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834篇“ 文化形态“的相关文章
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三重特质
2024年
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概念,其内涵丰富、意蕴深厚,具有鲜明特质。从延承性特质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作为中国共产党“两个结合”理论的文化递升,以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这一魂脉为思想路标,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根脉为精神赓续。从生动性特质来看,主体性、互鉴性、人民性、方向性、守正创新性共同构筑为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发展逻辑。从价值性特质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历史、理论与实践彰显了其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进而为科学指引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奠定坚实基础,为世界文化繁荣发展树立原则典范和方法参照。
马明冲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强国
数字技术何以赋能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基于文化产业视角
2024年
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的文化表现形式总和。它在形成过程中呈现出本体层面的存在状态、主体层面的生产状态与客体层面的接受状态3种样态。文化产业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两大文化形态之一,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重要表征。在文化产业视角下,数字技术赋能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具有特定逻辑。数字技术可以提升文化业态、文化资源转化效率,提高文化产业内部、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业态融合效能。在文化产业实践中,数字技术重塑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3种呈现状态。在文化形态本体存在层面,数字技术加快文化产品类型创新,实现文化形态多样化;在文化形态生产层面,数字技术调整文化产业生产关系,优化市场主体结构;在文化形态接受层面,数字技术变革文化消费装置体系,营造沉浸文化体验。同时,在文化产业实践中,我们需时刻警惕文化悲剧、关注技术伦理,防范文化形态建构中的数字风险。
邵明华高洋
关键词:数字技术文化产业
“福”文化在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中的价值及其实现路径——以闽“福”文化为例
2024年
习近平文化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标志着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福”文化作为中华儿女最广泛的精神承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挖掘其内涵和价值,如何扩大其在新时代的应用场域,是建构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文章立足灿烂的闽“福”文化,梳理阐释“福”文化的时代价值,以期在新时代不断优化完善福文化的实现方式和实施路径,更好地赓续文脉精神,持续弘扬传承,汇聚起实现共同富裕的强大精神力量。
陈丹丹
关键词:文化形态文化价值
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时代建构
2024年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开创了以“两个结合”为特色的中华民族现代文化,其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意识的自觉,宣告了中华民族进一步的精神独立和思想解放。深化推进建构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应明确这一文化形态的目标指向,增强这一文化形态的要素耦合,促进这一文化形态的过程联动,从而实现中国式新型现代化文化形态的自我更新与发展,为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思想支撑和文化保障。
兰美丽赵玉娟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铸造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内蕴与实践价值
2024年
习近平文化思想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均为“两个结合”的重大成果。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为中国式现代化锚定了新时代文化发展的核心概念与发展目标,习近平文化思想则是铸造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的思想引领,分析与总结了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理论基础、历史意义与实践进路等议题。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体系性与人民性的双重理论内蕴: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体系性提供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的理论特性,包含了历史和时代的理论逻辑性、辩证与统一的理论哲学性、担当与开放的理论创新性;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人民性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核心要义,具有“人民至上”的价值导向、“人民主体”的鲜明立场与“人民权益”的根本取向。同时,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举旗定向与转换推进的双重实践价值:一方面,习近平文化思想为铸造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举旗定向,坚定了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由谁领导,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为何使命;另一方面,习近平文化思想为铸造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转换推进,不仅明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所处情境,也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如何铸造的问题。
刘金林卞之峣苏建健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
创造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2024年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论断。“第二个结合”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创造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是一个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高度统一的重要命题,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深刻的学理内涵。
杨耕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式现代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新文化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2024年
中国式现代化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实践,是当今社会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最集中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经验在思想观念上的凝练和升华。一、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的时代背景。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奋力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而且是不断推进文化繁荣发展、丰富现代化文明形态的伟大创造。
周丹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文化繁荣发展文明形态实现民族复兴中国共产党
正确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2024年
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和拓展离不开“两个结合”这一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进一步强调,“‘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1])我们必须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者间“契合”与“结合”的辩证关系,深刻领悟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充分认识“‘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思想解放”的重要观点.
张晓明田茂农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式现代化辩证关系中华文明
美学视域下武术文化形态的研究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在历史的淘洗过程中凝练成为独具中国文化特色的文化形态,武术以身体运动为主要表现形式,其形态充分彰显了中华民族在经历数千年洗礼后逐渐形成的审美追求,武术动作在演变过程中也根据时代审美的变化而进行改变,武术...
詹培鹏
关键词:武术美学身体美学文化形态武术文化
文化: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2024年
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新文化植根于新时代现代化的伟大实践,标示着我们对文化重要性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新文化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表达:新文化形态是新的文化生命体;新文化形态体现文化发展的方向性;新文化形态体现文化发展的人民性;新文化形态体现文化发展的全面性。建设新文化在新时代的实践要求是:文以载道,以文化人,明体达用,体用贯通,发挥文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阐释功能和引领功能,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辛世俊
关键词:新文化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

相关作者

王兆辉
作品数:126被引量:163H指数:7
供职机构:重庆市图书馆
研究主题:抗战文献 图书馆 抗战歌谣 抗战时期 抗日战争
朱寿桐
作品数:239被引量:620H指数:12
供职机构:澳门大学
研究主题:汉语新文学 新人文主义 中国现代文学 汉语文学 新文学
陈新文
作品数:107被引量:408H指数:12
供职机构:襄阳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职业教育 高职院校 高职教育 教师专业化 教师
鞠斐
作品数:7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艺术学院
研究主题:文化形态 黎族 大美无言 精工 审美取向
刘建军
作品数:116被引量:411H指数:10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基督教 力学性能预测 基督教文化 文艺复兴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