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53篇“ 时间洞察力“的相关文章
河南省医学本科生未来时间洞察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2025年
目的:了解河南省医学本科生未来时间洞察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医学本科生未来时间洞察力提供参考。方法:于2023年10月-12月采用目的抽样,选取2064名河南省医学本科生为调查对象,采用未来时间洞察力量表、成就动机量表、心理弹性量表进行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未来时间洞察力的影响因素,采用中介效应模型探究心理弹性在成就动机与未来时间洞察力之间的作用。结果:河南省医学本科生未来时间洞察力量表得分为(57.81±9.37)分。学习成绩、专业认可程度、成就动机和心理弹性是影响医学本科生未来时间洞察力的主要因素(P<0.001)。心理弹性在医学本科生成就动机与未来时间洞察力间的中介作用显著(95%CI:0.127,0.173),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8.70%。结论:河南省医学本科生未来时间洞察力总体处于中等水平。高校应关注医学本科生的未来时间洞察力,注重培养其学习能,激发其对医学专业的兴趣和追求卓越的心态,提升情绪调节能和心理弹性水平。
范媛媛范媛媛闫阳
关键词:医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成就动机心理弹性
小学高年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对学业拖延的影响研究
2025年
健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业治理机制以深入改善当前学生的学业负担重、心理压大、心态不稳定等问题,是当前“双减”政策实施的关键。通过对来自河南省3所小学的649名四—六年级学生被试发现:未来时间洞察力与学业延迟满足正相关,与学业拖延负相关;学业延迟满足与学业拖延负相关;学业延迟满足在未来时间洞察力与学业拖延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63.16%。深入改善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业拖延问题要以提高其未来时间洞察力水平、增强学业延迟满足为目标。
崔晓玮
关键词:学业拖延小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学业延迟满足
积极心理资本和未来时间洞察力对“慢就业”的中介效应探析
2025年
“慢就业”现象已成为新时代高校就业工作亟待破解的难题。面向河南省高校应届毕业生开展调研,基于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性别、专业类型和是否具有清晰的职业规划对学生选择“慢就业”具有显著影响,而户籍类型、学校类型、高校所在地、求职优先考虑因素和求职困扰对学生是否选择“慢就业”无明显影响。积极心理资本和未来时间洞察力,与“慢就业”选择之间存在显著中介效应。
卢爱新赵亚苹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未来时间洞察力
大学生自我概念清晰性对抗挫折能的影响:未来时间洞察力和希望感的链式中介
2025年
目的:探讨自我概念清晰性与抗挫折能的关系,以及未来时间洞察力和希望感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自我概念清晰性量表、大学生一般未来时间洞察力问卷、成人希望特质量表、抗挫折能问卷对88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相关分析表明,自我概念清晰性与未来时间洞察力、希望感、抗挫折能显著正相关(r=0.33,0.27,0.30;P<0.01);未来时间洞察力和希望感、抗挫折能显著正相关(r=0.58,0.50;P<0.01);希望感和抗挫折能呈正相关(r=0.61,P<0.01)。②中介效应检验表明,自我概念清晰性对大学生抗挫折能的直接效应显著,效应值为0.10,未来时间洞察力和希望感在自我概念清晰性与抗挫折能之间均起单独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分别为0.06、0.04,并且也起到链式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09。结论:自我概念清晰性能够预测大学生抗挫折能,既包括自我概念清晰性的直接作用,也包括未来时间洞察力和希望感的间接作用。
崔宇虹孙红梅
关键词:大学生抗挫折能力未来时间洞察力
课程思政视域下家庭功能对高职生抑郁情绪影响研究--聚焦生涯规划课程中未来时间洞察力的中介作用
2025年
探究影响高职生抑郁情绪的因素及应对策略,对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基于课程思政视域,以哈尔滨市3所高职院校的2739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未来时间洞察力量表与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调研与数据分析。结果显示,高职生的抑郁情绪发生率较高,高职生的家庭功能与抑郁情绪呈负相关关系,家庭功能不仅直接影响其抑郁情绪,且能通过未来时间洞察力对抑郁情绪产生间接影响,未来时间洞察力发挥中介作用。应着推进课程思政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发挥生涯规划课程在家校协同育人中的纽带作用,构建“课程思政+未来导向”的育人模式,对于缓解高职生抑郁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王悦耿玉蕾杜丽娟
关键词:抑郁情绪家庭功能未来时间洞察力高职生
糖尿病共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与时间洞察力的关联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共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与时间洞察力的关系,为提高糖尿病共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21年在上海市闵行区慢性病健康管理系统登记、规范随访、居住地为梅陇镇的糖尿病共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人口学信息和糖尿病家族史等资料;采用津巴多时间洞察力量表评估时间洞察力,采用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评估自我管理行为。采用多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自我管理行为与时间洞察力的关联。结果调查糖尿病共病患者907例,其中男性472例,占52.04%;女性435例,占47.96%。年龄≥65岁652例,占71.89%。时间洞察力为未来取向型280例,占30.87%;平衡型236例,占26.02%;冲动寻求型162例,占17.86%;宿命型123例,占13.56%;消极型106例,占11.69%。自我管理行为良好46例,占5.07%;中等643例,占70.89%;差218例,占24.04%。多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整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状况、个人月收入和糖尿病家族史后,时间洞察力为未来取向型的糖尿病共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较好(OR=1.874,95%CI:1.204~2.915)。结论糖尿病共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能中等偏差,时间洞察力为未来取向型的患者可较好地进行自我管理。
俞丹丹张雅萍许慧琳何丹丹梁彤彤杨加丽李俊
关键词:糖尿病共病自我管理行为时间洞察力
感觉加工敏感性与大学生抑郁的关系:平衡时间洞察力与反刍思维的链式中介作用
2025年
目的:探讨感觉加工敏感性与大学生抑郁的关系以及平衡时间洞察力与反刍思维在其中的链式中介作用。方法:使用高敏感人群量表、津巴多时间洞察力问卷、反刍思维量表和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对42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 感觉加工敏感性、平衡时间洞察力、反刍思维与大学生抑郁两两间呈显著正相关;2) 平衡时间洞察力与反刍思维在感觉加工敏感性与大学生抑郁之间分别起单独中介和链式中介作用。结论:感觉加工敏感性通过平衡时间洞察力与反刍思维影响大学生抑郁情绪,感觉加工敏感性水平越低,时间洞察力愈平衡,反刍思维产生可能性降低,从而减少或缓解大学生抑郁情绪。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S and depression among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chain mediating effect of BTP and Ruminative responses in it. Methods: 421 college students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the Highly Sensitive Person Scale, Zimbardo Time Perspective Inventory, Ruminative Responses Scale, Centre for Epidemiologic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 Results: 1) There were significant and positive correlations among SPS, BTP, Ruminative responses and depression;2) BTP and Ruminative responses played separate and chain mediating role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S and depression,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SPS exerts an impact on depression by BTP and Ruminative responses. The lower the level of SPS, the more balanced BTP, and the less likely Ruminative responses occurs, thereby reducing or alleviating depression in college students.
刘越
关键词:反刍思维抑郁
平衡时间洞察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作用机制与理论框架被引量:4
2024年
时间洞察力(Timeperspective,TP)是个体分类、组织、管理人生和社会经验的必要心理时间框架。在当今快节奏和高竞争性的社会中,寻求过去、现在和未来时间洞察力之间的平衡被认为是优化个体社会适应、提升幸福和促进心理健康的重要方式。然而,由于概念取向模糊、测量方法局限等,现有平衡时间洞察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较为繁杂,作用机制尚不明确,且缺乏宏观角度上的理论框架。通过对现存研究的梳理,从平衡时间洞察力的不同概念取向入手,整合形成平衡时间洞察力的双通道理论模型,包含时间转换取向与总体健康取向平衡时间洞察力对心理健康的直接与间接作用路径,以及潜在的边界条件。未来研究应区分平衡时间洞察力的不同概念取向,并分别进行拓展研究,着重发展时间转换取向平衡时间洞察力的测量手段,深化中国文化背景下平衡时间洞察力与心理健康的理论研究和实证探索。
李小保于旭晨吕厚超
关键词:时间洞察力心理健康
平衡时间洞察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情绪调节策略的中介作用
2024年
基于1432名被试(M=29.04岁,SD=14.38岁),本研究旨在探究平衡时间洞察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并检验情绪调节策略的中介效应。结果发现:(1)平衡时间洞察力与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正相关,与消极情绪、焦虑负相关。(2)平衡时间洞察力与认知重评正相关,与表达抑制负相关。认知重评与生活满意度、积极情绪呈正相关,与焦虑、消极情绪呈负相关;表达抑制与消极情绪、焦虑呈正相关。(3)认知重评、表达抑制在平衡时间洞察力与总体心理健康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强调了平衡时间洞察力对人们的情绪调节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并给出了培养和构建平衡时间洞察力的建议。
李小保吕厚超
关键词:时间洞察力心理健康情绪调节策略
高中生网络成瘾与未来时间洞察力的纵向关系:抑郁的中介作用
2024年
为深入探讨高中生网络成瘾、抑郁和未来时间洞察力的纵向联系及内在作用机制,采用整群抽样对697名高中生进行了六个月的追踪调查。结果表明:(1)网络成瘾与未来时间洞察力存在相互负向预测关系;(2)T1网络成瘾对T2抑郁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T1抑郁对T2未来时间洞察力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3)抑郁在网络成瘾与未来时间洞察力中的中介效应在不同性别的高中生群体存在差异。结果揭示了高中生网络成瘾对未来时间洞察力的影响,并证明抑郁在其中起中介作用。
肖皓月张杉郝海平吕厚超
关键词:高中生未来时间洞察力网络成瘾抑郁

相关作者

吕厚超
作品数:51被引量:427H指数:15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
研究主题:时间洞察力 未来时间洞察力 过去时间洞察力 青少年 大学生
黄希庭
作品数:624被引量:11,537H指数:61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
研究主题:大学生 心理学 心理健康 自我价值感 自立
陈永进
作品数:11被引量:80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心理学院
研究主题:未来时间洞察力 人格特质 心理学 大学生 时间洞察力
钮文异
作品数:148被引量:731H指数:1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与健康教育学系
研究主题:健康教育 艾滋病 同伴教育 预试验 大学生
张云霞
作品数:12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洛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大学生 时间洞察力 归因方式 中学生 学业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