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530篇“ 文化大革命“的相关文章
- “文化大革命”时期黄石港务局的港务工作研究
- “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对我国水运事业的发展造成了全方位的冲击,基层港务工作也受到很大影响。黄石港务局隶属于长江航务局,是长江航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黄石地区水运事业的主要领导者,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相当的重要性。本文以黄...
- 蔡谨宇
- “文化大革命”时期中英关系危机的发生与解决
- 1967年8月22日,北京发生了造反群众火烧英国驻华临时代办处的暴力涉外事件,它引发了“文化大革命”时期中英两国间最为尖锐的外交对抗。不久,伦敦又接连出现了中国驻英临时代办处与英国警察、群众的流血冲突。本文以“文化大革命...
- 高志明
- 关键词:文化大革命
- 记“文化大革命”期间周总理的一次接见
- 2021年
- 1969年12月的一个晚上,周恩来总理接见即将出国的同志,其中有回国参加"文化大革命"运动后准备重返驻外使馆的使节们,如我国驻阿尔巴尼亚大使耿飚和驻法国大使黄镇等,也有新派出国的一些同志,我属于后一类,我将去驻古巴使馆工作,当时外交部在东交民巷办公,分成两部分,大部分人集中在原六国饭店(后因火灾被毁,改建为宿舍楼,即现在的东交民巷30号)和苏联专家楼(即现在的华风宾馆)搞运动。
- 朱祥忠
- 关键词:驻外使馆文化大革命使节
- “文化大革命”时期邮票上的博物馆
- 2020年
- 博物馆是国家形象的重要代表。发生在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的"文化大革命",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受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也严重影响了博物馆的建设和相关邮票的发行。受"文化大革"影响,这一时期邮票上的博物馆建筑主要为革命纪念馆。革命纪念馆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些以革命纪念馆为中心图的邮票是特殊时代留下的记录,存世量不多,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 苏芃芃
- 关键词:博物馆革命纪念馆邮票
- 第十二章 “文化大革命”十年的经济工作
- 2020年
- 七、大规模引进西方国家大型成套设备"文化大革命"初期,从1967年至1970年,我们停止了进口成套设备工作。1971年才开始进口一些发电设备、制氧设备等。在70年代,引进大型成套设备这一设想始于冶金部。为了增加钢材品种,满足国家生产建设对薄板的需要,冶金部早在1964年就曾提出在武钢建设冷热薄板轧机项目的意见。
- 关键词:大型成套设备发电设备钢材品种制氧设备文化大革命进口成套设备
- 第十二章 “文化大革命”十年的经济工作
- 2020年
- 五、"文化大革命"期间的钢铁工业钢铁工业是发展国民经济的重点,党中央、国务院领导都非常重视。我国钢铁工业经过"文化大革命"前五年的调整,1966年钢产量达到1532万吨,但"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的第一年,即1967年就急剧下滑,产量滑到1029万吨,比1966年下降32.8%,1968年继续下滑到904万吨,比1967年又下降12.1%,直到1969年才开始回升。
- 关键词:钢铁工业文化大革命钢产量下滑
- 袁宝华回忆录 第十二章 “文化大革命”十年的经济工作
- 2020年
- 四、生产组的主要工作(下)当时生产组在机械工业方面,还抓了一些具体工作。(1)围绕发展电力和钢铁等基础工业所需要的成套设备,协助一机部,组织扩大"四机""两泵"短线产品的生产能力。"四机"就是大电机、大风机、大压缩机和大制氧机,"两泵"就是高压泵和特殊泵。经过几年的工作,"四机""两泵"的生产能力都有很大提高,满足了生产发展的需要。还围绕"大打矿山之仗".
- 关键词:制氧机高压泵文化大革命回忆录
- 袁宝华回忆录 第十二章“文化大革命”十年的经济工作
- 2020年
- 六、大打矿山之仗矿山是发展钢铁工业的基础,也是我国钢铁工业最薄弱的环节,至今依然如此。大打矿山之仗是“文化大革命”中经济工作部门抓的一件大事。按照“四五”计划纲要,1975年上限是要完成钢产量4000万吨,生产能力要达到5000万吨。完成这个规划的矿石在哪里?
- 关键词:钢铁工业文化大革命钢产量回忆录矿山
- 袁宝华回忆录 第十二章 “文化大革命”十年的经济工作
- 2020年
- 四、生产组的主要工作(上)生产组从1969年10月29日组建到1978年4月10日新国家经委成立,工作将近9年。生产组的主要职责是:负责编制(参与)国家工交生产计划;组织实施和完成工交生产年度计划;处理工业、交通、能源、商贸、国防军工、物资、物价、农林、科技和统计等多方面工作;负责全国工交生产运行管理、物资调配、交通运输的协作和组织国务院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工作。维持国民经济正常运转,保证人民群众生活的基本需求。
- 关键词:国防军工交通运输
- 第十二章 “文化大革命”十年的经济工作
- 2019年
- 一、国务院业务组和工交办事组“文化大革命”开始的时候,我是国家经委副主任兼物资管理部部长,亲身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全过程。1967年4月至1968年10月,我遭到批斗和攻击,被造反派监督劳动,不准回家。所幸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才被解放出来,在国务院业务组领导下任计委生产组副组长约一年时间,国家计划革命委员会成立时任党的核心小组(相当于党组)成员、副主任兼生产组组长,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
- 关键词:经济工作亲身经历国务院
相关作者
- 张化

- 作品数:31被引量:78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
- 研究主题:文化大革命 邓小平 毛泽东 社会主义 周恩来
- 王永魁

- 作品数:19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
- 研究主题:文化大革命 文革 黑体字 文化大革命时期 语录
- 杨近平

- 作品数:79被引量:70H指数:4
- 供职机构:贵阳中医学院
- 研究主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 文化大革命 教学评价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 耿化敏

- 作品数:75被引量:207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
- 研究主题:中国共产党 中共党史 学科建设 中共 文化大革命
- 吴志军

- 作品数:33被引量:119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
- 研究主题:中共党史研究 学术史 中共党史 文化大革命 拨乱反正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