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0篇“ 放大肠镜“的相关文章
- 窄带成像放大肠镜下JNET分型对大肠肿瘤性病变的诊断效果分析
- 2023年
- 本文研究大肠肿瘤性病变诊断方法选择,窄带成像放大肠镜下JNET分型应用效果,探究指导大肠肿瘤性病变治疗、准确鉴别病变的方法。方法 选择大肠肿瘤性病变手术治疗者(共计30例),时间选取2021.01开始,2023.05结束,均进行内镜诊断-内镜治疗-术后病理诊断(金标准)、染色放大内镜JNET和Pit Pattern分类诊断,观察窄带成像放大肠镜下JNET和Pit Pattern分类同金标准诊断一致性。结果 30例患者金标准(手术病理)结果示黏膜下层浸润癌占比43.33%(13/30)、良性腺瘤占比56.67%(17/30,4例管状腺瘤+5例绒毛状腺瘤+4例绒毛管状腺瘤+4例锯齿状腺瘤),病变部位以直肠(36.67%)、乙状结肠(26.67%)为主。窄带成像放大肠镜JNET分型诊断LST/SSL(侧向发育型肿瘤/无蒂锯齿状病变)灵敏度94.12%、特异度92.31%、约登指数0.8643、Kappa值0.865;Pit Pattern分类诊断LST/SSL灵敏度94.12%、特异度84.62%、约登指数0.7874、Kappa值0.769,同金标准比较一致性较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窄带成像放大肠镜JNET和Pit Pattern分类检出大肠肿瘤性病变情况较为理想。结论 包括LST/SSL、黏膜下层浸润癌等在内的大肠肿瘤性病变诊断难度高,采用窄带成像放大肠镜检查效果较为理想,可以通过JNET分型、Pit Pattern分类系统较为准确分析患者情况,可用于大肠肿瘤性病变诊疗之中,可推广。
- 赵丽然黄波张晓旭
- 关键词:大肠肿瘤性病变PITKAPPA值
- 针对性护理对放大肠镜+NBI治疗肠道肿瘤样病变患者预后的影响
- 2022年
-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对放大肠镜+窄带成像技术(NBI)治疗肠道肿瘤样病变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择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之间在我院内镜中心检查出结肠肿瘤样病变的67例患者为观察对象,全部观察对象均接受放大肠镜+NBI治疗配合针对性护理,统计分析患者的诊断准确性和预后情况。结果:全部67例患者共检出86枚肿瘤样病变组织,其中,5枚回肠部,17枚升结肠,9枚横结肠,8枚降结肠,15枚乙状结肠,32枚直肠。放大肠镜+NBI诊断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对比的一致性强度均好。结论:放大肠镜+NBI治疗肠道肿瘤样病变效果较为理想,配合针对性护理,有助于患者预后改善。
- 赵荣华
-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放大肠镜窄带成像技术
- 放大肠镜与靛胭脂染色技术在诊治大肠息肉中的应用
- 2022年
- 目的观察放大肠镜与靛胭脂染色技术在诊治大肠息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昆明市呈贡区人民医院2020年整年度门诊肠镜检查发现的息肉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内镜组和染色组,每组60例.内镜组:利用具有放大功能的电子肠镜由专业的内镜医师行结肠镜检查,发现息肉病变后,记录息肉的结构和形态,并作出诊断.染色组:内镜检查发现息肉后,通过电子肠镜的活组织检查管道将0.4%靛胭脂均匀喷洒于息肉表面,放大95-120倍再次观察息肉表面结构和形态,并作出诊断.所有病灶经诊断后均采用高频电切法切除息肉行病理活组织检查,病理学结果与内镜下诊断进行比较.结果120例患者共发现269个病灶,其中直肠98个(36.4%)、乙状结肠91个(33.8%)、横结肠18个(6.7%)、升结肠30个(11.2%)、降结肠21个(7.8%)、盲肠11个(4.1%).与最终病理诊断比较,内镜组诊断准确率为76.7%,染色组诊断准确率为90.0%,染色组高于内镜组(P<0.05).结论放大肠镜与靛胭脂染色技术对结直肠息肉样病变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有利于医师制定适合的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 王丽君张继美
- 关键词:放大肠镜靛胭脂染色大肠息肉
- 放大肠镜+NBI在肠道肿瘤样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 2020年
- 目的探讨放大肠镜+窄带成像技术(NBI)在结直肠肿瘤样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2019年5月于本院内镜中心行内镜检查发现有结肠肿瘤样病变的患者67例,所有入组患者均由主治及以上医师行放大肠镜+NBI检查,按广岛(Hiroshima)分型方法进行分类并记录预判结果,对所有入组的结直肠肿瘤样病变行活检及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并记录结果。将放大肠镜+NBI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两组数据的一致性。结果 67例患者共86枚肿瘤样病变,病理显示增生性息肉5处,腺瘤51处,黏膜浅层浸润癌18处,黏膜深层浸润癌12处;放大肠镜+NBI检查下Hiroshima分型诊断恶性肿瘤(黏膜浅层/深层浸润癌)的灵敏度为96.67%,特异度为92.86%,准确率为94.19%,阳性预测值为87.88%,阴性预测值为98.11%,Kappa值为0.87。结论放大肠镜+NBI下观察肠道肿瘤样病变,对肿瘤良恶性分辨率高,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 程方喜程浩
- 关键词:结直肠癌放大肠镜窄带成像技术
- 窄带成像结合放大肠镜下JNET分型对结直肠肿瘤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NBI)结合放大肠镜下JNET分型对结直肠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2017年5月~2018年5月接受结肠镜检查的120例患者共检出151个怀疑结直肠肿瘤的病灶,进行NBI放大检查,观察病灶的微血管结构及表面结构,依据JNET分型标准预测病变性质,并将内镜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NBI内镜结合放大肠镜下JNET分型总体分型诊断结直肠肿瘤的总体敏感度、总体特异度、总体阳性预测值、总体阴性预测值和总体准确率分别为96.2%(102/106)、91.1%(41/45)、96.2%(102/106)、91.1%(41/45)和94.7%(143/151),Kappa值为0.873。[结论]NBI结合放大肠镜下JNET分型对结直肠肿瘤性病变有很好的鉴别诊断价值,在临床上能够指导内镜下治疗。
- 张艳梅王慧莉朱磊杜卉莲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
- 窄带成像放大肠镜下NICE分型对结直肠小息肉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2
- 2015年
-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NBI)放大肠镜下NICE分型对结直肠小息肉的诊断价值。方法对肠镜检查发现的264个结直肠小息肉进行窄带成像放大肠镜检查,观察病灶表面的颜色、血管以及腺管开口,根据NICE分型预测息肉的性质,与内镜下切除或外科手术后的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窄带成像放大肠镜下NICE分型判断结直肠肿瘤性小息肉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6%(102/109)、96.1%(149/155)、95.1%(251/264)、94.4%(102/108)和95.5%(149/156)。结论 NBI放大肠镜下NICE分型可较好的区分结直肠肿瘤性小息肉和非肿瘤性小息肉,对于"切除丢弃"的治疗策略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 沙杰朱炳良徐丽芳陈琳龚洁鞠艳云巢烨陈银君
- 关键词:窄带成像放大肠镜
- 窄带成像结合放大肠镜下Sano分型对结直肠肿瘤性和非肿瘤性病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结合放大肠镜下微血管形态Sano分型对结直肠肿瘤性和非肿瘤性病变预判的准确性。方法选择经病理确诊的结直肠增生性息肉、腺瘤和腺癌患者147例。采用窄带成像技术结合放大内镜观察病灶表面微血管,按Sano分型预判每个病灶的性质。结果 Sano分型对结直肠肿瘤性病变(腺瘤、腺癌)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为97.5%(192/197)、98.1%(159/162)、94.3%(33/35),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8.8%(159/161)、91.7%(33/36)。结论窄带成像放大肠镜下Sano分型方法预判结直肠肿瘤和非肿瘤性病变很有效。
- 朱炳良沙杰杨爱萍龚洁
- 关键词:窄带成像放大肠镜微血管
- 放大肠镜在结直肠肿瘤样病变诊治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放大肠镜在结直肠肿瘤样病变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6例结直肠肿瘤患者的71个病灶应用放大肠镜进行染色后放大观察,按照Kudo分型法对腺管开口形态诊断;同步进行内镜下摘除或手术切除后,将放大肠镜诊断结果与组织病理诊断结果相比较后分析一致性。结果本组病例应用放大肠镜诊断结直肠肿瘤样病变,总体符合率为94.4%,敏感性97.6%,特异性85.6%。结论放大肠镜诊断结直肠肿瘤样病变及时、准确性高,在检查过程中可以同步实施对病灶的微创治疗。
- 臧丽丽张书清
- 关键词:放大肠镜结肠直肠肿瘤
- 放大肠镜在结直肠平坦型病变诊治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放大肠镜在结直肠平坦型病变中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对87例结直肠平坦型病变患者进行黏膜染色后的放大观察,按工藤(KUDO)分型对腺管开口进行分型诊断,同步对病变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标本送病理检查,将内镜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相比较。结果共检出结直肠平坦型病变87例,其中炎性病变27例,增生性病变13例,管状腺瘤13例,绒毛状腺瘤24例,混合型腺瘤6例,结肠癌4例。非肿瘤性病变腺管开口以Ⅰ、Ⅱ型为主,瘤性病变以Ⅲ、Ⅳ、Ⅴ型为主,其中ⅤA常为早期癌,ⅤN为浸润癌。对病变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后未有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通过放大肠镜观察结直肠平坦型病变的腺管开口,对于判断瘤性、非瘤性病变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内镜可以完成对大部分病变的同步、微创治疗。
- 樊锦河钱俊波李玉明王亚民
- 关键词:放大肠镜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 色素放大肠镜与普通电子肠镜诊断结肠微小肿瘤性病变的价值比较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比较普通电子结肠镜与色素放大内镜(FICE系统)对结肠粘膜微小肿瘤样病变的检出率,分析FICE系统在临床诊断中的使用价值。方法对2006年10月-2009年9月期间随机行普通电子结肠镜检查与FICE系统检查的结果进行回顾分析,以病理组织学诊断为标准,比较两种检查对微小肿瘤检出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剔除直径>5 mm肿瘤性病变患者,与病理组织学诊断比较,普通结肠镜诊断结肠粘膜诊断肿瘤性和非肿瘤性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依次为68.0%、97.1%、78.0%和95.2%;FICE系统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依次为87.9%、97.4%、89.9%和96.8%,其中灵敏度及阳性预测值显著高于普通结肠内镜检查结果 (P<0.05)。结论 FICE系统较普通电子结肠镜对结肠微小肿瘤的检出具有更加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谢春生林瑞华黄鹤
- 关键词:结肠镜微小肿瘤病理诊断
相关作者
- 王烨

- 作品数:10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 研究主题:放大肠镜 脊髓损伤 结直肠肿瘤 腹部外伤 腹部损伤
- 李志霞

- 作品数:5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 研究主题:放大肠镜 大肠癌细胞 化学疗法 凋亡相关基因 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
- 龚洁

- 作品数:4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靖江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窄带成像 放大肠镜 NICE 非肿瘤性病变 结直肠
- 韩加刚

- 作品数:151被引量:1,160H指数:19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 研究主题:直肠癌 肛提肌 腹会阴联合切除术 直肠肿瘤 低位直肠癌
- 朱炳良

- 作品数:40被引量:203H指数:8
- 供职机构:靖江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内镜 胃镜检查 窄带成像 上消化道出血 丙泊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