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265篇“ 护理管理模式“的相关文章
- "1M3S"护理管理模式对肺癌患者术后肺功能康复及并发症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探讨"1M3S"护理管理模式对肺癌患者术后肺功能康复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1日至2023年3月1日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280例肺癌术后患者。将2022年3月1日至2022年9月30日收治的140例归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案;将2022年10月1日至2023年3月1日收治的140例归为研究组,实施"1M3S"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肺癌患者术后肺功能康复、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患者自身对于所患疾病的不确定感[Mishel制定的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及两组肺癌患者术后实施不同护理管理方案对护士的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结果:使用"1M3S"护理管理模式后,研究组肺癌术后患者肺功能康复情况良好,且研究组术后治疗效果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肺癌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18.57%(26/140)低于对照组的32.14%(45/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UIS中四个维度得分均低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研究组疾病不确定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区护士对于患者术后护理的护理质量评分、肺癌患者出院后随访所了解到的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1M3S"护理管理模式可促进肺癌患者术后肺功能康复,降低肺癌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患者对于疾病的不确定感,提高护士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 刘稳杨慧刘旭岚朱冰洁张素敏
- 关键词:肺癌肺功能康复并发症
- 基于前馈控制理念的风险预警护理管理模式在复合手术室中的应用价值
- 2025年
- 目的探讨基于前馈控制理念的风险预警护理管理模式在复合手术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3年10月至2024年3月在我院复合手术室接受手术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2023年10月至12月)和观察组(2024年1月至3月),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室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基于前馈控制理念的风险预警护理管理模式。患者均由科室6名护士参与护理。比较两组的手术室管理质量。结果观察组的风险管理意识、风险管理态度、风险意识及风险管理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消毒隔离、风险质量检查、护理文件书写及辐射防护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室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医生满意度、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前馈控制理念的风险预警护理管理模式在复合手术室中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风险管理能力与护理质量,降低手术室不良事件发生,提升医生与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 何钰斐王舰
- 关键词:风险管理能力护理质量
- PDCA循环管理联合磁性护理管理模式在老年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 2025年
-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联合磁性护理管理模式在老年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3月汉中市中医医院老年病科接收的140例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2023年1月至3月汉中市中医医院老年病科接收的152例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PDCA循环管理联合磁性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舒适度、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有形性、响应性、可靠性、保证性、移情性评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环境、社会、生理、心理评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1.97%,低于对照组的8.57%(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8.68%,高于对照组的92.86%(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联合磁性护理管理模式可进一步提升老年病科护理管理质量,改善患者舒适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 李小芳邢晓燕
- 关键词:PDCA循环管理老年病科
- 基于磁性理念的护理管理模式在手术室管理及服务中的应用效果
- 2025年
- 目的 探讨基于磁性理念的护理管理模式在手术室管理及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于我院手术室工作的32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在2020年2月至2021年7月实施常规手术室管理模式(管理前),在2021年8月至2023年2月实施基于磁性理念的护理管理模式(管理后)。比较管理前、后护士的核心能力、工作积极性及手术医师对手术室护士的满意度与手术室护士对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管理后,护士的围术期护理、人际关系、领导能力、专业发展、教育和咨询、批判性思维与科研、法律伦理实践评分高于管理前(P<0.05)。管理后,护士的积极举动、工作配合度评分高于管理前,消极举动评分低于管理前(P<0.05)。管理后,手术医师对手术室护士的满意度及手术室护士对工作的满意度均高于管理前(P<0.05)。结论 基于磁性理念的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手术室管理及服务中有助于提高护士各方面的能力及工作积极性,提升医师对护士的满意度及护士对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 吴秀婷孙蓓杨艳郭瑞娟赵凤金红梅张玲
- 关键词:护理管理模式手术室管理
- 发展性反馈护理管理模式在门诊静脉采血受检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 2025年
- 目的 观察发展性反馈护理管理模式在门诊静脉采血受检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9月—2023年4月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门诊接受静脉采血的293例受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将实施常规静脉采血管理的144例受检者归为参照组,将实施发展性反馈护理管理模式的149例受检者归为反馈组,两组均干预4周。比较两组血样标本不合格率、1次穿刺失败率、采血等候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实施管理前后两组受检者心理状态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反馈组血样标本不合格率、1次穿刺失败率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反馈组采血等候时间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反馈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反馈组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反馈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发展性反馈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门诊静脉采血受检者中,可有效提升护理服务质量,降低血样标本不合格率与1次穿刺失败率,缩短受检者采血等候时间,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同时改善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
- 赵艳艳李月
- 关键词:门诊静脉采血
- “3S2E”护理管理模式联合下颌收拢抗阻力运动在老年缺血性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 2025年
- 目的探讨“3S2E”护理管理模式联合下颌收拢抗阻力运动在老年缺血性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6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且符合纳入条件的96例老年缺血性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本研究实施过程中,对照组1例患者出院后死亡退出研究,最终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患者完成研究。对照组接受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3S2E”护理管理模式联合下颌收拢抗阻力运动,主要包括提高护理技能(护士业务技能、患者及家属护理技能)、强化护士服务意识、分层分级管理保障护理安全、对患者进行吞咽功能评估及落实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吞咽功能、营养状态、误吸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结果干预4周后,观察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后,观察组患者误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S2E”护理管理模式联合下颌收拢抗阻力运动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法,它结合了运动训练和护理管理两个方面的优势,可以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和营养状况,减少误吸发生率,增强其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 李霞王艳芸包慧娟陈愉马小霞王莹
- 关键词:吞咽障碍
- 基于赋能理论的高血压护理管理模式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 2025年
- 目的:探讨基于赋能理论的高血压护理管理模式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在平度市第五人民医院内科就诊的200例高血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100例,传统组给予传统护理干预,赋能组给予基于赋能理论的高血压护理管理模式。对比两组血压水平、遵医行为、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脑卒中发生率。结果:护理2个月后,赋能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2个月后,赋能组遵医行为各项评分均高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赋能组并发症发生率和脑卒中发生率均低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赋能理论的高血压护理管理模式在降低血压、改善遵医行为及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脑卒中发生率方面均表现出显著效果,优于传统护理干预。
- 薛建宏刘倩倩
- 关键词:高血压护理管理脑卒中
- 基于5M1E分析法的护理管理模式对腰椎间盘切除术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对术后并发症影响
- 2025年
- 目的 分析基于5M1E分析法的护理管理模式对腰椎间盘切除术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对术后并发症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到2024年1月在本院入院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遵循标准化的常规护理流程干预,而研究组在此基础之上创新性地引入了基于5M1E分析法的护理管理模式。对比2组术后恢复指标、生活质量以及满意度。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排气时间、离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缩短(P<0.05)。相比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切口感染、泌尿系统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便秘、腹胀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降低(P<0.05)。术后3个月,2组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相比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更高(P<0.05)。相比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满意率升高(P<0.05)。结论 基于5M1E分析法的护理管理模式对腰椎间盘切除术患者具有积极作用,可促进患者康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 王晓娜黄秀娟尹艳彩张园园
- 关键词:腰椎间盘切除术术后并发症
- 分阶段转变理论护理管理模式在2型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期间的效果
- 2025年
- 目的:研究分阶段转变理论为指导的护理管理对长期服用利拉鲁肽的2型糖尿病患者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利拉鲁肽,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以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为指导的护理管理。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情况、自我管理行为、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FPG、2h PG、HbA1c水平低于对照组,SDSCA各维度评分及SF-36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T2DM患者在应用利拉鲁肽进行长期治疗时,联合分阶段转变理论为指导的护理管理能更有效控制其血糖水平,并提高自我管理行为及生活质量。
- 常瑞珍王风云孙晓晶
- 关键词:护理管理利拉鲁肽2型糖尿病
- 基于5M1E分析法的护理管理模式对开颅血肿清除术后感染并发症及家属满意度影响
- 2025年
- 目的探讨基于5M1E分析法的护理管理模式对开颅血肿清除术后患者发生感染并发症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06月-2024年06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开颅血肿清除术的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后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基于5M1E分析法的护理管理模式,两组均持续护理至患者出院。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一般情况、感染发生率、病原菌检出率、感染预防措施实施率、环境监测情况以及家属护理满意度。家属护理满意度采用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NSNS)进行评价。结果术后,干预组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总感染率为15.09%高于干预组3.77%(P<0.05)。对照组病原菌总检出率为18.87%高于干预组5.66%(P<0.05)。对照组佩戴口罩、手卫生以及无菌技术的执行率均低于干预组(P<0.05)。对照组物体表面和空气培养病原菌的合格率均低于干预组(P<0.05)。对照组家属总满意度为84.91%低于干预组96.23%(P<0.05)。结论基于5M1E分析法的护理管理模式能有效促进开颅血肿清除术后患者的恢复进程,降低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还能有效加强院感管理质量,提高医护人员感染预防措施执行率和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 周静静
- 关键词:护理管理开颅血肿清除术并发症满意度
相关作者
- 王艳

- 作品数:252被引量:1,109H指数:16
- 供职机构: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护理 产前诊断 健康教育 护士 染色体
- 王加凤

- 作品数:56被引量:332H指数:10
- 供职机构: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护理 护士 护理管理模式 品管圈 优质护理服务
- 李静

- 作品数:5,316被引量:17,298H指数:41
-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
- 研究主题:护理 乳腺肿瘤 循证医学 META分析 乳腺癌
- 顾志娥

- 作品数:110被引量:533H指数:12
- 供职机构: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脑卒中 护理 神经内科 品管圈 生活质量
- 胡娅莉

- 作品数:61被引量:297H指数:11
- 供职机构: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神经内科 脑卒中 失能老人 脑卒中后 护理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