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80篇“ 政治信任“的相关文章
社会治理绩效评价与政治信任——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8)”数据的工具变量分析
2025年
政治信任政治支持的重要层面,能够为政府治理提供重要支撑。关于政治信任的影响因素,既有研究主要集中于经济绩效评价和政治绩效评价对民众政治信任的影响,在社会治理绩效评价维度侧重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满意度对政治信任的影响,对政府解决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治理绩效关注不够。从社会治理绩效评价角度,来分析制度绩效评价对政治信任的影响,具有可行性与必要性。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8)”数据,使用工具变量分析方法处理治理绩效评价变量对政治信任影响的内生性问题,可以发现,民众对当下社会矛盾与社会问题的治理绩效评价越高,其对各级政府的政治信任水平就越高。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及时有效解决社会问题、纾解社会矛盾,有助于维持民众的高水平政治信任
王甫勤
关键词:社会治理绩效评价政治信任
腐败治理效能如何影响中国城乡居民政治信任?——基于主观幸福感的中介效应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基于CSS2019调查数据,从腐败治理的视角出发,分析腐败治理效能对我国城乡居民政治信任的影响及其具体机制。描述统计结果显示:相较于城市居民,农村居民的差序信任格局更明显以及腐败治理效能感知更强。推论统计结果表明:腐败治理效能和主观幸福感会显著促进城乡居民的政治信任;腐败治理效能会通过提升居民的主观幸福感从而间接地促进城乡居民的政治信任;主观幸福感在腐败治理效能和城乡居民的政治信任之间发挥完全中介效应。因此,各级政府应加大反腐倡廉力度,增进民生福祉,重视“输出面”的公平,以提升基层政治信任,进而助推乡村振兴。
杨慧青崔旭东
关键词:政治信任主观幸福感
乡村数字治理技术采纳对村民政治信任的影响——以政治效能感为中介变量
2024年
乡村数字治理是数字技术与乡村治理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治理模式。数字技术逐步渗透乡村治理领域,可为解决传统乡村治理方式存在的问题并助推乡村治理转型提供有力支撑。以我国数字乡村建设引领区浙江省为例,采用定量与质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聚焦村民对乡村数字治理产品的技术采纳问题,重点研究村民的技术采纳对其政治效能感和政治信任的影响。研究发现,村民对于乡村数字治理产品的技术采纳与其政治效能感和政治信任水平的提高具有紧密联系。村民使用乡村数字治理产品实现信息获取与分享、意见反馈与沟通、服务获得与利用,有助于其政治效能感的增强,进而促进其对政府信任水平的提升。同时,数字技术嵌入乡村治理有助于乡村公共能量场的构建、村民自治内生动力的增强以及村民政治信任水平的提高,但同时也应警惕数字形式主义和数字鸿沟。
徐旭初徐菁吴彬
关键词:技术采纳政治效能感政治信任
我国青少年的媒体使用、媒体信任政治信任——基于一项全国性问卷调查的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建构政治信任是青少年政治社会化的重要目标,媒体则是塑造该群体政治信任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广东、湖北、甘肃三省六地近1400名在校中学生的问卷调查,考察媒体使用和媒体信任对青少年群体政治信任的影响。数据分析表明,青少年的媒体使用既直接促进政治信任,还通过媒体信任政治信任产生间接影响。媒体使用对青少年的政治信任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即青少年使用媒体获取时政信息越频繁,其对于政治行为者、政府、政党、政治制度和政治系统的信任程度就越高。官方媒体信任和非官方媒体信任都能显著促进青少年的政治信任,且两种媒体信任在媒体使用和政治信任之间发挥着重要的中介作用。从政治传播视角揭示了媒体使用对青少年政治信任的多重影响路径,彰显和证实了媒体信任在该群体政治信任培育中的重要价值。将中介变量媒体信任划分为官方媒体信任和非官方媒体信任两个维度,丰富和拓展了学界对媒体信任政治信任之间关系的理解。
张明新沙贺稳
关键词:政治传播政治信任政治社会化媒体使用青少年群体
乡村振兴进程中的社会信任、治理绩效与政治信任——基于CRRS2020数据的因果中介分析被引量:4
2024年
基于2020年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CRRS)的数据,使用因果中介效应(ACME)模型分析乡村场域中社会信任、治理绩效与政治信任之间的关系后发现:在乡村场域中,社会信任会给乡村治理绩效带来正向影响,乡村治理绩效也会对政治信任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社会信任、乡村治理绩效与政治信任之间存在因果中介效应。相比于整体生活预期、收入预期、政府补贴预期等主要指标构成的前瞻性治理绩效,由居住环境满意度、社会治安满意度、村务工作满意度等方面构成的回顾性治理绩效在社会信任影响政治信任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虽然社会信任、乡村治理绩效和不同层级的政治信任之间存在因果中介效应,但效应强度并不会因政治信任层级的不同而表现出明显差异。基于上述发现,回归乡村振兴实践场域,从“增强乡村居民社会信任”与“提升回顾性治理绩效”两个维度给出了提高乡村居民政治信任水平的建议。
慕良泽常富军
关键词:社会信任政治信任治理绩效
新媒体接触与政治信任——基于印尼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政治信任是连接公民个体与政治体系的纽带,对于新兴民主国家的合法性尤其重要。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革新,各式新媒体的兴起极大地改变了传播关系,重塑了受众政治信任的生成路径。本文选取亚洲晴雨表调查2011年、2016年及2019年的三波调查数据,考察了新媒体对印度尼西亚民众政治信任的影响。研究发现,印尼民众的新媒体接触对其政治机构信任政治信任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其中,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政党、国会、法院、公务员、警察受影响显著,而总统与军队则不受显著影响。就其机制来看,新媒体接触会削弱民众的社会公平感知,从而降低其政治信任水平。
郭凤林张汝楠
关键词:政治信任媒介效果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基于政治信任政治认同的链式中介作用
2024年
高质量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为进一步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否通过政治信任政治认同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具有促进作用,文章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湖南省五所大学1?270名在读本科生作为抽样调查对象,借助SPSS软件分析数据,结果显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政治信任政治认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都具有正向影响,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直接产生积极影响,还可以通过政治信任政治认同间接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因此,高校可以通过加强政治信任政治认同教育来提升大学生主观幸福感。
欧发勋彭立平张毓芯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政治信任政治认同
政府绩效评价与找关系行为:政治信任的中介作用
探寻找关系行为产生的微观心理机制对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本文基于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2021年数据,对政府绩效评价、政治信任与找关系行为的关系进行探讨。 本文从农业文明对行动者人际交往方式产生的影响入手,...
朱雅诺
关键词:政府绩效评价政治信任
政府绩效感知、政治信任与国家认同——基于CSS2021数据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2024年
国家认同是事关国家发展和民族命运的历史性课题,特别是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国家认同问题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研究基于CSS2021的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政府绩效感知对民众国家认同的影响机制,并进一步检验政治信任在政府绩效感知和国家认同之间可能存在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政府绩效感知对民众的政治信任和国家认同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即政府治理绩效是政治信任和国家认同的重要来源;政治信任对国家认同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在政府绩效感知对国家认同的影响当中发挥中介效应。基于政府绩效感知对于国家认同构建和政治信任强化的重要作用,政府应该致力于提升治理绩效,为增进国家认同和政治信任提供基础性支撑。
田松豪
关键词:国家认同政治信任结构方程模型
政府在线回应质量感知对公众政治信任与持续电子参与意愿的影响——混合研究视角
2024年
随着数字政府建设的不断深化,公众通过在线诉求反映参与公共治理已成为重要形式。然而,如何提供匹配公众期望的高质量在线回应,以解决公众在线诉求,促进民政良性互动却尚未解决。本研究采用两阶段混合方法对此进行补充。研究发现,政府在线回应质量感知包含响应性、可靠性、程序性、感染力和个性化等五个维度。政府在线回应质量感知会增强公众的公平感知和在线诉求处理满意度,从而提高他们的政治信任及持续电子参与意愿。相比诉求当事人,旁观者的政府在线回应质量感知对其公平感知及在线诉求处理满意度的积极影响更强。研究结论为电子政务管理机构及人员高质量地回应公众在线诉求,维护公众政治信任和共治意愿提供了有效建议。
张渝黄慧敏
关键词:政治信任电子参与

相关作者

上官酒瑞
作品数:101被引量:408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研究主题:政治信任 中国共产党 政治 全过程 民主
王正绪
作品数:61被引量:319H指数:11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研究主题:政治信任 公民 政治文化 政治 制度主义
郝宇青
作品数:213被引量:864H指数:14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中国共产党 苏共 基层社会治理 政治 合法性资源
王华华
作品数:90被引量:253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共无锡市委
研究主题:土地征收 社会公正 群众路线 新型城镇化 政治信任
谢治菊
作品数:105被引量:585H指数:13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
研究主题:正义 村民 政治信任 实证研究 政府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