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749篇“ 教育变革“的相关文章
全球基础教育变革的十大趋势被引量:1
2024年
为应对全球教育危机和数字化转型等挑战,世界各国和组织机构不断进行战略谋划,积极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当前,全球基础教育整体呈现出十大未来变革与发展趋势,即实施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行动,优化国家课程体系规划与实施,创新STEM教育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深化基础教育领域评价改革,关注社会和情感技能学习与评估,完善中小学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多举措促进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系统性保障基础教育机会公平,以基础教育推动环境可持续性发展,促进基础教育海外办学扩优提质。
宋佳王芮
关键词:国际基础教育教育公平
人工智能与教育变革
2024年
生成式人工智能快速迭代引发关注,教育领域似乎是受其影响最为直接和深远的领域之一。对于人工智能的影响,当前存在高估短期效果、低估长远效果的倾向。研究从唯物史观视角,分阶段概括梳理人工智能发展情况,客观分析其发展水平和技术限度,判断其与人类智慧仍有本质差别,特别是在高阶认知和社会情感方面。研究基于理性质疑的态度,发现教育与人工智能技术原理在结构对比、逻辑对比、符号编码、内容分析、交互机理和培养模式六个主要方面存在同构性逻辑,并对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和作用机制提供了清晰的认知和判断。研究建议从学生高阶思维培养、新型师生关系构建和教学模式创新三个直接且关键的问题切入,以人工智能撬动教育变革
王学男李永智
关键词:教育变革教育应对
数智时代的知识生产和教育变革
2024年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渗透到教育领域,我们正快速进入一个智慧教育时代。智能技术重塑了知识观念、教学观念以及学习观念,也为知识的传承和创新提出了新的挑战。教育的智能化大潮已经来临,打造智慧教育空间,不断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培养适应社会变化的时代新人是始终应坚持的教育目标。把握教育价值取向、遵守技术伦理是我们在时代潮流中作出选择、稳中求进的基石。理性审思智慧教育,从容应对教育变革是时代交付我们的重要使命。
吴霓任昌山潘静文李梦缇赵明仁和学新付卫东颜士刚赵益宁
关键词:教育价值取向时代新人教育变革知识观念技术伦理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与高等教育变革被引量:2
2024年
从近现代世界教育、人才、科技三大中心转移的历程看,教育、科技、人才是有机统一和相互支撑的,但作为后发型国家,具体的实施路径有别于先行现代化的国家。要实现国家整体性、长期性的超越,必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坚持教育的全面价值观。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要进一步明晰高等教育强国的目标内涵;进一步处理好与科研的关系,加快使一批研究型大学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进一步密切与产业的联系,加深产教融合发展,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合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
瞿振元
关键词:教育高等教育变革
中国教育发展进程与新时代教育变革走向
2024年
教育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致力科技攻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基础性、支撑性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教育变革与经济社会的变革在辩证统一中交替进行、互为促进。基础教育在推进现代化进程中,发展主题不断跃升,逐步走向普及化、规范化、个性化,开启了以优质均衡和尊重个性为特点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职业教育的发展理念、办学定位和培养模式在探索和实践中逐步成熟,发展方式、层次结构、专业设置不断改革升级,呈现出明显的高阶化特征;高等教育的普及化进程高速推进,历经全方位、多轮次改革,整体实现历史性跃升和跨越式发展。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变革教育顺应时代的必然选择,亟须以融合发展为路径,以多样化、个性化、终身化、国际化、数字化为任务,以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引领新时代教育变革,以高水平的中国教育现代化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葛道凯陈永可
关键词: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教育变革
学校教育变革,从空间“卷”起
2024年
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的面貌正在发生深刻改变,除了教法与学法的变革外,“空间”也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少学校已然开启了对教育空间变革的探寻,从教育的本质出发,在创新中前行,通过校园空间变革撬动了拥有更多可能性的学习与生活。为此,我们选取了部分学校作为典型案例,以教育变革的视角点亮校园空间的价值,以期为更多学校的校园空间创造提供启发与借鉴。
关键词:校园空间教育变革
陶行知高等教育变革的理念、实践及当代价值
2024年
陶行知把高等教育的创新、变革视为己任。在长期的探索与实践中,他逐渐确立起通过教育革新社会的目标,决心培养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社会性人才,同时,他借助试验主义的变革方法论,创办出重庆社会大学这一本土大学体制;运作大学生自主治校的管理模式;破除了大学的女子招生限制;扭转固定形态的大学课程体制。陶行知的高等教育变革活动随着思想的完善而逐渐臻于成熟,为当今我国高等教育深入推动课程改革、造就一流师资队伍、建立民主管理体制具有启发意义,有助于打造高等教育发展的中国模式。
肖瑶申国昌
关键词:陶行知高等教育教育实践教育思想
世界主要国家教育变革的发展趋势与中国选择被引量:1
2024年
世界主要国家正面临公平优质教育发展陷入困境,青年技能与劳动力市场脱节,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亟待加强,信息革命带来潜在教育风险,教育国际交流合作频繁受阻等多重挑战。针对诸多难题,世界各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扩大教育资源供给,促进教育机会公平;规范教育法律法规,健全教育保障体系;强化知识技能习得,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激发教育内生动力;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支撑产业结构升级;加强教育评估问责,确保组织管理效率;对接国际双向需求,加快教育全球布局;深化教育简政放权,提升综合治理效能。我国教育改革须形成整体性全局性意识,以其他国家先行经验为镜鉴,站在促进学生个体全面发展、引领经济社会创新转型、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高度进行系统规划。
刘宝存苟鸣瀚
关键词:教育公平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数字化教育国际化
技术动荡背景下我国职业教育变革的动力来源与路径选择
2024年
现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不但促使许多传统产业不得不转型发展,甚至被淘汰,还催生出大量的新产业、新业态与新经济模式,也使人类进入前所未有的技术动荡时期。技术决定了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内容与定位,技术动荡必然会引起职业教育变革。技术动荡性是指行业技术发展或变化的不确定性、复杂性与难以预测性,技术与职业教育长期存在着交互演进的关系,人工智能时代的技术动荡性持续加剧逼促职业教育进行深层次变革。人工智能时代的技术动荡从三个方面为我国的职业教育变革提供了动力来源:国际技术竞争是外部动力来源;我国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是内在动力来源;“技能强国”战略是外部驱动力。我国职业教育的深层次改革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坚持整体性思维与复杂性思维,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推进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整体推进职业教育的国际化进程,提升职业教育改革的内驱动能。
华沙李峻
关键词: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国际化
信息化时代高等教育变革的趋向、挑战与应对——基于《2022-2023地平线报告(教与学版)》的分析
2024年
信息化时代,以计算机、机器人等为代表的智能化工具开发和应用正在持续推动着高等教育教与学的深度变革。这种变革于社会、技术、经济、环境、政治方面呈现出五大趋向,在预测型/生成式人工智能、混合/远程课堂模式、微认证等关键技术支持和影响下,将呈现增长、制约、崩溃和转型四种未来场景。信息化发展带来的变革并非短期现象,高等教育面临多维度、多层次、多角度的挑战,如人工智能技术冲击传统教育管理模式,混合/远程教学呼吁校园结构升级,微认证微课程促使传统大学学位贬值等。信息化时代,我国为妥善应对这种趋向和挑战,必须满足学生需求,提升教学质量,加快校园转型,争取国际合力。
陈新忠王欢慧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全球高等教育教育变革

相关作者

祝智庭
作品数:423被引量:16,924H指数:72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教育 教育信息化 智慧教育 教育技术 信息技术
黄荣怀
作品数:351被引量:9,825H指数:54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教育信息化 教育 人工智能 智慧学习环境 智慧教育
朱永新
作品数:999被引量:2,928H指数:24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
研究主题:新教育实验 教育 新教育 老师 教师
尚俊杰
作品数:161被引量:1,952H指数:25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研究主题:教育游戏 游戏化学习 游戏 游戏化 教育
李家成
作品数:228被引量:990H指数:17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班主任 班级建设 新基础教育 班主任工作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