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267篇“ 未遂“的相关文章
- 对一例自杀未遂高中生的校园心理危机干预及反思
- 2025年
- 校园心理危机是指在学校校园环境内,由突发或重大的个体危机事件所导致的在校成员的一种严重心理失衡状态。呈现了对一例自杀未遂高中生的校园心理危机干预的完整干预过程,包含了以心理中心、班主任、年级组、学校各级相关职能部门在内的校园危机工作小组分工协作,以及此次危机干预的实际效果和相关反思。
- 张琳徐凯
- 关键词:自杀未遂高中生
- 代持型受贿既未遂新论——相对控制说的提出与证立
- 2025年
- “受而不收”的代持型受贿是新型、隐性腐败的重要表现形式。对代持型受贿的刑法性质尤其是既未遂的认定,理论界尚未形成共识,实务中认定不一。代持型受贿的刑法应对,需要跟进的不是立法而是刑法的解释。一方面,代持型受贿既未遂的标准不能脱离现行刑法的规定,需要坚持传统的受贿财物实际控制说。另一方面,也需要改变将实际控制等同于绝对、完全控制的思维定式,针对代持型受贿的特殊性,透过代持现象把握权钱交易的实质,对实际控制进行新的阐述。实际控制不需要达到对财物绝对、完全控制的程度,案发时受贿人只要相对控制了受贿财物,就应当认定为受贿既遂。相对控制的情况下,由于行贿人与受贿人往往共同控制和支配财物,行贿人案发前单方推翻代持约定,对受贿人而言,属于意志以外的原因,在失去相对控制的情况下,应认定为未遂。相对控制说适当前移了代持型受贿既遂的时点,契合现阶段从严惩治新型、隐性腐败的需要。
- 孙国祥
- 税西恒:从“未遂刺客”到水电先驱
- 2025年
- 1927年6月23日晚7点,上海四马路上的老牌西餐厅“一枝香”里觥筹交错,喧哗依旧。在一片浓郁的咖啡与蛋糕香味里,一帮西装革履的中青年学者正在举办一场学术活动--中国工程学会上海分部的常规会议。
- 肖伊绯
- 关键词:中青年学者西餐厅
- 户内盗窃的既未遂认定
- 2024年
- 司法实践中,户内盗窃包括入户盗窃和在户盗窃两种情形,对相关犯罪行为既未遂的判定通常以所窃物品体积大小、行为人是否将物品搬离为标准。这是一种形式化的判别标准,其中的法理依据缺乏合理性证成。通过对个人专属领域概念的辨析与构建,可以为户内盗窃的既未遂判定确立实质性标准。若所窃物品涉及个人专属领域,则即使在户内,亦可认定行为打破了物主占有,建立了行为人自身占有,构成盗窃既遂;反之,则是盗窃未遂。在个人专属领域存在交叉重合时,应坚持“一物一占有”原则,通过引入以人格权为基础的“贴身禁忌”理论来区分物品的占有者,从而认定盗窃行为的既未遂。
- 史轶晴
- 未遂教唆可罚性初探
- 2024年
- 未遂教唆可罚性问题实质上体现了刑法理论界中许多焦点问题的观点对立,国内外学者基于不同的刑法立场上推导出不同的结论。我国刑法语境下的未遂教唆具有可罚性,应通过借鉴大陆法系共犯处罚依据的观点及英美法系教唆故意的内容对未遂教唆可罚性进行探究,拓宽我国共犯问题的研究视野。
- 林灵
- 关键词:未遂教唆可罚性
- 论犯罪未遂形态的认定
- 2024年
- 关于犯罪未遂形态的认定,一直是学术界争论不休的热点话题。一方面,在未遂形态的认定上,有关未遂形态的认定标准和构成要件存在各种不同观点的学说,从而很难对未遂形态的认定上形成统一的共识;另一方面,在实践中,各种犯罪行为方式层出不穷,许多犯罪行为介于预备与着手、中止与未遂的中间地带,故对于犯罪形态的认定上,也具有复杂性。而犯罪的未遂形态与犯罪预备、中止以及既遂形态具有密切联系,因此,通过对犯罪未遂形态的认定进行探讨和研究,有利于正确认定犯罪形态,并指导司法实践,从而正确地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 马肖光
- 关键词:未遂形态刑事责任
- 间接故意犯罪未遂形态的研究
- 2024年
- 我国刑法理论通说认为,只有直接故意犯罪中存在未完成形态,间接故意犯罪中不存在未遂形态。但是随着刑法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这种传统观点存在相当程度上的缺陷,对罪责刑相适应的刑法基本原则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列举对间接故意犯罪未遂形态的各种不同的理论,通过两份判决书,分析司法实践中对间接故意犯罪未遂形态的认定,通过对犯罪行为和犯罪对象的关系进行分析,并设置了直接对象和波及对象这一组概念,认为犯罪未遂形态可能存在于部分间接故意犯罪中。正确区分间接故意犯罪中的未遂形态,能够充分发挥刑法的保护机能,有效打击违法犯罪。
- 任一鸣
- 关键词:间接故意犯罪未遂
- 运输毒品罪既未遂形态的认定
- 2024年
- 需澄清运输毒品罪既未遂形态认定的罪质基础,明确该罪的不法核心在于通过非法运输合同的履行促成毒品流通环节的质变。同时,在犯罪形态的认定过程中,应充分考量运输毒品行为与走私、贩卖、制造毒品行为在刑法评价中的等价性问题。应以“起运说”作为着手实行的判断标准,以“到达说”作为犯罪既遂的判断标准,并细化不同运输方式下的具体适用,以确保罪责刑相适应。
- 曾粤兴张高月
- 关键词:运输毒品罪既遂未遂司法认定
- 结果加重犯未遂辨析与匡误
- 2024年
- 我国学者在结果加重犯的未遂形态问题上存在较大分歧,先后提出了全面否定说、全面肯定说和部分肯定说等不同的学说,但这些观点均存在值得商榷之处。否定说在理论上难以自洽,且有将犯罪成立与犯罪既遂相混淆之嫌。作为加重的犯罪构成情形之一,结果加重犯当然有既遂与未遂形态之分,且判断其既遂与未遂的标准应当是基本犯罪结果发生与否。据此,我国司法解释中所规定的抢劫罪加重犯“未遂区分模式”存在明显不合理之处,应予匡正和修改。
- 张建军
- 关键词:犯罪未遂犯罪成立犯罪既遂
- 中德日未遂犯处罚根据的比较与辨析
- 2024年
- 本研究聚焦于未遂犯罪的处罚原则,涵盖其法律历史根源及国际视角下的立法对比。探讨包括主观未遂论、客观未遂论和印象理论在内的主要学说,旨在解析不同法学流派对未遂犯罪的理解与解释。分析了德国和日本在未遂犯罪处罚方面的法律依据,揭示这两国法律体系的特点和差异。并由此考察了我国刑法对未遂犯罪的处罚原则及其思想脉络。通过比较刑法典条文,本研究阐明了对未遂犯罪着手实行和不能犯规定的不同处理方式,揭示国际视角下未遂犯罪处罚的重要性和差异性。
- 周青
- 关键词:未遂犯不能犯
相关作者
- 王志祥

- 作品数:169被引量:1,132H指数:19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刑法 犯罪既遂 犯罪构成 《刑法修正案(八)》 危险犯
- 陈洪兵

- 作品数:182被引量:1,471H指数:20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
- 研究主题:共犯 法益 竞合 刑法 帮助犯
- 赵秉志

- 作品数:596被引量:6,150H指数:43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刑法 刑法典 死刑 刑事法治 中国刑法
- 陈洪兵

- 作品数:56被引量:737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犯罪活动 共犯 中立 信息网络 法益
- 石魏

- 作品数:78被引量:124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
- 研究主题:恶势力 诱惑侦查 黑恶势力 涉案财产 主观恶性