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5714篇“ 技术引进“的相关文章
- 顺应改革开放浪潮的技术引进之路
- 2024年
- 20世纪60年代初,国际局势日趋紧张,党中央从国家安全出发,决定调整国家工业布局,将沿海地区的工厂迁到西部地区,三线建设由此启动。这次工业上的调整,对于西部地区的发展是一次很大的机遇。作为三线建设的参与者、见证者,我对三线建设.
- 孙同川(口述)谭玉照张国平温欣(整理)
- 关键词:技术引进三线建设国际局势参与者
- 论我国技术引进的现状与发展
- 2024年
- 技术引进是推动我国产业技术进步、实现生产力赶超的重要手段,其方式与内容一直随着我国的科技进步、政策引导、市场经济导向等因素不断调整和修正。当前,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持续恶化、国内企业对高精尖技术需求不断提高、技术市场供需不平衡加剧,为新时代的技术引进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政府部门、国内企业需携手合作,在平台搭建、科技创新、产权保护、人才培养、标准建设等方面加大投入,把握时代机遇,积极做好新时代技术引进工作,助力国家科技水平再上新台阶。
- 张圣夫
- 关键词:技术引进技术进步政企合作
- 技术创新、技术引进与绿色经济增长效率被引量:9
- 2024年
- 提升绿色经济增长效率是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的核心内容。文章基于对各省级单位绿色经济增长效率的量化评估,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数据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技术创新与技术引进对绿色经济增长效率的影响效应,并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和机制分析。研究发现:当前我国省级层面的技术创新会抑制绿色经济增长效率提升;自主的技术创新活动可能对绿色经济增长效率的提升构成阻碍;而引进外部技术再结合本土模仿创新的模式,则有助于推动绿色经济效率的增长。具体到作用机理,技术创新之所以会限制绿色经济效率的提高,主要是因为它影响了绿色技术变化的效率;技术引进与模仿创新则通过提升绿色技术的效率追赶和变化,共同促进经济绿色增长效率。
- 张扬睢党臣孟望生
- 关键词:技术创新技术引进模仿创新
- 中国创新模式选择:自主创新抑或技术引进?被引量:12
- 2024年
-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企业的创新模式选择,以及不同创新模式影响企业生产率和销售绩效的供给侧与需求侧机制。本文采用全国创新调查企业数据库,在展现不同创新模式异质性影响的典型事实基础上,将创新模式融入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进一步采用结构式估计和反事实研究,讨论企业创新模式选择所带来的生产率和国内外销售额变化。结果发现,创新将通过供给侧与需求侧机制共同影响企业生产率与国内外销售绩效,而不同创新模式的影响渠道存在显著的异质性:相比于引进国外技术,自主创新对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相比于自主创新,直接引进国外技术将在出口市场产生更大的信号效应;提高中国专利的国际认可度将有效促进企业自主创新意愿,并增加出口总量;畅通国内大循环,降低国内贸易成本,可有效抵消“卡脖子”问题对中国企业创新绩效的负面影响。
- 谭用邱斌叶迪綦建红
- 关键词:创新模式选择自主创新信号效应
- 合资企业安太堡露天煤矿的技术引进研究
- 2024年
- 20世纪80年代是我国对外大规模科技交流时期,原煤炭部制定了集中力量发展露天煤矿的战略措施。山西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是这个时期由中美合作经营的大型露天煤矿,是我国煤炭工业首个规模最大、建设速度最快、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大型露天煤矿。该煤矿建设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是一次成功的技术引进范例。基于此,本文梳理了安太堡露天煤矿技术引进的背景、内容,分析了安太堡露天煤矿技术引进的特征和影响。
- 张永红
- 关键词:安太堡露天煤矿技术引进煤炭工业
- 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新中国核电技术发展历程
- 2024年
- 20世纪70年代初,党和政府对于核电建设做出部署。以国家核电发展动力转换为划分标准,至今中国核电建设历经三个发展阶段:1970-1994年,以核工业保军转民为动力,中国采用自力更生和国外引进两种模式,建设了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核电建设由此起步;1994-2010年,以能源结构转变为动力,中国采取“以我为主,中外合作”的方式,不断推进核电自主化进程,形成百万千瓦级核电站自主化能力,为第三代核电发展奠定了基础;2010年至今,以推进绿色发展为动力,中国积极推进第三代核电自主化,进而在第四代核电示范工程建设中取得突破,推动中国核电实现由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转变。由中国核电技术发展的历程可知,核心技术突破必须立足于自主创新,开展国际科技合作是提升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 苏熹
- 关键词:核电自主创新
- 清末民初西南边疆电力产业的技术引进与本地化
- 2024年
- 面对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西方电力技术的全球扩散和资本输出,西南边疆三省进行了积极回应,兴办电厂,自主引进、消化电力技术。各个电厂发挥当地水、煤和木炭等能源丰富廉价的优势,避开资本与人才匮乏的劣势,选择低成本、小规模、易操作的发电机组和电力系统的自主引进路径。继而,它们又以本地市场需求为动力,以本地融资渠道为保障,在器物层面上改进技术,升级设备和扩大规模;在人员层面上,采用周期短、见效快的学徒制培养本地技术人员,在20世纪前20年实现了从电力技术的自主引进到初步消化,为20世纪30年代—40年代电力产业的本地化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清末民初西南边疆电力技术的自主引进与初步消化体现了近代中国资本密集型产业本土化发展的一种路径探索。
- 徐毅梁婷婷
- 关键词:清末民初西南边疆电力产业技术引进本地化
- 自主研发与技术引进对流通产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替代或互补被引量:3
- 2024年
- 本文基于2014-2021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OLS估计和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考察自主研发与技术引进对流通产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均有利于流通产业创新能力提升,但自主研发的作用更明显;自主研发与流通产业创新能力之间存在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技术引进与流通产业创新能力之间仅存在线性关系;自主研发与技术引进交互项在自主研发能力未达到临界值前,表现为提升产业创新能力的互补效应,超过临界值后表现为抑制产业创新能力的替代效应。文章最后提出加大自主研发力度、科学引进外部技术和引导并鼓励流通产业创新发展等政策建议。
- 陈献宁廖维晓李德华
- 关键词:流通产业技术引进
- 农业技术引进对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的贡献研究被引量:2
- 2024年
- 农业技术引进是推动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动力,然而尽管农业技术引进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如资金投入的不足以及引进技术后的消化和吸收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业技术引进对农业增长的潜在贡献。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农业技术引进,本文深入探讨了农业技术引进对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的贡献以及针对技术引进的相关思考。
- 戚兆峰
- 关键词:农业技术经济增长农民增收
- 技术引进的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基于《中国鼓励引进技术目录》准自然实验
- 庄睿
相关作者
- 康荣平

- 作品数:144被引量:526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一带一路 跨国公司 技术引进 技术转移 企业
- 吴晓波

- 作品数:574被引量:5,523H指数:39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企业 低功耗 技术创新 组织学习 实证研究
- 李光泗

- 作品数:80被引量:808H指数:15
- 供职机构:南京财经大学
- 研究主题:技术引进 实证研究 粮食安全 价格波动 粮食价格
- 王学鸿

- 作品数:135被引量:280H指数:9
- 供职机构:云南财经大学经济研究院
- 研究主题:跨国公司 技术创新 国际直接投资 技术引进 生产力
- 万君康

- 作品数:194被引量:1,583H指数:20
- 供职机构: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技术创新 汽车工业 技术进步 企业 技术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