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23827篇“ 文化运动“的相关文章
文化运动的兴起
2025年
辛亥革命的失败并没有击垮中国人,反而让知识分子认识到:中国要想重新站起来,比起武器的迭代、制度的创新,还有一件事儿更为重要,那就是思想的解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让中国人已经习惯了封建思想的束缚。那要如何让他们接受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思想呢?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就此拉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关键词:《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封建思想辛亥革命封建社会知识分子
“拿笔杆子的军队”有何利器?——左翼文化运动“大获全胜”之原因解析
2025年
关于左翼文化运动的历史贡献与地位,历来有很多研究,众说纷,估价不一。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历史记载和数据统计都表明,在史称“左翼十年”时期,左翼文化运动确实取得了蓬勃的发展和很大的成功,对右翼文化形成了碾压之势,甚至对国民党当局的“文化围剿”也形成了很大的冲击,是无可否认的事实。
王锡荣
关键词:左翼文化运动数据统计文化围剿笔杆子利器
胡适与国民党的“新文化运动”之争
2025年
1929年胡适与国民党的“新文化运动”之争,是人权论争的尾声。一直自外于新文化运动的胡适首次以新文化运动者自居,秤击曾经的新文化运动策动者国民党一贯反对新文化运动,因而“反动”。国民党上海特别市党部的陈德徽等人为此围攻胡适,为国民党的专制辩护。国民党的其他派系、左翼人士和中共方面,也纷纷发表评论意见。虽然言人人殊,却从不同的角度论证胡适已经落伍,甚至不免“反动”。尤其是胡适坚持无条件拥抱欧美资本主义文明,排斥反对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言论行事,否定固有的民族文化和民族主义,引起逐渐转向民族化的各方的争议,“反动”的标签变成反诸其身的回旋镖。
桑兵
关键词:国民党新文化运动
论美国反文化运动中的“黑塞崇拜”
2025年
经过20世纪60年代的反文化运动,赫尔曼·黑塞之名从此在美国文化中永久扎根。反文化运动的主力军,被称作“嬉皮士”的美国青年从黑塞及其作品《荒原狼》所塑造的男主人公哈里·哈勒尔身上看见了自己的缩影。他们和哈勒尔一样,处于社会与文化冲突的时代困境中。哈勒尔反对的德国纳粹主义神话与美国政客标榜的美国国家神话在某种程度上都是恩斯特·卡西尔强调的“按计划被制造的神话”,其本质上是国家政治偶像试图通过消解个体意识,获得集体的拥护,从而达成统治霸权的手段。哈勒尔渴望脱离中产阶级安乐窝,则使嬉皮士青年意识到刻有他们童年印记的生活热土与成年后面临的现实社会间的割裂。在寻求解决这些冲突的过程中,嬉皮士青年像他们的德国偶像黑塞一样,转身投向异国神秘元素的怀抱。嬉皮士青年反抗政治神话、群体蒙蔽、战争、技术、中产阶级制度等一切美国主流文化,把黑塞及其塑造的小说人物引为同道,最终酿成了如火如荼的“黑塞崇拜”文化浪潮。
汪树东姚梦婕
关键词:赫尔曼·黑塞《荒原狼》嬉皮士
致敬五四新文化运动
2024年
1919年5月4日,爆发了对中国近代影响深远的“五四运动”。五四不仅是一种运动,更是一种精神,一个时代。今年是五四运动105周年,国学君为大家精选了100条经典语录,让我们重温五四精神。
国学君
关键词:五四精神五四新文化运动经典语录五四运动
五四新文化运动下上海剧场舞蹈的三重转向
2024年
1919年5月4日,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情况下,一场以学生为先导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以排山倒海之势席卷全国。学生罢课,商人罢市,工人罢工,爱国市民走上街头,集会演讲,为救亡图存的历史画上了一幅壮观的图景,这幅图景也标志着五四运动的爆发。当然,五四运动也处于更大的时代背景中,即从1915年至1924年的“新文化运动”时期。
刘怡
关键词:五四新文化运动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救亡图存
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中国比较文学的关系及其影响研究
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从广义角度而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和带给今人的思想资源一定程度上足以媲美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春秋战国时期。它既是中国现代化转型道路上的重要推动力,又揭示了身处时代转折点的中国知识分子...
丁笑俪
关键词:中国比较文学五四新文化运动文化论争
文化运动时期知识分子的群体惯习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2024年
布迪厄的惯习理论为考察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知识分子“如何可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新的视角。在新文化运动中,脱胎于传统士大夫的知识分子群体既保留了“士志于道”“以天下为己任”“经世致用”“道德理想主义”等传统惯习,又在激烈的东西方思想文化碰撞中发生了从“拟古思维”到“革命话语”、从“四民之首”到“劳工神圣”,以及从“依附人格”到“独立人格”的惯习变迁。知识分子的这种群体惯习,为新文化运动既打破传统文化僵化的躯壳又保留传统文化的精华提供了可能,也为唤醒西方文化优越论的迷思提供了航标,更为选择马克思主义准备了文化心理条件。
卢红军
关键词:新文化运动文化心理传统文化
论“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西方绘画艺术对现代文学书籍封面设计的影响
2024年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随着西方艺术理论以及文艺思潮的不断涌入,新的设计理念、艺术表现手法也随之渗透到了我国美术及书籍封面设计领域。通过考察“新艺术运动”、立体主义运动、未来主义画派、超现实主义画派以及构成主义运动等西方现代艺术流派,不难发现这些艺术流派及其思想在本土文化的融合与转换下,为现代文学书籍封面设计注入了鲜明的“现代”气息与时代特色。此外,随着我国绘画艺术与装帧艺术的发展,丰富多样的书籍封面图案逐渐与内容发生多重关联,体现出融合艺术性与思想性的审美特征。
刘雪姣
关键词:西画东渐封面设计新文化运动
数字人文视域下新文化运动时期知识分子的情感演化研究——以《新青年》杂志为例
2024年
文章从数字人文视角出发,以《新青年》杂志为例,分析了新文化运动时期知识分子的情感演化历程及外部动因,为研究特定历史时期思想政治文化格局的演变提供研究思路与案例支持。基于已有的分类框架,本研究将《新青年》杂志1915—1922年所刊发的文章划分为“政治文化”“哲学思潮”“社会教育”“语言文学”共4个类目,对每个类目的文章内容进行统计和分析,获取了文章作者、发文时间、主题词、涉及人物等基本数据以及文章的情感极性和强度。然后分别对每个类目所涉人物进行聚类,并从群体(类目总体情感演化)和个体(代表性人物的跨类目比较)两个角度分析了五四运动前后人物情感演化过程及特征。最后,结合文章主题和具体历史事件探讨了人物情感演化的外部动因,从而对该历史时期的人文风貌及社会变迁进行客观呈现。
程秀峰李金蔓
关键词:新文化运动时期五四运动情感分析

相关作者

耿云志
作品数:106被引量:332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孙中山 五四运动 五四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 文化转型
郑师渠
作品数:94被引量:552H指数:14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研究主题:新文化运动 反省 中华民族 欧战 国粹派
罗志田
作品数:181被引量:2,352H指数:30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研究主题:史学 新文化运动 民初 国学 五四运动
黄乔生
作品数:106被引量:75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鲁迅博物馆
研究主题:新文化运动 鲁迅研究 照片 《阿Q正传》 纪念馆
彭明
作品数:41被引量:65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党史系
研究主题:五四运动 五四新文化运动 启蒙运动 辛亥革命 五四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