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4335 篇“ 抗血小板治疗 “的相关文章
抗 血小板 治疗 本书特点:一是新颖,全书详细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抗 血小板 治疗 的研究成果。二是全面,系统介绍了抗 血小板 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抗 血小板 药物的临床应用,及其临床疗效的变异和副作用,以及临床相关学科应用的指南、经验。三是实用,... 张灏关键词:血小板异常 血 栓弹力图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抗 血小板 治疗 中的应用价值2025年 目的探究血 栓弹力图(TEG)在颅内动脉瘤(IA)栓塞术后抗 血小板 治疗 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1-01—2023-05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南充市中心医院接受IA栓塞术的98例患者,按是否行TEG指导分为对照组(32例,采用标准双抗 血小板 治疗 )和观察组(66例,采用TEG指导下抗 血小板 治疗 ),比较2组并发症、血小板 聚集抑制率、凝血 功能、神经功能以及预后。结果观察组术后出血 率1.5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63%(P<0.05);观察组术后缺血 率22.73%(15/66),略高于对照组的21.88%(7/32),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花生四烯酸途径抑制率、二磷酸腺苷途径抑制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小板 、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TEG指导下抗 血小板 治疗 在IA栓塞术后患者中应用可个性化指导抗 血小板 治疗 药物剂量调整,减少出血 事件,改善神经功能。 冯浩 谯飞 罗孝全 任海波关键词:颅内动脉瘤 血栓弹力图 栓塞术 抗血小板 浅谈双联抗 血小板 治疗 减少卒中复发风险临床效果 2024年 分析双联抗 血小板 治疗 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卒中患者共158例,信封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9例。单抗 干预组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治疗 ,双抗 干预组在该基础上增加氯吡格雷。比较两组治疗 前后患者血 液流变学指标、神经功能缺损得分、炎症因子指标、生活质量评分、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卒中复发率。结果 双抗 干预组血 液流变学指标、神经功能缺损得分、炎症因子指标、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单抗 干预组(P<0.05)。双抗 干预组总有效率高于单抗 干预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双抗 干预组卒中复发率1例,低于单抗 干预组的9例(P<0.05)。结论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联抗 血小板 治疗 对于卒中的治疗 效果确切,安全有效,可降低卒中复发率,值得推广。 王美美关键词: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卒中 临床疗效 双联抗 血小板 治疗 非轻型缺血 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 2024年 目的:探究双联抗 血小板 治疗 非轻型缺血 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3月萍乡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91例非轻型缺血 性脑卒中患者,中途脱落研究的患者共7例,最终84例患者进入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 ,研究组予以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 ,并在21 d后改为阿司匹林单抗 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治疗 前后的神经功能情况、不良事件及卒中复发情况。结果:治疗 3个月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85.71%,显著高于对照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在治疗 第7天、第21天、3个月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卒中复发率(2.38%)显著低于对照组(1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联抗 血小板 治疗 非轻型缺血 性脑卒中能较好地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卒中复发率,恢复神经功能且并未增加不良事件发生率,疗效及安全性良好。 李娟 黄建锋 黄春 漆柳 叶金理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 阿司匹林肠溶片 氯吡格雷 神经功能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术后抗 血小板 治疗 2023年度进展 被引量:3 2024年 如何优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术后抗 血小板 治疗 始终是临床实践日常面对的问题。2023年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评估缩短双联抗 血小板 治疗 时间、无阿司匹林的P2Y12受体拮抗 剂单药治疗 策略和降级抗 血小板 治疗 方案的效能和安全性,为临床应用这些策略提供了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未来的方向将包括关注新的治疗 靶点、开发新的抗 血小板 药物、使用现有药物实施新的抗 血 栓治疗 方案以及进一步验证现代抗 血小板 策略。 颜红兵 霍勇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抗血小板治疗 卒中预警综合征患者的静脉溶栓:与抗 血小板 治疗 的比较 2024年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与抗 血小板 治疗 在卒中预警综合征(stroke warning syndrome,SWS)患者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以及SWS患者转归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6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兵器工业五二一医院收治的SWS患者。部分患者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然后进行口服抗 血小板 治疗 ;部分患者仅接受抗 血小板 治疗 。主要观察指标为发病后90 d时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2分定义为转归良好。结果共纳入35例SWS患者,男性26例(74.3%),年龄(58.29±11.06)岁。19例(54.3%)接受静脉溶栓,27例(77.1%)90 d时转归良好。静脉溶栓组与仅抗 血小板 治疗 组人口统计学、基线资料以及转归良好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静脉溶栓组有1例出现新发卒中,1例出现短暂性脑缺血 发作。转归良好组与转归不良组ABCD2评分、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 糖、发作时最高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以及症状持续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静脉溶栓与仅抗 血小板 药治疗 SWS的效果相近。ABCD2评分、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 糖、发作时最高NIHSS评分以及症状持续时间可能是SWS患者转归的影响因素。 朱可 李艳艳 李建瑞 樊新红 李金燕 樊同 郭丹关键词:脑梗死 血栓溶解疗法 抗血小板聚集药 替罗非班桥接双联抗 血小板 治疗 急性脑梗塞的效果 2024年 对替罗非班桥接双联抗 血小板 治疗 急性脑梗塞患者的实际效果,展开全面的分析与对比。方法 我院2021年1月-2023年10月这一区间范围内,收治的急性脑梗塞患者人数为60例,细致的将60例患者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两个组别,确保两个组别患者的人数均为30例。分别采用单纯抗 血小板 治疗 方案、替罗非班桥接双联抗 血小板 治疗 方案。主要观察的具体指标如下:治疗 有效率、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 有效率改善情况更加明显(p<0.05)。治疗 后,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水平显著提高,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也逐渐有所恢复,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于急性脑梗塞患者来说,利用替罗非班桥接双联抗 血小板 治疗 的方式,主要作用就是使得临床治疗 疗效显著提高。在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基础上,使得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逐渐恢复,提升生活自理能力。此外,避免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保证治疗 方案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建议临床推广与应用。 唐媛关键词:替罗非班 抗血小板 急性脑梗塞 双联抗 血小板 治疗 时间对非阻塞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比较 2024年 分析双联抗 血小板 治疗 不同时间下,对非阻塞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 以120名(例数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A、B、C三组,采用不同治疗 时间治疗 。结果 不同服药时间的患者,临床各种临床指标以及心电图指标方面无差异,而在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较高,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长期双联抗 血小板 治疗 可以有效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切实保障患者健康。 张金龙 王岩 刘彤 孙妮娜 赵丽莉关键词: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双联抗 血小板 治疗 急性脑梗死伴H型高血 压患者的疗效 2024年 【目的】探讨双联抗 血小板 治疗 急性脑梗死(ACI)伴H型高血 压患者的疗效。【方法】本院收治的100例ACI伴H型高血 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ACI常规治疗 ,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抗 血小板 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 ,两组患者均维持治疗 8周。比较两组治疗 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治疗 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血小板 相关参数、临床疗效及药物相关不良事件。【结果】两组患者治疗 后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 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 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 后m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 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 后同型半胱氨酸(Hcy)、血小板 平均体积(MPV)、血小板 分布宽度(PDW)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 后Hcy、MPV及PDW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出血 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用于治疗 ACI伴H型高血 压患者,能够降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治疗 有效率且安全性较高。 白管兵 潘波 潘娜关键词:急性病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术后双联抗 血小板 治疗 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4年 分析研究在经皮冠脉治疗 术后的预后中应用双联抗 血小板 (DAPT)治疗 中发生不良事件的影响因素。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因此本研究将某院在2022年5月-2023年5月收治的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正在预后期的200例患者临床资料纳入到本次研究中。通过对病人的一般人口学数据、疾病史、实验室检测等数据进行统计,并于手术后1.5年内对病人进行随访,记录期间出现的并发症(出血 、血 管内皮增生、支架再狭窄、支架再置)。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等方法,探讨了双联抗 血小板 药物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 纳入200例病人,其中无发生的125例和发生的75例。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显示,年龄,1年DAPT,D-dimer,低密度脂蛋白为双联抗 血小板 药物疗效的独立危险因子。结论 患者的年龄、1年内DAPT、D—dimer浓度、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是决定双联抗 血小板 药物疗效的重要指标。 牙生江·买买提 胡尔西旦·司地克关键词: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冠心病 影响因素 列线图
相关作者
韩雅玲 作品数:2,576 被引量:6,829 H指数:33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 研究主题:冠心病 介入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疾病 射频导管消融 李毅 作品数:281 被引量:1,277 H指数:20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 研究主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疾病 氯吡格雷 冠状动脉支架术后 冠心病患者 荆全民 作品数:921 被引量:2,660 H指数:23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 研究主题:冠心病 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疾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STANFORD_B型 霍勇 作品数:781 被引量:9,117 H指数:45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冠心病 高血压 冠状动脉疾病 心血管疾病 介入治疗 王效增 作品数:727 被引量:1,759 H指数:18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 研究主题:冠心病 STANFORD_B型 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疾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