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78篇“ 暗娼“的相关文章
嘉兴市暗娼人群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知识调查
2024年
目的 了解浙江省嘉兴市暗娼人群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按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从嘉兴市某国家级艾滋病监测点抽取从事商业性性交易的15~65岁女性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基本信息、丙肝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和行为信息等资料;分析暗娼人群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丙肝防治知识知晓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 发放问卷430份,回收有效问卷412份,回收有效率为95.81%。调查对象年龄为(28.58±4.93)岁;未婚258人,占62.62%;非浙江省户籍344人,占83.50%;初中及以下学历212人,占51.46%;高档场所交易243人,占58.98%。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为20.39%,其中“输入带有丙肝病毒的血液会感染丙肝”“街头或小店里纹身、纹眉、打耳洞可能感染丙肝”的知晓率相对较低,分别为38.83%和38.1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婚姻状况(离异或丧偶,OR=0.161,95%CI:0.054~0.482)、文化程度(高中或中专,OR=2.568,95%CI:1.446~4.560;大专及以上,OR=6.110,95%CI:2.658~14.045)和场所档次(高档,OR=2.756,95%CI:1.525~4.982)是暗娼人群丙肝防治知识知晓的影响因素。结论 嘉兴市暗娼人群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低,尤其缺乏丙肝的传播途径和预后知识。
徐芳萍辅海平侯志刚俞孟萍唐娴
关键词:暗娼人群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知识知晓率
2020—2022年某地暗娼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效果分析
2024年
目的 分析2020—2022年某地暗娼(FSWs)艾滋病(AIDS)哨点监测结果,为该地今后工作指引方向。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进行现场调查,利用描述性研究比较历年高危行为干预工作指标,利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暗娼高危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 1200名暗娼艾滋病防控相关知识知晓率为94.83%。2020—2022年该人群HIV检测意愿呈下降趋势(P<0.05),接受艾滋病宣传和咨询及同伴教育呈上升趋势,各年最近1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情况呈上升趋势。该人群艾滋病、梅毒和丙肝的检出比例较低,愿意接受宣传和咨询(OR=1.945,95%CI:1.274~2.971)、来本地时间(OR=0.668,95%CI:0.454~0.983)、知晓安全套的防控作用(OR=9.390,95%CI:3.848~22.914)等自变量是安全套使用的影响因素。结论 该地高危行为干预工作重点应转向提升暗娼人群的安全套推广使用工作上来,重点提升该人群的艾滋病相关知识宣传咨询教育和安全套防控作用知晓等工作。
杨庆伟丁坚强刘巨敏
关键词:暗娼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
2018—2021年上海市崇明区暗娼人群哨点监测结果分析
2024年
目的了解上海市崇明区暗娼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行为特征及血清学检测结果,为制定艾滋病防控策略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选取2018—2021年上海市崇明区娱乐场所中从事商业性性交易的女性为研究对象开展暗娼问卷调查、抽血,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抗体。结果2018—2021年监测对象共1600名,平均年龄为(38.4±8.39)岁,历年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94.50%、95.75%、97.50%和98.50%,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05,P<0.05);最近1次商业性性行为安全套总使用率为92.19%,历年分别为93.50%、99.00%、90.50%和85.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33,P<0.05);总HIV抗体阳性率为0,梅毒抗体总阳性率为1.5%,HCV抗体总阳性率为0.8%。结论在上海市崇明区暗娼人群中,未发现HIV阳性者,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相对较高,但坚持使用安全套比例有待提高。需探索新的干预模式,扩大干预覆盖面、检测面,提高暗娼人群的自我保护意识。
姚澜
关键词:艾滋病哨点监测暗娼人群
2021年攀枝花市暗娼与吸毒人群丙肝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 了解攀枝花市暗娼和吸毒人群丙肝防治知识知晓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今后丙肝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1年4至6月按照《全国丙肝知识知晓率调查实施方案》对攀枝花市暗娼、吸毒两类人群开展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信息、丙肝防治知识、行为学信息。问卷数据使用SPSS 20.0软件分析,采用χ^(2)检验进行率的比较,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因素,检验水准α=0.05。结果 共调查暗娼、吸毒人群各800人,其中暗娼人群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为57.0%,吸毒人群为66.13%,知晓率较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套使用频率低,丙肝核心防治知识掌握不全面,文化程度和民族是主要影响因素,文化程度越低,知晓率越低,汉族知晓率比其他民族高。结论 2021年攀枝花市暗娼、吸毒两类重点人群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均较低,应加强对其他民族低文化水平人群的健康宣教活动,重点宣传丙肝传播途径及治疗转归、安全性行为等知识,宣传内容生动、形式多样,以提高人群的健康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刘瑜廖洪秀李春霞
关键词:知晓率
云南省暗娼人群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基因型分析
2023年
目的 了解云南省暗娼人群中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的亚型分布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2020年结合艾滋病哨点监测开展生殖道沙眼衣原体调查,收集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核酸阳性样本374例,使用巢式PCR扩增CT的OmpA基因区并进行分析。结果 在173个成功获得序列的样本中,共检测出7种基因型,其中以E型、F型、J型和D型为主要基因型,分别占24.9%(43/173)、21.4%(37/173)、19.1%(33/173)、17.9%(31/173),其他包括G型(9.3%,16/173)、K型(4.6%,8/173)和H型(2.9%,5/173)。不同型别之间在调查地区、户籍、是否为边境州(市)、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样本来源和场所档次等特征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云南省暗娼人群中存在多种的CT亚型,其分布在主要的人口学特征上无差异,可为进一步控制CT的传播提供指导,也可为将来治疗和疫苗研究提供基础信息。
张钰滢曾志君陈会超张小斌杨朝军戴洁董莉娟张琬悦马艳玲陈敏
关键词:暗娼人群沙眼衣原体基因型
2019―2022年柳州市暗娼人群AIDS哨点监测结果
2023年
目的分析2019―2022年柳州市暗娼人群AIDS哨点监测结果,了解该人群HIV感染的影响因素,为暗娼人群的AIDS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对2019―2022年柳州市暗娼人群进行调查,分析调查问卷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结果暗娼人群AIDS相关知识平均知晓率为98.88%,HIV抗体阳性率为1.31%。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最近1年接受AIDS预防服务、最近1个月商业性行为使用安全套情况为暗娼人群HIV阳性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与年龄<30岁者相比,年龄≥50岁者感染HIV风险较高(OR=28.151,95%CI:2.665~298.453,P=0.006);最近1年接受AIDS预防服务者感染HIV风险较低(OR=0.124,95%CI:0.041~0.375,P<0.001)。结论柳州市暗娼人群HIV感染率呈低水平,但仍应提高年龄较大暗娼人群的AIDS预防服务质量,创新防控干预形式,进一步加强对暗娼人群的AIDS重点干预。
谢昌平何志雁杨燕珍漆光紫谭寿南
关键词:HIV暗娼哨点监测
2013—2022年如皋市暗娼人群哨点性传播疾病监测结果分析
2023年
目的通过对如皋市暗娼人群哨点监测,了解该人群特征、性传播疾病状况、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及相关行为特征,并分析梅毒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2013—2022年每年4—6月份开展一次暗娼哨点监测,对如皋市娱乐场所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暗娼人群进行一对一干预和问卷调查。在知情同意的原则下,现场采集血样进行HIV抗体、梅毒抗体、丙肝抗体检测。结果2013—2022年如皋市共调查暗娼4012例,平均年龄(40.02±8.65)岁,以年龄35~50岁为主(49.60%),且此年龄段暗娼所占比例总体上呈逐年升高的趋势(χ^(2)_(势趋)=13.66,P<0.05);婚姻状况以在婚或同居为主,占60.82%;户籍以外省人居多,占66.45%;民族以汉族为主,占67.72%;文化程度以初中水平为主,占61.91%;在本地工作时间以超过1年为主,占70.41%;样本来源以中档场所为主,占44.04%。2013—2022年如皋市共监测暗娼人群4012例,未检测出HIV抗体,各年度丙肝抗体阳性数较少(0.25%~1.25%)。发现梅毒452例,感染率11.27%,各年度阳性率为7.25%~17.89%,10年间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04,P<0.05),2013—2019年总体呈上升趋势(χ^(2)_(势趋)=14.62,P<0.05),2020—2022年趋于平稳(P>0.05)。单因素分析表明不同年龄、户籍、民族、文化程度、场所档次、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几方面暗娼梅毒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表明年龄≥35岁(包括35~<50,≥50)(OR=1.78,95%CI:1.37-2.32;OR=3.32,95%CI:2.34-4.22)是暗娼感染梅毒的危险因素,户籍为本省、民族为汉族、教育程度高、艾滋病防治知晓达标、场所档次高是暗娼感染梅毒的保护因素。结论如皋市梅毒防治形势依旧十分严峻,接下来的工作应广泛探索和创新多种宣传及干预模式,并重点针对大量外来人口涌入的情况,把监测重点放在低档场所及对应嫖客身上。
高凌云
关键词:暗娼梅毒影响因素
桂林市娱乐场所暗娼人群队列研究中随访与失访影响因素研究
2023年
目的了解桂林市高危娱乐场所暗娼人群艾滋病队列研究中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梅毒和丙肝感染现况,随访与失访情况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培训调查员,对暗娼人员采用统一问卷调查,并进行HIV、梅毒和丙肝检测,1年后随访,随访内容同第1次调查。结果2020年共调查暗娼人数400人,1年后有效随访到70人,有效随访率为17.5%。有效随访到暗娼人群出现艾滋病抗体阳转1人,梅毒和丙肝抗体未出现阳转情况。有效随访与失访人群比较,单因素分析显示在文化程度、年龄和民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678、8.975、20.344,P均<0.05),在婚姻状况、户籍和娱乐场所档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8、2.226、0.822,P均>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文化程度和民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538、12.742,P均<0.05)。对暗娼失访人群在失访原因进行分析,单因素分析显示在不同档次娱乐场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633,P<0.05),在婚姻状况、民族、文化程度、年龄和户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973、6.322、10.429、16.740、3.845,P均>0.05);失访原因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档和中低档场所失访原因中不是本人/拒绝采血/拒绝接电话与不在场所、关机/电话无人接听、去外地/流动到别的场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81、9.929、7.928,P均<0.05),在空号/停机/电话无法接通与辞职/从良/改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30、0.372,P均>0.05)。结论暗娼人群队列研究中失访率高,造成失访的因素较多,有效随访难度高,存在不使用安全套导致艾滋病阳转的情况,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对不同的暗娼人群进行针对性的干预。
付小凤阳冬莫靖林周月姣周芸周玲米徐芳蒋秀丽李友何柳莹郭振友赵文静
关键词:暗娼失访队列研究娱乐场所
云南省暗娼人群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和淋球菌感染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了解云南省暗娼人群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和淋球菌(Neisseria gonorrhoeae,NG)感染的流行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2021年1—6月,对云南省16个州(市)的暗娼人群共2627人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并采集尿液样本进行核酸检测。结果云南省暗娼人群的CT感染率为14.4%(379/2627),NG感染率为3.6%(94/2627),CT和NG混合感染率为2.2%(59/262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滇东南地区(OR=3.225,95%CI:1.946~5.345)、≤25岁(OR=2.411,95%CI:1.579~3.681)、在本地工作1~<6个月(OR=1.658,95%CI:1.216~2.261)、最近一年被诊断出性病(OR=7.558,95%CI:4.017~14.221)是暗娼CT感染危险因素;滇东南地区(OR=3.219,95%CI:1.232~8.411)、少数民族(OR=1.982,95%CI:1.238~3.172),以及在本地工作<1个月(OR=1.945,95%CI:1.060~3.571)是暗娼NG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云南省暗娼人群CT和NG感染率较高,滇东南地区、年龄≤25岁的本地工作人员易感染CT,而滇东南地区的少数民族群体易感染NG。应对暗娼人群持续进行健康教育并增加干预频次,避免重复感染带来不良的健康结局。
杨朝军杨慧张小斌马娜陈会超曾志君张钰滢马艳玲杨莉张琬悦
关键词:奈瑟球菌淋病暗娼人群生殖道沙眼衣原体
广西南宁市暗娼人群对通过移动互联网接受艾滋病健康教育意愿的定性调查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了解广西南宁市暗娼人群对通过移动网络接受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意愿,为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依据访谈提纲,对24名暗娼进行个人(一对一)深入访谈,了解其艾滋病健康知识相关情况和对通过移动互联网接受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接受度。结果 广西南宁市暗娼人群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度高,均接受过艾滋病健康宣传教育,均能熟练使用移动互联网(社交软件),对通过移动互联网接受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意愿比较高。结论 暗娼人群对通过移动互联网接受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意愿较高,应用移动互联网对暗娼人群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有一定的可行性。
刘楠楠岑平吴敬兰农梦妮
关键词:艾滋病暗娼健康教育移动互联网

相关作者

汪宁
作品数:287被引量:3,896H指数:31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艾滋病 艾滋病病毒 HIV 流行病学 暗娼
栾荣生
作品数:264被引量:2,781H指数:24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
研究主题:艾滋病 影响因素 流行病学 暗娼 抑郁
李东民
作品数:106被引量:2,165H指数:23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艾滋病 艾滋病病毒 HIV 暗娼 男男性行为人群
周月姣
作品数:92被引量:602H指数:13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艾滋病 暗娼 艾滋病病毒 干预 艾滋病知识
吕繁
作品数:247被引量:3,053H指数:32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艾滋病 艾滋病病毒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流动人口 H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