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031篇“ 春玉米“的相关文章
- 北方春玉米选育方法
- 2024年
- 玉米是中国第一大作物,北方春玉米区是中国玉米生产优势区域,玉米品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却无法满足产业需求。因此,针对北方春玉米区的需求,融合常规育种与单倍体育种方法,注重高产高效、耐逆、抗倒伏、脱水快、宜机收种质创新和品种选育。本文概述了选育玉米品种的有效方法,主要有早晚杂交,优系复选,多部抉选等,旨在助力北方春玉米种质资源创新及新品种选育,为中国的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 胡洪林关涛高伟政高伟政张阔张阔吴成龙
- 关键词:北方春玉米选育方法高产高效
- 种植密度对早熟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 2024年
- 本研究探讨种植密度对早熟春玉米在沂源县张家坡镇的产量影响。通过在该地区开展田间试验,选取了17个不同品种的早熟春玉米,包括对照品种郑单958,并设置两个种植密度水平(67500株/ha和75000株/ha)进行比较研究,主要测定指标包括株高、穗位高、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等。结果显示,在低密度(67500株/ha)条件下,隆平206和伟科702的产量相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分别增加了25.88%和21.87%;而在高密度(75000株/ha)条件下,这两个品种的产量增幅分别为33.51%和29.12%。品种间的比较显示,唐2号反交在高密度条件下比低密度条件下的产量增加了33.52%。本研究表明,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可以显著提高早熟春玉米的产量,且隆平206和伟科702是沂源县张家坡镇高密度种植条件下的优选品种。
- 张花满张祎
- 关键词:春玉米种植密度
- 覆盖栽培对旱地春玉米耗水特性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覆盖方式对旱地春玉米产量及耗水特性的影响,以期为半干旱区玉米高效及绿色生产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在陇中旱作区设置秸秆带状覆盖(SM)、白膜双垄沟覆盖(BM)和黑膜双垄沟覆盖(HM)和露地平作(CK)4种栽培方式。【结果】与CK相比,SM、BM和HM处理下春玉米播种~成熟期0~200 cm土壤水分增加2.6%~20.9%;各生育时期间,增墒幅度SM以抽雄吐丝期最大,BM和HM均以苗期最大;不同土层间,SM、BM和HM增墒幅度分别以60~120、60~120和120~200 cm土层最大。覆盖处理较对照降低了春玉米全生育期耗水量5.1%,其中SM处理均降低了春玉米生育前期(播种期-拔节期)、中期(拔节期-灌浆期)和后期(灌浆期-收获期)耗水,降幅为2.4%~50.0%,而地膜覆盖(BM和HM)降低了生育前期和后期的耗水量,而增加了中期的耗水。与CK相比,覆盖均能显著增加春玉米籽粒产量22.9%~34.9%和水分利用效率33.1%~39.7%,增幅分别以BM和SM处理最大。相关分析发现,春玉米籽粒产量与穗粒数(r=0.922**)和百粒质量(r=0.833**)高度相关。【结论】在西北旱作区,应用秸秆带状覆盖能明显增墒、增产,显著降低耗水而增加水分利用效率,是适宜旱地玉米生产的可行措施。
- 刘庆马建涛柴雨葳柴守玺吕莹莹程宏波常磊
- 关键词:地膜覆盖春玉米耗水特性
- 山西省春玉米气候适宜度评估
- 2024年
- 为明确山西省春玉米气候资源适宜性,为山西省春玉米种植布局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根据山西省春玉米生长季内气象要素变化阈值,分别构建山西省春玉米生长的温度、降水量、光照适宜性模型,结合春玉米产量和种植面积建立山西省春玉米综合气候适宜度模型,并分析温度、降水量、光照和综合气候适宜度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从生育期来看,山西省春玉米温度适宜性出苗期最好,乳熟期—成熟期最差;降水适宜性在播种期和成熟期较好,抽雄期最差;日照适宜性出苗期最好,成熟期最差。从空间分布来看,山西省春玉米温度适宜性晋西北、晋东部分地区不适宜;降水适宜性在晋中盆地、大同盆地、忻定盆地较差,东南部适宜;日照适宜性从北到南逐渐降低。综合气候适宜性可知,山西省北部、中部大部分地区较适宜种植春玉米,东南部适宜性较差。影响山西省春玉米产量的气象要素从大到小依次为日照、温度、降水量。经与实际产量验证,研究建立的山西省春玉米气候适宜性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山西省春玉米气候适宜性分布和产量变化趋势。
- 田国珍张国宏李燕左小瑞杨茜
- 关键词:春玉米气象要素气象产量
- 春玉米栽培增产技术管理措施研究
- 2024年
-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粮食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如何提高玉米产量,提高粮食生产效益,已经成为了当前农业生产中的重要问题。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玉米栽培技术的研究日益深入,对于春玉米的栽培管理也有了更加科学的方法。春玉米栽培增产技术措施既包括科学施肥、优质品种选育等方面,还包括土地改良、病虫害防治等全方位的管理。然而,在实际生产中,要想实现玉米的高产和高效,仅靠单一的措施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性措施的实践,以实现科学、高效、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模式。本文将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为例,结合实际情况对当地的春玉米栽培增产技术管理措施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期推动当地春玉米产量的增长。
- 王永侦窦彩玉孟雪锋
- 关键词:春玉米增产
- 阳城县春玉米灌溉用水量特征研究
- 2024年
- 为进一步优化阳城县春玉米的灌溉制度,利用阳城县1960-2019年气象资料,分析计算了春玉米各生育阶段需水量和降水量年际变化,并求出典型灌溉年份(25%、50%、75%、95%保证率)下当地春玉米的灌溉用水量。结果表明:60年来,阳城县春玉米全生育期多年平均需水量值为532.49 mm,气候倾向率以2.68 mm/(10 a)的变化减少;降水量多年平均值为411.65 mm,气候倾向率以13.11 mm/(10 a)的变化减少。4种典型灌溉年份(25%、50%、75%、90%保证率)下,需补充灌溉水量依次为80.70 mm、188.40 mm、350.43 mm、532.83 mm。
- 索燕燕
- 关键词:春玉米需水量降水量
- 不同生物制剂对旱地春玉米增产效果试验初报
- 2024年
- 试验采用裂区设计,设3个裂区共15个处理,采用对比法,试验小区按顺序依次排列。第一裂区为颗粒制剂类处理,分别为保水剂2 kg/亩、保水剂2 kg/亩+硅钙宝肥40 kg/亩、硅钙宝肥40 kg/亩;第二裂区为园盾生物活力素处理,分别为原液、50倍液、100倍液、200倍液、300倍液;第三裂区为中医药肥处理,分别为纳米碳缓释肥、螯合营养液、SOD酶、禾奇正中药肥。第二裂区和第三裂区均在拔节期间隔15 d,连喷2次。试验初步得出,硅钙宝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穗长、穗粒数、千粒重增加较为明显;园盾生物活力素对玉米个体发育和产量形成具有显著作用,随着园盾生物活力素的稀释,产量呈下降趋势,从成本和经济效益考虑,施用园盾生物复合液100倍液处理较为经济实用;纳米碳缓释肥、螯合营养液、SOD酶、禾奇正中药肥对玉米个体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籽粒灌浆饱满、穗大穗粗、成熟度好。建议在今后玉米生产中,加大以上生物制剂的示范推广力度。
- 王桂芳
- 关键词:生物制剂旱地春玉米增产效果
- 2024年春玉米科学灌溉技术指导意见
- 2024年
- 一、东北丘陵漫岗区和三江平原区灌溉建议。本区域水资源紧缺,属春旱多发、常发区域。旱地玉米应立足土壤情,以造保为核心,推广抗旱坐水种、深开沟浅覆土播种、明沟深种等技术,配套保水剂拌肥混匀底施,促进抗旱保苗;灌溉玉米可采取浅埋滴灌干播湿出、全膜覆盖沟播沟灌、半膜覆盖垄作沟灌及半膜平铺起垄沟灌等技术措施,造播种,一播全苗。
- 关键词:一播全苗丘陵漫岗区春玉米全膜覆盖垄作沟灌
- 松嫩平原春玉米全生育期干旱特征
- 2024年
- 为明确松嫩平原春玉米各生育期的干旱特征及趋势,采用2001—2020年松嫩平原气象数据,以作物水分亏缺指数(CWDI)为衡量指标分析松嫩平原春玉米干旱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松嫩平原春玉米全生育期内,降水量与需水量的变化趋势相近,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在7月中、下旬达到峰值;CWDI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7月中、下旬达到最低值,在生育初期和后期较高,干旱发生程度较重;全生育期、播种-出苗、抽穗-乳熟阶段呈干旱化趋势,出苗-抽穗、乳熟-成熟阶段呈湿润化趋势,除出苗-拔节阶段外均具有显著性,干旱逐步向生育后期转移;松嫩平原春玉米各生育阶段,轻旱的影响范围相较于其他等级干旱占据主导地位,其次为中旱、重旱和特旱,在空间分布上干旱发生频率大致表现为西高东低,北高南低。未来需加强对干旱的监测预警工作,增加干旱灾害防御投入,为玉米稳产保供提供有力的保障。
- 张富国段居琦蒋志慧靳亚忠张有利
- 关键词:干旱春玉米松嫩平原
- 宁夏地区春玉米灌溉需水量特征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提高宁夏地区春玉米的灌溉效率,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方法】依据宁夏地区11个站点1960-2019年的气象资料,确定宁夏地区年际及春玉米生育期不同水文年型的有效降雨量;然后,利用ET 0 Calculator软件计算参考作物腾发量,并结合作物系数法计算作物需水量,求得宁夏地区年际及不同水文年型下春玉米各生育期的作物需水量、灌溉需水量、耦合度和水分盈亏指数。【结果】1960-2019年间,宁夏地区年有效降雨量波动较大(158.5~424.2 mm),北部引黄灌区、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春玉米生育期有效降雨量分别为123.9,205.4和334.4 mm。宁夏全区春玉米生育期需水量为482.0~690.7 mm,其中南部山区和中部干旱带春玉米需水量有降低趋势,而北部引黄灌区有增大趋势。北部引黄灌区、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春玉米灌溉需水量分别为566.8,413.0和147.6 mm;在枯水年、平水年和丰水年宁夏全区春玉米灌溉需水量分别为448.5,378.9和317.0 mm。南部山区降雨对作物需水量的满足程度最高,耦合度为0.70,是北部引黄灌区的3.89倍。【结论】宁夏南部山区应以集雨技术为基础发展雨养玉米种植;北部引黄灌区和中部干旱带需要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其中在北部引黄灌区春玉米大喇叭口期、抽雄期和乳熟期需要分别补灌87.2,79.6和275.6 mm,在中部干旱带需要分别补灌65.7,62.4和212.8 mm。
- 张燕廖允成强生才张光鑫
- 关键词:春玉米作物需水量灌溉需水量
相关作者
- 杨恒山

- 作品数:382被引量:2,561H指数:25
- 供职机构:内蒙古民族大学农学院
- 研究主题:春玉米 玉米 紫花苜蓿 浅埋 滴灌
- 高聚林

- 作品数:384被引量:3,813H指数:31
-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
- 研究主题:玉米 春玉米 大豆 春小麦 深松
- 王立春

- 作品数:475被引量:2,547H指数:28
- 供职机构: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玉米 春玉米 施肥 深松 播种
- 王志刚

- 作品数:190被引量:1,555H指数:23
-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
- 研究主题:玉米 春玉米 深松 超高产春玉米 氮效率
- 张瑞富

- 作品数:139被引量:847H指数:15
- 供职机构:内蒙古民族大学农学院
- 研究主题:春玉米 玉米 浅埋 滴灌 深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