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25篇“ 有机合成实验“的相关文章
有机合成实验
中学教师进修高等师范本科(专科起点)教材:本书是化学专业专科升本科的有机合成实验课程的教材,全书分为两部分:常用的具有代表性的单元反应及基本操作;多步有机合成实验
麦禄根主编
关键词:高等师范教育化学实验
地方高校应用化学专业有机合成实验教学改革的初步探讨
2025年
对应当地高校应用化学专业的实验教学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教学方法和内容改革。强调利用区域特色、专业研究方向和大学科研平台来构建以培养实践能力为导向的实验教学模式。有机合成实验课程内容改革包括增加自主性和开放性实验,并体现科教融合理念。这些变化旨在提升学生在实验各个环节中的主动性、创新性和热情,促进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并培养实际技能。
巴哈尔古丽·别克吐尔逊张学清
关键词:应用化学专业有机合成实验教学改革
一种有机合成实验使用的搅拌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有机合成实验使用的搅拌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方一端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内端设置有活动架,所述活动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贯穿...
杨双奎
引入逆向思维和设计理念的有机合成实验教学改革——以基于逆合成分析法的肉桂酸合成为例
2024年
以经典有机化学实验项目——肉桂酸的合成为例,介绍在有机合成实验教学中引入逆向思维的教学设计,经改进后,实验融入了丰富的思政元素,逆向推理思维模式的引入,避免了“照方抓药”式的实验教学;学生通过探究多条合成路线构建目标分子,进一步加深了对有机合成内涵的理解;本项目融入了三项诺贝尔化学奖成果,确保了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先进性。
郑媛兰泉兰泉查正根蒋俊朱平平
关键词:有机合成实验
Aldol缩合-水解“一锅”法制备反式肉桂酸——推荐一个改进的有机合成实验
2024年
肉桂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以及精细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肉桂酸制备是本科生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常按照经典的以苯甲醛和乙酸酐为原料、醋酸钾/碳酸钾为催化剂的Perkin反应来进行。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Aldol缩合-水解法,用于制备反式肉桂酸。该法以苯甲醛、乙酸乙酯和叔丁醇钾为原料进行反应,再以“一锅”的方式依次进行蒸馏、加碱水解、蒸馏和酸化即得反式肉桂酸纯品,具有原料/试剂廉价易得、用量少、实验装置简单、能耗小、操作便捷、产率高、耗时较短和环境污染小等优点,非常值得推荐用于本科生实验教学,更有利于对学生在掌握多方面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的同时,拓展便捷高效合成有机物的创新思维和提高节能环保意识等综合素质的培养。
常煜琨黄昊秦王宝雷
关键词:苯甲醛乙酸乙酯叔丁醇钾
工学一体背景下的《精细有机合成实验》教学探索
2024年
基于创建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产学研融合的办学目标和应用化学专业培养目标,我们针对《精细有机合成实验》课程实验内容与企业生产脱钩、工艺设计环节较少、安全环保意识淡薄等问题,进行更新实验内容、融合生产实例、增强工艺设计和强化安全环保意识等教学探索,以期提高《精细有机合成实验》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更好地服务于地方区域经济发展。
代坤任兰正王金秀祝英忠刘家扬孙轶民
关键词:应用化学教学探索应用型人才
综合有机合成实验苯佐卡因的课程思政设计被引量:2
2024年
将传统的合成路线和条件都给定的综合有机实验“苯佐卡因的合成”,改造成路线可设计、条件可优化的创新性实验。学生通过文献调研、综合分析以及评估合成策略和具体实验条件,提出兼顾宏观(路线)和微观(具体条件)的改进实验方案,规避原实验的局限性和不足。根据学生专业和培养方案的不同,开放部分或全部“权限”给学生,从不同层级原料出发,设计绿色、高效的合成路线,确定具体的实验方案;或根据建议路线,调整和优化实验条件,使学生在得到基础实验操作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其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合成理念也得到进一步升华。鼓励学生运用科学思维,将学科前沿成果引入实验实践中,培养学生科学创新能力。引导学生从全局出发,提升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沙风伍新燕胡坪张文清栾晓洋马云飞
关键词:苯佐卡因
基于连续流动化学的三组分有机合成实验设计
2024年
连续流动化学技术(CFCT)作为21世纪一项颠覆性技术,具有高速混合、高效传质传热、重复性好、易于自动化控制等显著优点,改变了传统化学化工的研发和制造方式,越来越受到化工和制药业的青睐。将CFCT引入有机合成实验教学,有助于引导学生了解前沿技术,培养创新思维,适应行业发展。该实验设计以重氮化合物为原料,在三氟甲磺酸催化下,通过微通道连续流动化学技术室温合成二硫代甲酰胺类化合物,解决了重氮化合物的安全性问题,快速高效制备了二硫代甲酰胺。该实验条件温和,安全高效,非常适合化学、化工、制药及相关专业的有机合成实验教学。
王海峰王睿古双喜
关键词:重氮化合物自动化
关于进行多步骤有机合成实验教学改革的可行性思考
2023年
在创新教育改革推行的当下,以四步走为固有模式的传统大学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暴露出诸多弊端,阻碍科学探究型人才的培养。文章讨论开展一种新型实验教学模式——多步骤合成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可高自由度地进行查阅文献、了解更多的反应类型及实验条件,并强化利用红外、质谱及核磁共振等对有机产品进行结构确认的认知过程。这种连续性的多步合成教学模式有利于促进教师对于学生动手能力、分析图谱能力、文献查找及翻译能力等进行客观的综合评价。另一方面,该模式也将为一部分准备继续深造的化学相关专业本科生提供了提前了解和适应研究生阶段的实验室科研日常的机会,实现一定程度的本科到研究生阶段人才输送的必要连接。
陈妤乔元皇何慧朱逸品张岩
关键词:有机化学
水杨醛肟“多向性”有机合成实验设计
2023年
针对高校注重“单元性”实验和多步骤“单向性”有机合成实验的问题,结合最新科技成果,改进教材中已有的酮-肟-酰胺的多步骤“单向性”合成实验为以水杨醛作起始物合成关键中间体水杨醛肟,再用关键中间体水杨醛肟分别合成水杨酰胺、水杨腈和苯并异噁唑的“多向性”有机合成实验实验设计分为合成、分析、表征3个模块。通过实验探究优化反应条件,对合成产物进行了熔点和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分析,并经红外、核磁、液相质谱联用确证了分子结构。实验设计内容新、可操作、可评价,可推广,涵盖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二级学科,贴合现代化学学科发展。根据不同高校的实验平台实际条件,可灵活重组“多向性”有机合成实验的教学内容和模块。“多向性”有机合成实验的教学理念和模式能够有效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增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冯玉玲田宇籍玲敏罗美虹贾密英孙京国
关键词:水杨醛肟多向性发散思维

相关作者

陈连清
作品数:188被引量:156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南民族大学
研究主题:吡唑 光物理性能 超声波辐射 一体化 一锅合成
王斌
作品数:215被引量:420H指数:10
供职机构:安徽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侧倾 紫外屏蔽 悬架系统 作动器 POSS
曾向潮
作品数:48被引量:108H指数:6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化学系
研究主题:吡咯 N- 甲酰基 酞酰亚胺 三氯
马祥梅
作品数:66被引量:206H指数:9
供职机构:安徽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紫外屏蔽 荧光探针 双丙酮丙烯酰胺 炼焦煤 PMMA
焦家俊
作品数:56被引量:134H指数:7
供职机构: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电子电导率 成人高等教育 紫外吸收 苯并三唑 酯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