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78篇“ 有毒有机物“的相关文章
一种轮盘式处理有毒有机物污水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轮盘式处理有毒有机物污水的装置,属于有机物污水处理装置技术领域,针对了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过滤板表面的螺孔容易出现堵塞的情况发生,从而使得过滤板的过滤水的效率大大降低的问题,包括处理箱,处理箱内腔顶部...
陈铭程冲郭兰亭代阳李宏刚
一种利用氨介导的铁循环技术原位处理含高氨氮和有毒有机物废水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氨介导的铁循环技术原位处理含高氨氮和有毒有机物废水的方法。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的策略,该策略涉及铵根氧化介导芬顿铁泥再生Fe(Ⅱ)、芬顿氧化去除废水中的有机污染。铵根被用作介导...
王冠 张卓婷 江佳怡 乔庆霞 许燕滨 李晓容 吴麦垒
化学实验室有毒有机物废液的收集及处理分析
2023年
针对化学实验室毒液的收集与处理实际工作中,来自实验室的大部分废液并没有经过科学的处理,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情况,从多个方面对不同种废液的处理问题及应对措施分别展开分析,针对性地提出处理注意事项,以指导相关工作的开展。
王卫华夏亚钊陈清阳
关键词:废液实验室环保再利用
挥发酚和石油类有毒有机物对厌氧氨氧化脱氮效能影响研究
2023年
为了解挥发酚和石油类有毒有机物对厌氧氨氧化工艺脱氮效能的影响情况,利用升流式污泥床反应器(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ed reactor,UASB)梯度投加挥发酚和石油类有毒有机物,分析不同质量浓度条件下二者对厌氧氨氧化工艺脱氮效能的联合影响,进而提升厌氧氨氧化工艺在含油、挥发酚废水领域的应用进程。结果表明:随着进水挥发酚和石油类有机物质量浓度的增高,系统对厌氧氨氧脱氮效能具有双重影响。进水中石油类有机物及挥发酚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90~3.60 mg/L和0.30~1.20 mg/L时,氨氮、亚硝态氮及总氮去除率分别高达80.00%、93.50%和71.00%以上,同时随着污染负荷的升高,总氮去除量提升,系统脱氮效果增强;当二者质量浓度分别升高至9.00 mg/L和3.00 mg/L时,氨氮、亚硝态氮去除率分别下降至72.00%和92.00%,总氮去除率低至67.77%,系统脱氨效能受到抑制。整个试验过程系统脱氮速率也随着进水污染负荷的增高呈现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最高为0.319 27 kg·N/(m^(3)·d),此时厌氧氨氧化贡献率也高达98.00%以上。
马兴冠马云浩胡蝶何雨茜
关键词:环境工程学厌氧氨氧化石油类挥发酚
水环境有毒有机物分析监测质量控制
2022年
水环境是以水体为对象,采用生理、化学等技术手段,对水中污染及其组成成分进行定量、定性分析,评价水环境的质量,掌握水环境的变化规律,预测水污染发展趋势。在监测水环境的过程中,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较多,如环境、技术、人为活动等,所以如何提高监测质量已成为从业人员的关注要点。文章针对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问题进行研究,从有毒有机物的特性和危害、水环境有毒有机物的生毒性测试、水环境有毒有机物分析监测的质量控制措施三方面进行了分析。实践表明:水环境中的有毒有机物种类多、危害大,在开展分析监测工作中,从水样采运、实验室内、实验室间等方面进行质量控制,能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为有毒有机物的后续处理提供科学依据。
刘早耀
关键词:水环境有毒有机物生物毒性测试
新型催化剂活化过硫酸盐对水中有毒有机物的氧化降解机制研究
水环境中常见的有毒有机物可通过直接接触、食链传递等途径而暴露于人体,危害人类健康,如何治理水环境中有毒有机物一直广受关注。多环芳烃(PAHs)及其衍生、生毒素、双酚类质是水环境中常被检出的有毒有机物,迄今仍然少见...
陈旭文
关键词:钒氧化物降解
强化活性污泥去除污水氮磷和难降解有毒有机物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强化活性污泥去除污水氮磷和难降解有毒有机物的方法,具体地说是通过向活性污泥曝气池中投加具有良好吸附性能的生亲和性材料A,利用材料A对污水中氮磷的吸附和鸟粪石生成作用,实现对氮磷的高效固定化去除,其生成的负...
王学江王健邓曼君刘帆李静王鸢李远赵建夫
文献传递
有毒有机物影响DNA酶解和抗生素抗性基因横向迁移被引量:3
2020年
进入环境中的有毒有机物种类较多、分布广泛。大量生命遗传质DNA与有毒有机物共存于污染环境中,由于抗生素滥用,一些DNA上携带着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有毒有机物和ARGs复合污染严重危害着生态安全和人群健康。有毒有机物如何影响DNA酶解和ARGs迁移,这已成为环境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近些年来,该领域研究取得一些重要进展。有毒有机物可通过共价作用、非共价作用、剪切作用与DNA结合,进而改变DNA分子结构、影响DNA酶解;有毒有机物也可通过改变DNA降解酶活性或占据DNA上降解酶的酶切位点,进而影响DNA酶解过程。环境中ARGs横向迁移主要有接合、转导、转化三种方式,有毒有机物影响ARGs横向迁移的机制主要包括:有毒有机物调控可动遗传因子、引起细胞SOS反应、胁迫细胞形成自然感受态、影响生膜形成、改变细胞膜通透性、与胞外质粒形成加合。进入细胞后的有毒有机物如何作用于ARGs的复制和表达,这应是未来深化有毒有机物影响ARGs横向迁移机制的一个关键所在。
胡小婕秦超林志鹏高彦征
关键词:有毒有机物DNA酶解抗生素抗性基因
水中微塑料、有毒有机物和DNA交互作用及效应
杨兵
一种生轮盘式处理有毒有机物污水的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轮盘式处理有毒有机物污水的装置及其处理方法,由生分解池支架,污水池,输水系统,生分解池,清水管,上部排渣管,底部排渣管,控制中心组成;控制中心启动输水系统将含有毒有机物污水从顶部输入生分解池内,...
张建昆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宋玉栋
作品数:119被引量:295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废水 丙烯酸 丙烯酸丁酯废水 预处理 对甲基苯磺酸
李时银
作品数:107被引量:305H指数:10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生物炭 PDI 光催化剂 废水 土壤
赵茜
作品数:30被引量:76H指数:4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
研究主题:煤气化废水 煤化工废水 废水 煤化工 回流污泥
张凌翰
作品数:10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
研究主题:煤制气 有毒有机物 氮气 高温厌氧 高浓度氨氮
周飞祥
作品数:11被引量:15H指数:1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
研究主题:煤化工废水 有毒有机物 石油烃类 除渣 沉淀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