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33篇“ 成灾机理“的相关文章
揭阳市揭东区地质灾害特征及成灾机理浅析
2024年
本文在收集已有地质灾害数据和相关资料基础上,以地质灾害隐患识别与等级划分、风险调查评价为主线,通过遥感调查、地面调查、钻探(收集)、测试试验(收集)等方法,以资料收集、遥感解译、野外踏勘、地面调查、野外验收、资料汇编等完成揭东区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查清了揭东区地质灾害发育特征与成灾机理
杨礼聪张学乐
关键词:地质灾害发育特征成灾机理
紫金县南岭镇地质灾害成灾机理分析及易发性评价
2024年
广东省紫金县南岭镇地质灾害发育,已查明崩塌点363处,滑坡点18处,在研究区域内分布广泛。文章依托广东省重点乡镇1∶10000地质灾害风险评价项目,结合灾害点调查结果,对区域内崩塌、滑坡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将收集的包括坡度、坡向、坡形、地形起伏度、岩土体类型、覆盖层厚度、灾害点与构造距离以及切坡高度在内的8个影响因子作为评价指标,基于信息量模型进行该区域的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结果表明,包括切坡在内的人类工程活动与降雨是区域内崩塌和滑坡的主要影响因素,75.33%的地质灾害点落在中高易发区,验证了评价结果的合理性,为制定相关的防灾减灾措施提供有力依据。
张蕾刘惠阳
关键词:地质灾害成灾机理信息量模型
四川天全县白果树沟“7•15”泥石流成灾机理
2024年
相较于宽缓沟道型泥石流,小流域窄陡沟道型泥石流具有更高的隐蔽性和突发性,揭示此类灾害成灾机理无疑对工程治理及灾害预防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2021年发生的四川省天全县白果树沟“7•15”突发性泥石流为例,借助野外调查、无人机航测与RAMMS流体动力学模拟,揭示了此次泥石流的成灾过程。结果表明:白果树沟泥石流是累计前期降雨和短时强降雨共同作用的结果,其起动源于上游饱水物源被山洪揭底,而沿途侧蚀冲刷沟岸形成的滑坡为泥石流提供了物源补给,沟内局部堵溃后又进一步放大流量、导致沟口成灾,淤埋雅康高速公路路面。从发展趋势看,白果树沟现阶段物源丰富,水动力条件良好,仍存在暴发泥石流的可能性。
黄光林胡卸文胡卸文周瑞宸何坤
关键词:泥石流小流域成灾机理
鲜水河断裂带道孚段泥石流发育特征及成灾机理研究
2024年
该文选取道孚县城鲜水镇降不沟为例,对其发育特征及成灾机理进行研究,认为:鲜水河断裂带长期活动对泥石流的岸坡稳定性有很大影响;道孚县区域多暴雨和连绵雨,暴雨则是该地区泥石流发灾的决定性因素;泥石流的成灾模式主要为“侵蚀-坍塌-溃决”。建议后期在泥石流的防治中,应结合流域内物源、沟道条件及城镇发展规划进行综合防治,并辅以相应的监测措施。
吕剑江忠荣杨帆吴鄂高超
关键词:鲜水河断裂带泥石流发育特征成灾机理
贺州市平桂区思红滑坡成灾机理及稳定性分析
2024年
以贺州市平桂区思红滑坡为例,进行滑坡特征和稳定性分析,提出了滑坡防治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思红滑坡由于黏土层透水性强,且风化层遇水极易软化,雨水入渗形成软弱夹层,诱发局部变形最后发生滑动;在天然工况下,滑坡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在暴雨工况下,滑坡处于欠稳定状态。建议对该滑坡采取“支挡+地表排水”的防治措施,并安装地质灾害专业监测设备进行监测。
何德顺江思义邹仁辉余何黄翊李玉芳
关键词:滑坡降雨成灾机理稳定性分析
汉源县工业园区硝厂沟泥石流成灾机理及其堆积范围分析
2024年
受2013年“4·20”芦山地震影响,汉源县白岩河沿岸地质灾害频发。目前硝厂沟流域内存有大量松散物源,具备暴发较大规模泥石流风险,严重威胁沟口汉源工业园区厂矿企业,因此,查明其成灾机理及危害性对今后泥石流预测预警和防治工程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现场勘察、无人机航拍、遥感解译及RAMMS软件,分析了硝厂沟泥石流发育特征,模拟了泥石流运动堆积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了其成灾机理。调查研究发现硝厂沟现阶段物源动储量达37×10^(4)m^(3),其中游发育一段宽缓沟道(长900 m、平均宽度60 m),为天然停淤场,对于小规模泥石流具有拦截作用。数值模拟分析表明在降雨频率小于20年一遇时,泥石流冲出物主要在形成区中游宽缓沟道处停淤堆积,不会对沟口工业园区产生直接危害;在降雨频率达到50年一遇时,硝厂沟将暴发大规模泥石流并冲击淤埋沟口工业园区。
蓝再成胡卸文胡卸文黄光林白金钊冯霄
关键词:泥石流成灾机理数值模拟
不同岩性区火后泥石流成灾机理
2024年
森林火灾后留下的火烧迹地,在降雨条件下多发火后泥石流。林火燃烧破坏植被、改变土壤结构和土壤物理性质,使得火烧迹地的土壤层容重、孔隙率和渗透性等发生显著变化,造成火后泥石流成灾机制与普通泥石流有显著不同。此外,不同地层岩性区域(以灰色千枚岩、浅色花岗岩、红层泥岩为代表)的火烧迹地在火后泥石流的启动模式、灾害演变过程、动力学特性以及泥石流的规模上均表现出较大差异。本文对不同岩性区域的火后泥石流沟道开展野外调查和采样分析,探讨火烧迹地母岩、坡表风化坡残积土、植物根系以及不同影响深度对土壤物理力学性质和渗透特性的影响,揭示不同岩性区域火后泥石流的成灾机理和规模差异的原因。研究发现:(1)火后泥石流呈现出高重度、大粘度的流体特征。(2)不同岩性区火后泥石流启动模式、成灾过程、动力学特性和冲出规模均表现出差异。不同岩性区域的首次火后泥石流物源补给主要来源于坡面灰烬泥沙;在后续补给过程中,变质岩区域主要表现为沟道下切和侧蚀滑坡补给;火成岩区域主要为沟道下切揭底侵蚀补给;而沉积岩区域则以沟道物源的铲刮裹挟和渐进夹带为特征。本研究可为中国山区火后泥石流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胡卸文周永豪何坤何坤胡亚运
关键词:地层岩性火烧迹地
基于复杂网络的火后泥石流成灾机理的建模方法
2024年
为更加全面地对火后泥石流致灾因素进行定性分析,达到灾害防控目的,基于复杂网络理论,通过梳理既有的致灾机理研究,萃取了包含致灾因素和过程事件在内的39个节点,建立了火后泥石流触发网络。随后,基于有向网络的结构特点拓展了综合度的概念,并通过综合出(入)度、中介中心性、连边脆弱度3项复杂网络拓扑特征提出了节点风险扩散度指标(NRD)用于评估网络中的关键节点。最后,以3种攻击方式针对PDFTN,对比该网络的连通度变化,以验证NRD识别结果的有效性。结果表明:NRD能够有效识别出有向网络中的关键节点,其中NRD识别出的火后泥石流关键致灾因素为地表径流,该结果与现有研究结论一致。因此,致灾因素对火后泥石流灾害结果的影响可以通过本文提出的NRD指标进行有效表征,从而为火后泥石流灾害防控提供辅助决策依据。
林尧李涛李涛王志恒郑伟皓唐智慧
关键词:复杂网络地质灾害防治评价指标
坡面泥石流触发条件及细粒差异影响下成灾机理研究 ——以绍兴市马剑镇为例
杨帅
基于水文和动力过程的小流域火后泥石流灾害成灾机理和数值模拟研究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野火正在成为全球性的自然灾害。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在最近受野火影响的流域内泥石流灾害的易发性远高于地理地质环境类似但未发生野火的小流域泥石流灾害的易发性,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地质灾害子集。尤其近几年...
向文
关键词:成灾机理水文模型

相关作者

胡卸文
作品数:264被引量:1,521H指数:21
供职机构:西南交通大学
研究主题:泥石流 滑坡 数值模拟 稳定性 发育特征
张永双
作品数:235被引量:2,808H指数:32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地质灾害 滑坡 汶川地震 深埋隧道 第四纪
魏云杰
作品数:117被引量:736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研究主题:滑坡 岩体结构 泥石流 桩群 地质灾害
张治科
作品数:87被引量:357H指数:12
供职机构:宁夏农林科学院
研究主题:西花蓟马 甘草 毒力 害虫抗药性 水剂
郭长宝
作品数:180被引量:1,414H指数:24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古滑坡 滑坡 地质灾害 发育特征 青藏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