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53篇“ 持续静脉泵入“的相关文章
微量泵持续静脉泵入咪达唑仑与地西泮治疗惊厥持续状态患儿的效果及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
2025年
目的 分析微量泵持续静脉泵入咪达唑仑与地西泮应用于惊厥持续状态患儿的效果及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河池市宜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惊厥持续状态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单一泵入组(25例)和联合泵入组(25例)。单一泵入组患儿采用地西泮微量泵泵入治疗,联合泵入组患儿在单一泵入组基础上联合咪达唑仑微量泵泵入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T淋巴细胞亚群、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泵入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单一泵入组(P<0.05)。治疗1周后,两组患儿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均升高,且联合泵入组均高于单一泵入组;两组患儿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均降低,且联合泵入组低于单一泵入组(均P<0.05)。联合泵入组患儿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单一泵入组(P<0.05)。结论 惊厥持续状态患儿采用微量泵持续静脉泵入咪达唑仑与地西泮治疗的效果较好,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较小,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韦建宁
关键词:咪达唑仑地西泮惊厥免疫功能
氢吗啡酮持续静脉泵入致多汗病例分析并文献复习
2025年
分析氢吗啡酮持续静脉泵入致多汗1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并以“氢吗啡酮”和“多汗症或出汗、流汗”“hydromorphone”“sweating or hidrosis”为检索词,检索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维普网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数据库,进行文献复习,提高临床对氢吗啡酮致多汗不良反应的了解。
陈巧莉曾海文丁志荣苏婉婷
关键词:氢吗啡酮多汗
持续静脉泵入呋塞米和多巴胺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并利尿剂抵抗的效果观察
2024年
目的:回顾性评估持续静脉泵入呋塞米和多巴胺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并利尿剂抵抗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本院2022年3月—2023年12月收治的难治性心力衰竭并利尿剂抵抗患者120例,分成对照组和联合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在原发疾病治疗基础上使用常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硝酸酯类、西地兰等。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呋塞米持续静脉泵入,剂量为10~20 mg/h。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多巴胺静脉泵入,剂量为1~2μg/(kg·min),两组均连续治疗5 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和血清学指标(血钾、血肌酐)。结果:联合组和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和60.0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和LVEDD指标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联合组患者LVEF和LVEDD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钾和血肌酐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联合组患者血钾和血肌酐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持续静脉泵入呋塞米联合多巴胺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并利尿剂抵抗,能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改善心功能和肾功能,可在临床使用。
王琳李媛媛刘萌萌
关键词:持续静脉泵入呋塞米多巴胺难治性心力衰竭利尿剂抵抗
不同剂量呋塞米持续静脉泵入治疗心衰的临床分析
2024年
探究不同剂量呋塞米持续静脉泵入治疗心衰的临床分析。方法 以本院近三年收取的80例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各40例患者,分成采取常规剂量和大剂量持续治疗。最后比较两组患者之间采取不同剂量后的临床效果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面对治疗临床心衰患者采取大剂量呋塞米持续静脉泵入治疗,可提升患者的临床效果,改善其他不良表现,利于快速恢复预后。
马玉
关键词:呋塞米静脉泵入心衰
生长抑素持续静脉泵入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胃肠道功能的影响
2024年
目的 观察生长抑素持续静脉泵入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4年3月泉州市第一医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13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SS加成组和常规应对组,各65例。常规应对组予常规综合方案治疗,SS加成组在常规应对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生长抑素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7 d。比较2组治疗效果,胃肠功能改善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腹胀缓解时间),治疗前后肠黏膜功能指标[内毒素(ET)、淀粉酶(AMS)、二胺氧化酶(DAO)]、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血液流变指标(血浆比黏度、血小板黏附率、全血高切黏度)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SS加成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77%,高于常规应对组的73.85%(χ^(2)=6.392,P=0.011);SS加成组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腹胀缓解时间均短于常规应对组(P<0.01);治疗7 d后,2组ET、AMS、DAO、TNF-α、IL-6水平与血浆比黏度均较治疗前下降,SS加成组血小板黏附率、全血高切黏度较治疗前下降,且SS加成组低于常规应对组(P均<0.01);SS加成组与常规应对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6.15%vs.3.0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5,P=0.676)。结论 生长抑素持续静脉泵入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中可发挥良好效果,可促进胃肠道功能、肠黏膜功能改善,有助于抑制炎性反应,纠正血流变指标,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曾月娥周阿佩黄天浩黄子成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生长抑素胃肠道功能肠黏膜
多巴胺联合硝普钠持续静脉泵入治疗老年顽固性心衰的临床效果及对心功能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究多巴胺联合硝普钠持续静脉泵入治疗老年顽固性心衰的临床效果以及对心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84例老年顽固性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分组法进行分组,将奇数编号设为对照组,偶数编号设为观察组,每组42例。观察组采用多巴胺联合硝普钠持续静脉泵入治疗,对照组采用地高辛治疗,对比治疗后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心功能指标、血清Ang2、ST2、NT-proBNP水平以及基础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Ang2、ST2、NT-pro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基础指标变化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巴胺联合硝普钠持续静脉泵入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显著,可以改善心功能指标,调节血清Ang2、ST2、NT-proBNP水平,影响基础指标的变化,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成功率。
邵志林
关键词:多巴胺硝普钠
持续静脉泵入与分次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对PFNA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预防作用比较
2023年
目的:比较持续静脉泵入与分次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对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术(PFNA)老年患者术后谵妄中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2年9月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80例腰麻下接受择期PFNA手术老年患者,按给药方式不同分为持续静脉泵入组(C组)与分次静脉注射组(Ⅰ组)各40例。C组在腰麻给药后即通过外周静脉持续泵入0.05μg/kg/min去甲肾上腺素,自麻醉时开始每间隔2min测量1次血压至患者离开手术室,根据血压以0~0.1μg/kg/min速率调整,必要时每次8μg去甲肾上腺素冲击量静注;Ⅰ组其通过间断静注去甲肾上腺素调节血压,冲击量每次为8μg。两组患者血压均通过去甲肾上腺素调节,允许基础血压波动±20%,但尽量维持在基础水平。监测并记录患者术中平均动脉压(MAP)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与心率(HR);记录术后7d内术后谵妄发生率;记录麻醉手术过程中及术后恶心呕吐、躁动与去甲肾上腺素使用量。结果:Ⅰ组和C组患者输液量、尿量、失血量(术中显性失血量)、麻醉时间、手术时间、罗哌卡因用量与麻醉平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平面以胸10(T10)为界,分为高于(>T10)与低于胸10平面(0.05)。组内比较,两组患者心率与T1时刻,MAP与T0时刻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Ⅰ组血压波动幅度在基础血压20%之内,均接近于基础血压。结论:相较于分次静脉注射,持续外周静脉泵入去甲肾上腺素,虽然去甲肾上腺素用量大些,但可避免血压波动导致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减少人体热
夏雄飞夏瑞
关键词:去甲肾上腺素持续静脉泵入谵妄
重度心衰患者治疗中大剂量呋塞米持续静脉泵入的价值分析
2023年
重度心衰患者,大剂量呋塞米持续静脉泵入治疗,查价值。方法 患者600例(2021.03至2022.03收治),均行呋塞米治疗,按掷硬币随机分组法,平分A(常规静脉推注)、B(大剂量持续静脉泵入)组。比对效果。结果 ①B组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比A组短(P<0.05)。②B组LVEDD、BNP,比A组低,LVEF、E/A,比A组高(P<0.05)。③B组舒张压、收缩压,比A组低(P<0.05)。④B组副作用发生率为1.33%,比A组低(2=7.448,P=0.006)。结论 大剂量呋塞米持续静脉泵入治疗重度心衰有时效性,能缩短症状缓解时间,提高心功能,维持血压稳定,而且副作用少,安全性高。
李伟兴
关键词:重度心衰呋塞米大剂量持续静脉泵入
大剂量呋塞米持续静脉泵入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急性肾损伤的风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分析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应用大剂量呋塞米持续静脉泵入所致急性肾损伤(AKI)的风险因素及构建相应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2年5月期间本院急诊科收治的100例符合标准的A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期间是否发生AKI分为合并AKI组(n=37)及未合并AKI组(n=63)。组间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发生AKI的风险因素;根据相关系数构建预测模型,并选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预测模型的效能。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年龄、高血压史、吸烟史、尿素氮、血清肌酐、红细胞计数、白蛋白、血红蛋白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均是AHF患者应用大剂量呋塞米持续静脉泵入所致AKI发生的风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高龄(OR=1.115,95%CI=1.019~1.220,P=0.021)、高尿素氮水平(OR=1.384,95%CI=1.107~1.731,P<0.001)和高NT-proBNP(OR=1.005,95%CI=1.001~1.009,P=0.009)均是AHF患者应用大剂量呋塞米持续静脉泵入所致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高白蛋白水平(OR=0.550,95%CI=0.370~0.819,P<0.001)是AHF患者应用大剂量呋塞米持续静脉泵入所致AKI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2(95%CI=0.805~0.939,P<0.001),最大约登指数为0.639,对应的灵敏度为0.937,特异度为0.703。结论:高龄、高尿素氮水平和高NT-proBNP水平均是AHF患者应用大剂量呋塞米持续静脉泵入所致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高白蛋白水平为独立保护因素。此外,根据上述风险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其预测效能良好,对临床评估AKI风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王大伟王宝玉马爱华郅红蕾潘晓力刘畅吴海燕
关键词: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肾损伤呋塞米持续静脉泵入
持续静脉泵入奥曲肽在恶性肠梗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2023年
目的探讨持续静脉泵入奥曲肽在恶性肠梗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5月医院收治的120例恶性肠梗阻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奥曲肽给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皮下注射奥曲肽,观察组给予持续静脉泵入奥曲肽,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是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8.33%,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电解质紊乱、腹痛、肛门排气与排便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不同给药方式均可达到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持续静脉泵入奥曲肽对恶性肠梗阻可缩短患者症状改善时间,且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发生,效果相对更为显著。
王喜毅
关键词:恶性肠梗阻奥曲肽静脉泵入

相关作者

孙竞
作品数:344被引量:806H指数:12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研究主题:移植后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移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血友病A
范志平
作品数:167被引量:249H指数:7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研究主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 移植后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赵婕
作品数:14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研究主题:移植后 造血干细胞移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持续静脉泵入 美司钠
周红升
作品数:119被引量:168H指数:7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研究主题:造血干细胞移植 白血病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后
徐丹
作品数:168被引量:431H指数:10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研究主题:移植后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 移植物抗宿主病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恶性血液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