90%以上的衍射效率。使用制备的长波液晶偏振光栅搭建偏振成像光路,按设计方案进行分时偏振成像,对所得图像进行预处理,解算偏振信息并与预设数值比较,实现了小于1°的偏振角测量误差。
- 钟子迪郭琦涂智军赵慧洁王森博
- 多发性硬化中慢性活动性病灶的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
- 2025年
-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免疫介导性慢性炎症疾病,其主要特征包括脱髓鞘、轴突损伤以及神经退行性变。慢性活动性病灶(chronic active lesion,CAL)是疾病进展和神经退行的重要因素,对于MS的诊断和治疗选择有重要指导作用。近年来,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MRI成为MS诊断和预后评估的重要工具,如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weighted imaging,SWI)能有效显示病灶的铁沉积。此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可提供CAL的代谢活动信息,进一步揭示炎症活动,并为多维度评估提供支持。本文将综述MRI检测技术在CAL中的研究进展和临床价值,旨在为MS患者的早期诊断、治疗决策和预后评估提供新的影像学依据。
- 杨彬李咏梅
-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磁共振成像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
- 经颅直流电刺激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近红外脑功能成像研究
- 2025年
- 目的:在近红外脑功能成像技术(fNIRS)监测下,观察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及皮质激活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同时给予双侧tDCS伪刺激治疗,观察组在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同时联合双侧tDCS治疗,阳极置于病变半球初级运动皮层(M1),阴极置于健侧半球M1,共治疗4周。对2组患者于治疗前后采用Fugl Meyer上肢功能评估量表(FMA-UE)评估上肢功能,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fNIRS检测双侧M1、双侧辅助运动区(SMA)以及双侧前运动皮层(PMC)氧合血红蛋白(HbO_(2))浓度。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的FMA-UE以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FMA-UE以及MBI评分均较对照组升高(P<0.01);治疗4周后,2组患者健侧M1、SMA以及PMC的HbO_(2)浓度均下降(P<0.01),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治疗4周后,2组患者患侧M1、SMA以及PMC的HbO_(2)浓度均上升(P<0.01),观察组较对照组上升明显(P<0.05)。结论:tDCS患侧阳极刺激和健侧阴极刺激可以提高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患者患侧M1、SMA以及PMC的兴奋性,降低健侧脑区的兴奋性,从而促进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
- 李玮玮俞坤强徐日吴李秀殷冬雪周敏亚
- 关键词:脑卒中上肢功能
- 高级别胶质瘤与脑转移瘤鉴别的多序列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
- 2025年
- 高级别胶质瘤(high-grade glioma,HGG)与脑转移瘤(brain metastasis,BM)为颅内最常见的两类恶性肿瘤,二者的治疗方式及预后存在差异。因此,术前准确诊断两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常规MRI上的特异性影像学征象及多种功能性MRI鉴别HGG与BM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上对二者的鉴别诊断及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 王嫚苗延巍
- 关键词:高级别胶质瘤脑转移瘤磁共振成像功能磁共振成像
- 基于点概率模型的目标物成像研究
- 2025年
- WiFi成像作为无线感知领域内的重要研究内容,相较于其他成像技术,具有非视距、免设备等优点。尽管基于WiFi的成像技术在特定的数据领域上展现出优异性能,但是现阶段的成像模型还存在一些泛用性不足的问题,难以在不同测试环境中直接应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基于点概率模型的成像方法,该方法的关键在于测量由不同位置反射所引起的信号状态信息差异。具体而言,该方法利用WiFi设备接收经过目标物反射后的CSI数据,进而使用高斯混合算法重构出在指定网格体素中存在目标物的概率。实验结果表明,该成像方法能够有效地从有限WiFi信号中获取高精度的定位信息,在免设备成像领域有着极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 陈水龙
- 关键词:信道状态信息高斯混合
- 八段锦对慢性失眠疲劳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 2025年
- 目的基于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低频振幅(ALFF)探讨八段锦对慢性失眠(CI)疲劳患者脑部神经元自发活动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30例自愿参与fMRI检测的CI患者随机分配到功法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八段锦练习和认知行为疗法,疗程均为8周。在干预前后进行查尔德疲劳量表(FS-14)评价,扫描头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检测ALFF神经元活动强弱,并对八段锦干预前后FS-14量表差值与脑ALFF差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受试者治疗后FS-14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功法组ALFF值升高的区域是眶部额下回、眶部额上回、壳核、额上回;与对照组相比,功法组ALFF值显著升高的脑区是左侧枕下回、右侧额上回、左侧顶上回,显著降低的脑区是左侧颞中回、右侧额中回、左侧中央旁小叶。功法组干预前后FS-14差值与眶部额下回、眶部额上回、额上回ALFF差值显著负相关(P<0.05);功法组干预前后FS-14躯体疲劳差值与内部额上回ALFF差值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八段锦能改善CI患者的疲劳程度,且存在脑功能区神经元活动异常,fMRI能对CI疗效评估和判断提供一定的帮助。
- 谢超群崔家禾谢芳芳马健文岳虹妤韩浩天房敏房敏
- 关键词:慢性失眠八段锦功能磁共振成像低频振幅
- 岩石物理数据反演成像研究
- 2025年
- 岩石物理数据反演能对岩石内部微观裂隙结构进行成像,可洞察岩土内部裂隙的随外界环境变化演化规律,是研究深部岩土灾变机理直观可靠的方法。文章介绍了岩石物理数据的采集系统和电阻率正、反演算法。基于上述工作,分别开展了岩石物理二维和三维反演成像的数值模拟工作,二维反演成像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刻画充填高电阻率和低电阻率的毫米级岩石裂隙;三维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充填高电阻率和低电阻率的毫米级缝洞可进行精确定位和有效识别。针对微波破裂岩石样本,开展了砂岩加热破坏前、砂岩加热至熔融状态和砂岩从熔融状态至冷却3种状态下的数据测量和反演成像工作,初步揭示了微波加热砂岩裂隙变化规律,为研究深部岩土灾变机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 苏本玉张佳琦谭登攀于景邨Li Zhixiong
- 关键词:岩石物理反演成像
- 高分辨率全波形地震成像研究——进展、挑战与展望
- 2025年
- 全波形反演(FWI)是一种基于波动方程约束的具有统一数学理论框架的成像方法.利用FWI方法可以获得多种高分辨率的地震学参数(速度、各向异性、黏弹性、衰减等)模型,有助于深入理解和认识地球的内部结构和物质组成、地震的孕育和发生、板块运动和动力学过程等重要科学问题.随着地球物理学、应用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及其交叉融合,FWI成像理论和方法不仅在揭示地球内部构造、动力学演化和地震发生机理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地球资源探测、医学成像、工程检测、二氧化碳地质封存、地震灾害预测等领域显示出广泛的应用潜力.本文系统回顾和分析了FWI方法的发展历程和面临的诸多问题,指出了高分辨率FWI成像在理论和方法及其应用中存在的挑战性问题、未来发展方向以及可能需要重点开展的研究内容,并总结提出了新的见解和展望,旨在进一步推动FWI在地球科学及其他领域高分辨率成像研究与应用的新发展.
- 杨顶辉董兴朋黄建东方志龙黄雪源刘少林刘梦雪蒙伟娟
- 关键词:地球内部结构
- 利用多震相走时成像研究胶东地区三维地壳速度结构与震群孕震环境
- 2025年
- 胶东地区地震活动频繁,形成了长岛、乳山两大震群,其孕震环境与发震机理备受关注.本研究通过手动拾取事件波形资料并结合观测报告共获得4903个地震的37712条Pg波、1249条PmP波、2466条Pn波、33138条Sg波、1931条SmS波和1260条Sn波共计77756条震相到时数据,成像反演获得了胶东地区下方深至30 km的三维地壳P波、S波速度及纵横波速度比(V_(p)/V_(s))模型.结果显示,长岛震群区下方呈现明显的高V_(p)/V_(s)结构特征,且该结构特征沿威海—蓬莱断裂带向下延伸至30 km深度处;乳山震群区呈现明显的高V_(p)/V_(s)异常特征,该特征与其西侧的五莲—烟台断裂带下方的高V_(p)/V_(s)结构相连,表明威海—蓬莱断裂带和五莲—烟台断裂带可能是深部流体上移通道.五莲—烟台断裂带作为华北板块与华南板块的碰撞接触带,其下方的低速、高V_(p)/V_(s)结构特征可能是接触带剪切伸展作用与深部流体运移共同作用结果.尽管郯庐断裂带和张渤地震带分支断裂构造作用在成矿与震群活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太平洋板块深俯冲至地幔转换带滞留脱水所形成的“大地幔楔”结构中的地幔湿热物质上涌所携带的流体,也促进了胶东地区广泛成矿作用,同时还改变了地下介质应力状态与断层特性、降低断层面有效正应力,从而触发了长岛、乳山震群活动.
- 冀国强雷建设赵大鹏
- 关键词:孕震机理
相关作者
- 李坤成

- 作品数:976被引量:5,628H指数:29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MRI 多发性硬化 阿尔茨海默病 磁共振
- 马林

- 作品数:706被引量:3,847H指数:25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MRI 磁共振 成像研究 放射疗法
- 单保慈

- 作品数:160被引量:1,015H指数:17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PET 针刺 脑功能成像 成像研究
- 卢光明

- 作品数:830被引量:4,637H指数:29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
-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功能磁共振成像 X线计算机 癫痫 体层摄影术
- 黄泳

- 作品数:669被引量:4,014H指数:29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 研究主题:针刺 针灸 针灸疗法 针灸治疗 外关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