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40篇“ 拉卜楞“的相关文章
- 民国考察游记所见拉卜楞的地形气候与民生经济
- 2024年
- 以拉卜楞寺而闻名的夏河县,因其特殊的历史地理及宗教文化,为其披上了一层神秘而朦胧的面纱。民国时期一大批考察家亲赴该地,试图从多个方面考察这片神秘的土地。文章利用民国考察家留下的珍贵的游记文本,兼以甘肃省档案馆馆藏之档案资料,系统梳理民国时期拉卜楞的地形气候及民生经济。在考察家眼中,拉卜楞地高天寒,耕地狭小,农业萧条,畜牧繁荣,辽阔的草地是该地藏族生活的家园。这里没有繁琐的礼仪,没有严苛的礼教,他们的生活自由而单纯。尽管他们的生活并不富裕,甚至充满着艰辛,然相较于民国时期的内地乡村,这里的生活却显得静谧而安宁。民国时期拉卜楞繁荣的商业贸易,不仅为该地居民的生活增添了一份保障,亦为该地的经济生活平添了另一种风情。
- 柳德军
- 关键词:民国拉卜楞民生经济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拉卜楞慰劳团”赴渝的历史意义刍议
- 2024年
- 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中国共产党的抗战决心迫使国民党采取积极姿态,为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创造了条件。在全国范围内掀起抗战热潮等外部因素推动下,地处甘肃南部的拉卜楞藏族民众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于1938年10月自发组织“拉卜楞一百○八寺藏族僧民慰劳抗战将士代表团”,携羊千只、牛百头、八面锦旗前往内地慰劳抗战将士。慰劳团的内地之行受到国共两党的广泛关注。文章以《新华日报》为中心,研究了该团在拥护祖国、促进团结、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方面的基本立场和实践,总结出拉卜楞慰劳团在我国少数民族抗战和推进中华民族一体化进程中发挥的典型作用,对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有着良好的借鉴意义。
- 才昂闹日
- 关键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华日报》
- 甘南藏族民歌的戏剧性特征透视——以夏河“格尔”《样瑞再》、拉卜楞“卓”《邦金美朵》为例
- 2024年
- 甘南地区流传的藏族民歌中,拉卜楞寺院夏河地区的“格尔”和“卓”最富影响力。通过分析夏河“格尔”《样瑞再》与拉卜楞“卓”《邦金美多》中题材内容、表演形式的戏剧性特点,管窥这些民歌中“宗教”与“世俗”并置的风格特点。分析甘南藏族民歌这些戏剧性特色的成因,主要是由于这一区域所盛行的藏传佛教文化对藏族人们生活、文化的深刻影响而造成的。
- 王亚莉
- 关键词:戏剧性
- 拉卜楞诗篇
- 2023年
- 诺布朗杰
- 拉卜楞镇藏族“中立婚”研究
- 对于任何民族而言,婚姻、家庭和亲属关系的研究都是一个恒久的主题,也是民族学研究中最为著名和复杂的部分;从远古时期延续至今,藏族的婚姻制度充满了地域和民族特色而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持续关注。藏族作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其面临的问...
- 尕藏吉
- 苯教文化对拉卜楞地区女性成年仪礼的影响
- 2023年
- 苯教文化是藏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拉卜楞地区成年仪礼中的神灵崇拜、白色崇拜、单数崇拜等习俗文化源远流长、根深蒂固,这些习俗皆是苯教文化在人们生活中的遗存和反射。本文通过历史渊源、遗留现象分析了苯教文化在拉卜楞地区女性成年仪礼习俗中代代相传的主要原因。
- 才让扎西柴金娣
- 关键词:拉卜楞成年礼苯教
- 民国时期拉卜楞藏族妇女婚姻与家庭因素的调查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婚姻既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特定历史时代和社会场景的生动写真。地处万山之中的拉卜楞,时至近代仍然落后而贫穷,佛教的鼎盛及其藏族男子多数入寺为僧,造成该地男女比例的不平衡,于是生产生活之重担亦托付于藏族妇女之肩身。拉卜楞藏族妇女勤劳乐观的精神赢得了藏族社会的尊重,佛教的“转世”学说为藏族妇女的独立和平等提供了宗教认同,母系父系并存的社会形态为其妇女的财产继承提供了法理承认。特殊的人文地理环境形成了拉卜楞地区独特的婚姻与家庭,它的产生既与民国时期拉卜楞高原草地牧民的生存环境相辅相成,亦与拉卜楞地区佛教势力的鼎盛及其女多男少的人口现状不可剥分。尽管民国时期拉卜楞藏族妇女的婚姻依然有原始和落后的成分,但相较于近代中国内地乡村妇女的婚姻无疑更接近人性和文明。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普及,拉卜楞藏族婚姻中一些原始而消极的成分必将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得到改良和革新。
- 柳德军
- 关键词:民国时期拉卜楞藏族妇女婚姻家庭
- 多重中间性:黄正清与拉卜楞地区社会转型研究(1920~1949)
- 民国时期,拉卜楞地区风云激荡。随着辛亥鼎革,现代民主国家在中国建立,社会现代化转型也加速了在中国各地区推进的历史进程。此时,远在西北边地的拉卜楞地区也失去了往日的宁静,被卷入社会变革的历史洪流之中。民国初年,由于拉卜楞寺...
- 王志豪
- 关键词:民国时期社会转型
- 拉卜楞隧道分步式机械化施工技术探析
- 2022年
- 文中以甘肃省内拉卜楞特长公路隧道为例,分析了分步式机械化配套施工方法的应用,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改进措施,为下一步施工提供参考。
- 王兴安袁海峰张鹏举
- 关键词:施工技术
- 近代中国边政学兴起背景下的拉卜楞藏族社会研究
- 2022年
- 20世纪30—40年代,中国边政学为应对当时边疆危机而兴起。拉卜楞地区是西北藏传佛教流布较广和藏族聚居地,也是当时正在兴起的西北经贸和交通枢纽,从而吸引了不少边政学者及各界人士的研究和前往考察。此间,学者对拉卜楞藏族社会开展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如追寻拉卜楞藏族的族源及形成过程、探讨拉卜楞藏族社会经济问题特别是农牧业及商业的发展前景、考察拉卜楞地区“设治局、改县”的后续局势及影响、观察拉卜楞寺的僧纲制度与拉卜楞藏族的宗教生活、思考拉卜楞藏族文化教育的近代化问题和走向、研判拉卜楞藏族与其他民族的关系等,所形成的文献资料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拉卜楞藏族社会的基本状况。这些研究主要综合了近代“新史学”和社会人类学的治学方法,既抱持近代化立场又怀有浪漫化情感,既有跨民族共情又不免民族偏见,体现了中国学术近代化发展的特质以及当时中国学界的知识和精神特征。当时的学者将学术研究和参与当地社会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所展现的拉卜楞藏族社会的地方性知识以及跨民族共情的示范,不仅有助于内地民众提高对边疆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的情感认同,而且为维系中国多民族国家统一作出了超出学者本职的努力和贡献,对当代中国学界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 龙其鑫
- 关键词:藏族
相关作者
- 何乃柱

- 作品数:26被引量:82H指数:6
- 供职机构: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拉卜楞 社会工作 民国时期 社会 社会工作研究
- 宗喀·漾正冈布

- 作品数:44被引量:72H指数:5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 研究主题:记忆 藏医学 藏医 拉卜楞 西德
- 牛乐

- 作品数:64被引量:87H指数:5
- 供职机构:西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
- 研究主题:非物质文化遗产 口述史 文化变迁 民间信仰 伊斯兰教
- 李稳稳

- 作品数:8被引量:14H指数:3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历史学系
- 研究主题:乡约 清代 寺院 拉卜楞 宗教性
- 郭志合

- 作品数:21被引量:37H指数:3
- 供职机构:长江师范学院重庆民族研究院
- 研究主题:纳西族 田野调查 藏传佛教 民族信仰 丧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