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89篇“ 指端皮肤缺损“的相关文章
人工真皮联合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指端皮肤缺损的临床应用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皮耐克联合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aFGF)治疗指端皮肤缺损的报道较少。文中旨在探讨人工真皮联合rhaFGF与单独应用人工真皮治疗指端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8年8月至2020年2月南京市第一医院骨科41例指端皮肤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联合组(人工真皮联合rhaFGF组,n=21)和单独组(单独人工真皮移植,n=20)。通过创面愈合时间、疤痕形成情况、指端感觉恢复、指端功能恢复情况来评价两组疗效。结果两组在皮温、疼痛、活动功能、痛温觉恢复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瘢痕形成、创面愈合时间、色泽和弹性方面比较,联合组优于单独组(P<0.05)。色泽、弹性方面比较,联合组优于单独组(P<0.05)。结论rhaFGF有助于促进创面愈合,联合人工真皮治疗指端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吴磊祁义民杨蓊勃刘康杨大伟隋吉生
关键词:人工真皮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创面修复指端皮肤缺损
游离拇趾腓侧皮瓣修复指端皮肤缺损的疗效及对血流灌注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游离拇趾腓侧皮瓣在指端皮肤缺损创面中的应用及对血流灌注量的影响。方法将68例手部创面缺损患者根据1∶1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游离组与对照组各44例。游离组给予游离第一足趾腓侧皮瓣修复治疗,对照组给予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治疗。结果两组皮瓣成活率都为100.0%,两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比较无差异(P>0.05),游离组的术后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游离组术后1个月及3个月的皮瓣功能评分、近侧及远侧指间关节活动度、创面血流灌注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指端皮肤缺损创面患者应用游离第一足趾腓侧皮瓣修复并不影响皮瓣成活率,且能促进患者康复与改善皮瓣功能,提高创面血流灌注量,有利于患者指间关节活动度的恢复。
刘鹏侯江业陈强
关键词:皮瓣感觉血流灌注
桡动脉掌浅支皮瓣术、逆行岛状皮瓣术对指端皮肤缺损患者恢复情况、手指外观及手指功能评分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讨对指端皮肤缺损患者采用桡动脉掌浅支皮瓣术、逆行岛状皮瓣术治疗的修复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12月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指端皮肤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逆行岛状皮瓣术治疗,研究组采用桡动脉掌浅支皮瓣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情况,手指外观和手指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指间关节活动度均高于术前和对照组术后(P<0.05)。术后研究组外观不满意率、痛觉敏感率、感觉麻木率、两点辨别觉检查试验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和6个月研究组手指外观与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手指感觉、血液循环、恢复工作情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指端皮肤缺损患者采用桡动脉掌浅支皮瓣术治疗,相较于逆行岛状皮瓣术,能更好地改善围手术期指标,恢复手指功能,加快康复进程。
孟剑
指端皮肤缺损患者应用不同神经处理方法的第二趾胫侧皮瓣修复的临床效果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究指端皮肤缺损患者应用不同神经处理方法的第二趾胫侧皮瓣修复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行第二趾胫侧皮瓣修复的指端皮肤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神经处理方法分为趾底组和趾背组。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AS)]、治疗效果、恢复情况、感觉恢复情况、两点辨别觉等。结果: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7 d静息和活动状态,两组VAS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个月,趾底组触觉、痛觉、冷觉和热觉恢复比例高于趾背组(P<0.05);术后3个月,趾底组两点辨别觉高于趾背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治疗优良率、皮瓣功能、皮瓣瘢痕、关节总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趾底固有神经与带趾背神经处理方法在指端皮肤缺损患者中的疗效均较好,但带趾背神经的患者受区和供区感觉恢复情况更好。
侯训凯石恩东冀少林赵立宁王建伟
关键词:指端皮肤缺损皮瓣修复
双层人工真皮修复指端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双层人工真皮在修复指端皮肤缺损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因外伤致手指末端皮肤软组织缺损91例(102指),64指合并部分末节指骨外露,其中男性60例,女性31例;年龄18~61岁,平均年龄36.3岁。彻底清创后,应用双层人工真皮覆盖创面,术后定期换药、包扎,4~6周后拆除人工真皮硅胶膜,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及感染情况。测量手指末端两点辨别觉。根据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价有无瘢痕形成。结果9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4.2个月。66例患者(75指)人工真皮覆盖后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全部一期愈合,未见指骨外露,未见感染。25例患者(27指)仍有部分创面残留,经二期植皮后创面愈合。所有患指创面愈合后外观良好,质地坚韧,无色素沉着;VSS评分0~4分,无明显增生性瘢痕形成;无手指臃肿,感觉恢复良好,术后3个月两点辨别觉3~6 mm。结论双层人工真皮在修复手外伤后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及合并部分末节指骨外露创面中操作简单,疗效确切,创面愈合后外形及功能满意,无需行皮瓣移植修复及残端修整,最大限度恢复患指功能。
李哲帮姚忠军赵飞刘东
关键词:人工真皮指端皮肤缺损伤口愈合手外科
指端皮肤缺损行改良邻指皮瓣与腹部皮瓣修复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分析探究给予指端皮肤缺损患者腹部皮瓣修复、改良邻指皮瓣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修复治疗的指端皮肤缺损患者展开对照研究,共计46例,将其均勾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应用腹部皮瓣修复,观察组患者应用改良邻指皮瓣修复,对比分析2组患者手术治疗指标、恢复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數据对比结果为P<0.05;探讨2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术后住院治疗时间、关节活动度以及随访患指评分具有显著差异,结果为P<0.05;观察组患者对于手术外观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痛觉敏感以及痛觉麻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为P<0.05。结论:在指端皮肤缺损修复治疗中采用改良邻指皮瓣修复治疗的效果更为突出,明显高于腹部皮瓣修复治疗,且安全性较高,康复效果理想,患者对于手术治疗的效果较为满意,值得推广。
李柱辉
关键词:指端皮肤缺损腹部皮瓣修复
优质护理在指端皮肤缺损围术期行带指动脉穿支的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针对性优质护理在指端皮肤缺损围术期行带指动脉穿支的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患者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具有针对性的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率、治疗后不良反应、术后6个月随访情况、手术前后疼痛改善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率、治疗后不良反应、术后6个月随访情况、手术前后疼痛改善情况、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指端皮肤缺损围术期行带指动脉穿支的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的患者,采用具有针对性的优质护理后,患者的不良反应得到有效降低,同时改善了患者的疼痛情况;在后续的护理过程中,患者的各项指标也恢复得较好,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龙继红
关键词:指端皮肤缺损围术期指动脉优质护理
两种术式修复指端皮肤缺损的效果比较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对比改良邻指皮瓣与腹部皮瓣修复指端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接受改良邻指皮瓣术修复的41例(45指)患者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接受腹部皮瓣术修复治疗的41例(47指)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围术期临床指标、皮瓣感觉功能与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术后,观察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随访患指评分、关节活动度显著高于(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外观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痛觉敏感率、感觉麻木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皮瓣均存活,未发生感染等并发症。结论改良邻指皮瓣修复术有助于指端皮肤缺损的恢复,修复效果优于腹部皮瓣修复术。
陈志远徐赐豪曾伟勋李军宁
关键词:指端皮肤缺损邻指皮瓣腹部皮瓣
改良指背筋膜蒂岛状皮瓣治疗指端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6
2019年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工业机器的发展,手指皮肤缺损在临床工作中越来越常见[1]。同时随着人们对医学认识的提高,对于预后患者既要求功能上更加完善又追求感官上的完美。故在临床工作中此损伤处理较为棘手,术后易出现感染、皮瓣坏死、肌腱或指骨外露、外观臃肿、皮瓣区感觉缺失等并发症。2012年12月—2017年10月,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手足外科通过改良指背筋膜蒂(含指背神经)岛状皮瓣治疗指端皮肤缺损66例(78指),疗效满意。
刘军
关键词:皮肤缺损皮瓣指背神经
指动脉顺行推进岛状皮瓣修复小儿指端皮肤缺损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探讨指动脉顺行推进岛状皮瓣修复小儿指端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年5月至2014年3月我们采用指动脉顺行推进岛状皮瓣修复小儿指端皮肤缺损11例11指,男9例,女2例;年龄2~7岁,平均4.5岁。示指6例,中指2例,环指3例。皮肤缺损面积8.0mm×6.5mm~12.0mm×15.0mm,平均10.0min×8.5mm。均为新鲜损伤创面。车门或房门挤压伤6例,重物砸伤5例。清创后均伴末节指骨外露或缺损;伴末节指骨爪粗隆以远缺损7例,末节指骨中份水平以远缺损3例,末节指骨完整1例,伴甲床、甲板部分缺损10例。结果术后皮瓣全部存活,指尖指腹外形佳,感觉恢复好,患指屈伸功能满意。结论指动脉顺行推进岛状皮瓣是修复小儿指端皮肤缺损的较好选择。
侯海鑫杨帆侯海琴陈雷
关键词:外科皮瓣指端

相关作者

朱磊
作品数:180被引量:656H指数:15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研究主题:外科皮瓣 显微外科 皮瓣 皮瓣修复 皮肤缺损
杨颇
作品数:52被引量:119H指数:6
供职机构: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肘关节 皮肤缺损 皮瓣 指动脉 指端皮肤缺损
周家顺
作品数:33被引量:77H指数:5
供职机构: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肘关节 指动脉 离断 再植 指端皮肤缺损
王增涛
作品数:243被引量:1,868H指数:24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
研究主题:外科皮瓣 皮瓣 皮瓣修复 显微外科手术 皮肤缺损
许庆家
作品数:129被引量:284H指数:10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研究主题:皮瓣 皮瓣修复 显微外科 外科皮瓣 皮肤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